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03, 2009

Art 40 Basel 2009


2009年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正式邁入第四十年,1970年由巴塞爾當地畫廊組織的展出,誰也沒料到四十年之後已經成為當今最重要的藝術博覽會之ㄧ。2009年第40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於六月九日晚間舉辦VIP之夜,十日正式開放至十四日。

超過一千一百家的申請畫廊,375家確定參展,競爭激烈年年如此,來自美國的75家居冠,其次則為德國的有56家、地主國瑞士的33家、英國28家、法國26家、義大利22家、西班牙9家、比利時8家、奧地利7家,日本有5家畫廊。來自南美洲的巴西有4家參展,中國也有4家,分別是北京Boers-Li畫廊、上海香格納畫廊、廣州維他命畫廊、北京長征空間,其他國家則有波蘭、荷蘭、加拿大、丹麥、以色列、墨西哥、挪威、韓國、阿根廷、芬蘭、印度、以色列、蘇俄、南非、瑞典、土耳其,以及來自台灣的誠品畫廊。

如同往年,畫廊展區(Art Galleries)之外,藝術宣言(Art Statement)推出27位藝術家個展,獲得Bâloise Art Prize的兩位藝術家作品將捐給德國科隆路德維希美術館與漢堡美術館、藝術首展(Art Premiere)有19家畫廊以策展方式各推出的兩位藝術家作品、藝術無限(Art Unlimited)展出六十件大型裝置或錄像作品、公共藝術計畫(Public Art Projects)將作品佈置於會場外強調藝術與公共空間的關係、其他活動則有藝術對談(Art Converstation, Art Lobby)以及展覽期間每晚的藝術電影院(Art Film)。今年最特別的節目則是由漢斯-烏爾瑞希‧歐布瑞斯特(Hans-Ulrich Obrist)與菲力浦‧帕雷諾(Philippe Parreno)聯合執導的世界第一齣視覺歌劇《郵差的時間》(Il Tempo del Postino)繼英國曼徹斯特首演獲得成功後轉往巴塞爾歌劇院的演出,此演出打破觀賞藝術於美術館或畫廊的概念,觀眾猶如進入歌劇院欣賞歌劇,所有作品僅在短時間真實表演出現。

雙年展延續、大師又起

超過兩千五百位出現於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藝術家中有將近一百位的作品也在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中,雙年展不需排斥商業介入的可能,好的藝術博覽會也能有提出藝術新論述的可能。但是這個可能目前看來只有每兩年一次的威尼斯雙年展與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同時六月接續舉行的時間才有可能出現,雙年展出許多藝術家的作品來自畫廊收藏或贊助,展出後藝術家與作品的詢問度更高,甚至藝博會中便順勢出售;巴塞爾藝博會也因有威尼斯雙年展的帶動,畫廊當然以國際展中的藝術明星為強打,為畫廊增加公信力與學術地位,加上十年來的藝術無限單元,也將巴塞爾藝博會的質感提升不少,這是時勢所造成。

不過今年的藝術家作品展出比起往年的新鮮震撼顯然保守許多,畫廊小心謹慎打安全牌,新藝術家與作品固然還是可以發現,但是二十世紀大師畢卡索、封達納、傑克梅蒂、米羅、安迪‧沃荷、賈德(Donald Judd)的作品都大量出現於會場。蘇黎世畫廊Bischofberger於展出展出一幅達十一公尺長的安迪‧沃荷作品《Big Restropective Painting, 1979》標價七千四百萬美金為會場最高價作品,但是價格比起以往還是縮水。

雖然價格縮水,展出作品卻被譽為水準極高,九日晚間的貴賓之夜沒有往年大批來自美國的藏家穿梭會場,歐洲資深收藏家卻一個個現身,亟欲再藝術市場投資獲取暴利的買家也大幅減少,平穩和諧的氣氛自是讓畫廊業者產生安定感,即使景氣再差,有錢的收藏家銀行裡的存款並沒有減少,只是決定是更加小心謹慎,因此這時候拿出最好的作品與最能被接受的作品展出,獲得青睞的機會也相對提高。然而要在此時斷言景氣已經復甦,或是藝術市場疲態終結走向穩定的時間尚嫌早,只有一個不變的真理:好的作品永遠有欣賞者,即使是在景氣衰退的年代。

收藏家謹慎小心但是充滿熱情

美國收藏家雖然不若去年的人數眾多,但是重要人物還是一一現身會場:來自邁阿密的諾曼‧布拉曼(Norman Braman)、科羅拉多的南西與包博‧梅根夫婦(Nancy and Bob Magoon),前者名列富比士(Forbes)2009年新進的億萬富豪名單,擁有畢卡索、安迪‧沃荷、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賈斯伯‧約翰思(Jasper Johns)等藝術家作品。洛杉磯富豪艾利布洛德(Eli Broad)、紐約金融家威爾伯洛斯與其妻子(Hilary and Wilbur Ross)也於現場出現,艾利布洛德成立藝術基金會(The Broad Art Foundation)邀請普利茲建築獎得主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布洛德當代美術館Broad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BCAM),2008年2月風光開幕,收藏的當代藝術家名單洋洋灑灑超過兩百位,舉凡赫斯特(Damien Hirst)、道格‧艾肯(Doug Aitken)、巴澤利茲(Georges Baselitz)、基佛(Anselm Kiefer)、麥克凱利(Mike Kelley)、傑夫‧昆斯(Jeff Koons)、芭芭拉‧克魯格(Barbara Kruger)、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勞賀(Neo Rauch)、威廉‧肯特瑞局(William Kentridge)以及二十世紀現代藝術大師。

