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20, 2011

Biennale d´art contemporain de Lyon and Busan Biennial 以小博大,城市轉型 里昂雙年展與釜山雙年展



里昂(Lyon)位於法國東部,是法國的第二大城;釜山廣域市(부산 광역시)位於韓國東南方,是該國的第二大城市。一個在歐洲,一個在亞洲,卻同樣有著老二的宿命,巴黎的名氣遠播全世界,花都美名、文化藝術的匯集地,使得里昂相形失色;首爾執韓國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牛耳地位,韓國年輕人以遷往首爾讀書或就業為人生大目標,國際文化藝術活動大多集中於此,2010年首爾更將成為設計之都。

法國里昂

據歷史紀載,里昂建城於西元前四十三年,是介於巴黎與馬賽兩個城市之間的重要樞紐與經濟商業中心,雖然城市不靠海,但因里昂坐落於西歐的十字路口,被地中海,大西洋以及東歐地區圍繞,同時位於羅納河(Rhône)與索恩河(Saône)兩條河流的交匯處,成為交通的樞紐。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商賈的影響力遍及歐州,鄰近的法國當然不例外,更由於里昂的特殊交通地理優勢,歐洲國際銀行經由阿姆斯特丹到義大利熱納亞,里昂成違法國重要的銀行中心。特別是義大利與法國之間的絲綢貿易,里昂於十九世紀更成為法國的工業城市,該城市建築也受到義大利風格的影響,至今成為里昂的許多觀光景點。

里昂於法國大革命期間受到嚴重的破壞,拿破崙上台後才開始大規模的整建工程,沒想到里昂的交通地理優勢竟也成了受害最深的主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納粹佔領該城市區域,又受到一次侵襲,一直到大戰結束程式才又開始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里昂的許多建築都已列入古蹟保護,聖讓(Saint-Jean)和紅十字區(Croix-Rousse)有320個串廊(traboule)的狹窄街道,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里昂的美食更是眾所皆知,有句話說Lyon est le capital de bonne cuisine(里昂為美食首府),這一點連以愛美食聞名的法國人都不敢否認。被世界美食指南米其林Michelin列入星級的餐廳,光在里昂就有十幾家,其中最聞名的Paul Bocuse餐廳,其豬膀胱鑲黑松露布列斯雞,雞皮下面嵌襄的幾片松露料理是此餐廳的名菜。

里昂雙年展

1991年第一屆里昂雙年展(Biennale d´art contemporain de Lyon)經過多年籌劃終於開展。長久的歷史,巴黎始終是法國文化藝術的中心,法國政府為了協助鼓勵其他城市的文化藝術發展,選定里昂作為大型國際藝術展覽的城市,因此是一個由中央政府支持下所成立的雙年展。但是不同於其他城市的雙年展,里昂雙年展其實分為視覺藝術與舞蹈雙年展兩個活動交互舉行。於此我們只介紹視覺藝術雙年展。

為了打響里昂雙年展在國際藝術界的名氣,主辦單位邀請了六十九位藝術家參與,其中不乏大師級的藝術家,一個月的展期吸引超過七萬三千人次的參觀數。1995年第三屆里昂雙年展適逢電影發明兩百週年紀念,展覽特別著重於錄像與攝影內容,更何況法國一直以來是歐洲電影的大出產地,名正言順從歷史延續到當代藝術發展。然而對於里昂雙年展產生重大革命性影響與變革的則是1997年第四屆雙年展,當代藝術界策展教父史澤曼(Harald Szeemann)以「他者」(L'Autre)作為展覽的主題,中國當代藝術家第一次在歐洲以龐大姿態出現,兩年後才因此有了威尼斯雙年展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大規模展覽。里昂雙年展在此證明了不僅歷史悠久的威尼斯雙年展或者五年才依次的德國卡塞爾文件大展有能力提出當代藝術新觀點,年輕如里昂也可以在國際雙年展中同樣擲地有聲,甚至預見全球化時代的來臨。

第五屆里昂雙年展延遲一年至2000年舉行,同時慶祝千囍年的到來,策展人馬汀(Jean Hubert Martin)一舉邀請140位藝術家參與,規模之大超過以往,展覽「分享異國情調」(Partage d'exotismes)更集中火力邀請全球各地優秀藝術家展出。2001年回復第六屆雙年展的時間,此後依然每兩年舉辦里昂雙年展。

即將於2009年9月開展的第十屆里昂雙年展原本邀請凱薩琳大衛(Catherine David)擔任策展人,沒想到大衛於今年三月宣布辭去藝術總監一職,其工作由中國策展人侯瀚如接任,也就是說侯瀚如必須在七個月的時間裡籌備里昂雙年「壯觀的日常生活」(Le spectacle du quotidien)是即將於九月開展的里昂雙年展主題,共將邀請55到60位藝術家參與,探索媒體主導的消費性社會所產生的獨立與烏托邦舉動下藝術家的面對策略,主展場仍為里昂當代美術館(Musee d’Art Contemporain de Lyon),另外還有三個分布於城市的三個場地。

