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1月 12, 2004

當代建築設計新蛻變──從2004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談起

2004年第九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正式於九月十二日開幕,這個為期約兩個月的國際建築大展再一次受到國際的矚目,除了威尼斯影展與威尼斯視覺藝術雙年展之外,建築雙年展可說是整個雙年展主辦單位的第三大國際盛會。

繼2002年由英國倫敦策展人迪揚.沙迪克(Deyan Sudjic)所策劃的第八屆雙年展的主題「下一波」(NEXT)之後,今年由瑞士籍的藝術與建築理論學者庫特.佛斯特(Kurt W. Forster)擔當重任。佛斯特以「蛻變」(METAMORPH)為本屆展覽的核心主題,藉以檢視並發掘當代建築設計在基本原理創作與理念的轉變,這些轉變可以從設計的理論與實務中互見因果與其當代的現象,同時也在當今的新建築技術裡被廣泛的運用。

如果我們將這六年來,也就是連續三屆的建築雙年展主題作一個歸納與連結可以發現建築設計藝術在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與此領域專家的一個思考面向:

2000年第七屆雙年展,義大利建築師福克薩斯(Massimiliano Fuksas)將建築美學歸位到更人性的層面。展覽主題「少一點美學,多一點倫理」(Less Aesthetics, More Ethics)點出了建築設計界的迷思,越來越多的理論化與奇觀化使建築設計走到一個目眩神迷的胡同裡,建築師競相標榜新意卻忽略了人性的感受,這個主題不僅是當時建築設計借現象的一記棒喝,同時也促使專業界回歸人性設計的本位。第八屆「下一波」的主題,開始往前思索建築的方向,主題展中邀請了約140個已經完成的建築設計案展出,並提出未來建築新思維。

今年佛斯特承續前兩屆的主題並更深一層探討建築設計在社會中的蛻變。這個轉變不僅在建築師或設計師的工作上,同時也有更多跨領與的合作,建築師的美術館或音樂廳的設計注入更多「複數性」的元素,除了功能性的考量也探索其歷史性或者未來性的意義,同時關注建築物與大自然環境的關係。「蛻變」一詞不僅強調「轉變」的特性,更多的指陳在於「轉化」的精神。

一如歷屆展出,雙年展除了最重要的主題展之外,最受注目的是國家館於綠園城堡(Giardini)的展出,每個國家無不費盡心力呈現該國的特色並呼應當界展覽的主題,但是展出成果經常參差不齊。台灣以國立台灣美術館名義參加的展覽,不論是視覺雙年展或建築雙年展都因政治因素只能在「外圍展」中出現。

佛斯特在國際主題展中的呈現不同於前兩屆,除了建築計劃的展出之外,攝影、裝置、錄像攝影都被包還在展覽之中,當然「建築設計」與「室內設計」也成為主題展的重要單元之一。策展人在策展理念中不僅強調主題展的規劃與構想,對於具有歷史與區域特性及國際焦點等特色的展覽場地如何呼應主題與展出作品也同樣重視,本文中也將針對此一主題作介紹。

本文中將介紹的另一個重點是主題展中的單元「室內設計新資訊-義大利2004」(News from the Interior-- Notes on Italy in 2004),佛斯特邀請Mirko Zardini與Giovanna Borasi擔任此單元策展人,並以八個子題聚焦義大利從傳統到現代、從學校教育到專業設計的新趨勢。


歷史空間新運用

已經具有百年歷史的威尼斯雙年展單位,從最早的影展到從去年開始舉辦的當代舞蹈藝術節,「藝術節」成了與威尼斯相提並論的平行辭,除了影展舉行地點位於麗都島(Lido)之外,其餘雙年展的活動都是在威尼斯本島舉行。因此如何在這個已經具有歷史意義的擁擠小島上規劃展出與表演場地成了挑戰性的任務,而所能利用的也就是舊日的建築場所,「舊有空間」再利用與創新就成了「硬體」設備的考慮方向。

威尼斯雙年展(尤其指視覺藝術與建築雙年展)的場地以兩個區域為基本展覽中心:綠園城堡(Giardini)與一般中文文章俗稱的舊軍械庫(Arsenale)。在此特別附帶一提的是Arsenale原意為「船塢」,這個名稱是威尼斯人贈與西方世界的禮物,因為所屬地點為前海軍軍隊所有,此處負有造船、製繩與儲藏軍械的功能,所以才被以軍械庫通稱。

