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8月 31, 2011
Michel Comte 攝影師柯姆特
360°名人現身,無所遁形-科姆特攝影回顧展
法國第一夫人卡拉布妮(Carla Bruni)十五年前的艷照在蘇富比拍賣會場上出現、巴西籍德裔超級名模姬賽兒(Gisele Bundchen)大解放、德國賽車明星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竟然沉穩低調又溫和。這些名人在攝影師柯姆特(Michel Comte)的快門捕捉下都呈現了不為世人認知的一面,同時也滿足了世人的好奇心。
1954年出生於瑞士蘇黎世的柯姆特最早學的是藝術品修護,然後自學攝影闖蕩江湖。1979年幸運之神降臨,德國時尚設計大師拉格菲爾德(Karl Lagerfeld)點名由他為品牌Chloé拍攝廣告宣傳照,他也搬到巴黎開始了專業的時尚攝影。
1981年柯姆特搬到紐約,隨後又遷往洛杉磯為時尚雜誌Vogue擔任攝影。他如此形容自己毫無止盡的工作:我經常生活在某種邊緣。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小子到世界名人爭相點名的御用攝影師以及時尚雜誌絕對不肯放過的攝影藝術家,柯姆特的快門捕捉了藝術、音樂與娛樂圈的名流,舉凡藝術家兼導演虛納貝爾(Julian Schnabel)、演員傑洛米艾倫(Jeremy Irons)、黛咪摩爾(Demi Moore)、泰森(Mike Tyson)、卡拉布妮(Carla Bruni)、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納歐蜜坎貝爾(Naomi Campbell)都在他的攝影機前流露出少有卻真實的表情。
除了人像攝影,柯姆特也喜歡紀實式的攝影,他為紅十字會掌鏡,深入阿富汗、伊拉克、波士尼亞、或是蘇丹等爭戰地區。目前柯姆特正在拍攝一部關於紅色高棉(Khmer Rouge)的殘暴故事電影。一個雙眼看著世界名人的攝影師,卻又走入人間望向死亡,這或許是他作品透露人物靈魂的訣竅。
星期二, 8月 30, 2011
Disillusion, the initial stage of growing up
Dream and desire can be the most valuable and unforgettable secret and delight when a boy turns into a man. But the artist, Shin Ki-Woun, is trying to destroy the images, figures, belongings and belief.
The studio of the artist is like a destruction factory full of different size self-designed machines, which can grind almost anything from tangible into formless powder. As the novelist JD Salinger in his book The Catcher in the Rye : “What I have to do, I have to catch everybody if they start to go over the cliff— I mean if they're running and they don't look where they're going I have to come out from somewhere and catch them. That's all I'd do all day. I'd just be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nd all. I know it's crazy, but that's the only thing I'd really like to be. I know it's crazy.” The artsit knows it's crazy to warn boys and men not to make their daydreams. But he is still like a critic showing us how we live in a world, where is congested with fantasy and unreality. The viewers are compelled by the artist to confront the truth. Is it the cost of obtaining the life experience? Or is it the loss of “Age of Innocence”?
Superman, spiderman are the idols of boys or the most of men’s childhood. Those figures remind the viewers those joyful and precious time of past, when boys can escape from the reality to fancy. The icon of hero and freedom is ruined by the artist in sudden even the music is playing with “What a wonderful world” and “In the mood for love”. There is no more enjoyment of ease and comfort. The artist pulls the actuality in front of the viewers brutally.
Those works testify that the power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contracts is held within language. Shin is not like Vito Acconci and Marina Abramovic, who utilized their own body's public and personal identities as a primary material to create a mental space for social awareness using both sadist and masochistic concepts within their art forms. He chooses different icons and idols representing himself or most of men’s childhood. The artist stands behind the monitor questioning the viewers where the value of one’s life is. “Where is the memory?” This is the big question from artist.
The clock was ground into dust as well. “Time” was not running until it was destroyed. Can one stop the time for running? On one hand, we are reminded to grow up instead of remaining in the past; On the contrary, the artist is trying to stop the running time and to keep the age of innocence. The word “Time” is defined as “a nonspatial linear continuum in which events occur in an apparently irreversible succession.” Encarta, Microsoft's Digital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time as "System of distinguishing events: a dimension that enables two identical events occurring at the same point in space to be distinguished, measured by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events." What is in the artist’s mind about “Time”?
It becomes allegoric when the films are showing one by one.
