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9月 24, 2011

Georg Baselitz 格奧爾格‧巴澤利茲

當代藝術市場指標年度統計的《藝術指南》(Kunstkompass)於2008年11月經理人雜誌(Manager)公佈的結果,除了連年稱霸的里希特以及不遑多讓的波爾克之外,格奧爾格‧巴澤利茲(Georg Baselitz)排名逐年往前推進,繼2007年的第七名之後,2008年繼續耀升排名第四,前五個名次,德國藝術家佔了四席,不得不令人對德國戰後逐漸闖出名號的這批藝術家投以關注。

巴澤利茲出生於1938年,他的家鄉卻於戰後被劃歸為東德受到蘇維埃共黨政權的統治,1956年巴澤利茲前往東柏林學習繪畫,鑽研社會寫實主義繪畫的轉變過程裡,讓他開始注意到變體失真的形象以及精神疾病的興趣,這個方向的研究也成為他日後創作形象的一個主體。但是依年後他便逃往西柏林,柏林的生活體驗使得藝術家更深切感受到孤獨寂寥的落寞心境,尤其面對西柏林的自由與開放,成長於東邊的敏感藝術家有著比常人更深刻的心靈糾結,西柏林當時猶如一座孤島,也成為人類歷史上永遠無法抹滅的印記。德國戰後歷史也對這一代藝術家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影響,巴澤利茲還因為國家的分裂自稱是沒有祖國的一代正在追尋曾經有過的國家角色典範。

1961年藝術家名字正式改為巴澤利茲,為了紀念他出生的地方,正名後的巴澤利茲似乎由裡到外都充滿了國族熱誠,1961年他與同儕雄內貝克(Eugen Schönebeck)共同發表了反動宣言《Pandemouium/Manifesto》(1961)兩件紙上油墨作品,1962再度發表第三件作品,作品中只有黑色油墨的素描與印刷,配上感性激昂的語言論調,預告了巴澤利茲未來的命運。1963年於柏林舉辦的第一次個展,兩件作品《裸男》(Nackter Mann, 1962)與《陰溝中的大夜》(Die große Nacht im Eimer, 1962/63)因為涉及公然猥褻而被沒收,引起輿論譁然。油畫《陰溝中的大夜》裡一個面貌不清的男孩於暗夜自慰,男孩的陰莖卻超過長人尺寸,巴澤利茲企圖以性的主題來刺激觀眾的感官,其實是要表達一種強烈的侵略性與暴力,只是以性作為媒介卻大大觸怒保守派,被沒收的作品一直到1966年才歸還,目前收藏於科隆的路德維希美術館(Museum Ludwig Köln)。

人物在巴澤利茲的作品中永遠都是主題,而這些人物都有著表現性的風格,傳說中的英雄或是神話裡的勇士出現在荒蕪焚毀的德國大地,兩者之間呈現了極大的反差,更突顯了所謂人的一種悲哀與無奈。但是巴澤利茲作品中的敘事性與象徵性逐漸被畫家忽略,他在意的反而是圖像的純粹,尤其是1969年以後是其創作生涯的轉戾點,《頂上森林》(Der Wald auf dem Kopf)靈感來自1859年Louis-Ferdinand von Rayski的《維莫斯多佛森林》(Wermsdorfer Wald),第一張畫面倒轉的作品誕生,畫面中的人物似乎在無重力的狀態下,人物向上攀升,畫面也越來越大,巴澤利茲將整張油畫當作是一個世界,畫中人物的表情神態或是動作都不再重要,唯一出現的是繪畫本身,巴澤利茲曾經如此說明:繪畫的主題對象不再具有重要性,因此我選擇沒有意義的事物。藝術家堅持的並非作品的個性,對他來說繪畫客體本身無法表達任何東西,它只是一個過程而非手段。巴澤利茲創造了新的圖像閱讀法,挑戰人們習以為常的觀看方式,圖像本身的內容已經超越,其所衍生出來的是視覺的反轉與不穩定性。