首先談到位於本島東方的綠園城堡這一個區域。最大的建築「義大利國家館」位於最醒目的位置,園中其他區域則散佈有29個其他國家的國家館,這些國家館自1895年開始陸續由各國明建築師受命設計興建,德國、英國、法國、美國、西班牙、荷蘭等國家在此建立國家館據點,不論視覺雙年展或建築雙年展的國家館都在此展出。身為地主國的義大利國家館,佔地3000平方公尺則不作為國家主題館而是國際主題展的主要場地,同時也是雙年展開幕的大舞台。

舊軍械庫場地自1999年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視覺)開始加入展出的地點,也讓這個塵封多時的歷史建築再度呈現於世人面前。整個展覽場地幅員高達一萬七千平方公尺,因而雙年展的規模因應場地的增加也擴大展出的規模。

此展地包含三個分屬不同功能的舊廠房:

製繩場(Corderie),初建於1303年,由Antonio Da Ponte所設計,大圓柱分立中央兩側支撐起整個建築,總長度316 公尺,寬度21公尺,高度則有9.7公尺之譜,整個場地佔六千四百平方公尺,以舊建築作為新展覽場地有其侷限性,尤其是連續不斷的圓柱造成視覺的阻礙與展覽規劃的限制,因此場地設計每年都由策展人邀請設計師加以規劃。

軍械庫(Artiglierie)約建於1560年,少了前者的壯大氣勢卻富有更大的儲藏功能,樑柱也以輕巧的造型支撐建築體,總面積三千三百平方公尺。

建於1568~1573年的船塢區(The Gaggiandre, Tese delle Vergini and Giardino delle Vergini)包含運河口與其腹地,被分為四個特殊風情的景緻,也是最具威尼斯特色的展出場地。

今年受策展人佛斯特邀請為國際主題展作規劃設計工作的是來自美國的建築事務所「漸近線」(Asymptote)。漸近線建築事務所由羅西德(Hani Rashid)與科特(Lise Anne Couture)共同主持,曾於2002年代表美國於國家館展出,這一男一女的工作組合,在建築設計上跨越多重領域,不僅為建築案作規劃,同時也作室內設計與傢飾設計,並為展覽場地作整體情境設計。「漸近線」建築事務所的網站設計別有新意,有興趣者也可以試著上網查看http://www.asymptote.net

整個雙年展所對外發布的標誌與展覽色調、型態皆出自其手。

今年展覽色調以紅色為主,展覽目錄則分別以紅、黃、綠三冊封面組合論文、國際主題展與國家館三個項目。

首先,我們來看設計師如何規劃綠園城堡的展覽場地。這一個區域幾乎可以稱為威尼斯本島唯一的綠地,有如公園的獨立場地,有別於充滿運河、小橋與民屋的威尼斯風情,使得綠園城堡獨豎一格也別具特色。

呼應策展人佛斯特所設計的主題「蛻變」,綠園城堡從入口到主展場的佈道被設計成一條長形的變形蟲,前端標示雙年展的主體,最末端正對義大利國家館正門口,一面內凹的銀色立面,暗示著承續、轉變、回應與連接,兩端則是可以或作或躺如公園的大座椅。大紅色與整個場地的綠樹對照形成強烈對比。

義大利國家館內的主題展展場設計基本上則依據主題展的性質分類,較為中庸而無太大的新意或另人驚艷之處,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主展場中央特別包裹出的錄像放映場則將德國藝術家林克(Armin Linke)的三大螢幕裝置作品襯托出最佳的氣氛,這件作品也獲得今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插曲」單元特別獎。

再從最具歷史性的舊軍械庫展地,設計師由製繩場的概念與蛻變原型蟲的概念出發,同時輔以紅色的基本色調設計出帶有連續性又具波浪幅度的展覽型態企圖軟化建築展中的乾澀與硬度。

這個部份與視覺藝術雙年展的不同在於建築展不若視覺藝術創作的多元與可看性及炫目性。建築展大致不脫離模型、建築藍圖、動畫、或者少數的影片播放。不可避免的也會有太多形式雷同的展出方式,因此如何將場地與展出作品的動態感呈現,並且降低建築展給一般觀眾的距離感,空間的規劃成了展覽的一大挑戰。姑且不論在這一部分「漸近線」是否成功地將舊建築「蛻變」出新展覽場地,基本上對這種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而言,轉化為截然不同的當代展覽建築功能本身就具有太大的限制性。觀眾能夠期待的只能是避免過多長物所影響的觀展經驗,就這一點而言,設計師至少發揮了該有的功能。

