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13, 2009

Harald Falckenberg

Harald Falckenberg, born in 1943, is an attorney who began buying art in the 1990s. Following an increasingly international trend, the Falckenberg collection has gradually broadened and progressed from its concentration on Californian and German artists of recent years, to encompass works by the up-and-coming generation. Within a decade,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 acquisitions has risen to more than 1600.

The increasing size of the collection made the search for a home mandatory. In 1996 the works were housed in an historic building near Hamburg’s airport, which was converted, step by step, in collaboration with artists. It became a functioning art warehouse with presentation facilities, which fully represented the intentions of the collector: he did not want to create a museum, but a kind of ‘artistic workshop’, a place that would be flexible to change and the debate surrounding ideas driving contemporary art. In 2001, due to the extension of the airport, the building became scheduled for demolition and the search for a home for the collection started anew. A fortuitous agreement was reached with the former Phoenix-Werke in the district of Harburg,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Elbe. They granted use of their large and disused production halls (with a floor area of about 5,000 square metres), which now serve as an exhibition and storage space for the collection.

For Falckenberg, collecting is a reflexive process, including mistakes and errors. The artists represented in Falckenberg´s collection achieve the expression in the maingling of art and life by real experience of the heterogenous. As a collector of recent, nonconformist art and as a critical observer of both the contemporary art scene and art market, Falckenberg concentrates on artists such as Mike Kelley, Paul McCarthy, Gilbert & George, and John Baldessari, as well as new names such as Nicole Eisenmann, Manuel Ocampo, Dirk Skreber, Albert Oehlen, John Bock and Ena Swansea. According to Falckenberg, art should be ‘subversive, grotesque, playful,’ but also ‘socio-politically infiltrative and poetic’. He once said: ‘My aim is to protect this particular aspect of art and communicate it to the visitor.’ Falckenberg sees the works as a whole, which, beyond the subjective view inherent in any collection, also raises the question of an interpretation of art today. He explained: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the fine arts are a means of reconciliation with the reality of an unsatisfactory life, or in the case of political art, as utopia and promise. But art can also attempt to concern itself quite simply with what is quite separate from any ideologies and questions of meaning. I tend towards this position; deconstruction and scatter art are intrinsic elements of our daily life, or at least they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consumer-oriented society.’

Hence, Falckenberg is not interested in aesthetic standards, but in anti-authoritarian elements and in pushing boundaries, and he is quite prepared to offer his premises as a site for works that are provocative, even to the point of destruction. Martin Kippenberger is particularly well represented (many of his works in the collection are currently on show in the Kippenberger exhibition at the Tate Modern in London). Albert Oehlen’s paintings expose the failure of art and revel in self-styled retardation. For him the canvas is a rudimentary plan and by denying conventional modes of critique, Oehlen questions how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painting might be developed outside of historical aesthetics and form. Falckenberg also owns works such as What Has Come Out of Here Can Only Be Seen Over There (2002) by Manuel Ocampo, who was born in the Philippines and makes religious and inter-cultural paintings that confront the viewer with moral dilemmas. He is also a staunch supporter of the young German artist Jonathan Meese. In installations in the collection such as, Meese creates an encompassing world of photos, 70s posters, objects, writings and massive details suggestive of a religion or cult, which are fuelled by historical events as well as the artist’s own life, and which reflect an unbridled joy in playing and a pleasure in incorrectness. These extraordinary works are scheduled to be shown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2006 at Deichtorhallen (museum for phot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art) in Hamburg.

Falckenberg not only considers it his mission to display his own collection, but also artworks not belonging to him. At the Phoenix-Hallen, he has presented Öyvind Fahlström, Arthur Köpcke, Hanne Darboven and Klaus Staeck. In 2006 there will be shows by the artists Peter Weibel and Paul Thek. The factory space of the Phoenix Kulturstiftung is also available as a forum for private collections and in 2007 the collections of Wilhelm Schürmann and Anton and Annick Herbert will be exhibited here. The current presentation is entitled ‘Goetz meets Falckenberg’, showing works from Falckenberg’s own collection alongside those of Ingvild Goetz of Munich. Harald Falckenberg is considered an established name on the international artistic scene, and certainly the scope and ambition of his collection ranks him among the leading international art collectors.


2006 Contemporary Magazine, London

Temple of Sublime Beauty


Temple of Sublime Beauty Emerson Wang

In Venice, the Sala S. Tomaso, part of the chiesa S Giovanni e Paolo,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temple of this pantheon of superheroe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film heroes such as King Kong (1933), Godzilla (1954), and Superman (1933/1938), one could argue that there is a strong link between their emergence and the growing paranoia. The classic example is nuclear technology: albeit its known benefits, its use entails dangers that can potentially put an end to human life on the globe.

Yang Maolin, from Taiwan, transforms him and other superheroes such as King Kong, Godzilla and Peter Pan into buddhist deities, assigning each a position in his new pantheon, by placing them like door- guardians on top of ferocious beast, or let them stand on animals and lotus flowers like bodhisatvas, or collocates them on a throne with a big halo on the back like a buddha.