影像顛倒的創舉不僅將藝術家從傳統的繪畫觀念中釋放出來,觀眾也由此獲得了新的啟發,其實在這種低調的對藝術抵抗的姿態卻強烈的表達出輕蔑的態度。因為一個簽名的動作讓整幅畫的觀看方式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筆觸狂放不忌而奔放粗厚,倒立的人體形象扭曲而不明顯的面容,卻讓整個畫面充滿激情的澎湃,從這些畫作中其實也看出了藝術家對於戰爭的心理陰影久久不去,德國家族的分裂更如同社會價值與人生理念的瓦解,戰爭所但來的殘害一直在藝術家的作品中產生影響。

1972年巴澤利茲受邀參加第五屆卡塞爾文件展,繼前幾年嘗試的大型風景畫之後,它也開始以手指塗抹顏料直接在畫布上揮灑,畫面上的渾沌迷亂效果更為突出;1975年造訪美國紐約,然後轉往巴西,受邀參加第十三屆聖保羅雙年展(Bienal Internacional de Arte de São Paulo)。

1976年到1981年間巴澤利茲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設立工作室,他開始運用一種版畫技巧(Linocut)製作大型版畫,使用木製品與全身運力的過程促使藝術家於日後的大型木雕想必有極大的關係。1980年果然在威尼斯雙年展中展出他的第一件雕塑作品。1982年後巴澤利茲將更多的時間用在雕塑創作,1983年一系列以基督教主題呈現的作品《德勒斯登的晚宴》(Nachtessen in Dresden)完成,同樣的主題取材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巴澤利茲在作品中不是要談神與人的關係或是罪惡與救贖,純粹是畫面的呈現方法。

1990年東西德剛完成統一,巴澤利茲回到柏林於博物館島上的老博物館(Altes Museum in Berlin)舉辦生平第一個大型的作品展,1993年巴澤利茲的作品再度登上威尼斯雙年展的舞台,《男人軀體》(Männlicher Torso)雕塑於國際展中亮相。1995年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舉辦大型的巴澤利茲作品回顧展,德國新表現主義大師之ㄧ的作品終於完整呈現在美洲大陸。

九零年代的巴澤利茲在色彩的運用上更為豐富,但卻少了年輕氣盛的猖狂,取而代之的是中年以後的沉穩。一系列的《俄羅斯繪畫》(Die Russenbilder)由蘇維埃共黨政權的社會主義寫實繪畫為出發,藝術家探索其所謂官方美學的特質,加上他曾在東德的成長經驗與逃往西德的真實人生,這一系列作品表現了藝術家創作路上對於色彩及繪畫的體悟,因此有當作是巴澤利茲七十歲生日的個人大型展覽代表,而此展覽只在德國漢堡的堤壩之門美術館(Deichtorhallen und Internationales Haus der Photographie, Hamburg)、韓國首爾國立當代美術館與法國盛埃田現代美術館(Museé d’art moderne de St. Etienne)及西班牙馬德里蘇菲亞國立美術館(Reina Sofia, Madrid)展出。

近年的一系列畫作《繪畫混搭》(Remix Paintings)是非常有趣的創作,但是絕非冷飯熱炒,巴澤利茲將六零年代起自己創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重新以目前的心境與對藝術的理悟詮釋,當年曾經引起喧然大波的《陰溝中的大夜》(Die große Nacht im Eimer, 1962/63)再度由藝術家重新繪製,觀賞這些作品除了時光倒轉之外,也看到了隨著時光流逝藝術家創作歷程與心境的轉變,稱此系列作品是巴澤利茲微笑捻花的自我回顧當是再恰當不過。

2006年丹麥哥本哈根附近的Humlebaek盧西安納美術館(Louisiana Museum, Humlebaek)、2007年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 London)分別舉辦巴澤利茲回顧展;2006年慕尼黑現代美術館(Pinakothek der Moderne, Munich)、2007年維也納國力亞伯丁美術館(Albertina, Vienna)分別舉辦《混搭》(Remix)系列作品大展。細數光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巴澤利茲的系列大展或是回顧展,每年至少二至三場,更遑論其他的主題或是聯展更不計其數。

