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7月 15, 2012

遊德國•看汽車

遊德國•看汽車  Travelling in Germany and Car Culture

1871年普法戰爭後,德意志帝國正式成立,歷經幾次帝國時期與世界戰爭的戰敗命運,1990年兩德統一,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終於開啟新的世代,科學發展、醫學研究、法律學識從傳統走到現代,一直都站在世界的前端。 德國的國旗黑、紅、黃三種顏色代表著統一、正義與自由,顯示出德國人嚴謹紀律的個性。可是德國的自然風景卻與德國人的個性南轅北轍,依據格林童話故事串聯的「童話大道」(Die Märchenstrasse)、古老傳統城市「羅曼蒂克大道」(Romantische Straße),還有沿著萊茵河遊船的「古堡遊程」(Schlösserstraße),旅遊德國其實也是在閱讀歷史文化、文學藝術並體驗德意志精神。 遊覽德國第一選擇當然是汽車,特別是德國製造的汽車性能與品質聞名全世界。另一個選擇則是快速火車ICE(第三代ICE時速超過300公里),連結德國與歐洲各大主要城市,座椅寬敞、安靜舒適,夜車也有臥舖可供選擇。

BMW與慕尼黑

慕尼黑(Müchen)是德國僅次於柏林與漢堡的第三大城、僅次於法蘭克福的第二大金融中心,卻是亞洲人旅遊德國最愛前往的城市。位於阿爾卑斯山麓的慕尼黑有城市的現代氣氛,郊區卻又充滿山水的自然景致,尤其巴伐利亞州西南方由路德維希國王邀請古典音樂大師華格納(Richard Wagner)結合拜占庭與哥德式建築風格所設計的新天鵝堡(Schloss Neuschwanstein)幾乎是所有人的「夢幻城堡」,事先預約參觀才不會空等。 源於1810年,每年十月的啤酒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民間節慶活動之一,來自全世界的遊客超過五百萬人,城市陷入瘋狂的啤酒暢飲氣氛中,難得見到德國人拘謹的個性外放鬆的一面。讓德國人瘋狂的足球運動,在慕尼黑也有一座最新的足球場設計Allianz Arena,由瑞士建築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與漢堡建築事務所GMP聯合設計,外形像一個大車輪,表面由橢圓形半透明外殼組成,夜晚時分不同顏色的燈光投射在外牆上,變化萬千,即使沒有足球比賽也是熱門景點。 高級車種BMW即是來自慕尼黑,BMW博物館2008年擴建後重新開幕,建築造型彷彿未來世界的大城市,BMW125年的歷史與各年代的車種設計都呈現於博物館內。曾經受邀參加200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德國知名多媒體設計師紹特(Joachim Sauter)為博物館設計的流動型汽車車體,成為館內最炫目結合科技與藝術的佳作。

Volkswagen與沃爾夫斯堡

Volkswagen汽車的總部位於沃爾夫斯堡(Wolfsburg),大型的汽車城(Autostadt)就像是一座複合式的汽車主題迪士尼樂園,2000年正式建造完成並對外開放,除了冰冷的汽車工業設計之外,每年夏季的國際藝術節以及邀請國際知名藝術家在園區設計的裝置作品,為這個汽車工業城添加了柔性與文化氣息,觀光客也可以在此過夜,欣賞不同的夜間風景。前往沃爾夫斯堡只要在柏林搭乘ICE快速火車,一個小時便能到達,汽車城就位於火車站旁。

Mercedes-Benz、Porsche與斯圖佳特

斯圖佳特(Stuttgart)是德國的另一個知名汽車總部,Mercedes-Benz與Porsche兩個品牌大廠分別在此設立汽車博物館,汽車迷一到這個城市絕對不能錯過的天堂,許多人一生中看過最多Mercedes-Benz與Porsche同時在街上暢行非這個城市莫屬。 Porsche Museum外觀為白磚與黑色玻璃的建構,黑白兩色簡單明顯對比,建築物本身像是精緻的工藝產品呈現出與Porsche相同的設計理念:簡約而不過於華麗、氣度而不流於俗套。 Mercedes-Benz Museum整幢大樓由1800片大小不等的玻璃組成,遠看像是汽車尾部的煞車燈,高精密度的建築工程,精確地算出每一片玻璃的面積與負荷量。但是這棟博物館最值得欣賞的是其曲體非線性美學的呈現,不僅僅是外觀,內部空間也一樣蜿蜒曲折卻有條不紊,流動變化中自有章法,內在秩序嚴謹,超過 1,500 件展示品,以及超過 160 輛的展示車透過時光發展的安排,讓觀眾了解汽車的發展演進一直到未來新概念。

