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22, 2011

Anselm Kiefer 安塞姆.基佛         


戰後歐洲的文化代表人物之一,德國當代藝術家安塞姆.基佛(Anselm Kiefer)的創作源自於他對歷史、神學、神話、文學、以及哲學的高度覺察,運用多樣的媒材如引線、水泥、麥管、黏土、花草、種子等,因此他的作品總是透露著貫穿時空卻又存在於現實大地的覺醒。

出生於1945年德國西南方巴登符騰堡聯邦(Baden-Württemberg)黑森林地區的小鎮多瑙艾辛根(Donaueschingen),基佛於佛萊堡(Freiburg)的一所大學研讀法律,之後轉讀藝術,然而對他日後創作產生重大影響的則是轉學到杜塞道夫邦聯藝術學院(Staatliche 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認識了約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波伊斯毫無疑問是二十世紀後半頁最重要且影響後世深遠的藝術家與社會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遊走在社會、政治與藝術的邊緣,不斷製造出話題與議論的行動,宛如社會改革的先鋒。另一位對基佛的創作引發靈感的是羅馬尼亞猶太裔德語詩人保羅.策蘭(Paul Celan),他是見證奧許維茲大屠殺歷史的代表性詩人,雙親於納粹屠殺行動中遇害,1970年投入巴黎塞納河自殺身亡,其詩作〈死亡賦格〉(Todesfuge)是德國國會為二戰中受難猶太人的哀悼和懺悔儀式上每年必須朗誦的經典。

當有機會闡釋自己作品時,基佛直指波伊斯藝術哲學對他創作理念所產生的影響:「繪畫於我而言不僅是創造出畫面,我無意於畫面中再現某些形象,所有的形象都是在生活中的震撼後所轉譯而成,這些幻影日夜糾結營繞著我,透過轉換與變形,我必須藉由創作將之釋放出來,這也是促使我繪畫的動力。」

何以基佛的作品經常使用一些玻璃、麥管、木頭、或是植物性的材料?某些材料甚至沒有長期保存的永久性,這使得基佛的某些作品總是透露出短暫性與脆弱感,但是同時他又加入水泥、土壤、砂石使得作品在某些程度上變得堅硬與恆久,兩種互相牴觸的特性同時出現在他的作品裡,彼此之間的張力反而增加基佛作品的震撼度。如同波伊斯使用日常可見的毛髮與油脂,這牽涉到藝術家本人的生活經驗但是也反映作品的社會性,除了德國的近代史深深觸動基佛之外,他到中東地區的旅行也給了他追溯神話與人類發展起源,對於卡巴拉(Kabbalah,源為希伯來文,實際是中東神秘學)藝術家多所質疑,因此也促發他創作上更加觸探社會的現實。

八零年代中期基佛經常前往以色列與中東及阿拉伯世界,許多極具代表性的佳作如《耶路撒冷》(Jerusalem, 1986)、《歐西里斯與艾希斯》(Osiris und Isis, 1985-1987)都是受到此地區的神話以及歷史所啟發的靈感,因此他的作品總是透露著宇宙洪荒大地初始的原始氣味,彷彿人類歷史的開端。即便求學期間正是極簡主義與觀念藝術盛行的時代,基佛的創作卻未追隨當時的潮流,他充滿德國精韻的風景更可以追朔德國浪漫主義大師卡斯柏.大衛.斐德烈(Caspar David Friedrich),除了平面繪畫,他也將創作觸角伸入攝影、雕塑、多媒材、裝置等。作品除了代表德國戰後的當代藝術發展外,在美國更是受到評論界與收藏家的青睞。


基佛被視為德國戰後最具知名度以及成功但是也是最具爭議性的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經常對近代歷史,特別是德國納粹與集中營事件強烈批判,1981年的作品《瑪格莉特》(Margarethe)創作靈感則是源於詩人策蘭的詩作。1982年的作品《紐倫堡》(Nürnberg)則如同一曲悲歌。

其作品不論是畫布或者雕塑裝置尺寸都相當巨大,其中極具特色的創作方式是在由畫布上先處理一幅大型的攝影,然後漸層加上泥土汙物、引線、水泥使畫面呈現近似大地的色澤與形象,然後表面嵌入字句文本或各種象徵性的符號來提點具有歷史意義的人物或地點,成為基佛創作中的一大特色,也由於作品中反覆出現的符號與象徵及充滿悲憫的批判精神,樹立了基佛無可取代的藝術地位,藝術史論者將之歸為「新象徵主義」(Neuer Symbolismus)的代表藝術家。

1974年的作品《燃燒地球的繪畫》(Malerei der verbrannten Erde)與《影像論戰》(Bilderstreit, 1976-1980)兩件作品的畫布上除了獨樹一格的管線、泥土之外還加上銳利的斧頭,畫家又將畫作以火焚烤,作品出現極富戲劇性的張力,1980基佛與巴澤利茲代表德國於威尼斯雙年展中再德國國家館展出,其作品受到國際得注意。1981年基佛第一次於紐約展出其作品,獲得極高的評價與商業上的成功,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甚至稱許基佛為大西洋兩岸同輩中最好得藝術家(the best artist of his genera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1982年基佛受邀參加第七屆卡塞爾文件大展。