Gerhard Richter

光影下的色彩--
李希特的科隆大教堂彩繪玻璃

8月25日一場莊嚴隆重的彌撒於德國科隆大教堂(Kölner Dom)舉行,教堂唱詩班指揮與管風琴手共同譜寫新曲,德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李希特(Gerhard Richter)也給了這座已經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科隆大教堂一份大禮-彩繪玻璃。

時間要回朔到五年前,建築師夏克威娜(Barbara Schock-Werne)擔任教堂的整修工程,她詢問藝術家李希特是否有意願接下教堂走廊南側的玻璃設計,李希特毫不考慮便答應了這個邀請,而且開始抽象繪畫的設計。其實這個構想與教堂執事原來希望描繪聖經故事的初衷不同,李希特卻不願意再依循前人的創作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在120平方公尺的玻璃以不同花色組合而成的彩繪。

而李希特的這個創意構思其實還要再回朔更早至1970年代,藝術家曾為他的一件作品命名《4096種顏色》(4096 Farben),畫中僅僅是單純的小色塊排列堆疊,色彩成了作品中唯一的媒材與主題,藝術家成了感性與理性的集成者。

從八百多個玻璃色澤中,李希特選擇了將近100個基本色開始試驗,因為太多色澤透過光線後減低了整件作品的統一性,最終藝術家以72個顏色定調,每塊單色為9.6平方公分,以此主基調安排位置,每種顏色平均出現並精心安排以達到整件玻璃的色彩平衡並能襯托出這座歌德式教堂的莊嚴與華麗。除了玻璃色彩的挑選與配置是一項大工程外,玻璃的材質與質感也透過藝術家與玻璃工廠討論設計,最後完成的作品由11,250塊玻璃組合而成,光線透射後的彩繪玻璃超越傳統聖經故事的說教,也沒有當代藝術深奧難懂的主題,李希特以單純的色彩拼貼與光線的交融成就了這件作品。當光源穿透彩繪玻璃,隨著不同的時間光線變化,教堂內的氛圍也不斷的在改變,觀眾莫不讚嘆。

幾世紀以來藝術家為教堂創作,如今除了宗教的信仰之外,這些藝術品更成就了教堂的藝術價值,最好的例子莫過於義大利的羅馬、佛羅倫斯等地的教堂,米開朗基羅、貝利尼、卡拉瓦喬等人的繪畫雕塑讓巷間的小教堂光芒耀眼。而今李希特也加入了這個行列,當代藝術家在全世界第三大教堂內留下了他的作品,一十之間藝術家將時間的歷史壓縮在教堂裡,古典與現代、宗教與藝術在此相遇。

位於教堂旁的科隆路德維希美術館(Museum Ludwig in Köln)同時展出藝術家為彩繪玻璃所設計的手稿與素描,展出至2008年元月。未能親臨現場的李希特迷或是曾經到過科隆大教堂的遊客也能透過已經出版的畫冊「李希特-機會,科隆教堂彩繪玻璃與4900色彩」(Gerhard Richter – Zufall. Das Kölner DOMFENSTER und 4900 FARBEN)一探究竟。

Fat Beauties come to Berlin

WHAT
Colombian neo-figurative artist, Fernado Botero, creates “fat people” as his subject to present sculpture and painting. There are 15 huge bronze sculptures, each over 3 meters high, by Botero presenting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2007 in Berlin.
The artist was born in Colombia in 1932 with 19 brothers and sisters. The human and animal figures in his sculpture and painting are always noted for the exaggerated proportion and corpulence.


WHY
Berlin, a historical and changing city, Lustgarten (pleasure garden) in Museumsinsel (Museum Island) beside Unter den Linden and Berliner Dom, was frequently used for political demonstrations during the years of the Weimar Republic.
The city atmosphere changes suddenly due to the prodigious sculptures. New and old, disturbance and ease are mixed up together.
It is the power of the art work and the charm of the city…..

星期五, 7月 03, 2009

Art 40 Basel 2009


2009年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正式邁入第四十年,1970年由巴塞爾當地畫廊組織的展出,誰也沒料到四十年之後已經成為當今最重要的藝術博覽會之ㄧ。2009年第40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於六月九日晚間舉辦VIP之夜,十日正式開放至十四日。

超過一千一百家的申請畫廊,375家確定參展,競爭激烈年年如此,來自美國的75家居冠,其次則為德國的有56家、地主國瑞士的33家、英國28家、法國26家、義大利22家、西班牙9家、比利時8家、奧地利7家,日本有5家畫廊。來自南美洲的巴西有4家參展,中國也有4家,分別是北京Boers-Li畫廊、上海香格納畫廊、廣州維他命畫廊、北京長征空間,其他國家則有波蘭、荷蘭、加拿大、丹麥、以色列、墨西哥、挪威、韓國、阿根廷、芬蘭、印度、以色列、蘇俄、南非、瑞典、土耳其,以及來自台灣的誠品畫廊。

如同往年,畫廊展區(Art Galleries)之外,藝術宣言(Art Statement)推出27位藝術家個展,獲得Bâloise Art Prize的兩位藝術家作品將捐給德國科隆路德維希美術館與漢堡美術館、藝術首展(Art Premiere)有19家畫廊以策展方式各推出的兩位藝術家作品、藝術無限(Art Unlimited)展出六十件大型裝置或錄像作品、公共藝術計畫(Public Art Projects)將作品佈置於會場外強調藝術與公共空間的關係、其他活動則有藝術對談(Art Converstation, Art Lobby)以及展覽期間每晚的藝術電影院(Art Film)。今年最特別的節目則是由漢斯-烏爾瑞希‧歐布瑞斯特(Hans-Ulrich Obrist)與菲力浦‧帕雷諾(Philippe Parreno)聯合執導的世界第一齣視覺歌劇《郵差的時間》(Il Tempo del Postino)繼英國曼徹斯特首演獲得成功後轉往巴塞爾歌劇院的演出,此演出打破觀賞藝術於美術館或畫廊的概念,觀眾猶如進入歌劇院欣賞歌劇,所有作品僅在短時間真實表演出現。