Airbus與漢堡

德國第二大城漢堡(Hamburg)也是歐洲第三大貨櫃港,也是綠能發展的模範城市,空中巴士(Airbus)的德國總部與製造場就設在易北河岸,研發最新的機種,每年空中巴士也會開放廠房讓民眾參觀。 漢堡的害港城市新城市計畫案(Hafen City)提供5500新居住空間以及14000個新的就業機會,最受世界注目的則是三個博物館與音樂廳的興建工程案:包括音樂廳與多功能居住環境的易北河交響樂廳(Elbphilharmonie)、包科學劇場與水族館的科學中心(Science Center)與國際航海博物館(Inter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建築師赫赫有名:瑞士的Herzog & de Meuron、荷蘭Rem Koolhaas 的OMA建築事務所。 漢堡是當年漢薩聯盟標榜自由城邦的龍頭,在這裡可以感受德國北方與南部的不同,慕尼黑存在的強烈宗教氣息在漢堡完全被自主自信的氣度所取代。

開放的博物館--柏林

走訪柏林的歷史當然要從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開始。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英、法、美、蘇四國分割,柏林圍牆則在1961年被蘇聯逐起,防止東德人民逃往西方。柏林圍牆如今還留有一長段在東城車站(Ostbahnhof)外,但是在市中心也留有一段,並且露天展示希特勒時代對猶太人迫害的歷史資料以及紐倫堡大審判的圖片。

查理崗哨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ie)是當年美軍與蘇聯軍隊在東西柏林交界的檢查崗哨。 猶太裔的波蘭建築師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2003年2月獲選為紐約世貿中心重建案的總體規畫建築師)所設計的柏林猶太博物館(Jüdisches Museum Berlin)展出猶太人兩千年來的歷史,但是建築物本身的強烈意象成為一座介於建築與雕塑的裝置藝術,猶如迷宮的陰暗通道、狹閉的空間、冷調傾斜的建築在在強化了猶太人的歷史悲劇。而在布蘭登堡附近的歐洲猶太人受難紀念碑(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由美國建築師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所設計,此地原來是希特勒德國政府大臣官邸,2005年正式開放。

柏林的博物館島(Museumsinsel)位於市中心,被流經城市的施普瑞河(Spree)與運河圍繞成猶如獨立的小島,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博物館島上共有五座博物館:老博物館(Alte Museum)、新博物館(Neue Museum)、佩加蒙博物館(Pergamonmuseum)、老國家畫廊(Alten Nationalgalerie)、以及博德博物館(Bode-Museum),每座博物館不論建築或是收藏都各具特色且有歷史與藝術的價值。 柏林的迷人之處不在奢華的生活型態,而是處處充滿驚喜的創意與文化歷史氣息。特別是城中區(Mitte)與普蓮茲老貝爾區(Prenzlauer Berg)曾經是破敗的灰色地區,如今已經轉型為最有活力的新中產階級生活圈。柏林,一座古老的城市,卻在二十一世紀成為最有活力的新都會!

星期三, 7月 11, 2012

Weniger, aber besser-德國生活美學 part 2

Weniger, aber besser-德國生活美學 part 2 
Less, but better—
Life Aesthetics and Design from Germany
Emerson Wang



















「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則是德國現代設計另一個重要的發展里程碑,代表人物有是古格歐特(Hans Gugeiot,1920-1965)與蘭姆斯(Dieter Rams, 1932-),兩人合作的音響設備經由模數體系(Modulus System)的系統設計,每一個單元可以任意分開或組合,這個觀念又推展至家具與建築設計。烏爾姆設計學院如同包浩斯學院一般壽命不長,1968年正式宣布關閉,但是其影響力至今在德國的設計產品上都還可以見到:高度系統化與簡潔的形式,獨立的單元能組合出整體感,去除多餘的裝飾與豐富的色彩,新功能、新理性主義、少風格設計成為無所不在的德國主流設計精神。1972年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大會標誌由艾舍(Olt Eicher)設計,極為節制理性化的標誌經過世界矚目的盛會將平面設計理論與原則廣布於德國及世界各地,德國幾個重要的城市法蘭克福、杜塞道夫、斯圖加特、科隆的設計中心也成立了具有影響力的平面設計集團。


