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8月 14, 2013

德國當代攝影 前言


是否有一個簡短的描述來說明德國當代攝影藝術發展的樣貌存在呢?近二十年來不論德國本地或者是世界各地對於德國攝影藝術的展覽與論述始終劃分出幾個軸線:兩次大戰前的德國攝影多屬於冷調、實驗的性質;另一個分野是東西德的攝影藝術在兩德分裂期間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互不影響也缺乏交集。

尤其納粹政黨期間許多猶太人被迫流亡,甚至終生未再回到德國,《攝影書史集Vol. 1》(The Photobook: A History Vol. 1)的作者也是著名攝影師帕爾(Martin Parr)與巴德格(Gerry Badger)都認為納粹時期許多優秀的德國攝影師多為猶太人,因為流亡關係在德國本土缺席,因此戰後的德國攝影藝術家失去追尋的舵手。因此不像德國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爾(HeinrichBöll)或葛拉斯(GünterGrass)一直重複著描述德國不堪回首的歷史;更遑論繪畫部分,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基佛(Anselm Kiefer)、印門朵夫(Jörg Immendorff)、彭克(A. R. Penck)等人都在畫作中指控戰爭與納粹,相反的德國戰後攝影多出現極為冷漠,沒有表情與情緒的基調,攝影師甚至也甚少處理歷史題材的社會問題,歷史因素也造就了德國當代攝影普遍出現的冷靜與客觀特質,因為使用的器材與技術,「客觀主義」更強化了攝影藝術往後發展的道路。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德國當代攝影與新的世代開始面對現實所出現的衝擊,從現實生活來看德國的當今現象。然而從民族性、歷史發展與學院訓練,德國攝影始終存在著冷靜卻又強悍的個性,精準而不拖泥帶水造就了新德國攝影的新面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