不過若將之與去年第五十屆威尼斯雙年展的展場設計比較起來,今年的展場設計則顯得過於單調而缺少變化,去年每個主題單元之間所穿插設計的休息區、閱讀區、或是咖啡座,今年卻都集中到展覽場地的角落,也就是說觀眾必須耐心的走完幾千公尺才有可能找到一個坐下來休息或喝一杯咖啡的空間,這形成了看展覽最大的負荷。因為這個大展超過兩百多個設計案,一連串的單元不斷銜接,其實也造成一些混淆。

或許這一部分是未來展覽設計者必須加以考慮的重點,不純然是為展覽而設計,更必須考量到觀眾的接收負荷度,尤其是這樣大規模的展覽。若以台灣的展覽來說,建築展設計展還不是一個很熱門的美術館展覽項目,或許一般觀眾還未能感受到建築展與視覺藝術展覽的不同,同時也少有人注意到這個問題。不過既然建築展逐漸被接纳到美術館的展覽中,如何將生澀或千篇一律的模型轉化為更有「視覺性」的展出將是建築設計師新的一項工作領域與挑戰。即將在台北出現的「2004台北雙年展」與「CO4前衛文件展」都是大型的展覽,我們也可以來看看並體驗展覽空間與觀眾的互動關係。

策展人的工作能夠在作品的關聯性上作次序或位置的調配,但是展覽展地的規劃還是有賴建築設計的專業介入方能達到空間的整體感。

「室內設計新資訊」(News from the Interior)

如果許多觀眾還不健忘的話,今年(2004)五月,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了「義大利設計展──米蘭三年中心經典藏品」以編年方式展出自1945至2000年義大利設計文化的蛻變與演進,脈絡清晰的呈現出義大利的設計風貌。這個由創立於1933年的米蘭三年中心(Triennale di Milano,http://www.triennale.it/)所提供的豐富藏品,提綱挈領點出義大利的設計風格並可以看出米蘭在義大利甚或是當今世界對設計界的影響。

建築不僅是一個軀殼,更是人類生活空間的具體展現,因此談建築不能只談外觀,更需關注內在,這也是策展人佛斯特談到當今建築設計的「蛻變」現象時,所必須指陳的另一個面向。

今年建築雙年展中與以往極大的不同特色之一是「室內設計」單元,雖然展出的焦點為義大利,但是從設計歷史的發展,由義大利的設計現象來看當今的室內設計新趨勢,不失為一個切入點。

時間必須再往前推移到1972年,地點則位於美國紐約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 of New York)。「義大利:新國家風景」(Italy: the New Domestic Landscape)展覽,以一個極具批判性的態度來反省一個深具傳統美學基礎的國家面對新型態的設計美學所受的衝擊:美學元素裡的形式、主體與功能主義的融合與衝擊。延續這個批判與反省的論題,單元策展人札第尼(Mirko Zardini)企圖以新的標準來檢視義大利的設計環境與現況。

論及古典美學,義大利的繪畫與建築都是不可或缺,絕對必須提及的課堂學習素材,但是當討論的焦點轉到當代的美術與設計上,往往會讓人不知如何為這個古老國家的新藝術作定位,這種尷尬尤其出現在當代美術的發展上,去年第五十屆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波纳密(Francesco Bonami)也針對這個現象設計了一個展出單元。同樣的,在建築設計界,義大利同樣面臨了這個窘境,這到底是世界主觀的歸納或者是客觀的現象?米蘭的設計中心是否能夠永遠舉起設計的大旗?

呼應「蛻變」的主題來看一個具有數千年古典美學基礎的國家如何將這些基本美感轉化到新的時空裡具有多重的意義,也說明了「蛻變」的基本精神不在產生新的元素,而是從舊有的元素裡經過轉化與基因的結構分解及重組產生的新生命體。就這一點而言,以義大利的經驗為展覽的主題則別具代表性。

單元策展人札第尼為義大利米蘭出生的建築師,經過雜誌編輯與學校教育工作後,目前擔任位於蒙特婁的加拿大建築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in Montréal)的策展人工作,因此藉由他的國際觀更可以幫助觀眾不僅體驗義大利建築設計的新趨勢,同時也可以延伸到思索每個國家的建築設計發展現狀並提供一個比較或參考的指標。

單元策展人將展覽分為八個子題:

義大利室內設計(Italian Interior)──
由攝影師羅塞利(Paolo Rosselli)與其學生共同完成的調查分析展覽,提供當前義大利米蘭地區的室內設計影像欣賞。