明快俐落、簡單精確,具有高度理性化的平面設計展現了德國民族的性格,沉悶缺乏幽默感的自我約制也讓人見識到德意志血液裡幾世紀以來延續傳遞的個性。 曾經為德國知名廠商百靈公司(Braun GmbH)設計出多項經典家電用品的蘭姆斯如今已是德國最重要的設計師之一。他的名言「少卻更好(Weniger, aber besser)」與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范德羅的名句「少即是多(Weniger ist mehr)」成為德國建築與設計的經典註解。蘭姆斯強調好的設計應該是創新的、實用的、唯美的、實在的、細緻的、環保的、極簡的、並且堅固耐用並讓產品自己說話,他的家電設計已經跳脫既有的實用功能,如今也成為全世界各地美術館的收藏。 東西德統一以後,不論在政治、經濟與社會的層面德國都面臨了重新整合與適應的問題,其所面對的不僅是國內的,還有國際的衝擊。現實市場的強烈競爭下,中小型的設計公司與工作室取代了學院的獨大角色,德國傳統的刻板、理性、功能主義設計原則不再是唯一的標準,前衛新潮的設計、濃厚的商業形式反其道而行。


柏林的特殊歷史氛圍與圍牆倒塌後的社會變動成為新設計革命的起點,一批年輕的設計師以放蕩不羈的風格在設計作品中摻入戲謔的成分,甚至利用廢棄物組合出新的物件,成為「新德國設計」的發軔。 超過三百四十萬人口的德國首都柏林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據統計有24,000家登記立案的公司與170,000的就業人口都投注在最具影響力與競爭力及前瞻性的行列裡。每年6月舉辦的柏林國際設計節(International Design Festival Berlin)在已經關閉的Tempelhof機場舉辦,閒置空間充分利用賦予新的活力與生命,年輕人以更開放的態度接受外來世界的訊息。 儘管紀律嚴謹、實事求是在德國人的工作態度里表露無遺,但是下班之後與好友上酒吧小酌閒聊、聆聽音樂會或是欣賞歌劇與戲劇表演,休閒假日在公園綠地裡徜徉或是到美術館與畫廊參觀都是生活中除了運動之外必須安排的休閒活動,生活開銷預算裡也有這部分的支出。美學與品味不是純粹的理論而是在生活的潛移默化成為自然。


千萬不要被德國人嚴肅的表情與態度驚嚇,友誼通常是在逐漸的孰悉後才開始加溫,但是都會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 德國的南北生活型態也有所差異,慕尼黑有巴伐利亞的民俗傳統、科隆曾經是歐洲藝術匯聚的中心、法蘭克福為金融重鎮、漢堡保有北方的冷峻高貴,而柏林則是經過在沉重的統一陣痛與經濟蕭條負擔下產生另一種生活態度,市長(Klaus Wowereit)驕傲地說:「柏林雖然貧窮但卻非常性感(Berlin ist arm, aber sexy)。」多元的包容性與次文化的流行讓柏林有著獨一無二的魅力,同時塑造出新的德國新意象。

星期一, 7月 09, 2012

Weniger, aber besser-德國生活美學  part 1

Weniger, aber besser-德國生活美學         
Less, but better—Life Aesthetics and Design from Germany Emerson Wang


















提起二十世紀前期影響全世界的現代設計運動不得不提起德國;提起德國的現代設計探索與實驗創新則要歸功於成立時間雖短卻至今仍然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包浩斯學院(Staatliches Bauhaus, 1919-1933)。納粹政權期間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敗戰,迫使學院的教師葛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范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等重量級人物都移居美國,現代設計新精神也因此從歐洲傳到了美國,繼之影響全世界。 包浩斯從一所學院成為改變世界設計觀念的領航員,雖然初期的教師多為藝術家:費寧格(Lyonel Feininger)、瑞士畫家伊登(Johannes Itten)、德國雕刻家馬可斯(Gerhard Marcks),以及後來受聘的瑞士表現主義大師克利(Paul Klee)、俄國表現主義畫家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施勒莫(Oskar Schlemmer)、匈牙利構成主義藝術家摩和里-納基(László Moholy-Nagy),但是後來學院所聘任的教師大多為建築師,因此對現代建築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影響到其他創作領域的實務操作,從形式到風格都具有高度理性化的傾向。