《20century boy》shows three small monitors, in which iPod, game player and cellular phone are the same ground by the artist. Meanwhile T Rex’s “20. Century boy” is playing…
Friends say it's fine, friends say it's good
Ev'rybody says it's just like rock'n'roll
Sin Ki-Woun creates a confusing and puzzling atmosphere suggesting an era of mixing up value. Sadism can be also seen in the exhibition when CCTV films itself is ground from the reflection of a mirror. Audience once goes into the venue, catching an eye on the screen before the machine. People may wonder “Why am I in the film?” Then he/she realizes that it is shooting from a camera, which is under harassment. The audience turns into one of the witness, but also on of the victims.
As a young artist, Shin carries a lot of burden and duties to be an old wisdom. He doesn’t allow himself to be released too much. He brings the viewers facing suffering situation. But as a wise audience, you can also question the artist: “Where is the suffering coming from?”
星期一, 8月 29, 2011
Fashion, Design and Art 設計時尚與生活藝術
近幾年流行時尚設計大行其道,媒體與名人推波助瀾成了最佳的宣傳,但是仔細推敲時代的推移其實也是有機可循。過去物質缺乏、經濟蕭條的時代,人們重視的是實用價值;如今世代轉移,除了實用之外,我們也開始追求生活的品味,這也代表了新時代生活的特色。以往的美術館或博物館都以繪畫、雕塑或者其他視覺藝術創作為主,其實我們也發現還有許多不同的博物館產生,家飾設計、流行時尚、香水、鑽石博物館展現了新的創意與生活。
傢飾設計博物館
位於德國、法國與瑞士三國交界的德國小鎮威爾(Weil am Rhein)臨近萊茵河因此得名,居民不到三萬人卻有個全世界聞名的維特拉設計博物館(Vitra Design Museum)。先不談收藏與展覽,光是整個園區的幾棟建築都由大名鼎鼎的建築師群設計就絕對值得前往參觀:設計製造工廠廠房的建築師有西薩(Alvaro Siza)、葛林修(Nicholas Grimshaw)、蓋瑞(Frank Gehry)、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的建築事務所(SANAA);消防建築由哈蒂(Zaha Hadi)設計;會議廳是安藤忠雄(Tadao Ando)的傑作;今年6月完工開放的博物館消費中心新建築則是由北京奧運國家體育場與慕尼黑足球場建築師赫爾佐格與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所設計完成。這些建築師不僅國際知名,多位更榮獲普立茲建築獎的榮譽肯定,維特拉設計博物館從外觀門面就體現了其精神與特色。
1934年德國人費爾包(Willi Fehlbaum)接手了瑞士巴塞爾一家建築設計公司的事業,1950年他便在威爾小鎮成立維特拉公司並且買地興建廠房,逐步開拓設計事業,沒想到一場大火在1981年燒毀了大部分廠房,公司接班人羅夫‧費爾包(Rolf Fehlbaum)邀請英國高科技流派(High-Tech)建築師尼可拉斯‧葛林修(Nicholas Grimshaw)設計新的房舍,自此開啟了維特拉新的面貌。
Vitra維特拉可以稱得上是歐洲現代傢俱特別是座椅的設計中心, 1980年代起因為新的接班人與廠區建築設計,Vitra除了承續原有的簡單樣式、豐富色彩、環保概念辦公與居家座椅設計生產之外也開始致力於設計人才的培育,並設有工作坊提供課程讓民眾參與,從一家私人設計生產公司發展出具有社會教育使命的博物館與教育中心。
