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0月 09, 2011

藝術村

柏林的閒置空間與空屋率之高在西歐國家甚為少見,市中心甚至還有大片的土地尚未開發與興建。2006年柏林雙年展的Party還能租到約有百年歷史卻一直大門緊鎖,未再開放的室內游泳池,一群藝術界人士,齊聚在兩百公尺長的泳池裡隨著燈光閃爍與音樂節奏搖擺,沒有人否認柏林就是一個如此充滿無限可能的城市。

閒置或廢棄空間經常被使用為藝術家工作室,這個做法全世界各地行之有年,早已不算稀奇,大型的組織或者是臨時成立的藝術家團體都各自在尋找適合的創作空間,藝術家本身具有的游牧性格對於空間再利用的創意更多,甚至有一天覺得需要新的靈感就會繼續往下一個城市搬遷,因此藝術村與眾多的替代藝術空間有著比美術館或畫廊更的的彈性與新鮮感。

柏林雖然是德國首都,並且標榜建立當代文化藝術的新都會,但是財政的窘境讓市政府新有餘而力不足,貝塔寧藝術之家(Künstlerhaus Bethanien)獲得少部分柏林市政府文化局的贊助;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Der Deutsche Akademische Austauschdienst)的柏林辦公室負責的藝術家駐柏林計畫,經費則來自政府單位。


貝塔寧藝術之家(Künstlerhaus Bethanien)

興建於1845年的貝塔寧醫院為德國辛克爾建築學派(Schinkel Schule)的代表作之ㄧ,1974年醫院的功能不再,甚至遭遇即將拆除的命運,附近居民得知消息,不認同一棟歷史建物被剷平殆盡極力抗爭,因此才有了1975年開始的藝文計畫,舊醫院被規劃為文化藝術中心,舉辦戲劇、音樂、文學、視覺藝術展覽等活動。2000年起又再一次轉型。以國際視覺藝術家交流為目標,提供藝術家三個月到一年的駐村計畫,以前的病房成為藝術家工作室,大的空間成為展覽廳。雖然展覽仍然對外開放,但不復往日提供附近居民文化藝術活動,因此2005年才出現居民的抗議,希望將空間還給大眾使用的機會,當時公聽會與討論針鋒相對,不過經費與柏林的藝術發展等考量,目前仍然維持國際藝術村的規模。

2000年起即擔任貝塔寧藝術之家(Künstlerhaus Bethanien)總監的譚奈特(Christoph Tannert)規劃的藝術家交流計畫特色是與其它各國的官方文化機構合作,由貝塔寧藝術之家提供藝術家工作室創作與生活,並且安排藝術工作室開放及展覽,但是獎學金由藝術家的政府文化單位贊助,藝術村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陸續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計畫,當然憑藉的是柏林在當代藝術的活力與吸引力,藝術家視到柏林駐村創作為汲取新經驗的難得機會。幾年前每年一度的藝術家工作室開放日與主題展,不僅吸引為數眾多的觀眾,國際策展人只要到了柏林都會來此走一趟,發掘年輕藝術家。

2008年第五屆柏林雙年展期間,藝術之家也與主辦單位合作推出年輕策展人工作坊,挑選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新策展人討論並實地參予。2008/2009共有來自18個國家的18位藝術家駐村,Jungju An由韓國文化委員會提供獎學金;Libia Castro & Olafur Olafsson來自西班牙與冰島的雙人創作組合以及芬蘭的Pia Lindman則是藝術村的邀請;Cynthia Girara與Romeo Gongona兩位藝術家皆來自加拿大,但是分別由魁北克與渥太華省的文化藝術統籌部門與駐德國的加拿大大使館贊助駐村;Ane Graff拿的是挪威當代藝術中心的獎學金;納米比亞藝術家Jost Kirsten則由柏林的私人機構贊助來到此地為期一年的創作與展覽;南非的Xtando Xorile則獲得哥德學院的贊助,簡單的舉例說明貝塔寧藝術之家的駐村藝術家來自世界各地,但是並非有經費贊助便能獲得機會,還是需要經過申請與審核的挑選程序。