八零年代末期,基佛的作品更傾向猶太密教與神祕主義,《美索不達米亞》(Zweistromland, 1986-1989)大型雕塑、狀如飛機的《罌粟與記憶》(Mohn und Gedächtnis, 1989)都是從神話原型的轉譯卻又直指當代的歷史困境。1991年的《人口統計》(Volkszählung, 1991)是基佛的經典作品之一,一座大型猶如圖書館的空間裝置,穿梭其間觀眾好似尋找每一個統計檔案,但是所有的書籍都被燃燒過,控訴著過去的戰爭也預言著未來的命運,這件作品目前在德國柏林的漢堡車站當代美術館中(Hamburger Bahnhof - Museum für Gegenwart , Berlin)永久展示。

1989年東西德終於統一,基佛卻於國家一統後決定離開家鄉,1992年選擇法國南部的小鎮巴札柯(Barjac)作為新的長期工作室與居住地。舊廠房與隨時翻修的地道,堆積各式各樣的廢棄物(這些都可能成為藝術家的創作材料),整個工作室面積有三十五公頃之廣,在此他可以進行創作,並且不用擔心作品尺寸的限制,由其他的創作從浮雕性的由畫到雕塑與裝置,面積越來越大,作品也在戶外經歷風吹雨淋一如他想要傳遞出創作過程持續變化的歷程與對於生命的回顧反省。八零年代末期到九零年,神秘與神話的主題繼續在基佛的作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以當代藝術的語彙繼續與古老的歷史對話。

1990-1991年基佛的四件大型創作之一《憂鬱症》(Melancholia)以一架大型的噴射機反映出戰爭的殘酷,作品名稱與靈感源自德國藝術家杜勒(Albrecht Dürer)1514年的作品《Melencolia I》,杜勒的銅版畫裡描繪的憂鬱是古典的情傷,基佛則於作品中呈現戰爭對於脆弱生靈的浩劫與人類無法抗衡的落寞。

從1995到2001年期間,基佛以一系列關於宇宙體系的主題進行創作,2007年受到法國文化部邀請於巴黎大皇宮主辦的「不朽」(Monumenta)系列展覽擔任第一位展出的藝術家,以「星體墜落」(Sternenfall)為題呈現其作品。同年基佛於倫敦受White Cube畫廊委託在皇家學院廣場(Royal Academy's Annenberg Courtyard)的超巨大裝置雕塑《浩劫餘生》(Jericho)受到歐洲當代藝術界的注意與媒體的大幅報導,基佛的藝術成就又再大幅躍進。

2009年巴黎巴士底歌劇院(Opéra Bastille)慶祝開館二十週年,基佛繼巴黎大皇宮2007 Monumenta創作展之後,又在巴黎接下新委託創作案,根據德國青年作曲家約格‧魏德曼(Jörg Widmann,1973--)的作品《起始點》(Am Anfang)設計舞台佈景、裝置以及服裝。

1990年基佛獲得沃爾弗基金會頒發的藝術成就獎(Wolf Prize),1997年獲得第四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最佳藝術家金獅獎,1999年獲得日本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Praemium Imperiale Award)繪畫類成就獎,推崇基佛的作品以強烈的批判反省歷史,尤其他具有的悲憫情懷勇敢面對德國歷史納粹控制下被殘害的生靈,透過其作品人們可以感受到藝術的力量,如此情懷的藝術家於當代並不多見。更特別的是2008年基佛竟獲得法蘭克福書展「德國書商公會和平獎」(Friedenspreis des Deutschen Buchhandels)的榮譽,這是此獎項多年來第一次頒給沒有以文字創作的藝術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土耳其小說家帕慕克(Orhan Pamuk)文學與藝術評論家桑塔格(Susan Sontag)都曾獲得此獎的榮譽。

基佛的作品不僅在評論界獲得高度肯定,其作品於於拍賣市場上也屢創佳績,根據藝術指南(Kunstkompass)2009年的排行,德國藝術家里希特、巴澤利茲、波爾克、基佛都在排名前十大。這群戰後崛起的德國當代藝術家成為不可忽視的超級巨星。

安塞姆.基佛 重要個展
1984 Städtische Kunsthalle Düsseldorf
1987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1988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City, NY
1991 Neue Nationalgalerie, Berlin
1993 Sewon Museum of Art in Tokyo
1998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in New York
2001 Fondation Beyeler in Basel
2005 The Modern Art Museum of Fort Worth, Fort Worth, TX
2007 Museo Guggenheim de Arte Moderno y Contemporáneo, Bilbao
2011 Venic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