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雙年展(
a)
有水上之都美譽的威尼斯(義大利文Venezia)位於義大利東北部,自西元452年開始建城,八世紀時為亞得里亞海域(Adriatic Sea)的貿易中心,中世紀時更是地中海地區最繁榮的商城,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的名劇《威尼斯商人》也以此地為故事背景。
整個威尼斯城被超過一百六十多條運河分割成一百一十八座小島,整個城市便是由這些群島組合而成,大運河(Grand Canal)將威尼斯劃分成兩大部分,運河兩岸儘是富麗堂皇的宮殿建築,超過百座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宮殿妝點出最浪漫的威尼斯景致,這些建築也見證了當年威尼斯的繁華。威尼斯雖然曾經遭遇祝融侵襲也曾經淹沒在整片海水之中,但經過整建恢復處處依舊是美景。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是威尼斯城的中心地標也被稱為歐洲最美的廣場之ㄧ;曾於大火中毀損,最近才欲火重生的鳳凰歌劇院(Teatro La Fenice),殿內精雕細琢、燦爛輝煌,如海上宮殿,旖旎出落在水城威尼斯,被譽為全世界最美麗的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鬱浪漫的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傳說日落時戀人們在橋下的貢多拉(Gondola)親吻對方,就會得到天長地久的永恆愛情。
鐵路與公路連接義大利半島與威尼斯主導西北部,一進入城市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水上巴士(vaporetti)穿梭在各個水道間或者旅人僅能步行悠遊於水道小徑之間。威尼斯成了全歐洲最大的無汽車行駛區域,這也讓整個城市還保有古典歐洲的風情。
每年二月舉行(封齋前的狂歡節,耶穌復活日前四十天,每年時間並不固定,每次為期兩個星期)的威尼斯嘉年華會(Carnevale di Venezia)據考證最早舉行的時間可以回朔至西元1268年,中古世紀時期,階級種類劃分嚴明,封建制度和教會貴族政治統治社會,貪窮和被剝削勞力的農奴相形成強烈對比,每年唯有在嘉年華會期間與舞台上才能暫時超脫現實生活,人人平等,沒有主奴之分,也沒有貴族與平民的階級,真實的身分與面孔都隱藏在華麗的裝扮與面具背後。
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自1895年創辦至今超過百年歷史,是歐洲最重要的視覺藝術活動之一,與德國卡塞爾文件展(Kassel Documenta)、巴西聖保羅雙年展(The Bienal Internacional de Sao Paulo)並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威尼斯雙年展的組織架構與任務歷經延革改組,在1930年後成為常設的組織,直至今日威尼斯雙年展任務編制設有建築、視覺藝術、電影、舞蹈、音樂、與戲劇,統籌並舉辦視覺與建築雙年展、威尼斯影展以及舞蹈、音樂與戲劇節。
目前一般大眾所稱的威尼斯雙年展談的大多是視覺藝術雙年展,自十九世紀末起的「威尼斯國際藝術展」(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of the City of Venice)到進入二十世紀雙年展將不同國度與類型的創作帶上舞台,1910年以專題展向克林姆(Gustav Klimt)與雷諾瓦(Auguste Renoir)致敬獲致空前的成功。1920年法國國家館介紹了塞尚、秀拉、馬蒂斯等作品、荷蘭館策劃梵谷回顧展、瑞士館則將費迪南‧侯德勒(Ferdinand Hodler)介紹到威尼斯;1922年莫迪里亞尼(Amedeo Modiglian)的首次回顧展在此舉辦。1964年雙年展又一次獲得藝術界的喝采,美國館成功的將普普藝術由美洲推到歐洲,並引起世人注目,最佳外國藝術家獎向頒發給羅伯.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這個太過驚人的展覽,光芒凌駕了一切。國家館的重要性在此作了最佳的說明。