如今包浩斯(Bauhaus)不僅是歷史上的名詞,也成為建築流派與設計風格的稱謂,著重建築造型與實用機能,從而對視覺藝術、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現代戲劇創作理念帶來新的觀點。雖然一直到1960、1970年代以後建築與產品設計才分道揚鑣,但是觀念仍不謀而合,其精神更深植入德國的日常生活與美學品味。 兼具知性與理性化、規律且富有秩序、非個人式的特色以工業發展為導向,克利與康丁斯基將包浩斯帶往理性與構成主義的方向、布魯耶(Marcel Breuer)的家具設計則提出新即物主義(neue Sachlichkeit)與荷蘭風格派特色,充滿冷峻、極簡、機械的意象,這些構成了包浩斯的主要精神。 從康德、黑格爾到叔本華、阿多諾等美學哲學大師的理論在德國盛行不難看出理性主義在此發展的重要性,德國民族的理性傳統與對秩序規範的堅持成為具系統化且計畫性的嚴謹風格,在在反映了德國人的生活習性與品味。


「理性」提供了功能上需求的滿足;「藝術」則填補了心理需求的滿足,包豪浩斯反對以個人為中心的美學原則,集體化、標準化、統一、同一的精神是追求的目標,個性必須服從於共性,個人必須服從於整體,美的原則必須建立在理性的、科學的基礎上發展。長期以來理性與感性的拉鋸經由包浩斯風格的建立獲得了平衡,成為德國設計美學精神與實用功能的代表。 雖然受到戰敗的衝擊,民族自信與國家經濟嚴重受創,德國卻快速的在60年代逐漸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設計界在社會型態的改變下與企業緊密結合,不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左傾與激進,設計界成為經濟發展的既得利益者,同時參與體制的建構與改變,保守溫和但是步伐穩健,特別是50年代成立的烏爾姆設計學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Ulm),戰後成為德國設計思想與理論的中心,強調邏輯關係與秩序性,實踐了理性設計與技術美學的完美結合。

星期五, 7月 06, 2012

浪峰上的酷兒流行次文化

當英國團體Culture Club的主唱Boy George頂著一頭總是異於常人打扮得假髮或五顏六色的帽子,擦著厚厚的粉底塗上鮮艷的口紅,極盡騷首弄姿用眼神魅惑觀眾時,一股酷兒文化也在1980年代從地下轉戰到鎂光燈舞台。 流行時尚不再只是附屬於高貴奢華之下,新的自我主張與強烈的意識表態成為王道,酷兒次文化引燃的熱潮席捲全世界。衣著的習慣與品味更趨向個性及身分認同,而不是趨附流俗的盲從。頹廢混亂在當年的倫敦成了一種個性,一種展現自我的方式。 來自澳洲的服裝設計師黎.波維利(Leigh Bowery)在倫敦發跡,極富知名度卻也是個備受爭議的人物。他開啟了「後龐克」的先鋒,有別於傳統龐克的激進與攻擊性,「後龐克」在服裝的選擇上刻意與主流色調互相衝突的流行,甚至刻意簡化性別的差異性,生活就是一種表演,似人像物,雌雄莫辨。僅能用肥胖來形容的波維利穿著在一般人眼中就是特異獨行,在倫敦上談話節目參加宣揚自己的觀點還被現場觀眾辱罵是從未見過的垃圾,但他還是堅持做自己。他的觀念與設計影響廣及流行音樂、視覺藝術、時尚設計、電影、攝影等創意。 2011年剛過世的當代繪畫大師佛洛伊德(Lucian Freud)生前最愛的人體素描模特兒之一就是波維利。在畫家面前他卸下了濃厚的裝扮,全身赤裸或坐或臥一整天與平日的行徑大異其趣,佛洛伊德看見了一顆敏銳的靈魂在蜷縮掙扎,即使肥肉橫陳都充滿了戲劇化的張力。 書籍Leigh Bowery: the Life and Times of an Icon由波維利最親近的友人描繪最真實的傳奇人物精采生活,他已經成為八零年代倫敦的一個時尚界的象徵。影片The Legend of Leigh Bowery於2002年發行,紀錄1994年因愛滋病過世的藝術家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