星期二, 11月 01, 2011

Art city--Basel 精緻細膩的文化城──巴塞爾





全世界規模最大也最重要的的當代藝術覽會不在紐約、也不在倫敦或巴黎,而是瑞士的小鎮巴塞爾(Basel)。這個位於德國、法國、瑞士三國交界的小鎮倒底擁有甚麼樣的魅力或是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發展出今日重要的規模與地位,並且吸引每年超過一百五十萬的藝術觀光客前往朝聖?巴塞爾高密度的博物館與美術館以及自十七世紀開始的藝術收藏歷史都將在本文一一揭露!

巴塞爾是一個方圓僅有22,75平方公里,不到17萬居民數的小鎮。1460年所成立的巴塞爾大學是全瑞士最古老的大學,從中世紀開始,巴塞爾以大學為中心在學術與文化上的發展頗有成就,巴塞爾大學也成立了歷史最優久的博物館。巴塞爾同時也是瑞士化工醫藥的中心,世界著名的諾華(Novartis)與羅氏(Hoffmann-La-Roche)製藥公司都是在此地成立,公司的總部至今仍在巴塞爾。

但是提到巴塞爾,鐘錶珠寶界與當代藝術界都不會忽略巴塞爾這個小鎮。巴塞爾世界鐘錶珠寶展(Baselworld Watch and Jewellery Show)及巴塞爾當代藝術博覽會(Art Basel)享譽全世界,不僅規模龐大、展出品質出眾,交易成績更是年年創新。每次為期不到一個星期的博覽會吸引來自全世界的廠商與收藏者,小鎮充滿人潮,餐廳與酒館到處客滿,歌劇院、音樂廳也常常一票難求。巴塞爾與鄰近的美術館也是來訪者的參觀重點,除了質精且量多的收藏之外,美術館建築更是精采。

巴塞爾總面積只有台北市的七分之一,但是自中世紀起即是瑞士的文化重鎮,瑞士人的工匠精神,細心琢磨精密的齒輪與鍛件,組合成價值不菲的瑞士鐘錶;同樣的精密研究精神也運用到建築設計方面,巴塞爾以極簡、便捷實用的建築美學,描繪出曼妙的山城風光,被視為當代設計領域的典範,當代建築大師荷佐格與迪莫隆(Herzog & de Meuron)也是由巴塞爾發跡,市內遍佈他們的建築傑作。

巴塞爾的藝術收藏歷史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1661年起又是一個大轉折,巴塞爾地區公立美術館與巴塞爾大學斥資收藏該地私人收藏家的作品,開啟了官方美術館與私人收藏的互動與合作。幾百年的美術收藏與展覽經驗累積出文化藝術政策與條例,官方美術館與私人收藏都得到鼓勵與支持,地方也是文化藝術展覽為不可缺少的活動,猶如歐洲人固定去聽音樂會或歌劇的習慣。自1980年代起,當代藝術的蓬勃發展,新的美術館建築陸續完成開幕,加上交通往來的便捷,巴塞爾的藝術之名更是遠近馳名。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Art Basel

1970年第一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由三位當地的畫廊主持人組織成立(其中的一位拜耶勒Ernst Beyeler於若干年後又成立基金會,其美術館更是到巴塞爾必訪的藝術勝地),短短不過三年的時間,1973年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規模已經超越歐洲地區歷史最悠久的柯隆藝術博覽會。2000年進入千禧年後,巴賽爾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地位越形重要,幾乎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當代藝術交易平台。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除了畫廊展區之外,每年最精采的莫過於藝術無限(Art Ulimited)以及這兩年新規劃的藝術疾走(Art Parcous)單元,規模與品質往往被評價可以與同時間舉辦的威尼斯雙年展等量齊觀。2011年第42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僅接著威尼雙年展登場,雙年展與藝術博覽會雖然是兩個型態不同的當代藝術活動,近年來卻屢屢出現雙年展藝術家作品也在藝博會出現的情形。經過國際藝術大展的加持,藝術家的名氣與作品詢問度相對增高,頗有幫襯的加成效果。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不僅是藝術界的盛會、當代藝術市場的指標、同時也是瑞士許多民眾每年一次參觀當代藝術的重要活動。當地人暱稱「ART」,指的就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博覽會成為藝術迪士尼,成為真正進入家庭生活的休閒活動之ㄧ。
十多年年來「藝術無限」(Art Unlimited)展出單元雖然是畫廊展出藝術家大型裝置與錄像作品的權宜措施,在展出申請作品的精挑細選以及以舉辦大型展覽的策展方式籌劃下,已經成為巴塞爾藝術覽會最受歡迎的單元。尤其緊接在威尼斯雙年展之後舉辦,難免將雙年展國際主題展與「藝術無限」單元拿來比較,由此也可見其份量與重要性,雖然有些專業藝評還是認為這個單元的商業機制仍然存在,雙年展的純度與學術性還是略高,但是不可諱言的,「藝術無限」已經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一大招牌,除了觀眾之外也吸引藝術家在此展出新作。「藝術無限」(Art Unlimited)單元的展出並無特別的主題規劃,純粹就作品的屬性與型態由策展人安排展出的空間,因此若要在此找到任展覽的論述或者窺見系統式的藝術脈絡反而是不切實際的期待。也因為其單純的以提供更大與自由的空間展出由畫廊提供的藝術家作品,欣賞的樂趣去也就由此而生。