1993年雙年展由奧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 策劃《藝術的主軸》(Cardinal Points of the Arts)包括15個內容不同的展覽,其中更特別為電影導演格林威(Peter Greenaway)、音樂家凱吉(John Cage)、與培根(Francis Bacon)致敬。參與的國家館數目增加至45國,德國館藝術家哈克(Hans Haake)刻意將館內地板破壞,迫使觀眾感受所謂「一個國家的殘骸」,獲得當年最佳國家館金獅獎。進入二十世紀最後十年的威尼斯雙年展開始了更大的變革,前衛、創新、挑戰,「當代藝術」走入了新的時代。1999年《全面開放》(APERTO over ALL)與2001年《人類的舞台》(Plateau of Humankind)由瑞士籍策展人史澤曼策劃,他對雙年展大幅改革並增加展覽場地。他認為對待藝術家的態度必須改變,不應該以年齡來區隔藝術家同時更應關注女性藝術家的參與率。他不僅對雙年展委員會提出建議,將義大利國家館列為獨立的主題展區,並對參與國家展的國家提出呼籲:「世紀末是青年藝術家和女性藝術家的。」威尼斯雙年展成功地將藝術帶入新世代並且打破成名藝術家與新藝術家的藩籬,展覽只談作品不論年紀,形式也可以不斷創新多元。
2003年第50屆雙年展,再度由義大利自家人波纳密(Francesco Bonami)擔任策展,該年主題《夢想與衝突-觀者獨裁》(Dreams and Conflicts.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Viewer)再將觀賞的主導權交還給觀眾;2005年第51屆雙年展再次創造自己的歷史,邀請來自西班牙的兩位策展人瑪麗亞.德.柯芮爾(Maria de Corral)與羅莎.瑪汀妮茲(Rosa Martinez),首次由女性策展人擔任策劃工作。柯芮爾所策劃的「藝術經驗」(The Experience of Art)於綠園城堡的義大利國家館內以34個展覽廳由42位藝術家的作品來闡述策展人所關注的論點,瑪汀妮茲以「行道無涯」(Always A Little Further)作為展覽主題。
威尼斯雙年展除了受邀請的策展人負責當屆的主題以及國際展的策劃,另一個備受矚目的展出即是國家館,參與國家數目屢創新高,2009年第五十三屆威尼斯雙年展於六月隆重開幕,由來自瑞典的德國策展人丹尼爾.畢爾包曼(Daniel Birnbaum)擔任總策劃,以「製造世界」(Making Worlds)為主題邀請超過九十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參與,探討在當下全球化下政治、經濟、社會的運作邏輯下,跨地區與跨領域的藝術實踐現況,以及另一種溝通互動的可能。國家館繼前兩屆中亞國家與非洲國家加入後,今年阿拉伯國家也擠身入列,名符其實成為藝術外交的攻防地,數目更突破以往達到七十七個國家。
綠園城堡(Giardini)經過多次整建逐步擴充後佔地3000平方公尺以作為國際展的主題展場地,加上29個國家館建築,形成雙年展公園的主體。 威尼斯軍械庫區(Venice Arsenale)則是自1999年第48屆開始正式將軍械庫區列為展覽場地,此區域為威尼斯共和時期的船隻停靠與製造繩索的倉庫,建造時間可以推算至西元1303年,總佔地超過8000平方公尺。
卡塞爾文件大展(Kassel Documenta)
有水上之都美譽的威尼斯(義大利文Venezia)位於義大利東北部,自西元452年開始建城,八世紀時為亞得里亞海域(Adriatic Sea)的貿易中心,中世紀時更是地中海地區最繁榮的商城,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的名劇《威尼斯商人》也以此地為故事背景。