主體故事(Stories of Objects)──
是一個裝置作品展,將屬於一些演員或作家的日常生活中毫不起眼或者從不會被使用者注意的各種物件當作主題來展示,凝塑出一種幽默但又具心理與社會層面的分析觀點。這些物品如果是一個平凡的人物所擁有或許就沒有大麼大的意義,但是如果擁有者是社會上一些具藝術氣息或與藝術相關的專業人士所使用過,物件的意義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從而與所屬的空間產生關聯,但是兩位藝術家Marco Ferreri 與Paolo Inghilleri卻將這些物品一一塞入女用絲襪裡,然後以形如柱體的長條懸掛於展覽廳,牆面四周則是這些擁有者的照片與話語。

門內-義大利電影中的室內設計影像(IN-doors: Images of Interior from Italian Cinema)──
電影有如時代生活的寫照,電影或電視劇中的環境設計與居屋設計表現了時代的精神,也使展覽豐富了意像。

再裝置(Re-installations)──
這是一個多重意涵的裝置作品。藝術家Andrea Sala依據1954年第十屆米蘭三年展(The X Triennale di Milano)由Achille Castiglioni 及 Pier Giacomo Castiglioni所設計的展覽場地於此單元中再現。除了第十屆米蘭三年展本身的重要設計指標之外,藝術家將這個展覽又搬演到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來,而且藝術家特別指稱就是根據這個展覽的再現,這中間出現的弔詭是五十年前的展覽以現在的角度來觀看,觀眾還會一樣的欣賞或是感到陳舊?故事的再現是老調重談抑或是新精神的啟發?這層層的交互辨證,讓展覽呈現了哲學的思考。

暫時轉譯(Temporary transformations)──
提出的是當前最熱門的議題,舊有空間再利用。尤其是古國義大利的歷史建築功能上已經無法符合現代生活的需求,或因地點、或因建築體本身的設計形式問題逐漸失去其舊有功能。在此設計師將這些舊有空間再設計,成為表演舞台或藝術展覽空間。

義大利生活24小時(24 Hours of Italian Life)──
呈現最生活化的義大利生活型態,怎麼樣的空間是義大利人最舒適且最樂於消磨時光的環境。

住家空間釋放(The home freed)──
談的是家居環境如何由傢飾來襯托空間的質感問題。

新故事.新設計(New Stories, New Design)──
展示幾個義大利設計學院學生的新思維,他們以新一代的眼光來發掘當今社會對設計的需求與問題,同時提出解決的方案。

極簡元素(Minimun elements)──
新都市空間的使用現象。

整個八大子題一路觀賞下來,如果要從中去實際抓取義大利設計師到底作了哪些設計案例,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機會。那麼,這個單元的展覽重點又在哪裡呢?

首先我們應該跳脫的是看設計展覽一定是看設計案的習慣。設計來自於靈感與創意,同樣的道理,當談到設計時,如果只是最終成果的展示就只是一個表演而不是一個概念的呈現,因此「室內設計新資訊」所要給觀眾的也就是「新觀念」的啟發。展覽中鮮少出現特定建築的名稱介紹,這不是策展人的目的所在,而是觀眾要在這些資訊裡找出與自己相符的頻律與互動,然後這些激發出來的新意才會在腦中浮現。

或許這也是大多是觀眾容易忽略的一個參觀展覽的重點。

在威尼斯的幾天裡,這個展覽第一次看會覺得比起其他主題展的大師作品與設計案顯得微不足道,所以第二天又去看了一次,第三天又花了一些時間再轉了一圈,經過時間的沉澱財漸漸體會出其中的韻味。尤其是室內設計與舊有空間再利用的呈現,確實切中當前人們生活週遭所最容易碰觸的課題,比起一些大建築來說更為生活化,也更有實用性。

從蛻變中體驗新生活人文空間

不論是一個大型的建築設計案或者是小型的居家室內設計,越來越多的趨勢是朝向人與環境互動的關係的關注焦點。雙年展的其他主題音樂廳(Concert Halls)、插曲(Episodes)、變形(Transformations)、地誌學(Topography)、虛構夢想(Surfaces)、氣氛(Atmosphere)、超計畫(Hyper-Projects)、變形的光,浮動的影(Morphing Light, Floating Schadow)所展出的不論是大型建築計劃或是其他藝術家的攝影與裝置作品,都可以看出佛斯特已將「建築」一門專業當作是社會學與美學的思考範疇,甚至是以人類學的角度來重新面對人類居住與生活空間的設計問題與應變對策。

每兩年一次的建築雙年展,除卻建築設計師的大集合活動外,如果能夠帶給建築與設計界更多的啟發並且為人類生活空間作更好的詮釋,將是更多人所樂見的。(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