里昂雙年展如今已經成為歐洲地區重要的雙年展之ㄧ,里昂也因為雙年展重新讓世人得以投入關注的眼光,法國政府以文化藝術成功讓里昂從傳統走入現代,是程式復甦的典範。

韓國釜山

位於韓國東南方的釜山廣域市,簡稱釜山,是韓國第二大城,也是最大的貨運港,整個城市被群山環繞形成天然的海港屏障,有山有水,釜山的城市特色在於是一個海港城市,且由群山圜抱,形成一個既開放又完整的都市,海灘也成就了釜山迷人風景的一部分。

新石器時代開始釜山即有人居住,至今還留有許多遺蹟於城市各地,1876年日本人在此建立港口,自此時起開始在經濟上扮演著重要的地位,1905年連接首爾與釜山的京釜縣鐵路開通更帶動了釜山市的繁榮,由於天然屏障,釜山於韓國內戰期間還被當作臨時政府首都。

2002年的亞洲運動會以及世界足球賽會場之ㄧ,讓世界看到了釜山,然而釜山國際電影節這幾年來越見國際知名度,目前已經是亞洲地區最重要的影展活動。釜山港附近的魚市場札嘎其(Chalgalchi)世界知名,札嘎其節是南韓國內最大的水產品文化節;海雲台更有絕佳的觀海景觀,路天咖啡廳與餐廳更是依大特色。其溫泉更是遠近馳名,有不同形式的溫泉供選擇,不僅是遊客,溫泉泡澡更是韓國人日常重要的休閒活動之ㄧ,更有許多上班族前往辦公室上班前會先到溫泉泡上一會。釜山以海鮮著名,釜山魚貝市場(札嘎其市場)或日式餐廳的生魚片;海雲台及廣安里海水浴場海鮮店排比相列;烤牛排(以鹽巴、麻油醃後放在鐵板上烤)起源於海雲台,望月山丘的望月之家與富光花園是著名的餐廳,山丘的櫻花行道樹與海景陪襯更添風味。麵粉加海鮮,加蔥煎成的海鮮蔥煎餅,是東萊溫泉的著名小吃。

釜山雙年展

韓國的經濟、社會、教育、文化領域的一切都集中在首爾與首都圈,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與去集中化(deconcentration)一直是許多憂心韓國區域平均發展人士的核心課題。

韓國第二大城,也是最大的海港城市釜山與首都首爾一直存在著競爭的關係,早於1991年起,,釜山即有藝術雙年展的舉行,只是一直都停留在較地區性的活動性質,釜山市政府於1998年決定結合海洋藝術節與雕塑藝術節成為第一屆國際藝術節(Busan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Festival)。兩屆舉辦後,為了讓藝術節更具國際化,正式更名釜山國際藝術雙年展(Busan Biennial)並組織雙年展組織顧問團(Busan Biennale Organizing Committee)。2000年的釜山雙年展又繼續向國際雙年展的規模邁進,2001年籌備會重新組織並正式命名「釜山雙年展」(Busan Biennial),2002年第三屆藝術節正式以雙年展名稱出發。2008年釜山雙年展邁入正名後的第六屆。

釜山雙年展為獨立的運作組織,但是釜山廣域市的全力支持與配合是讓雙年展成功舉辦的因素之一。整個組織架構由釜山市長擔任委員會主席與召集人,雙年展委員會辦公室也設於釜山市政府大樓內,展覽組織則分為三個大組:國際藝術展(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海洋藝術節(Sea Art Festival)、釜山雕塑節(Busan Sculpture Project),雕塑節於每年五月先行舉辦,雙年展正式活動則於九月展開。

雖然組織名稱為釜山雙年展,但是整個工作重點除了兩年一度的雙年展之外,還包含與其他國際城市的文化交流活動以及支持釜山地區藝術家在地與國際展覽的事宜,展覽場地則以釜山市立美術館與海雲台海灘為中心點,其他展覽地點則由每屆策展人規劃決定。

雖然名為國際藝術節,釜山雙年展還是希望能夠在國際與在地兩個部分取得平衡,因此國際展的規模一年比一年大,但是藉由藝術展覽讓更多韓國當地民眾參與的目標也沒有改變,因此或許一些人抱怨展覽不是那麼完全的容易讓外國人深入參與,但是釜山雙年展的一個重要使命是將藝術帶入民眾的生活圈裡。另一個釜山雙年展其來有自的特色是鼓勵並支持年輕新近的藝術家與策展人,國際美術展中會有為數眾多的新藝術家或者穿插新的策展人合作協力,從釜山藝術節成立以來便有這樣的一個特色,這是一位追求國際知名度、相信大牌的光州雙年展所缺少的。

韓國因為有了光州與釜山年展,藝術版圖能見度提升,同時也帶動藝術欣賞的水準,每年韓國有數萬藝術學院或藝術系畢業的學生投入創作的領域,這個驚人的數字在韓國人看來不過是一個社會轉型的需要,因為他們希望追求另一個層次的生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