整個威尼斯城被超過一百六十多條運河分割成一百一十八座小島,整個城市便是由這些群島組合而成,大運河(Grand Canal)將威尼斯劃分成兩大部分,運河兩岸儘是富麗堂皇的宮殿建築,超過百座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宮殿妝點出最浪漫的威尼斯景致,這些建築也見證了當年威尼斯的繁華。威尼斯雖然曾經遭遇祝融侵襲也曾經淹沒在整片海水之中,但經過整建恢復處處依舊是美景。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是威尼斯城的中心地標也被稱為歐洲最美的廣場之ㄧ;曾於大火中毀損,最近才欲火重生的鳳凰歌劇院(Teatro La Fenice),殿內精雕細琢、燦爛輝煌,如海上宮殿,旖旎出落在水城威尼斯,被譽為全世界最美麗的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鬱浪漫的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傳說日落時戀人們在橋下的貢多拉(Gondola)親吻對方,就會得到天長地久的永恆愛情。
鐵路與公路連接義大利半島與威尼斯主導西北部,一進入城市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水上巴士(vaporetti)穿梭在各個水道間或者旅人僅能步行悠遊於水道小徑之間。威尼斯成了全歐洲最大的無汽車行駛區域,這也讓整個城市還保有古典歐洲的風情。
每年二月舉行(封齋前的狂歡節,耶穌復活日前四十天,每年時間並不固定,每次為期兩個星期)的威尼斯嘉年華會(Carnevale di Venezia)據考證最早舉行的時間可以回朔至西元1268年,中古世紀時期,階級種類劃分嚴明,封建制度和教會貴族政治統治社會,貪窮和被剝削勞力的農奴相形成強烈對比,每年唯有在嘉年華會期間與舞台上才能暫時超脫現實生活,人人平等,沒有主奴之分,也沒有貴族與平民的階級,真實的身分與面孔都隱藏在華麗的裝扮與面具背後。
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自1895年創辦至今超過百年歷史,是歐洲最重要的視覺藝術活動之一,與德國卡塞爾文件展(Kassel Documenta)、巴西聖保羅雙年展(The Bienal Internacional de Sao Paulo)並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威尼斯雙年展的組織架構與任務歷經延革改組,在1930年後成為常設的組織,直至今日威尼斯雙年展任務編制設有建築、視覺藝術、電影、舞蹈、音樂、與戲劇,統籌並舉辦視覺與建築雙年展、威尼斯影展以及舞蹈、音樂與戲劇節。
目前一般大眾所稱的威尼斯雙年展談的大多是視覺藝術雙年展,自十九世紀末起的「威尼斯國際藝術展」(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of the City of Venice)到進入二十世紀雙年展將不同國度與類型的創作帶上舞台,1910年以專題展向克林姆(Gustav Klimt)與雷諾瓦(Auguste Renoir)致敬獲致空前的成功。1920年法國國家館介紹了塞尚、秀拉、馬蒂斯等作品、荷蘭館策劃梵谷回顧展、瑞士館則將費迪南‧侯德勒(Ferdinand Hodler)介紹到威尼斯;1922年莫迪里亞尼(Amedeo Modiglian)的首次回顧展在此舉辦。1964年雙年展又一次獲得藝術界的喝采,美國館成功的將普普藝術由美洲推到歐洲,並引起世人注目,最佳外國藝術家獎向頒發給羅伯.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這個太過驚人的展覽,光芒凌駕了一切。國家館的重要性在此作了最佳的說明。
