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0月 06, 2011

柏林──當代藝術的無限可能

柏林!當代藝術的新故鄉


柏林圍牆倒塌正式宣告德國新時代的來臨,德國藝術文化界更視此轉變為當代藝術的新開端。1990年初期,兩德才剛統一,柏林也才被決定重新成為新政府的首都,百廢待舉,卻又千頭萬緒。當年東德人冒著生命危險也要逃往西柏林,如今西德人卻急著搬到昔日的東柏林準備新的生活,原本三百五十萬的人口短短幾年預計增加到五百萬人。不論是新遷入的德國人或是外籍人士都會以當年美國總統甘迺迪(J. F. Kennedy)訪問柏林的一句話:「我是柏林人」(Ich bin ein Berliner)來標榜自己的新身分。

年青的一輩迎接新時代(Gründerzeit)的到來,新柏林人想像在城中區(Mitte)建立如同倫敦的蘇活區(SoHo),更期待將柏林轉變為歐洲的紐約,不僅是政治經濟,也是文化藝術的首都。一群充滿精力與理想的年輕人開始了創意的發想,各種活動與節慶紛紛出籠,當代藝術也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年的藝術家,如今已經是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媒體與行為藝術部門的主要策展人畢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在城中區集結一群藝術家的租下一棟四層建築的舊奶油工廠,更名為藝術工廠(KunstWerke簡稱KW),成為柏林當代藝術的發展中心,林進的奧古斯特街(Augustrasse )與立寧街(Linienstrsse)開始有私人畫廊進駐,成為柏林圍牆倒塌後的新當代藝術集中區。畢森巴赫再接再厲創辦柏林雙年展(Berlin Bienniale)企圖讓柏林與全世界的當代藝術接軌,至今以舉辦五屆,2010年第十屆雙年展將首度遊春天移到夏初舉行。回首前塵篳路藍縷,不論是KW或是柏林雙年展都在經費缺乏的窘境下差點開天窗,前三屆柏林雙年展甚至還成了三年展,直到2006年德國聯邦文化基金會通過補助三屆柏林雙年展,因此到明年的展出都還能順利舉辦,至於未來還要再另謀資金,比起其他國家或城市的雙年展有健全的基金會或是政府單位主辦的情況,不得不令人佩服也相信柏林當代藝術是在自發的情境下孕育而生,這也使得當代藝術在柏林更顯得生氣勃勃毫無畏懼。

2001年畢森巴赫才發現當年太過天真,理想多過現實,城中區還是沒有成為蘇活,但是最近幾年的轉變卻又活絡起來,藝術之名吸引了建商的興趣,原來如同小鎮的景觀改變成中產階級的新住居生活環境,但是此地開始飆高的房價讓畫廊開始另謀新的空間。

柏林本地新開的畫廊遽增,甚至連老字號在科隆、慕尼黑、法蘭克福、斯圖嘉特與杜塞道夫等德國畫廊都紛紛往柏林遷徙或再設據點,最早畫廊選擇了更東邊的火車鐵道旁廢棄倉庫,但是偏遠又不方便的交通,沒幾年宣告結束,幾家畫廊搬到查理檢查崗哨(Checkpoint Charlie)附近的奇莫街(Zimmerstrasse)新改裝的舊廠訪區,但是數目越來越的的畫廊須要更多的空間,除了以此為中心向外擴展延伸外,距離猶太博物館附近林登街(Lindenstrasse)的兩棟建築物被畫廊選中,共同投資成為畫廊大樓,並採取獨立經營但是同時開幕的做法吸引觀眾與買家;最新的一個畫廊集中區則位於漢堡車站當代美術館(Hamburger Bahnhof Museum für Gegenwart)後方的大片空地以及海德街(Heidestrasse)的舊工廠廠房,這一次畫廊老闆不再利用舊建築,而是乾脆自己搭起如同大型博覽會的空間,想必也是料到有一天還是有遷徙的一天。這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畫廊聚居與遷移現象,反正柏林空屋空地還是很多,哪裡的機會好隨時都可以馬上搬家,畫廊老闆似乎也承襲了藝術家隨性的樂觀。