維特拉博物館收藏了數百張近百年來重要的座椅設計:例如丹麥設計大師潘頓(Verner Panton)設計出全球第一張椅身與椅腳一體成型的經典作品,他的座椅線條宛如美人魚,不僅重是人體工學更具觀賞價值,至今還是許多人的最愛。同時為特拉也持續與全球頂尖的設計師合作推出新的設計產品:Jasper Morrison、Mario Bellini、Marcel Wanders、Ronan and Erwan Bouroullec等設計師都與維特拉有精采的合作設計。 一個原來以生產葡萄酒為主業的小鎮,因為一家私人公司改變了整個生態,威爾鎮如今已經是椅子之鎮的代表,維特拉公司甚至邀請當地居民與商家公同參與「椅子之城」計畫,參予者從維特拉典藏的世紀經典椅中選擇適合與喜愛的款式,依據原設計放大一點五至八倍大,然後將其置放在小鎮公共空間,成為新的公共藝術設計,自1990年至今二十年,已經有二十張椅子被選擇成為公共藝術並出現在小鎮的各地。
參觀維特拉博物館如果沒有報名團體導覽行程,廠房區等大師建築就無法參觀,但是由蓋瑞設計的白色流線博物館以及由赫爾佐格與德梅隆設計的消費中心則開放所有觀眾參觀。博物館每年有三到四檔主題或專題性設計展覽,並且策劃設計展覽在全世界各地巡迴展出,參觀展覽後觀眾也可以到消費中心選購小型模型或其他紀念品,其他樓層則展示了維特拉生產的設計家飾在不同空間的景觀,同時可以訂購。
維特拉與威爾小鎮成就了企業、公共藝術與居民生活的結合典範。
時尚設計博物館
比利時的安特衛普(Antwerp)是歐洲甚至是全世界重要且知名的貨運港,但是許多人不熟析其實這裡不但是鑽石重要的加工城市與交易中心,同時也是歐洲時尚的重要據點之ㄧ。城裡當然少不了鑽石博物館(Diamantmuseum)與時尚設計博物館(ModeMuseum Provincie Antwerpen)。
安特衛普是個極為富裕的城市,傳統的海運事業更塑造了城市自由不驥的氣息,當然也孕育出富有創意的思想與藝術家,比利時當代藝術家大多選擇在此設立工作室創作而非首都布魯塞爾,國際時尚界重要的安特衛普六君子(The Antwerp Six)也來自此地的皇家藝術學院。
1980與1981年畢業於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服裝設計系的六位學生Walter van Beirendonck、Ann Demeulemeester、Marina Yee、Dirk van Saene、Dries van Noten、Dirk Bikkembergs(其後淡出)以及後來加入的Martin Margiela。風格截然不同:Whilst Van Noten的圍巾使用異國情調的布料、珠狀的薄紗,染印的裙子則是來自印度、摩洛哥和埃及傳統手工藝;Van Beirendonck從未來主義的時尚概念出發設計,大膽的圖案與剪裁,都帶著誇張與挑戰。最初他們共同籌畫時裝秀,1988年倫敦的時裝週上一鳴驚人,獲得前所未有的高評價與掌聲,英國媒體也謂他們取了安特衛普六君子的封號,同時國際時裝界也注意到安特衛普的學院訓練及成績,充滿創造力的設計與完美無暇的比利時流行工業手藝在流行時尚圈也占據了重要的版圖。
雖然倫敦時裝週的成功打響了這些年輕設計師的名號,他們並沒有選擇倫敦或巴黎發展,反而繼續留在安特衛普開發品牌,同時有了獨立的展示空間與店面,安特衛普六君子掀起了新設計師的創新風潮,這些店面在市區連結成一條時尚大道,而大道中心則是設計實尚博物館。安特衛普六君子響亮的稱號,使得每年皇家學院服裝設計系的畢業秀總是吸引眾多目光,每年六月,安特衛普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記者、雜誌編輯和攝影師,企圖尋找下一個新天才。
安特衛普時尚設計博物館(ModeMuseum Provincie Antwerpen)在時勢推波助瀾下開館,每年有兩檔重要的設計主題展覽介紹時裝設計的歷史與最新動向。目前展出的是帽子大師瓊斯(Stephen Jones)的頂上設計,一百二十件天馬行空的帽子件件都是藝術創作,這些收藏都來自安特衛普本地Geert Bruloot與Eddy Michiels收藏家,看來安特衛普之成為時尚流行的重鎮早有跡可循。三十年來瓊斯位許多知名國際品牌設計,甚至黛安娜王妃、瑪丹娜、凱莉米諾到碧昂斯等名人都在各個場合與音樂錄影帶中展示了他的設計。
走在安特衛普的街道上看著每個玻璃櫥窗所展示的不同設計師最新創作,流行的氣息就瀰漫在每個移動的步伐裡。
香水博物館
巴黎有數不清的美術館、博物館,但是在歌劇院與老佛爺百貨公司附近有一家香水博物館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香水的重要性,對歐洲人而言就像是另一件衣服必須穿戴一般的程序,同時也是禮貌與代表個人品味的展現。
