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9月 23, 2011

Sigmar Polke 希格瑪‧波爾克

德國當代藝術除了里希特(Gerhard Richter)與勞賀(Neo Rauch)之外,到底還有誰是評論界與市場都不能忽略的首選人物?

答案是----希格瑪‧波爾克(Sigmar Polke, 1941-2010)。

自1970年開始當代藝術市場指標年度統計的《藝術指南》(Kunstkompass)每年十一月定期於資本家雜誌(Capital)公佈當年的結果,多年來也與具有悠久歷史的科隆藝術博覽會(Art Cologne)合作,但是自2008年起改與經理人雜誌(Manager)合作。據2008年11月所公佈的年度統計,毫無意外,里希特再度掄元,自2004年至今王者地位繼續稱霸,絲毫未見動搖。德國當代藝術界另一位巨星也是自2004年起年年入榜,穩坐季軍寶座,2005年甚至爬升至亞軍的地位,2001年排行冠軍時,里希特還只在亞軍的順位。與這兩位德國超級巨星年年纏鬥的則是美國藝術家紐曼(Bruce Nauman)。

1953年波爾克全家由東德逃往西德杜塞道夫(Düsseldorf)定居,年僅12歲的希格瑪‧波爾克第一次見識到西德經濟奇蹟所帶來的衝擊與矛盾,這個世界全然倒轉的印象深深刻印在波爾克的腦海裡,「消費」與「媒體」等出現在自由國度的主題也於此後成為藝術家創作的核心。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他大量使用廣告或大眾化的圖像並取材便宜的紙板以鉛筆大量素描《愛侶》(Liebespaar, 1967)與《米》(Reis, 1963)都是代表。

1959年完成玻璃彩繪的專業訓練後,波爾克繼續往藝術的路邁進,1961—1967年就讀於杜塞道夫藝術學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從最基礎傳統的繪畫訓練到師承戈慈(Karl Otto Götz)與荷梅(Gerhard Hoehme)的抽象繪畫。除此之外,他也積極參與同期學生的畫展與活動,1963年他與費雪(Konrad Fischer)、里希特、佛斯泰爾(Wolf Vostell)等人在杜塞道夫高舉「資本主義者的寫實主義」(Kapitalistischen Realismus)新運動,並籌組畫展,德國的普普藝術自此誕生。年輕的藝術家們從資本主義的自由國度裡敏銳感受到消費生活在社會的影響,這個新的藝術運動所標舉的是反藝術形式化,挪用商業廣告中的速寫圖像移植到創作中,刻意將粗俗工藝與媚世品味至於畫面的背景,顯示整個社會被消費行為的控制,再將名藝術家的作品轉嫁的其創作中,如《杜勒的兔子》(Dürer Hase, 1968)與《安德列在台夫特》(Carl Andre in Delft, 1968)。波爾克將德國藝術大師的名作兔子以素描的方式簡單幾筆勾勒,背景卻是俗不可耐的彩色印花布,呈現了極度的矛盾反差;美國極限主義大師之ㄧ安德烈作品以簡單的造型為創作基底,《安德列在台夫特》一作卻刻意將荷蘭台夫特最有名的藍陶圖像佈滿整個畫面。

波爾克於當年的杜塞道夫畫展中,取材報紙與雜誌上的食品圖片,畫面上充斥這些資本主義國度的消費廣告與生活型態,但卻也對戰後德國分裂為東西兩德,貧富懸殊的嘲諷。其筆法粗曠而缺少傳統繪畫的精緻,但是波爾克卻是在精心設計所建構的拙劣表象,看似笨拙無章法並且拒絕虛偽的高尚與精巧,其中則蘊涵高超的藝術理念與技巧,畫展當時造成轟動,同時也奠定了德國新繪畫的誕生。

1966年尚未從學院畢業的波爾克便獲得巴登巴登德國青年藝術家大獎(Kunstpreis der Deutschen Jugend in Baden-Baden),1970年起於漢堡藝術高等學院任教(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in Hamburg),1975年取得教授資格。

1963-1969年期間,波爾克另外創造了新的繪畫風格,將陳年的印刷舊照片不斷放大,圖片上的網點越顯突出,猶如廉價的通俗畫報,雖然他模仿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細點繪描,但卻以毫無規則的排列掩蓋原來的圖像;到1971年為止,波爾克又在極為廉價的編織物上堆疊畫色與圖像,但是圖像刻意幼稚化、突兀化,將普羅大眾的消費物質做了一番既是歌頌又是嘲諷的處理。藝術家一方面由攝影沖洗相片中的影像形成與再製獲得靈感,畫布呈現了放大的攝影圖片效果,並且刻意突顯點狀,《女性朋友們》(Freundinnen, 1965/66)就像是一張被放大了數百倍的相片,藝術家的手工技術與科技產生的圖像互為對比,《唐吉科德》(Don Quichotte, 1968)則是典型的代表作之ㄧ,早已深植人心的唐吉科德故事與人物形象在畫面中變得模糊虛幻;另一方面除了將點狀擴大之外,又特意以拙劣的繪畫線條玩弄繪畫的嚴肅性,點狀呈現不規排列與大小組合,效果已經脫離純綷的攝影再現,僅僅取截其表面形式,而作品已經呈現了不同的趣味,猶如漫畫或是兒童的天真塗鴉,《馬鈴薯頭》(Kartoffelköpfe (Mao &LBJ) , 1965)也表現了藝術家幽默的一面。