「柏林藝術論壇」(Artforum Berlin)並非猶如名稱般學術,其實是柏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名稱,畫廊與博覽會聯手打造柏林城為歐洲新的藝術市場,可惜幾年下來功敗垂成,當代藝術市場並不在柏林。但是為何還是有那麼多不論是德國境內或者是國際知名的畫廊爭先恐後前往柏林?答案是藝術家!太多藝術家生活在柏林,工作在柏林,畫廊找藝術家,運送作品耗時費力增成本,但是當藝術家與畫廊都在同一個城市的時候,這些管銷頓時減少,柏林成為當代藝術的製造中心與經營總部,有了好的作品在手,畫廊征戰世界各地博覽會則無往不利。對於德國境內其他城市的收藏家老客戶也樂見此現象,一兩天的休閒時間從慕尼黑飛到柏林,畫廊老闆們早已代為安排好各項文化藝術參觀活動,而重頭戲就是藝術家工作室的參觀訪問,在對於以前的畫廊經營又是另一種新模式的操作。藝術創作是純粹的,但是進入經營管道便是商業的模式,藝術家、畫廊、美術館與官方民間藝術活動形成了互為協助支持的融洽關係而不是對立的拉扯,柏林的貧窮與落敗反而無形中建立了當代藝術新的生存模式。最好的例子就是2006年的柏林雙年展,藝術家直接開放工作室成為雙年展的展場,有經紀約的藝術家則有畫廊贊助運費與其他開銷;或者是每兩年一次由國家畫廊畫廊之友協會(Verein Fruende der Nationalgalerie)主辦,於漢堡車站美術館展出與頒獎的「青年藝術家獎」(Preis für Junge Kunst)的入圍藝術家幾乎都是畫廊簽約經紀並在畫廊展出的個展。

當然並非所有藝術家都是如此幸運,德國建全的藝術協會與展覽畫廊也提供了機會給藝術家,柏林視覺藝術家工作聯盟(Berfsverband Bildender Künstler Berlin簡稱bbk)、新柏林藝術協會(Neuer Berliner Kunstverein簡稱NBK)、視覺藝術新聯盟(Neue Gesellschaft für Bildende Kunst簡稱NGBK),以及由藝術家自由組織的不同團體互相支援協助,曾有藝術家樂觀的說就是因為柏林沒有市場所以創作更沒有壓力,藝術家要的是創作的空間自由與靈感,商業的事還是讓專業的畫廊來傷腦筋吧,不過大家都練就了申請門道補助的功力,柏林的繽紛色彩在此不難看出。

多年來對柏林當代藝術圈的觀察,官方所舉辦的大型藝術節或展覽往往雷大雨小或者幾屆以後便無疾而終,當然經費預算是最大的因素,活動結束後的效果其實也沒有藝術家自己組織的活動來得生猛有力,太過保守或平庸在柏林也是個危機,藝術家沒有抱怨缺少展覽的空間,他們希望的是更有品質、更有新意的創意,否則一個晚上有三、四十個展覽開幕,喝酒聊天過後還有多少好作品留在腦海中?

新國家畫廊與漢堡車站當代美術館是直屬聯邦美術館下負責現代與當代美術研究、收藏與展覽的兩大美術館,昔日位於柏林圍牆之旁,如今重新開放成為展覽廳的馬丁葛羅皮屋斯美術館(Martin Gropius Bau)最近才展出科比意建築設計與包浩斯九十周年大展,也是當代藝術展覽的重要官方美術館。菩提樹下大道上的德意志古根漢美術館,小巧卻有極大的影響力,許多藝術家的創作委託案都在此首展後才轉往紐約或畢爾包;皇家狩獵公園(Tiergarten)內的世界文化館(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標榜非歐洲文化地區的藝術活動與展覽;柏林市立畫廊(Berlinische Galerie)以柏林為主軸,展出現代與當代藝術,加上林林總的其他美術館與閒置空間不定時有各類型的展覽或跨界演出,這些都顯現了柏林的多元。

頗受爭議的佛列克收藏(Friedrich Christian Flick Collection)以贊助漢堡車站美術館的交換條件獲得收藏展的機會;近期頗受矚目來自烏帕塔(Wuppertal)的當代藝術收藏家波洛斯(Christian Boros)在柏林市中心買下整棟廢棄的燃料庫改裝整建成為頂樓住家,其餘樓層為私人收藏的展示空間;霍夫曼收藏(Hoffmann Sammlung)也固定於周末對大眾開放,如同私人的美術館。

柏林之所以是柏林,不會成為第二的紐約或倫敦,抑或是巴黎,在於其藝術的氣氛是完全不同的,過去的包袱是屬於政治的,文化藝術反而有了新的出口不會被歷史所積壓;或者是因為包袱太沉重所以反作用的力量更大,雖然見解各異,但是沒有人會否認:柏林!當代藝術的新故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