歐洲收藏家也不遑多讓,德國當代藝術收藏傳奇佛列克(Friedrich Christian Flick )、漢堡收藏家法爾肯柏格(Harald Falckenberg)、瑞士大藥廠繼承人瑪雅‧霍夫曼(Maja Hoffmann)、蘇俄富豪與當代藝術大收藏家羅曼‧亞柏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波蘭裔德國收藏家波洛斯(Christian Boros)、瑞士烏菈‧德瑞佛絲(Ulla Dreyfus)當然不會缺席。

電影明星布萊德‧彼特今年再度造訪巴塞爾,德國新萊比錫畫派代表藝術家勞賀的《Etappe, 1998》以低於一百萬美金的價格由紐約畫廊Zwirner Gallery售出。來自南非的唯一畫廊Goodman Gallery年年參展早已建立口碑與給收藏家的信任度,當地藝術家威廉‧肯特瑞局2009年新作《World on Its Hind Legs》以十四萬歐元成交,畫廊也同時賣出杜瑪絲(Marlene Dumas)1993年作品《The Blonde》。米羅1968年作品《Femmes et Oiseaux dans Ia Nuit》以六百萬美金售出。德國已故藝術家馬丁‧基本伯格(Martin Kippenberg)1995年作品《I am Too Political》售價一百四十萬美金;法國藝術家貝爾納凡內特(Bernar Venet)1982年木雕《One Indeterminate Line》十六萬歐元,拜威尼斯雙年展展出之名,由一位蘇黎士收藏家購得,看來威尼斯雙年展果然對巴塞爾博覽會多少有些影響。同樣曾於威尼斯雙年展展出的藝術家芭芭拉‧克魯格1987年作品《Untitled(I shop Therefore I Am)》價格低於一百萬美金,由蘇黎士畫廊Thomas Ammann Gallery找到收藏家。

相對於藝術家早期作品已有評論或見解,收藏家的決定當然會快些,新作品則還是需要多一點時間消化以及思索才能在混頓不清的年代讓買家下訂單時沒有猶豫。保羅‧麥卡錫(Paul McCarthy)2008年新作《Piggies Stainless Steel》共有三個版次,博覽會上每版一百五十萬美金由蘇黎士、倫敦畫廊Hauser & Wirth賣出;比利時當代藝術家文‧戴佛耶(Wim Delvoyes)今年威尼斯雙年展期間於珮姬古根翰美術館展出新雕塑裝置,巴塞爾現常出現小一號的作品,而其另一件作品《Saraye Bouali》與保羅‧麥卡錫的豬雕塑互相輝映也找到買家,由布魯塞爾畫廊Galerie Rodolphe Janssen以十五萬歐元售出。

有些收藏家的品味獨具,所看上的作品饒富趣味:英國收藏家麥可金(Michael King)買下義大利都靈畫廊Galleria Franco Noero定價一萬六千八百英鎊的Pablo Bronstein作品《New Desig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Walls for the Display of a Painting, 2009》;以色列畫廊Dvir Gallery展出的Ariel Schlesinger的觀念裝置雕塑《Untitled(Chair)》售出兩件;今年威尼斯雙年展位丹麥與北歐館策劃的藝術雙人組愛爾姆葛林與德拉葛塞特(Elmgreen and Dragset)的一顆圓蛋上面寫者美術館,不含稅要價五萬元,開幕當天即已售出。

展出現場除了藝術品與價格消息滿天飛,還有值得一提的趣事。藝術家克里斯多夫布赫爾(Christoph Büchel)的兩件作品,帶給現場驚奇,一件是他在巴塞爾當地公寓的鑰匙,一共兩副價格再議,終生可以進出藝術家的公寓,特別是當巴賽爾博覽會期間一房難求時;另一件作品則是藝術家自己的錢包,錢包裡有藝術家的身份證、信用卡、駕照等,價格面議,售出後藝術家將報銷證件與卡片,但是如果速度快還是可以敢得上消費一筆,不過這兩件作品應該沒有買家願意出手。

博覽會競爭激烈

除了名門正宮巴塞爾藝術博覽會,Scope藝術博覽會今年以亞洲當代藝術為主題獲得好評,台灣畫廊大象藝術空間受邀參展;Volta Show邁入第五年穩定中成長,來自中國上海的五五畫廊申請通過順利參加;Hot Art Fair則專注於拉丁美洲當代藝術;Solo Project Art Fair第一次加入戰局,但是成績不佳;巴塞爾/邁阿密設計博覽會已經站穩腳跟,自有一批對傢飾設計情有獨鍾的收藏群。

藝術市場景氣是否回春尚難論斷,但是此時的藝術價格確實已經脫離狂飆期也回穩到基本盤,好的藝術家與作品價值仍在,雖有差異調幅不大,最清楚可見的是往年炒短線的藝術買家與被一時吹捧的藝術家都不復見,其實這也是值得欣喜的一面,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