70年代開始,波爾克極為熱衷於當代的社會政治議題與歷史題材兩者交互為用的古今暗喻,諸如法國大革命與德國納粹主義,過度的理性反而成為恐怖屠殺的種子。創作風格上也大幅轉變的波爾克,甚至迷戀上攝影,他旅遊至阿富汗感受到另一端世界的自由,是的!是自由,現在大概沒有人會想像,當年的阿富汗正風行由歐美傳入的嘻皮風格(Hippies),首都喀布爾(Kabul)的自由氛圍猶如中東的阿姆斯特丹,這次的旅遊經驗也大大刺激了波爾克對現實世界的觀點與觀察角度。他執起相機記錄旅行,也開始在暗房中研究相紙與藥水,在偶然的錯誤工作中,化學藥劑的潑灑竟然給了他新的創作靈感,雖然點狀繪畫風格沒有遠離他的創作至今,但是他在畫面上又新加入了點潑、塗抹等技術。

2009年三月中旬於漢堡美術館(Hamburger Kunsthalle)才開展的「希格瑪‧波爾克-一介平凡如我輩!當代與當代性」(Sigmar Ploke. Wir Kleinbürger! Zeitgenossen und Zeitgenossinnen)以這位藝術七零年代的作品與創作為經,旁及的社會氣氛為緯,以研究的方式分為三個階段分別從當時藝術家的同儕、流行文化與政治三個主題剖析藝術家創作階段中連結六零年代與八零年代風格的重要風水嶺。《人群》(Menschenschlage,1972-74/76)與《大屠殺》(Schweineschlachten,1976)同時在提出現實世界的政治利害與殘酷,而表現的手法卻不是全然的血腥控訴,透過不同材質的使用與混雜精巧與隨性的畫面安排,加上新的演譯手法,竟然如同漫畫一般,暴力中又帶著荒謬。《超級市場》(Supermarktes,1976)如同延續的消費社會主題,但在內容與畫面的處理上比早期更豐富;《樹屋》(Baumhaus,1976)的背景與主題畫面分別採用了傳統素描的深厚功力以及背景蓄意分割的三個漸層與色塊,輔以新的顏料與塗抹技巧,充分展現藝術家游刃於基礎繪畫與創新風格的精采。

波爾克於2007年準備威尼斯雙年展受邀作品前破例開放他的畫室讓記者參觀訪問,一向對訪談或是攝影敬而遠之的藝術家難得侃侃而談他的理念,一段訪問中他曾解釋畫面中的形象於他而言並非是最重要的,人類的行為在任何過程中所產生的欲想才是他像要表現的主題。他又提到,有些作品他刻意以拙笨的方式處理,好像是犯罪的快感,觀眾一方面會害怕但是依方面又會想要去接近看個仔細。

80年代起,波爾克又開始嘗試不同的技法與創作素材,排除傳統的原料,甚至不使用油畫布,各種化學藥劑他都不排斥,甚至封蠟、酒精等,塗滿樹脂的染布再鋪排種種的劑料,整個畫面變得呈現半透明,因著溫度、溼度以及化學物質的交互作用反應,分解再組合,之後又產生變化,抽象化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變化多端,也仿若是生命的無常。其實這也多少反映了藝術家的個性,倫敦泰德畫廊館長塞羅塔(Nicholas Serota)曾經於1995年為波爾克籌備個展,他形容藝術家的不可預測性讓它變得具有迷人的地方,它可以將普通的金屬變成黃金、將平淡破損的織布變成偉大的畫作。「但是他也是一個非常難以接近與掌握的人,看似容易卻極其複雜。」我見到藝術家本人只覺得他就是一個從外表看來極其平凡隱身在人群中的一個中老年人,甚至是他的大型研究個展記者會與開幕,竟然一句話也都不願開口,但是他表現的又不是害羞。《金塊》(Lump of Gold,1982)藝術家將砒霜直接塗抹在畫布上,用以強調材質本身於作品中所散發製造的能量可以與圖中的形象為之抗衡,他喜歡在畫面上找尋各種可能表現出比形象更為巨大的力量,一件有害的物質也相對的會是一帖良藥,就如砒霜的作用一般,藝術家從這些不是傳統的繪畫素材上找尋到社會的意義並且注入其創作中。而《B 門曝光模式》(B-Mode,1987)則是波爾克從攝影技術中獲取的靈感,一種手動控制的曝光模式,B-Mode同時也是醫學上使用的超音波模式的一種,這些科學機械卻成為藝術家手法控制的創作。因此觀賞波爾克的作品絕對不是僅僅從畫面上的圖像來解讀,藝術家以材料與手法創造出新的觀賞方式,更有人稱他是藝術界的煉金師。