雙年展延續、大師又起

超過兩千五百位出現於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藝術家中有將近一百位的作品也在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中,雙年展不需排斥商業介入的可能,好的藝術博覽會也能有提出藝術新論述的可能。但是這個可能目前看來只有每兩年一次的威尼斯雙年展與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同時六月接續舉行的時間才有可能出現,雙年展出許多藝術家的作品來自畫廊收藏或贊助,展出後藝術家與作品的詢問度更高,甚至藝博會中便順勢出售;巴塞爾藝博會也因有威尼斯雙年展的帶動,畫廊當然以國際展中的藝術明星為強打,為畫廊增加公信力與學術地位,加上十年來的藝術無限單元,也將巴塞爾藝博會的質感提升不少,這是時勢所造成。

不過今年的藝術家作品展出比起往年的新鮮震撼顯然保守許多,畫廊小心謹慎打安全牌,新藝術家與作品固然還是可以發現,但是二十世紀大師畢卡索、封達納、傑克梅蒂、米羅、安迪‧沃荷、賈德(Donald Judd)的作品都大量出現於會場。蘇黎世畫廊Bischofberger於展出展出一幅達十一公尺長的安迪‧沃荷作品《Big Restropective Painting, 1979》標價七千四百萬美金為會場最高價作品,但是價格比起以往還是縮水。

雖然價格縮水,展出作品卻被譽為水準極高,九日晚間的貴賓之夜沒有往年大批來自美國的藏家穿梭會場,歐洲資深收藏家卻一個個現身,亟欲再藝術市場投資獲取暴利的買家也大幅減少,平穩和諧的氣氛自是讓畫廊業者產生安定感,即使景氣再差,有錢的收藏家銀行裡的存款並沒有減少,只是決定是更加小心謹慎,因此這時候拿出最好的作品與最能被接受的作品展出,獲得青睞的機會也相對提高。然而要在此時斷言景氣已經復甦,或是藝術市場疲態終結走向穩定的時間尚嫌早,只有一個不變的真理:好的作品永遠有欣賞者,即使是在景氣衰退的年代。

收藏家謹慎小心但是充滿熱情

美國收藏家雖然不若去年的人數眾多,但是重要人物還是一一現身會場:來自邁阿密的諾曼‧布拉曼(Norman Braman)、科羅拉多的南西與包博‧梅根夫婦(Nancy and Bob Magoon),前者名列富比士(Forbes)2009年新進的億萬富豪名單,擁有畢卡索、安迪‧沃荷、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賈斯伯‧約翰思(Jasper Johns)等藝術家作品。洛杉磯富豪艾利布洛德(Eli Broad)、紐約金融家威爾伯洛斯與其妻子(Hilary and Wilbur Ross)也於現場出現,艾利布洛德成立藝術基金會(The Broad Art Foundation)邀請普利茲建築獎得主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布洛德當代美術館Broad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BCAM),2008年2月風光開幕,收藏的當代藝術家名單洋洋灑灑超過兩百位,舉凡赫斯特(Damien Hirst)、道格‧艾肯(Doug Aitken)、巴澤利茲(Georges Baselitz)、基佛(Anselm Kiefer)、麥克凱利(Mike Kelley)、傑夫‧昆斯(Jeff Koons)、芭芭拉‧克魯格(Barbara Kruger)、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勞賀(Neo Rauch)、威廉‧肯特瑞局(William Kentridge)以及二十世紀現代藝術大師。

歐洲收藏家也不遑多讓,德國當代藝術收藏傳奇佛列克(Friedrich Christian Flick )、漢堡收藏家法爾肯柏格(Harald Falckenberg)、瑞士大藥廠繼承人瑪雅‧霍夫曼(Maja Hoffmann)、蘇俄富豪與當代藝術大收藏家羅曼‧亞柏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波蘭裔德國收藏家波洛斯(Christian Boros)、瑞士烏菈‧德瑞佛絲(Ulla Dreyfus)當然不會缺席。

電影明星布萊德‧彼特今年再度造訪巴塞爾,德國新萊比錫畫派代表藝術家勞賀的《Etappe, 1998》以低於一百萬美金的價格由紐約畫廊Zwirner Gallery售出。來自南非的唯一畫廊Goodman Gallery年年參展早已建立口碑與給收藏家的信任度,當地藝術家威廉‧肯特瑞局2009年新作《World on Its Hind Legs》以十四萬歐元成交,畫廊也同時賣出杜瑪絲(Marlene Dumas)1993年作品《The Blonde》。米羅1968年作品《Femmes et Oiseaux dans Ia Nuit》以六百萬美金售出。德國已故藝術家馬丁‧基本伯格(Martin Kippenberg)1995年作品《I am Too Political》售價一百四十萬美金;法國藝術家貝爾納凡內特(Bernar Venet)1982年木雕《One Indeterminate Line》十六萬歐元,拜威尼斯雙年展展出之名,由一位蘇黎士收藏家購得,看來威尼斯雙年展果然對巴塞爾博覽會多少有些影響。同樣曾於威尼斯雙年展展出的藝術家芭芭拉‧克魯格1987年作品《Untitled(I shop Therefore I Am)》價格低於一百萬美金,由蘇黎士畫廊Thomas Ammann Gallery找到收藏家。

相對於藝術家早期作品已有評論或見解,收藏家的決定當然會快些,新作品則還是需要多一點時間消化以及思索才能在混頓不清的年代讓買家下訂單時沒有猶豫。保羅‧麥卡錫(Paul McCarthy)2008年新作《Piggies Stainless Steel》共有三個版次,博覽會上每版一百五十萬美金由蘇黎士、倫敦畫廊Hauser & Wirth賣出;比利時當代藝術家文‧戴佛耶(Wim Delvoyes)今年威尼斯雙年展期間於珮姬古根翰美術館展出新雕塑裝置,巴塞爾現常出現小一號的作品,而其另一件作品《Saraye Bouali》與保羅‧麥卡錫的豬雕塑互相輝映也找到買家,由布魯塞爾畫廊Galerie Rodolphe Janssen以十五萬歐元售出。

