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月 10, 2011

時代的影像—德國當代藝術代表人物里希特展覽

當代藝術界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來自德國的傑哈•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於今年二月分別於德國漢堡市立美術館(Hamburger Kunsthalle)與貝奇魯斯藝術論壇美術館(Bucerius Kunst Forum)推出藝術家的重要個展以及從里希特攝影繪畫所衍生的新攝影觀念展,堪稱是檢視藝術家從六零年代起創作歷程的一個關鍵階段,並以當代繪畫與攝影的觀念在展覽中詮釋新方向的可能。這也是藝術家將於年底開始在倫敦泰德現代畫廊、巴黎龐畢度中心、以及柏林邦聯美術館舉行藝術家八十慶生暖身展。

貝奇魯斯藝術論壇美術館邀請市立美術館前館長,同時與里希特私交甚篤的胥尼德(Uwe M. Schneede)擔任策畫「傑哈•里希特-時代的影像」(Gerhard Richter. Bilder einer Epoche)。鏡頭迴轉到六零年代,攝影技術產生新的變革、衛星通訊促使電視成為家庭視聽娛樂與資訊接收的重要管道、報紙雜誌等印刷出版事業的興盛帶動了影像視覺呈現的及時與新聞性,同時也反映了印刷資訊媒體時代的來臨。不論是報紙雜誌或是電視攝影的圖片,在最短的時間傳遞市界各地發生的事件,對人類而言是劃時代的資訊新紀元,從影像研究的角度而言則是新的新的視覺革命,人們不需依賴精準描繪的圖像來解讀歷史,而是從短暫訊息的片刻來截取新的知識。

1932年初生於德國德勒斯登的里希特,經常在繪畫中嚐試新的技法與主題,雖然抽象繪畫系列是他最為被熟知的作品,但是在藝術家心中最為念茲在茲的無非是人類生存年代與藝術影像創作的關聯性。研究里希特作品與創作歷程可以從不同的年代觀點出發,但是歸根究底一直縈繞在藝術家家腦海的中心思想為何就必須從1988年的《1977年10月18日》(October, 18, 1977. 1988)作品為核心探討藝術家創作的影像價值。

攝影技術自發明後到不斷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寫實的紀錄方式,甚至一度被認為已經取代寫實繪畫的功能,但是直接真實的表像卻缺少了契合情感的滿足,繪畫藝術家也急於從照像寫實的藩籬跳脫尋求屬於繪畫的本質。里希特的「攝影繪畫」則直接取材自報紙與雜誌的圖片,將這些曾經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影像紀錄重新製作,首先將圖片放大到由畫布的大尺寸,以繪畫中所擅長的筆觸、顏色、光線,以一種不帶個人情感並接近冷漠的方式處理新聞照片。必須注意的是六零與七零年代也是後戰的冷漠年代,年輕的一輩對於國際政治的氛圍與政治的衝突更顯無奈,里希特透過強烈顯示當時政治與社會氣氛的寫實照片,透過繪畫的理想崇高精神將具有兩種矛盾衝突理念的創作結合,但是卻又看到藝術家想要找到心的妥協方式的企圖。藉由這一系列繪畫,里希特不斷檢討、反省攝影與繪畫兩者之間的關係,以作品來討論影像與繪畫的真實性。

不同於里希特奇他系列作品的多彩,「攝影繪畫」幾乎全部以黑白或灰色呈現,取材雖然是新聞或社會事件的圖片,他也刻意選擇業於攝影作品,避免過多技巧而減弱了事件的真實,呈現更直接與單純的影像語言,灰色系的繪畫彷彿是將顏色完全抽離世界,凸顯了無關緊要的冷漠感。繪畫所追求的永恆美感與攝影所捕捉的瞬間真實在里希特的這一系列作品中開始了對話。

追朔藝術家的創作當然不可避免對於當時德國的政治環境有無可分割的關係,里希特必須選擇在情感上抽離,對於社會與政治以不過問和不關心的態度保護自我,將自身保持距離與理性的克制以面對周圍層出不窮的悲慘。灰色是無論如何無須評論的、不激起任何感情或連結的、既不是看的見的也不是看不見的。但是他也沒有刻意要去強調冷漠或悲苦,甚至在德國戰後迅速恢復的同時,報紙雜誌也出現人們重新面對生活的欣喜,同樣的只是藝術家選擇了相同的面對方式轉化成繪畫,所有這時其所呈現的作品,不論取材的內容或故事,最終都成為里希特最不帶情感的灰色攝影式繪畫,結果卻又是呈現完全的一致性。

