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09, 2012

Weniger, aber besser-德國生活美學  part 1

Weniger, aber besser-德國生活美學         
Less, but better—Life Aesthetics and Design from Germany Emerson Wang


















提起二十世紀前期影響全世界的現代設計運動不得不提起德國;提起德國的現代設計探索與實驗創新則要歸功於成立時間雖短卻至今仍然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包浩斯學院(Staatliches Bauhaus, 1919-1933)。納粹政權期間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敗戰,迫使學院的教師葛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范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等重量級人物都移居美國,現代設計新精神也因此從歐洲傳到了美國,繼之影響全世界。 包浩斯從一所學院成為改變世界設計觀念的領航員,雖然初期的教師多為藝術家:費寧格(Lyonel Feininger)、瑞士畫家伊登(Johannes Itten)、德國雕刻家馬可斯(Gerhard Marcks),以及後來受聘的瑞士表現主義大師克利(Paul Klee)、俄國表現主義畫家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施勒莫(Oskar Schlemmer)、匈牙利構成主義藝術家摩和里-納基(László Moholy-Nagy),但是後來學院所聘任的教師大多為建築師,因此對現代建築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影響到其他創作領域的實務操作,從形式到風格都具有高度理性化的傾向。


如今包浩斯(Bauhaus)不僅是歷史上的名詞,也成為建築流派與設計風格的稱謂,著重建築造型與實用機能,從而對視覺藝術、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現代戲劇創作理念帶來新的觀點。雖然一直到1960、1970年代以後建築與產品設計才分道揚鑣,但是觀念仍不謀而合,其精神更深植入德國的日常生活與美學品味。 兼具知性與理性化、規律且富有秩序、非個人式的特色以工業發展為導向,克利與康丁斯基將包浩斯帶往理性與構成主義的方向、布魯耶(Marcel Breuer)的家具設計則提出新即物主義(neue Sachlichkeit)與荷蘭風格派特色,充滿冷峻、極簡、機械的意象,這些構成了包浩斯的主要精神。 從康德、黑格爾到叔本華、阿多諾等美學哲學大師的理論在德國盛行不難看出理性主義在此發展的重要性,德國民族的理性傳統與對秩序規範的堅持成為具系統化且計畫性的嚴謹風格,在在反映了德國人的生活習性與品味。


「理性」提供了功能上需求的滿足;「藝術」則填補了心理需求的滿足,包豪浩斯反對以個人為中心的美學原則,集體化、標準化、統一、同一的精神是追求的目標,個性必須服從於共性,個人必須服從於整體,美的原則必須建立在理性的、科學的基礎上發展。長期以來理性與感性的拉鋸經由包浩斯風格的建立獲得了平衡,成為德國設計美學精神與實用功能的代表。 雖然受到戰敗的衝擊,民族自信與國家經濟嚴重受創,德國卻快速的在60年代逐漸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設計界在社會型態的改變下與企業緊密結合,不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左傾與激進,設計界成為經濟發展的既得利益者,同時參與體制的建構與改變,保守溫和但是步伐穩健,特別是50年代成立的烏爾姆設計學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Ulm),戰後成為德國設計思想與理論的中心,強調邏輯關係與秩序性,實踐了理性設計與技術美學的完美結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