有些收藏家的品味獨具,所看上的作品饒富趣味:英國收藏家麥可金(Michael King)買下義大利都靈畫廊Galleria Franco Noero定價一萬六千八百英鎊的Pablo Bronstein作品《New Desig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Walls for the Display of a Painting, 2009》;以色列畫廊Dvir Gallery展出的Ariel Schlesinger的觀念裝置雕塑《Untitled(Chair)》售出兩件;今年威尼斯雙年展位丹麥與北歐館策劃的藝術雙人組愛爾姆葛林與德拉葛塞特(Elmgreen and Dragset)的一顆圓蛋上面寫者美術館,不含稅要價五萬元,開幕當天即已售出。

展出現場除了藝術品與價格消息滿天飛,還有值得一提的趣事。藝術家克里斯多夫布赫爾(Christoph Büchel)的兩件作品,帶給現場驚奇,一件是他在巴塞爾當地公寓的鑰匙,一共兩副價格再議,終生可以進出藝術家的公寓,特別是當巴賽爾博覽會期間一房難求時;另一件作品則是藝術家自己的錢包,錢包裡有藝術家的身份證、信用卡、駕照等,價格面議,售出後藝術家將報銷證件與卡片,但是如果速度快還是可以敢得上消費一筆,不過這兩件作品應該沒有買家願意出手。

博覽會競爭激烈

除了名門正宮巴塞爾藝術博覽會,Scope藝術博覽會今年以亞洲當代藝術為主題獲得好評,台灣畫廊大象藝術空間受邀參展;Volta Show邁入第五年穩定中成長,來自中國上海的五五畫廊申請通過順利參加;Hot Art Fair則專注於拉丁美洲當代藝術;Solo Project Art Fair第一次加入戰局,但是成績不佳;巴塞爾/邁阿密設計博覽會已經站穩腳跟,自有一批對傢飾設計情有獨鍾的收藏群。

藝術市場景氣是否回春尚難論斷,但是此時的藝術價格確實已經脫離狂飆期也回穩到基本盤,好的藝術家與作品價值仍在,雖有差異調幅不大,最清楚可見的是往年炒短線的藝術買家與被一時吹捧的藝術家都不復見,其實這也是值得欣喜的一面,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Art Unlimited , 2009 Art Basel

2009年巴塞爾藝術無限


巴塞爾藝術覽會(Art Basel)今年邁入四十周年,近十年來於前任藝術總監山姆•柯勒(Sam Keller)的大幅與創新改革下,Art Basel已成為世界重要的當代藝術博覽會之一。十年前柯勒突破傳統畫廊展覽的小坪數限制,將巴塞爾世界貿易中心的第一大廳闢為大型作品的展示空間,十年來「藝術無限」(Art Unlimited)展出單元雖然是畫廊展出藝術家大型裝置與錄像作品的權宜措施,在展出申請作品的精挑細選以及以舉辦大型展覽的策展方式籌劃下,已經成為巴塞爾藝術覽會最受歡迎的單元。尤其緊接在威尼斯雙年展之後舉辦,難免將雙年展國際主題展與「藝術無限」單元拿來比較,由此也可見其份量與重要性,雖然有些專業藝評還是認為這個單元的商業機制仍然存在,雙年展的純度與學術性還是略高,但是不可諱言的,「藝術無限」已經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一大招牌,除了觀眾之外也吸引藝術家在此展出新作。

自2000年起至今十年,曾於「藝術無限」單元展出的藝術家超過六百位,美術館以及國際大展的規模讓作品更凸顯出其力量,散發內在的韻味。2009年 「藝術無限」繼續由去年來自瑞士日內瓦的西蒙•拉姆尼爾(Simon Lamunière)策劃,展出24個國家的59位藝術家作品,百分之七十五的作品為藝術家特別為此單元而創作(巴塞爾博覽會已經跳脫傳統藝術家屬於哪家畫廊的介紹方式)。

已被稱為德國當代藝術大師之一的西格瑪•波爾克(Sigmar Polke)超過四十年的創作生涯持續透過反傳統的媒材與過程致力再現自然與繪畫角色的緊密關係,石灰、磁粉、沖洗相片的化學原料、氧化錫都可以如同顏料在畫布上塗抹,《混濁的繪畫》(Cloud Paintings)創作於1992年,是藝術家在畫布上製造神祕與奇幻的經典之一。

性別議題、底層生活紀實是圍繞美國藝術家南•戈爾汀(Nan Goldin)創作的中心意念,《性事成癮的敘事歌謠》(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e)自1973年開始拍攝於紐約的夜間俱樂部表演,一直持續到1886年,戈爾汀收集出超過七百張的照片,「藝術無限」單元中展出的是其中的某些作品,也是第一次於歐洲公開展出。

委內瑞拉藝術家耶蘇•拉菲爾•索托(Jesús Rafael Soto)以其歐普藝術與動態雕塑聞名於世,特別是由懸掛的細絲管的所組成的方型列陣俱有穿透互動的雕塑更是獨一無二,《無題》(Untitled, 1970)最後一次出現於1970年德國曼海姆藝術協會(Mannheimer Kunstverein)展覽,經過將近四十年重新面世。