這一兩年來金融風暴對文化藝術的影響巨大,藝術村除了例行的工作室開放與每個月的藝術家創作展之外,鮮少有大型的主題展覽,吸引參觀的人數也減少,當然這也因為地理位置距離當代藝術的集中區有一小段距離,另一方面柏林的展覽活動太多,一個晚上的開幕選擇前往參觀有限。

DAAD國際藝術家駐柏林創作計畫

相對於貝塔寧藝術之家的辛苦經營,DAAD德國學術交流總署的藝術家駐柏林創作計畫(Das Berliner Künstlerprogramm)不僅較有規模與穩定性,所邀請的包括視覺藝術、音樂、文學等已具有知名度或受到國際重視的藝術家參與柏林地區的文化藝術活動,透過與本地文化機構諸如美術館、畫廊、音樂廳、劇院以及每年所舉辦的國際藝術節讓藝術家與柏林及這個城市的本地藝術家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奇莫街上也有DAAD專屬的畫廊,空間雖小卻值得參觀。

自1963年由福特基金會贊助,1965年起DAAD便接手統籌並於柏林成立辦公室,資金由位於柏林的各國外交部與柏林市政府提供。
2000年英國的泰西塔迪恩(Tacita Dean)、加拿大的珍妮卡爾地芙(Janet Cardiff)到柏林駐村後都決定繼續將工作室留在此地;
2001年英國的馬克沃林傑(Mark Wallinger)、印尼/荷蘭的費歐娜譚(Fiona Tan)、加拿大的羅德尼葛拉罕(Rodney Graham)、波蘭的帕維爾阿特曼(Pavel Althmer);
2002年美國的蘇珊西勒(Susan Hiller);
2003年葡萄牙的豪歐頻納爾華(João Penalva )、巴基斯坦/英國的莫娜哈通姆(Mona Hatoum);
2004年中國的徐坦、阿爾巴尼亞/法國的安利薩拉(Anri Sala);
2006年墨西哥的戴米安歐爾特佳(Damián Ortega)、波士尼亞/法國的瑪亞芭耶維琪( Maja Bajević);
2007年斯洛伐克的羅曼昂達克(Roman Ondák);
2008年英國的菲爾柯林斯(Phil Collins非流行音樂歌手);
2009年南韓的徐道淮(Shu Do-Ho)
僅是一個小小自2000年的例舉便有如此多重要的藝術家,他們都在柏林生活與創作至少一年的時間,甚至即使駐市計劃結束,仍有許多藝術家留在此地。

DAAD德國學術交流總署的藝術家駐柏林創作計畫並不提供固定的工作室,公寓與工作室皆由藝術家自己選擇,也就是說藝術家必須實際生活在柏林市區如同一般的柏林人,藝術家將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真正的柏林在地生活型態。

柏林地區當然還有其他的藝術家駐村工作室或者像一般旅遊書籍介紹柏林時會提到的塔赫勒斯藝術村(Kunsthaus Tacheles)其實比較像是地下化的跨界藝術家閒置空間佔領區,多年來一直是柏林市政府的頭痛地區,他的位置是在前東柏林,但是卻是在目前柏林的城中區是中心位置。也因此都市化更新一直都考慮在此重建,但是藝術家一開始侵占無所有人產權的空屋,因此歸屬爭議不斷,這也是兩德統一後,前東德地區發生的糾紛。這棟極為破舊的建築目前設有電影院、咖啡廳以及藝術家工作室與藝品店,由其類型與屬性來看功能,比較像是另類的藝術創作者聚集地與銷售區。柏林市政府依開始也是抱著贊助輔導的心態,但是此區要稱之為藝術家的駐村創作區以一般標準來看確實談不上好的品質,至多只能稱得上是柏林的另類藝術空間。因此2002年起塔赫勒斯藝術村已經完全沒有官方的支持與贊助,2008年租約到期,此地將重建,但是將儘一年時間過去還是沒有動靜,平常仍有遊客穿梭,稱之為另類藝術觀光區其時是較為妥當的。不論如何此藝術村標示著柏林的多元與二十年來藝術的發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