1981年的作品《桌背》(Tischerücken,1981)與《流氓》(Gangster,1988)都是在大幅的作品上塗了一層亮光透明劑,畫面呈現的效果又比以往的作品層次豐富,畫面成為透明,畫框與畫架都清楚可見,波爾克將畫框與支架都當作作品完成的過程與一部份,空間感更為擴充加強。《桌背》(Tischerücken,1981)又是藝術家新的創作紀元開始,不同於巴澤利茲(Georg Baselitz)將完成的畫上下顛倒,波爾克將畫布正反對調來創作,觀眾看到的是畫框木條支架,但是因為透明又能透視另一面傳統稱之為畫面的形象,藝術家將所謂畫布與畫框的局限全部打破。

1986年波爾克受邀為德國國家館於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展出果然一鳴驚人並獲頒金獅獎最佳國家館殊榮。九零年代波爾克持續在創作上尋找不同的新發現。《神奇燈籠》(Laterna Magica ,1988-96)被視為是波爾克的代表作之ㄧ,由多幅畫作組合而成,排列如同一扇一扇的窗戶,圖像則取材自十七世紀以法文出版的煉金術書Mutus Liber。

2007年波爾克於席根當代藝術館(Museum für Gegenwartskunst, Siegen)所展出的大型個展又發表了他取用3D立體照相技術的「透視畫」(Linsenbilder)畫面出現夢幻迷離的效果與其前作迥異。同年他又受邀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國際展中出現,《時間的座標》(The Axis of Time)於展場中成為最醒目的作品之ㄧ。

雖然世界各地的收藏家與美術館爭相排隊要收購其作品,他卻不像昆斯(Jeff Koons)、赫斯特(Dimien Hirst)、或是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持續創作以應付更多的需求並成為當代藝術界的超級巨星,相反的波爾克極為重視隱私,有時讓人以為他總是將交流的門關上,有個在德國流傳的故事是展覽在即,美術館卻怎麼也找不到藝術家,留言一星期之後他才回電,但這已經是超過一個月都不聯絡的快速回應了。

即使人們習慣將波爾克的創作歸類為由美國傳入德國的普普藝術派別,但是藝術家卻拒絕如此輕易的對號入座,每個創作階段無論是題材或者是媒介他都大膽創新,尋求實驗。波爾克也曾拿起相機記錄觀念與表演藝術,其創作之多元也可稱之為藝術界的變色龍。

波克為戰後最重要的普普藝術代表人物之一,他從攝影的技術與沖洗相紙的材料撰畫為畫布上的創作,甚至使用有毒的化學藥劑,以極端辛辣的態度諷刺美國的商業藝術與學術霸氣。波克曾三度受邀參加「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kassel,1972、1977、1982年)、1986年「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更獲得「金獅獎」殊榮,表彰其繪畫的開創性精神與技法。波爾克生前在漢堡美術館的大型研究展三部曲「一介凡夫如我輩!當代與當代性」(Wir Kleinbürger! Zeitgenossen und Zeitgenossinnen)成為藝術家過世前最重要的學術研究展。

希格瑪‧波爾克重要獲獎紀錄
1964德國青年藝術家大獎(Kunstpreis der Deutschen Jugend in Baden-Baden)
1975 聖保羅雙年展最佳繪畫獎(Awarded the prize for painting at the XIII Bienal de Sao Paulo)
1986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Golden Lion at the XLII Biennale di Venezia)
1988德國巴登福騰堡國際繪畫大獎(Baden-Württemberg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Painting)
1994荷蘭阿姆斯特丹Erasmus Prize大獎
1995美國匹茲堡卡內基國際展獎(Carnegie Award at the Carnegie International,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1998美國紐約PS1當代藝術中心超級大獎(Infinity Award for Art; P.S.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New York)
2002日本皇室世界文化獎(Praemium Imperiale awarded by the Japan Art Association)
2007德國席根魯賓斯藝術大獎(Awarded the Rubens Prize Siegen, Germany)


希格瑪‧波爾克重要個展
2009
Sigmar Polke : Wir Kleinbürger! Kunsthalle Hamburg(2009-2010)

2007
Sigmar Polke, Museum Frieder Burda, Baden-Baden
Sigmar Polke: Retrospektive ,Museum Moderner Kunst , Vienna
Sigmar Polke / Rubenspreis Museum für Gegenwartskunst, Siegen

2006
“Sigmar Polke – Alice in Wonderland”,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Osaka, Osaka

2003 - 2004
"Sigmar Polke: History of Everything", Tate Modern, London

1995 - 1996
"Sigmar Polke Photoworks: When Pictures Vanish",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Los Angeles (CA), USA (Tournee) (solo)

1995
"Sigmar Polke. Join The Dots", Tate Gallery Liverpool, Liverpool, GB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