德國雕刻裝置藝術家史蒂芬•巴肯霍爾(Stephan Balkenhol)今年初於漢堡堤壩之門美術館(Deichtorhallen, Hamburg)剛展出大型個展,其中的幾件大型雕塑旋即被畫廊經紀代理,此次展出由四家畫廊共同承擔運費與展出,可見其後續的市場力,他的人像雕刻幾乎出現在德國每個大城市的角落,甚至是漢堡的易北河上成為永久的公共藝術。2008年新作《宇宙》(Universe)由五件大型的木板雕刻與繪畫組合而成,由如大型屏風與牆面,巴肯霍爾將雕刻與木板繪畫構築出人與自然的世界。

2000年於巴黎過世的中國藝術家陳箴1997年作品《福倒/福到》(Fu Dao/Fu Dao, Upside/Down Buddha/Arrival at Good Futune)從春聯的福字倒貼,中國人不僅看還要讀出來才能獲得好運,一種無科學根據的信念卻支撐了整個民族的精神寄託與常民的希望。陳箴於作品中反映中國社會精神與現實、政治權力與理想的矛盾。雖然藝術家辭世多年,其作品所散發的內在強度與震撼已經超越文化隔閡與時空的流變,威尼斯雙年展國際主題展中其作品於綠園城堡展出。印尼出生,定居阿姆斯特丹的費歐娜•譚(Fiona Tan)2007年錄像作品《記憶的失落》(A Lapse of Memory)談一個名叫亨利的歐洲老人卻熱衷各種不同的亞洲傳統活動,諸如太極拳、打坐等,費歐娜•譚仍然以她擅於說故事的口吻描繪東西方文化的故事,她今年代表荷蘭國家館參加威尼斯雙年。

美國藝術家馬修•戴•傑克森(Matthew Day Jackson)2009年新作《精力充沛家族》(Dymaxion Family)裝置是藝術家對死亡、烏托邦信仰、超凡脫俗到救贖重生的探索。Dymaxionu 是個自創字,來自dynamic maximum tension三個字的組合, 四個木製燈箱裡如同屍骨的人偶在箱內不斷透過鏡面反射,死亡意象卻又與神仙幻境融合。

今年威尼斯雙年展獲得最有潛力新進年青藝術家銀獅獎的瑞典娜塔莉•迪約伯格(Nathalie Djurberg)原本僅創作動畫錄像,自2008年起開始加入裝置雕塑,《犀牛與鯨》(The Rhinoceros and the whale)及《放下憂傷苦惱》(Putting Down the Prey)延續其一貫的疏離與渴望的主題,《犀牛與鯨》曾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Moderna Museet Stockholm)展出。另一位也在今年威尼斯雙年展國際主題展受邀的是卡麥隆藝術家塔尤(Pascale Marthine Tayou),由碎紙組合而成的大巨獸不知實為何物,《Le Verso du Vice Recto, 2000-2007》要觀眾由自己的經驗出發去想像這個大型巨獸會是甚麼,從而相信自己超越人云亦云。同時兩地作品出現的還有漢斯彼得•費爾德曼(Hans-Peter Feldmann),今年於威尼斯展出的作品即是藝術家去年於巴塞爾藝術無限展出的創作,今年於巴塞爾的作品《一百年》(100 Jahre, 1996-2000)則是攝影作品。

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的《馬拉加之塔》(Torre de Málaga)是2007年為西班牙馬拉加當代藝術中心(Centro de Arte Contemporáneo Málaga)展覽所創作,此裝置由回收的木板搭建而成,木屋建築靈感則來自馬拉加當代藝術中心,內部陳設則以藝術家的工作室一景為原型,觀眾可以走入屋中參觀,牆面則有藝術家的作品。

今年不論是威尼斯雙年展的國際主題展或是巴塞爾博覽會的藝術無限單元都有回歸藝術本質的傾向,甚至出現極簡主義型式的作品,巴塞爾展出中,義大利藝術家喬凡尼•安塞爾摩(Giovanni Anselmo)的《Dove le stele si avvicinano di una spanna in più mentre la terra si orienta, 2004》以九大塊水泥塊組成、英國藝術家約翰•貝區(John Beech)《橫樑上被膠帶綑住的手套》(Beam wih Tape-Glove Ball)如同一件觀念藝術、美國藝術家約瑟夫•馬里歐尼(Joseph Marioni)的2009年新作《光之殿堂》(A Sanctuary for Light)以單一顏色的繪畫懸掛於白色牆面,經由色彩反映出空間的色澤、1939年出生的德國藝術家華爾特(Franz Erhard Walther)2003-2009年作品《五十五批手捲布》(55 Handlungsbahnen),尋求的是單純的造型。

德國藝術家史特林格•路比(Sterling Ruby)以耐熱塑膠薄板組合裝置的《Grid Ripper》與美國藝術家班克斯•維歐列特(Banks Violette)的《Not Yet Titled (light Spill)》顯示1970年以後出生的藝術家又回到二十世紀大師的作品中尋找靈感。

與藝術無限常被相提並論或同時放在一起觀賞的是「公共藝術」(Public Art Projects),往年屢有佳作出現的戶外雕塑可能在經費拮据的預算考量下大幅縮水,空洞單調的作品無法將整個會場的氣氛與場面撐起來。

「藝術無限」(Art Unlimited)單元的展出並無特別的主題規劃,純粹就作品的屬性與型態由策展人安排展出的空間,因此若要在此找到任展覽的論述或者窺見系統式的藝術脈絡反而是不切實際的期待。也因為其單純的以提供更大與自由的空間展出由畫廊提供的藝術家作品,欣賞的樂趣去也就由此而生。

