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iger, aber besser-德國生活美學 part 2
Less, but better—
Life Aesthetics and Design from Germany
Emerson Wang
「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則是德國現代設計另一個重要的發展里程碑,代表人物有是古格歐特(Hans Gugeiot,1920-1965)與蘭姆斯(Dieter Rams, 1932-),兩人合作的音響設備經由模數體系(Modulus System)的系統設計,每一個單元可以任意分開或組合,這個觀念又推展至家具與建築設計。烏爾姆設計學院如同包浩斯學院一般壽命不長,1968年正式宣布關閉,但是其影響力至今在德國的設計產品上都還可以見到:高度系統化與簡潔的形式,獨立的單元能組合出整體感,去除多餘的裝飾與豐富的色彩,新功能、新理性主義、少風格設計成為無所不在的德國主流設計精神。1972年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大會標誌由艾舍(Olt Eicher)設計,極為節制理性化的標誌經過世界矚目的盛會將平面設計理論與原則廣布於德國及世界各地,德國幾個重要的城市法蘭克福、杜塞道夫、斯圖加特、科隆的設計中心也成立了具有影響力的平面設計集團。
明快俐落、簡單精確,具有高度理性化的平面設計展現了德國民族的性格,沉悶缺乏幽默感的自我約制也讓人見識到德意志血液裡幾世紀以來延續傳遞的個性。
曾經為德國知名廠商百靈公司(Braun GmbH)設計出多項經典家電用品的蘭姆斯如今已是德國最重要的設計師之一。他的名言「少卻更好(Weniger, aber besser)」與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范德羅的名句「少即是多(Weniger ist mehr)」成為德國建築與設計的經典註解。蘭姆斯強調好的設計應該是創新的、實用的、唯美的、實在的、細緻的、環保的、極簡的、並且堅固耐用並讓產品自己說話,他的家電設計已經跳脫既有的實用功能,如今也成為全世界各地美術館的收藏。
東西德統一以後,不論在政治、經濟與社會的層面德國都面臨了重新整合與適應的問題,其所面對的不僅是國內的,還有國際的衝擊。現實市場的強烈競爭下,中小型的設計公司與工作室取代了學院的獨大角色,德國傳統的刻板、理性、功能主義設計原則不再是唯一的標準,前衛新潮的設計、濃厚的商業形式反其道而行。
柏林的特殊歷史氛圍與圍牆倒塌後的社會變動成為新設計革命的起點,一批年輕的設計師以放蕩不羈的風格在設計作品中摻入戲謔的成分,甚至利用廢棄物組合出新的物件,成為「新德國設計」的發軔。
超過三百四十萬人口的德國首都柏林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據統計有24,000家登記立案的公司與170,000的就業人口都投注在最具影響力與競爭力及前瞻性的行列裡。每年6月舉辦的柏林國際設計節(International Design Festival Berlin)在已經關閉的Tempelhof機場舉辦,閒置空間充分利用賦予新的活力與生命,年輕人以更開放的態度接受外來世界的訊息。
儘管紀律嚴謹、實事求是在德國人的工作態度里表露無遺,但是下班之後與好友上酒吧小酌閒聊、聆聽音樂會或是欣賞歌劇與戲劇表演,休閒假日在公園綠地裡徜徉或是到美術館與畫廊參觀都是生活中除了運動之外必須安排的休閒活動,生活開銷預算裡也有這部分的支出。美學與品味不是純粹的理論而是在生活的潛移默化成為自然。
千萬不要被德國人嚴肅的表情與態度驚嚇,友誼通常是在逐漸的孰悉後才開始加溫,但是都會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
德國的南北生活型態也有所差異,慕尼黑有巴伐利亞的民俗傳統、科隆曾經是歐洲藝術匯聚的中心、法蘭克福為金融重鎮、漢堡保有北方的冷峻高貴,而柏林則是經過在沉重的統一陣痛與經濟蕭條負擔下產生另一種生活態度,市長(Klaus Wowereit)驕傲地說:「柏林雖然貧窮但卻非常性感(Berlin ist arm, aber sexy)。」多元的包容性與次文化的流行讓柏林有著獨一無二的魅力,同時塑造出新的德國新意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