1993年雙年展由奧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 策劃《藝術的主軸》(Cardinal Points of the Arts)包括15個內容不同的展覽,其中更特別為電影導演格林威(Peter Greenaway)、音樂家凱吉(John Cage)、與培根(Francis Bacon)致敬。參與的國家館數目增加至45國,德國館藝術家哈克(Hans Haake)刻意將館內地板破壞,迫使觀眾感受所謂「一個國家的殘骸」,獲得當年最佳國家館金獅獎。進入二十世紀最後十年的威尼斯雙年展開始了更大的變革,前衛、創新、挑戰,「當代藝術」走入了新的時代。1999年《全面開放》(APERTO over ALL)與2001年《人類的舞台》(Plateau of Humankind)由瑞士籍策展人史澤曼策劃,他對雙年展大幅改革並增加展覽場地。他認為對待藝術家的態度必須改變,不應該以年齡來區隔藝術家同時更應關注女性藝術家的參與率。他不僅對雙年展委員會提出建議,將義大利國家館列為獨立的主題展區,並對參與國家展的國家提出呼籲:「世紀末是青年藝術家和女性藝術家的。」威尼斯雙年展成功地將藝術帶入新世代並且打破成名藝術家與新藝術家的藩籬,展覽只談作品不論年紀,形式也可以不斷創新多元。
2003年第50屆雙年展,再度由義大利自家人波纳密(Francesco Bonami)擔任策展,該年主題《夢想與衝突-觀者獨裁》(Dreams and Conflicts.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Viewer)再將觀賞的主導權交還給觀眾;2005年第51屆雙年展再次創造自己的歷史,邀請來自西班牙的兩位策展人瑪麗亞.德.柯芮爾(Maria de Corral)與羅莎.瑪汀妮茲(Rosa Martinez),首次由女性策展人擔任策劃工作。柯芮爾所策劃的「藝術經驗」(The Experience of Art)於綠園城堡的義大利國家館內以34個展覽廳由42位藝術家的作品來闡述策展人所關注的論點,瑪汀妮茲以「行道無涯」(Always A Little Further)作為展覽主題。
威尼斯雙年展除了受邀請的策展人負責當屆的主題以及國際展的策劃,另一個備受矚目的展出即是國家館,參與國家數目屢創新高,2009年第五十三屆威尼斯雙年展於六月隆重開幕,由來自瑞典的德國策展人丹尼爾.畢爾包曼(Daniel Birnbaum)擔任總策劃,以「製造世界」(Making Worlds)為主題邀請超過九十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參與,探討在當下全球化下政治、經濟、社會的運作邏輯下,跨地區與跨領域的藝術實踐現況,以及另一種溝通互動的可能。國家館繼前兩屆中亞國家與非洲國家加入後,今年阿拉伯國家也擠身入列,名符其實成為藝術外交的攻防地,數目更突破以往達到七十七個國家。
綠園城堡(Giardini)經過多次整建逐步擴充後佔地3000平方公尺以作為國際展的主題展場地,加上29個國家館建築,形成雙年展公園的主體。 威尼斯軍械庫區(Venice Arsenale)則是自1999年第48屆開始正式將軍械庫區列為展覽場地,此區域為威尼斯共和時期的船隻停靠與製造繩索的倉庫,建造時間可以推算至西元1303年,總佔地超過8000平方公尺。
卡塞爾文件大展(Kassel Documenta)
如果不是德國卡塞爾文件展(Kassel Documenta )的響亮名號,這個人口不到二十萬的德國中部城市大概不會有太多人知曉,除非你對德國童話還有興趣,卡塞爾是童話旅遊大道的城市之ㄧ。從不萊梅(Bremen)到哈瑙(Hanau)的德國童話大道(Deutsche Märchenstraße),途經70多座城市和鄉鎮、格林兄弟(Brüder Grimm)曾經居住和生活過的地方以及與其相關的童話、民間故事、神話和傳說世界中的美妙詩篇,成就了一條不同凡響的旅遊線路。曾經是德國飛機坦克的製造中心,一個重要的工業城卻因戰爭被摧毀昔日的風光,今日到卡塞爾所見到的除了自然景致與少部分的歷史遺跡,絕大多是新式的建築。
卡塞爾的三個公園和三座宮殿是吸引遊客到此的重點:在威廉高地山地公園(Bergpark Wilhelmshöhe)可以鳥瞰城市妙全景,高地上聳立的獅子堡(Löwenburg)是一座浪漫的新哥德式騎士城堡廢墟,卡爾斯河谷低地(Karlsaue)——富爾達(Fulda)河岸邊的巴洛克公園以及避暑行宮和狩獵宮威廉斯塔爾宮(Schloss Wilhelmsthal)。真正要體會卡塞爾的美與迷人其實是對於環境的感受,如果要買紀念品或者吃有特色的料理在此絕對不是重點。