François Pinault Foundation and Vervoordt Foundation in Venice

當代藝術收藏家的新舞台-威尼斯 

威尼斯雙年展,當代藝術的重要展覽;位於威尼斯大運河旁的佩姬•古根漢美術館規模雖小卻極為重要。如今威尼斯不僅有全世界最重要的當代藝術雙年展,連世界重要的當代藝術收藏家都開始注意到這個富有歷史卻又不斷展現新貌的水都與當代藝術的相得益彰,幾年前起每屆威尼斯雙年展其間,比利時的設計教父兼藝術收藏家阿塞爾•維伍德(Axel Vervoordt)邀請策展人將其收藏精挑細選於佛圖尼宮美術館(Palazzo Futuny)展出;法國精品集團PPR總裁皮諾(François Pinault)手筆更大直接買下葛拉希宮(Palazzo Grassi)邀請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Tadao Ando)進行整建計畫,2006年正式展出其收藏。

兩位大收藏家的藏量豐富,品質精緻,即使持續多年安排策劃展覽都足以令人眼睛大亮,繼2007年狹路相逢後,今年再度互相較量,不過新聞熱度與受注目程度,皮諾不僅大勝且獲致完全的成功。

但是如果到威尼斯除了雙年展之外,錯過這兩位大收藏家的精彩品味大展將是一大遺憾,也會是威尼斯之行美中不足之處。

IN-FINITUM



展覽《IN-FINITUM》是收藏家維伍德收藏三步曲的完結,2007年同一個場地的《Artempo:Where Time becomes Art》、2008年於法國巴黎的《Academia: Qui es-tu?》到2009年又回到威尼斯的佛圖尼宮美術館(Palazzo Futuny)展出。

阿塞爾•維伍德(Axel Vervoordt)出生於1947年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1970年代起他便將設計事業結合藝術與骨董買賣成為當時世界最年輕的藝術與骨董商之一。他第一件接手的大計畫案是將安特衛普中世紀古城區的一條歷史老街重新整修設計「Vlaeykensgang」更讓他揚名於世。雖然早已接觸藝術交易,維伍德也收藏許多的藝術品,但是讓他興起有條理的策畫收藏展出則是近幾年的事,因此談到藝術收藏家知名,顯然知道其人者並不多。

維伍德於安特衛普郊區擁有一個大莊院與私人的城堡,公司的經營多元,包含藝術經紀、室內家居設計、房地產生意等項目。

整個展覽共有四個樓層,維伍德另外邀請三位策展人與其共同策劃展覽,這是維伍德與一般藝術收藏家不同之處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位藝術家與設計者,因此對於藝術的品味與收藏甚至在規劃安排作品的場域都有獨到的看法,更由於他的知識背景與專業讓這些收藏品處於古建築之中卻毫不突兀,展出作品最久遠的年代是一件約西元前664-322年前的埃及雕塑《Ibis Sarcophagus》與《Block statue》一直到哈瑪克(Herbert Hamak)2009年的新作《Magenta》。寧靜安詳的展出氣氛與皮諾收藏的熱鬧大氣恰成對比,一入展場印度藝術家卡普爾(Anish Kapoor)的2009年新作《Glow》與義大利藝術家封達納(Lucio Fontana)1959-1960年的《Concetto Spaziale, Natura》形成對應的趣味,日本藝術家Tatsuo Miyaima的2009年裝置新作《Spirits in the Water with Cuban artists》在一片黑暗中閃爍鑽石般的光芒,猶如神秘卻安詳的境地。

德國藝術家傑哈爾德•李希特(Gerhard Richter)、托瑪斯•陸夫(Thomas Ruff)、鈞特•于克(Gunther Uecker)、安瑟爾姆•基佛(Anselm Kiefer),巴西當代藝術家維克•慕尼茲(Vik Muniz),比利時當代藝術家貝林德•代•布魯伊克瑞(Berlinde De Bruyckere)、(Hans Op de Beeck)、(Koen Van den Broek)到日本的Hiroshi Sugimoto、韓國的金守子(Kimsooja)與近期受到歐洲藏家青睞的Bae Bien-U、美國的比爾•維歐拉(Bill Viola),回顧藝術史,現代藝術里的畢卡索、米羅、塞尚、卡爾德(Alexander Calder)、羅斯科、克萊茵、傑克梅第、杜象等人作品都列在其中,三百多近作品僅是維伍德的一小部分,而他還在持續收藏中。

維伍德藝術家金會(The Vervoordt Foundation)於2008年才正式設立,藝術品的收藏其實早從七零年代即開始,藝術基金會自成立後與維伍德的商業公司分開獨立,成為一個藝術策劃與教育的機構,由阿塞爾與梅維伍德夫妻(Axel and May Vervoordt)擔任主持人。

基金會位於安特衛普近郊的卡納爾(Kanaal),維伍德除了擁有莊園與一座十九世紀的城堡外正在擴增其方圓範圍,預計超過兩千五百平方公尺的土地與多棟房舍。維伍德藝術家金會近期的計畫是舉辦Kazuo Shiraga的展覽與書籍的出版。

Mapping the Studio



時間要從2005年談起,當年五月法國精品業大亨與當代藝術收藏家皮諾決定以新的公司名義Palazzo Grassi S.p.A取得葛拉希宮的擁有權,皮諾自己即占了百分之八十的股份,另外百分之二十則來自威尼斯賭場(Casino Municipale di Venezia),一家屬於威尼斯市的民營公辦公司。葛拉希宮自1983年由飛雅特集團(Fiat management team)經營,一直以來都由雅格尼歷(Gianni Agnelli)負責規劃藝術展覽,如果2005年威尼斯雙年展其間曾到訪的觀眾應該還有印象,葛拉希宮展出最大型的西班牙大師達利回顧展,然而隨著雅格尼歷的去逝,集團也決定關閉皇宮,達利大展成了最後的紀念。

