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07, 2004

第九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蛻變

9.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METAMORPH

第九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將於九月十二日正式開幕,代表台灣由台南藝術學院建築藝術研究所設計的「建築繁殖場」於六月在校園公開展示後已編碼拆解,將運往威尼斯參展。

繼上一屆「下一波」之後,本屆總策展人佛斯特(Kurt W. Forster)提出了「蛻變」(METAMORPH)的展出主題。佛斯特在策展理念中強調當今價值與規範體系急劇變動的時代裡,尤其是「建築」一門專業,開啟了新的世代觀,無處不見卻又很難在快速的轉換時空裡交換人們的經驗,因此雙年展將以全面審視的態度來觀察建築概念的轉變與實踐。

展覽主題「蛻變」(METAMORPH)係由METAMORPHOSIS衍生而來,如果從韋伯大字典(Webster's Revised Unabridged Dictionary)的說明,可以從形體上或者是生物學的角度來解釋,有趣的是特別指陳生物器官型態以及功能的變化。佛斯特在此借用了這個生物學的名詞賦予建築「有機」的新生命,同時也強調了建築本身在當今社會轉化的功能與新的思考哲學。

展覽的主題區將從軍械庫(Arsenale)展開,佛斯特追溯自1970年代開始建築規律的新轉變,建築師如艾森曼(Peter Eisenman)、將建築轉化出魚的優游特色的蓋瑞(Frank O. Gehry)、將建築當作紀念性標地的羅西(Aldo Rossi)、折衷主義大師史特林(James Stirling)的發跡與新建築計劃。以歷史的角度呈現建築設計的個人觀點與環境及建築的互動特性。

緊接下來以四個單元來涵蓋當今世界建築設計的樣貌:程式轉換(TRANSFORMATIONS)、地形學(TOPOGRAPHY)、夢想(SURFACES)、氣氛(ATMOSPHERE)與超計劃(HYPER-PROJECTS)。建築師哈蒂(Zaha Hadid)為台灣台中古根瀚美術館所設計的計劃與模型也將在展出之列。

位於綠園城堡(Giardini della Biennale)的義大利國家館將以裝置的方式呈現不同的設計家如何給予建築計劃新靈感,同時轉化了建築新概念。

同時佛斯特也邀請了四位策展人:馬澤(Nanni Baltzer)、查締倪(Mirko Zardini)、布魯托眉廋(Rinio Bruttomesso)、米歇立(Marco De Michelis)分別以不同的主題變形的光.浮動的影(Morphing Lights, Floating Shadows)、室內設計新訊息(Notizie dall’interno)、水都的蛻變(Città d’acqua)、建築工作坊(Scuole di architettura)來全面檢視建築的蛻變。在「水都的蛻變」主題中,將在威尼斯的運河上搭起「海上皇宮」,同時將世界幾個鄰近海港與河川的城市計劃案以另一種風貌表現水都的迷人風情與特色,德國漢堡、中國上海等城市藉此與威尼斯互相產生某種新的聯繫。

今年展出的規模不小,初估超過170個建築事務所的作品(其中包含約200件計劃案)、150組攝影(包含錄影影片與攝影家Armin Linke的大型創作)、以及八件特別的藝術裝置作品,分別由建築師Ben van Berkel、 Peter Eisenman、 Kengo Kuma、 Juan Navarro Baldeweg、 Massimo Scolari、 Ron Arad、 Wilkinson – Eyre、 Sauerbruch + Hutton等人完成。

國家館展出部分將近有50個國家參展,台灣館的展出則列入metaEVENTS項目中。

今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將有一個創舉。繼2003年美術雙年展因SARS的關係讓中國國家館在廣東舉行成為義大利與中國連線之後,中國將於九月廿日至十月六日同時在北京舉辦第一屆「中國國際建築藝術雙年展」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在地球的東、西各一方開幕,雖然主辦單位不同,但屆時可能以衛星傳送或是其他的方式讓觀眾在任何一個展覽會場都能欣賞到另一個雙年展的動態。

依照慣例,正式開幕後將由評審團公佈幾個國際獎項:
終生成就金獅獎、最佳展示金獅獎、最佳年輕建築師獎以及「水都」單元金獅獎

12 September - 7 November 2004
www.labiennale.org


總策劃──佛斯特(Kurt W. Forster)小檔案
佛斯特出生於瑞士,自2002年起定居義大利,除了母語德語之外還精通英文、法文與義大利文。
畢業於瑞士蘇黎士大學建築與藝術史,文學與考古學系,曾執教於美國耶魯大學、史丹佛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以及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等學術單位,擔任加拿大蒙特婁建築研究中心主任、洛杉磯Getty研究中心主任、加拿大建築研究中心委員會委員、威尼斯Andrea Palladio國際建築研究中心科學顧問、曾受邀擔任多項國際競圖評審,其中也包含台灣。目前為德國威瑪(Weimar)包浩斯大學教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