「藝術疾走」(Art Parcous)單元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繼「藝術無限」之後,另一個成功開闢的新藝術單元。「藝術無限」標榜偌大的展出空間、「藝術疾走」則是藉由藝術家與作品帶領觀眾認識巴塞爾的歷史與風光。2010年由彥斯•霍夫曼(Jens Hoffmann)所策劃的展覽以巴塞爾教堂(Basel Münster)教堂周邊歷史區與萊茵河岸為舞台,2011年則轉往聖阿爾班凹地流域(St. Alban-Tal),全長約一公里,觀眾一邊欣賞十位藝術家作品的同時,其實也在了解巴塞爾的歷史,許多建築物都是為了此次展覽才開放。聖阿爾班凹地流 域被巴塞爾人暱稱為「小威尼斯」,小高地流洩的河川與橋梁(巴塞爾當代藝術館於其間)、靠水力運轉能源的水車(如今是紙藝博物館)、過去的商業會所(現在 進口義大利酒商的私有屋所)、過去的捕魚小屋(如今成了萊茵河岸的特殊風光)、舊巴塞爾城牆、小教堂,這裡看來在過去就是一個充滿生氣的小聚落。

@巴塞爾美術館 Kunstmuseum Basel

全瑞士藝術品藏量最豐富、品質最精緻的美術館不在蘇黎世,也不在日內瓦,而是巴塞爾美術館。十七世紀就開始的藝術收藏條例計畫,奠定了巴塞爾未來的藝術地位。美術館有德國文藝術復興時期畫家霍爾班(Hans Holbein, 1497-1543)最多的作品收藏,17與18世紀的藝術收藏最重要的有荷蘭畫派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與林布蘭特(Rembrandt)大師作品;印象派大師莫內、高更、塞尚、梵谷;立體派巨匠布拉克、畢卡索;表現主義、結構主義、達達畫派、超現實、1950年後美國藝術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當代藝術,美術館的收藏幾乎就是藝術史的濃縮版。

美術館幾年前另闢新的館舍巴塞爾當代藝術館(Museum für Gegenwartskunst)展出當代藝術作品,但是收藏之豐富即使已經擴增展出面積與地點仍然無法充分提供每年的特別展與收藏展,因此美術館有了新的整建擴增計畫。擴建金額高達一億瑞士法郎,預計2015年完工,全新開幕。

@展覽倉庫美術館Schaulager

雖然美術館名稱為展覽倉庫,可是建築與收藏以及每年所舉辦的展覽都是上上之選,名稱其實只是一種更貼近民眾的稱呼。

倫敦的泰德當代美術館Tate Modern、慕尼黑的Allianz Arena足球場及舊金山的de Young博物館,還有北京奧運最引人注目的鳥巢大運動場都是來自瑞士建築師荷佐格與迪莫隆(Herzog & de Meuron),這些建築都讓城市產生新的風貌。展覽倉庫美術館也是由這兩位建築師事務所操刀,外觀好像是石器時代的樸素建築,又好像是紙盒切開堆積的立體面,其實內部設計巧妙,四個樓層的中間展廳挑空直達天頂,室內有恆溫控制設計,作品都直接收藏在此,並且提供學校教育與專業研究,但是每年的特別展覽只在五月到九月開放。

霍夫曼基金會 (Emanuel Hoffmann-Stiftung) 經營的展覽倉庫美術館,看似樸素的美術館建築,外牆嵌凝的鵝卵石側面特別經過刮蝕,呈現一種大地的色澤與粗糙的工業質地,值得一提的這些石頭都是在建築工事進行時由地下挖出(此地曾經是工業區)。美術館正面凹陷的入口牆面左右兩側高懸大型 LED 液晶螢幕播放館方收藏的鹿向作品或者展覽介紹,猶如美術館向外打開的兩扇窗戶。