如同安迪沃荷或是里奇登斯坦的普普藝術,里希特日常生活事件中尋找題材,甚至是從「攝影」這一新的媒體創作移植到傳統繪畫的技法里。他的繪畫就像是給了傳統新生,在普普藝術與Fluxus之間有發展出一條方向。

展覽集結了這一系列作品的佳作,同時也將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的收藏《October 18, 1977》德國巴登巴登的大收藏家布爾達(Frieder Burda)的許多作品網羅,呈現里希特眾多創歷程中精彩且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時期。

漢堡市立美術館則以里希特的攝影觀念繪畫為中心主題展出「模糊-從里希特開始」(Unschaft. Nacht Gerhard Richter)。美術館的里希特作品收藏本已眾多,加上漢堡本地當代藝術收藏家的提供,就已經足夠成現一個精彩的里希特作品展。但是漢堡市立美術館兩年前為去年剛辭世的重要藝術家波爾克(Sigmar Polke)已一年的時間展出三檔研究展,在學術研究與美術展覽上都是重要的紀錄,也成為波爾克去世前參與規劃的最重要與最後一個展覽,藝術家作品價格在藝術市場上更是水漲船高。

里希特已經是德國當代藝術教父級的人物,個展在各地不斷展出,但是如何在里希特多變的創作歷程中鎖定焦點並提出類似觀點或創作手法的藝術家與作品來檢視當帶藝術面對攝影科技新發展所走出的新方向,讓展覽顯示了更多的解讀可能。展覽當然從里希特的作品開始,繪畫與攝影之間在不同的技法發展中走向平衡妥協,其中也包含里希特與漢堡前館長的個人情誼所贈送的繪畫作品。

十五世紀時達文西發明了暈染法(sfumato technique)以類似色系經新挑染在畫布上去除畫面線條的痕跡,照像技術的寫時也給了繪畫家靈感重新找尋油畫布上的新元素,印象派強調瞬間光線的反應,里希特則直接挪移攝影在繪畫上。然而里希特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位。展覽中另外還有二十四位藝術家透過繪畫、攝影、裝置或是各種技法的反覆與重疊運用等不同的創作方式呈現了影像模糊的另一種真

實,同時也反映了當帶生活的速度性與缺乏精準細膩的特性。然而展覽其實也企圖降低嚴肅性,從不同的藝術家創作中卻看到類似將影像畫面模糊化或速度化的概念,同時間也產生了觀賞的樂趣經驗。

如德國藝術家衛瑟利(Michael Wesely)曾經將攝影機設定連續曝光三年完成了紐約以及柏林兩個城市的景觀變化,或是花瓶上的鮮花曾盛開到凋謝的時光移轉都在一張圖片中呈現了景致的推移;柯賽勒(Wolfgang Kessler)的繪畫呈現的就如同是火車快速前進的窗外風景;阿姆斯壯(David Armstrong)刻意將像機鏡頭調為失焦,將畫面柔化,模糊的風景失去了特定的時間與空間,也打破真實與幻夢的疆界。藝術家以畫面的呈現為創作的歸依,在不同的方向中,這些作品卻有著相同的趣味。

四月將是漢堡攝影三年展的活動開始,這兩個展覽率先呈現了攝影所衍生的藝術觀以及對藝術家創作的影響,從更廣的角度來檢視當代藝術的攝影藝術觀念。

展覽:「傑哈•里希特-時代的影像」(Gerhard Richter. Bilder einer Epoche)

時間:2011年2月5日~5月15日

地點:德國漢堡貝奇魯斯藝術論壇美術館(Bucerius Kunst Forum)

展覽:「模糊-從里希特開始」(Unschaft. Nacht Gerhard Richter)

時間:2011年2月11日~5月22日

地點:德國漢堡市立美術館(Hamburger Kunstha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