自1955年開始的卡塞爾文件大展至2009年已超過半個世紀,雖然歷史比不上超過百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影響力與知名度卻可與之等量齊觀,尤其是文件展具有的學院背景及論述傳統更是其他國際大展所無法抗衡的。第一屆文件展於1955年以聯邦園林展的附屬展方式舉行,出人意料之外的大成功。當時文件展的負責人,藝術家兼教育家阿諾爾德.伯德(Arnold Bode)於展前便設下的遠大目標,期待藉文件展讓多年來受到納粹黨獨裁單一藝術影響的德國大眾接觸各種國際現代藝術流派、拓展大眾審美的視野,此一構想在德國和國際上都引起了很大的迴響,原本僅是提升德國民眾對藝術欣賞與認知的展覽,一躍成為舉世矚目的國際大展。每五年舉辦一次的文件展,展期維持一百天,因此又有「百日美術館」(Museum der 100 Tage)的稱號,如今是德國最悠久且最重要的國際當代藝術大展。
1992年第九屆文件展(Documenta IX)由比利時策展界巨星荷特(Jan Hoet)擔當重任,荷特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蹟是自1975年擔任小鎮根特(Gent)當代美術館(Stedelijk Museum voor Actuele Kunst)館長,將當代藝術的展覽與欣賞向比利時播種,更讓一個古老的小鎮有了新生命。1997年第十屆文件展破天荒由來自巴黎的女性策展人大衛(Catherine David)接任,2002年第十一屆文件展邀請到來自非洲奈及利亞,曾於紐約研究政治學的恩威佐(Okwui Enwezor)擔任總策展人,2007年第12屆卡塞爾文件大展策展重任由布爾格(Roger M. Buergel)接下,當年來自巴塞隆納的廚師阿德瑞亞(Ferran Adrià)名列藝術家之列引起議論,曾被選為世界最佳廚師的阿德瑞亞,其精湛的烹調技術與所創造出來的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極品,被布爾格稱為是另一形式的藝術家,阿德瑞亞層主持過餐廳、烹飪書籍並受Discovery頻道Anthony Bourdain邀請在節目中表演1小時的個人秀。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的《童話》(Fairytale)從中國運來一千張清代的木椅並且邀請1001位中國人到卡塞爾現場。現場國際媒體瘋狂追逐到底這一千零一位中國人在那兒?形成文件展的奇觀,尤其開幕前兩天整個城市開始有許多中國人穿梭,「童話」成了新的詮釋。
從策展人的邀請以及每一屆的論述都可以看到卡塞爾文件展試圖在當代藝術加入政治、經濟、社會與新殖民的全球化議題,也因此藝術界對於文件展的論述期待變高過其他的國際藝術雙年展。根據統計2007年百日之內參觀人次超過七十五萬人,創五十五年來新高。
2012年第13屆卡塞爾文件大展又挑選了一位女性策展人卡羅琳.克里斯多福-巴卡拉姬芙(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來自義大利的克里斯多福-巴卡拉姬芙認為矛盾、不確定性或新事物衍生的失敗都深富價值,2012年的卡塞爾文件展將會被什麼樣的觀點所主導,眾人僅能拭目以待?
然而年一次的藝術盛會絕不是卡塞爾市惟一的初衷,當代藝術展覽成為話題甚至世界的焦點都能夠集中在這個小鎮上更是這個地區所有居民的一大願望。每五年一次的大展,每次展出僅維持一百天,那麼期間的四年多到底卡塞爾還有什麼值得吸引遊客的條件呢?藝術大展是否真能帶動這個小鎮的繁榮發展,到現在當地居民還是悲觀以對,卡塞爾文件展是一個優勢但絕不是全部的條件,卡塞爾必須找出自己城市的特色與風格。這也是前幾年該市極力爭取成為歐洲文化首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提名的動力,一旦入選將有一整年的時間獲得歐盟的文化藝術經費補助權力行銷該城市,可惜在城市條件與資源的缺乏下敗給了德國的另一個城市埃森(Essen)。
不論如何卡塞爾所寫下的當代藝術傳奇將繼續的每五年帶給世人新的震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