2009年奧地利薩爾茲堡現代美術館籌劃了巴澤利茲1960-2008年的繪畫與雕塑大展,是一場精彩的藝術家大型回顧展,展覽以編年紀元的方式展出藝術家的創作歷程。

藝術市場上巴澤利茲的作品以油畫與版畫的流通最盛,大型雕塑多為公立美術館與擁有私人美術館的收藏家所青睞,其作品價格年年飆漲,從《藝術指南》的排行其實也可見端倪。2001年紐約佳士得以超過一百一十萬美元的行情拍出巴澤利茲1966年作品《 英雄 》(Der Hirte)被歐洲買家得標,戰火摧殘的荒野裡,戰爭英雄以繃帶止住血流,畫作本身評價極高,也是當年創下藝術家作品最高的拍賣行情。

近幾年來德國藝術市場儘管萎縮,巴澤利茲的作品詢問度仍高居不下,尤其在歐洲地區年年都有藝術家的個展,每個國際博覽會都可以見到巴澤利茲的作品展出,依據統計全球將近有百分之五十的巴澤利茲作品在德國藝術市場拍賣流通,但是以總成交金額與作品的分量來看,美國買家將巴澤利茲的好作品都收入囊中,佔了成交總值超過百分之六十,其次是英國與瑞士,德國地區還是以版畫為主力市場。不過位於德國南部巴登巴登的布爾達(Museum Frieder Burda, Baden-Baden)私人美術館收藏大戶布爾達(Frieder Burda)以興辦公立美術館的規模獲得聯邦地區政府的支持,努力收購德國當代藝術大師的作品,巴澤利茲許多重要的作品都在其收藏庫裡,這些收藏當然絕代部分都未轉手經過藝術拍賣市場,因此以全年總成交金額來判斷巴澤利茲的藝術收藏家範圍其實也未必是最客觀的標準。巴澤利茲的作品市場行情每年上漲卻是不爭的事實。

觀畫者或許會有一個疑問,如果將倒立的話再反過來欣賞會不會就可以少了凸物的經驗?答案卻是相反的。巴塞利茲將畫作顛倒反而讓畫面產生穩定的效果,扶正之後畫面的衝擊性完全減弱也缺少了張力,這也形成了巴澤利茲強烈的個人獨特風格。若要了解藝術家的創作歷程,除了德國的歷史因素之外,巴塞利茲對於非洲原始藝術的熱愛更為熱衷,他本身即是非洲藝術的收藏家,德國也曾舉辦過巴澤利茲的非洲藝術收藏展,無怪乎他的創作總是有強烈的原始生命力與豪放不驥的狂野。

巴澤利茲受邀參加過連續三屆的卡塞文件大展(第五、六、七屆)、1975年聖保羅雙年展、多次威尼斯雙年展的德國國家館與國際主題展,2003年北京雙年展,並於2004年獲得日本東京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賞(Praemium-Imperiale-Preis)。

德國的特殊歷史尤其是二十世紀初的一段沉痛的作為與失落不斷的在各個領域尋求今日的救贖,政治上要有不同的道德與補償,文學裡數不清的傳記與小說或是訪談紀錄,電影裡直到今天還是有納粹的故事,藝術裡雖然創作者更多的成分是前瞻,但是這一段歷史也激發了許多藝術家。而巴澤利茲則是其中的一位,他甚至毫不隱諱的批評德國人的作為,甚至還說每個德國人都有拋棄其德國身分的理由,藝術的創作國度裡,巴澤利茲反而是一個無國論者,因為這個屬於個人也同屬於民族的共同記憶,因為脆弱反而讓藝術家在創作上更加的堅強。



格奧爾格‧巴澤利茲 Georg Baselitz 重要大型個展
2009 - Retrospektive im Museum der Moderne Salzburg
2007 - Die Russenbilder, Deichtorhallen Hamburg
2007 BASELITZ REMIX Albertina, Wien
2007 Georg Baselitz Royal Academy of Arts, London
2006 Baselitz - Painter 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Humlebaek
2004 Georg Baselitz - Bilder, die den Kopf verdrehen - Eine Retrospektive - Bilder und Skulpturen von 1959 bis 2004", Kunst- und Ausstellungshalle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Bon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