盡到美術館就好像進入大型超市倉儲,中央天井在各樓層所形成的連環弧圈,每層樓板就像一層層的書架或是大型置物櫃,每層 6 公尺挑高、可拆卸的活動隔間、直線排列的可調式燈光,都提供美術館有更彈性的空間運用,展場甚至可以幾近無任何廊柱,各種大型現代藝術裝置都可以無阻礙的呈現。

@拜爾勒藝術基金會美術館 Fondation Beyeler


原本只是巴塞爾當地的畫廊業者,拜耶勒(Ernst Beyeler)充滿精力與對藝術的熱情促使他組織了當今最重要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超過50年在藝術圈裡的經營與人脈,1982年拜耶勒與其妻子將所有收藏的藝術品完全歸入所成立的基金會名下。1989年完整的收藏在馬德里蘇菲亞皇家美術館(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展出,讓世人見識到這位來自瑞士小鎮巴塞爾的收藏家豐富的藝術典藏。

1997年委託建築師皮亞諾(Renzo Piano)所設計的拜爾勒藝術基金會美術館正式開幕,當然皮亞諾的建築絕對是焦點,四方工整的建築體以透明的玻璃作為屏障,觀眾觀賞展覽的同時也可以欣賞館外的綠草與水塘,內外景致交融,觀眾往往讚嘆不已。美術館不僅有建築大師的傑作,每年兩檔高水準的特展總是吸引眾多的參觀人潮:畢卡索、馬諦斯、傑克梅第、巴斯奇亞、安迪沃荷、布朗庫西、孟克等二十世紀大師的展覽與美術館互相輝映。

從市區做電車只要十幾分鐘的車程就已經完全置身在一片綠地之中,美術館主體建築其實不到整個腹地的一半,雕塑公園裡有國際大師的戶外作品,也是基金會的收藏。收藏家拜耶勒與建築師皮亞諾對於美術館的興建交換過許多意見,美術館展覽廳完全在地面樓層無須讓觀眾攀爬樓梯;展覽建築與雕塑公園能夠和諧連結,以自然光引進展覽大廳,由公園綠地又能眺望展覽大廳。

@丁格利美術館Tinguely Museum

羅氏(Hoffmann-La-Roche)製藥公司為了慶祝建廠一百週年,於1996年委託瑞士另一位建築大師馬力歐波塔(Mario Botta)在藥廠辦公室與萊茵河之間的空地興建一座紀念瑞士雕塑家丁格利(Jean Tinguely.1925-1991)的美術館,丁格利也是另一位藝術家妮基(Niki de Saint Phalle. 1930-2002)的終生伴侶。

丁格利是20世紀著名的雕塑家藝術家之ㄧ,他與同樣出生於瑞士的捷克梅第(Alberto Giaometti)的創作都是全新的革命,脫離藝術創作史上原有的窠臼。 雖然名為雕塑家,丁格利的創作既不雕琢也不塑造,他完全利用工業廢棄物如:生鏽的鐵片、鐵管、齒輪、車輪、塑膠管、鍋蓋、鐵線像是垃圾、無生命、無色彩的冷性材質,變幻化出童稚般的玩具形體。許多作品還可以經由機械的轉動產生的變化,像是新的生命,化腐朽為神奇。在巴塞爾市中心,歌劇院廣場上的噴水裝置創作、巴黎龐畢度中心Centre Pompidon外側廣場水池,作品不規則的旋轉,發出聲響、鐵管噴出的水柱幻化出各式各樣繽紛的水花,輪子帶動水波而運轉,像是戲劇般再舞台上演著劇情,廣場往往充滿了人潮、張力與生命。

建築師波塔運用葡萄牙大理石處理整棟樓高的壁牆,同時能夠隔絕美術館旁高速公路景觀與噪音。丁格利在作品上的簽名被放大成為美術館的標誌,美術館並有充足的自然彩光在萊茵河畔與寧靜綠意的園區成為休閒的好去處。丁格利美術館更是父母親與小朋友假日的家庭最佳去處,每一件作品幾乎都能引起大享朋友的興趣,展覽也都規劃與機械動能有關藝術品。目前展出的是汽車藝術,當然又是引起一波熱潮。

@瑞士設計 創意無限

小小的巴塞爾其實完全體現了瑞士德語區的實事求是與認真研究的精神,製藥、鐘錶業讓巴塞爾得以富足;藝術、建築卻成了巴塞爾在21世紀新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