2006年四月皮諾收藏展第一檔「路向何方」(Where are we going)正式開展,2007年雙年展其間展出第四檔收藏展「連續性I-皮諾繪畫與雕塑收藏展」(Sequence 1—Painting and Sculpture from the François Pinault collection),而今年則配合另一個新館的開幕以「工作室繪製」(Mapping the Studio)展出更大的收藏。

2006年七月於威尼斯古蹟海關大樓(Punta della Dogana)設立美術館的計畫誕生,荒廢三十年之後由威尼斯市政府重新提出修復利用方案,索羅門古根漢基金會同時參與競爭,2007年四月正式確立由皮諾基金會取得經營權。

位處威尼斯大運河終端的Dorsoduro島區三角點,眺望聖馬可廣場,面對地中海,整棟建築面積約五千平方公尺,十五世紀末便開始興建做為海關大樓之用,其間經過擴增與重修一直到今日的面貌。2007年Palazzo Grassi S.p.A贏得經營權後,皮諾旋即再度邀請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繼葛拉希宮的整建計畫後繼續主持Punta della Dogana的整修設計工程,合約中記載皮諾的Palazzo Grassi S.p.A公司有三十三年的經營權。2008年一月正式動工整修計畫,2009六月正式開幕。開幕當日冠蓋雲集,當代藝術界與義大利政界重要人物都參與了開幕的慶典,光芒甚至超越威尼斯雙年展,皮諾的收藏美術館正式於威尼斯建立新的王國。

由金葛瑞絲(Alison Gingeras)與波納米(Francesco Bonami)共同策劃的「工作室繪製」(Mapping the Studio)皮諾收藏展,包含的藝術家都是當今世界頂尖或者是絕對知名的藝術家,展覽名稱來自美國藝術家布魯斯•諾曼(Bruce Nauman)的一件作品,橫跨兩個展場,穿越大運河的皮諾收藏展即使在當今的藝術大城都屬難得一見,因此雙年展期間所有的推薦都是皮諾收藏展,展出確實呈現的不僅是當代藝術家的精彩作品,更重要的是一位藝術愛好與收藏家如何在這些作品中找到他的熱情與感性。

六十位當代藝術家法國的布罕(Daniel Buren)、義大利的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瑞士的費雪(Urs Fischer)、瑞士的費胥利與懷斯(Fischli & Weiaa)、美國的佛拉文(Dan Flavin)、美國的戈博(Robert Gober)、德國的基本博格(Martin Kippenberger)、美國的昆斯(Jeff Koons)、美國的克魯格(Barbara Kruger)、美國的麥卡錫(Paul McCarthy)、日本的(Takashi Murakami)、中國的黃永砯、義大利的皮斯托列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德國的波爾克(Sigmar Polke)、美國的普林斯(Richard Prince)、德國的舒特(Thomas Schütte)、比利時的泰曼(Luc Tuymans)、提姆伯利(Cy Twombly)、波蘭的烏克蘭斯基(Piotr Uklanski)、美國的雪曼(Cindy Sherman)、英國的懷特瑞德(Rachel Whiteread)洋洋灑灑其中的一部份名單便足夠吊足觀眾的胃口,每天展出人潮洶湧,一張票價20的門票依舊吸引了排隊的長龍。

皮諾的收藏是觀賞的重點,由安藤•忠雄主持的Punta della Dogana整修設計其實更面臨諸多的挑戰,整棟建築物就面臨海洋不到幾公尺,地基與防止未來浸水的問題須考量外,還有舊式三角形建築改變成當代藝術展覽空間的可能,整個整修計畫共花費兩千萬歐元。

今後遊客到威尼斯除了古根漢美術館之外,皮諾基金會的葛拉希宮(Palazzo Grassi)與威尼斯古蹟海關大樓(Punta della Dogana)也將成為新的威尼斯當代藝術新地標。

Fondazione Prada 與Stella Foundatuon

與雙年展同時舉行的收藏家展覽還包括米蘭的流行設計服飾名牌Prada基金會界各地收藏家中商界策劃的威瑟利(John Weseley)大型回顧展,展出來自美國洛杉磯的當代美國普普藝術代表人物之一威瑟利的150件作品。

俄國的史黛拉基金會展出其收藏「The Oscure Object of Art」以俄國共黨社會主義時期的藝術創作為主題,呈現不為大眾所熟知的陰沉面,可惜的是在威尼斯雙年展一片當代藝術展覽中的獨樹一格卻無法激起漣綺,主要是作品的社會寫實性強,藝術性卻嫌弱。

哈瓦那第十屆雙年展 The 10th Biennial of Havana

2009年第十屆哈瓦那雙年展從三月進行到四月,是中美洲地區最重要的當代藝術雙年展。自1984年設立第一屆至今已經過了四分之一世紀──二十五年,如果以人類的年齡來計算以經是成長獨立的大人了。因此屆此第十屆雙年展與第二十五年的紀念,對於哈瓦納雙年展而言別具意義,除了地處的位置之外還有古巴特殊的政治環境竟然能夠在那麼早的時候便設立雙年展更屬不易。

哈瓦那雙年展一直以來都以非白人觀點的當代藝術自居,由其本屆所強調的二十五周年紀念也以邀請來自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區、亞洲、非洲、以及中中地區的當代藝術家參與為主角。因此哈瓦那雙年展所設定的主題與西方世界白人觀點所提出的命題大為不同,從傳統與當代的現實、殖民歷史過程的挑戰、藝術與社會的關係、個人與集體記憶、科技發展對人類溝通的影響、都市文化的興起等議題才是這個地區藝術家與一般民眾所關切的,由藝術作品中也更能敏銳發覺事物的底層聲音與真相。

然而全世界的雙年展都面臨相同的問題,絕對無法漠視地理政治因素的改變與社會經濟的衝擊所衍生的影響,其層面是廣泛的,甚至連文化藝術都無法自於其外。許多當年被稱為第三世界的國家在外在環境衝擊下改變早已脫離此階層的範疇,但是傳統文化與理念於無形中也被摧殘,這種獲得中卻又感受失去的互相矛盾對於西方強權世界當然是無法理解與體會的一個事實,哈瓦那雙年展不過是眾多聲音的一個代表。

藉由雙年展的機會每兩年提供古巴與哈瓦納地區藝術的滋養,但是如同以往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的四十四個國家的當代藝術家有優先受邀機會,剩下的名額才留給其他地區的藝術家,今年有三位來自加拿大,兩位來自美國。乍看之下似乎是一種所國或是區域性的雙年展,但是誠如之前所提到的,哈瓦那雙年展提供不同於西方主流藝壇的觀照點,如果全面迎合哈瓦那雙年展就再也不是哈瓦納了!策展群包括七人的大陣仗Margarita González, Nelson Herrera Ysla, José Manuel Noceda, Ibis Hernández Abascal, Margarita Sánchez Prieto, José Fernández Portal 與 Dannys Montes de Oca Moreda,今年的主題更為強烈「全球化時代的融合與對抗」(Integrat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Global Age),從殖民屬地到全球化的一致性,中美洲國家面臨的衝擊更甚於南美洲,這種切身之感絕非一個來自西方世界的策展人會提出的觀點,因此哈瓦那雙年展迷信的大牌是自家人、本地區的而非世界單一觀點的明星,這種堅持與理想看在亞洲地區不斷出現的雙年展確實有太大的差異,如此比較起來是亞洲地區雙年展認同西方觀點的當代藝術或者是西方藝術與西方策展人在雙年展中繼歷史上的經濟強權值民後的第二次文化藝術殖民呢?
尤安•卡波特(Yoan Capote)的大型雕塑裝置《Mente Abierta》計畫在一座公園裡鋪上大量的沙粒,平整的沙地上築起一座迷宮,整座迷宮俯瞰猶如人腦的模型,但是圍繞迷宮的是各種人體姿勢的切面,其中一片還依照羅丹的思想者姿勢所切割,1977年出生的卡波特將人類與自然的交互探索幻化於其作品中。
杜維德•達葛(Duvier del Dago)的《黑盒子》(Caja Negra)以燈管線纏繞成等大的戰鬥機模型,白天是一個透明只有線條的機體,晚間戰鬥機身則整個發出霓虹光線,模型背後則不斷出現結婚典禮的音樂、嬰兒出生的哭喊,喜悅與戰爭、生存與死亡的交錯複雜。
沒有卡其歐(Kcho)與馬謔•曼迪夫(Manuel Mendive)就沒有哈瓦納雙年展,這句話也說明了這兩位藝術家在古巴的重要性。卡其歐的裝置作品《黑暗中顯露的喧鬧狂歡史》(La historia como un carrusel que desde la oscuridad)一座兒童樂園裡的木馬遊樂亭卻被一艘艘的船取而代之,每一艘船都有其歷史典故,這些船載滿其他殖民者或者卡斯楚到達古巴,他們的狂歡不盡然是古巴人的幸福。馬謔•曼迪夫於雙年展中設計了一段街頭的遊行表演,已年屆六十五的曼迪夫是道地的哈瓦那人,遊行者身上塗滿白點或者臉上塗白,以古巴音樂特有的音樂節奏繞行市區,最後遊行隊伍結束於一棟大樓前,藝術家手持標語出現「愛與和平」(Amor y Paz)。

第二屆「世界的盡頭」雙年展 Bienal del Fin del Mundo


位於阿根廷南部的烏蘇艾亞(Ushuaia)有六萬居民生活於此,被稱為世界最南端的城市,探險家與熱衷特殊旅遊主題的觀光客將烏蘇艾亞視為進入南極圈的隘口,也是人類居住環境與地球自然的交界點。

當今世界雙年展何其多,竟然有一個雙年展是在世界的盡頭舉辦。2007年第一屆世界的盡頭雙年展(1st Biennial of the End of the World原文Bienal del Fin del Mundo)配合國際極圈年(International Polar Year)於烏蘇艾亞與鄰近地區舉辦,原本只是一個配合的藝術活動,卻因地理環境的特殊以及所呈現的展覽風格與形式太特別阿根廷文化單位透過德國歌德學院的贊助,於2009年四月舉辦第二屆世界的盡頭雙年展,展出場域擴大為阿根廷與巴西兩國不同地區,但是主要的展場仍然在烏蘇艾亞。

總策展人胡格(Alfons Hug)來自德國卻長居巴西,對於南美洲當代藝術有深入的研究與獨到的眼光與見解,但是他對於全世界當代藝術的發展也頗為關注,阿根廷地區的策展人為Fernando Farina、巴西地區則由Alberto Saraiva負責。展出前奏一月到三月於巴西展開,而烏蘇艾亞展出則於四月開始僅短短的一個月,這個雙年展似乎不是為了發展城市而孕育生成的展覽,反其道而行藉由雙年展邀請各地的藝術家到此進行創作計畫並展出,藉由藝術家的作品讓當代藝術發現世界的盡頭,今年共邀請四十二位藝術家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