擁有超過三百年歷史的法拉戈娜(Fragonard)香水是法國歷史悠久的品牌,至今還保留歷史的香水工廠。來自小鎮Grasse,但是如果走訪巴黎,法拉戈娜在此也有工廠、展示櫃與博物館(Musee Du Parfum)。在香水博物館裡觀眾可以回故鄉水產生的歷史以及如何製造的過程,甚至每個年代不同的香水瓶都是精采的藝術設計傑作。
1983年香水博物館已經在巴黎開始展示,不同我們以往參觀博物館的經驗,這一次是真正能在肌膚上體驗,而且是用嗅覺來參觀館,香水從原料選擇、蒸餾、浸泡與油淬法其中不僅要對自然植物有科學的分析,還必須在嗅覺的世界裡製造出想像的空間,其實在喧囂的巴黎街頭,此處突然是靜謐安詳的天堂。
星期日, 8月 28, 2011
Julian Rosefeldt 朱利安•羅瑟菲爾德特
德國錄像藝術家朱利安•羅瑟菲爾德特(Julian Rosefeldt)的作品若要說在國際上最大的能見度應該是曾經以「蘿拉快跑」(Lola rennt)一舉成名的德國導演湯姆•提克威爾(Tom Tykwer)令一部執導的電影The International片中,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裡男主角克里夫歐文(Clive Owen)與女主角納歐密華滋(Naomi Watts)追逐場景中,緩慢移動的錄像展覽作品就是來自羅瑟菲爾德特。
如此大費周章描述其實是在說明這位藝術家還沒有 受到亞洲藝術圈的重視,但卻是値得介紹的藝術家之ㄧ。羅瑟菲爾德特曾受邀參加聖保羅雙年展、塞維亞雙年展與第一屆雅典雙年展,多頻道錄像作品呈現同依事件 的不同角度,或者是類似情境不同事件,藝術家經常以緩慢的運鏡包覆瀕臨崩潰的巨大情緒,形成更強大有力的震撼。
《生活在遺忘之中》(Living in Oblivion)2010在柏林市立畫廊(Berlinische Galerie)所展出的三件作品包括:《位移》(The Shift, 2008)、《城市隱形》(Hidden City, 1994/2010)、《慕尼黑—未知的大教堂》(München-Die unbekannten Kathedralen, 1995)。展覽特別由長期合作的建築師Piero Steinle打造特殊的展場,觀眾走入每個播放空間猶如進入不同的時光隧道,在鏡面中反照觀眾與自己的臉龐以及展場的純白空間,進入播映室後一片漆黑, 瞬間進入藝術家所設定的情境之中。
《慕尼黑—未知的大教堂》以180度半圓的空間,陸續播放慕尼黑不為大眾所熟知的廢棄 空間,觀眾彷彿置身其中,經歷慕尼黑的工廠、下水道;《城市隱形》所記錄的是當年希特勒在慕尼黑國王廣場(Königsplatz)欲建造的NSDAP總 部,如今此處是藝術史研究中心(Zentralinstitut für Kunstgeschichte)。羅瑟菲爾德特來自慕尼黑,因此早期作品都從自己生長的城市開始,但是藝術家目前居住於柏林,他的作品從2003年起也 開始了不同的風格,更多當代城市生活寫照或者是從情境描繪心理的無劇情劇場錄像作品。
2008年的作品《位移》由一位演 員再不同空間情境中分別扮演四個不同的角色,但是畫面以四屏道同時出現,不同的工作場景,每個工作猶如生活固定的儀式反覆不斷,最後四個人物同時在倦怠失 落的同時進入時空隧道,到達未知的空間,此時畫面出現科幻電影的場景,藝術家接軌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72年作品《飛向太空》(Solaris)與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1968年作品《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向大師致敬。
如此大費周章描述其實是在說明這位藝術家還沒有 受到亞洲藝術圈的重視,但卻是値得介紹的藝術家之ㄧ。羅瑟菲爾德特曾受邀參加聖保羅雙年展、塞維亞雙年展與第一屆雅典雙年展,多頻道錄像作品呈現同依事件 的不同角度,或者是類似情境不同事件,藝術家經常以緩慢的運鏡包覆瀕臨崩潰的巨大情緒,形成更強大有力的震撼。
《生活在遺忘之中》(Living in Oblivion)2010在柏林市立畫廊(Berlinische Galerie)所展出的三件作品包括:《位移》(The Shift, 2008)、《城市隱形》(Hidden City, 1994/2010)、《慕尼黑—未知的大教堂》(München-Die unbekannten Kathedralen, 1995)。展覽特別由長期合作的建築師Piero Steinle打造特殊的展場,觀眾走入每個播放空間猶如進入不同的時光隧道,在鏡面中反照觀眾與自己的臉龐以及展場的純白空間,進入播映室後一片漆黑, 瞬間進入藝術家所設定的情境之中。
《慕尼黑—未知的大教堂》以180度半圓的空間,陸續播放慕尼黑不為大眾所熟知的廢棄 空間,觀眾彷彿置身其中,經歷慕尼黑的工廠、下水道;《城市隱形》所記錄的是當年希特勒在慕尼黑國王廣場(Königsplatz)欲建造的NSDAP總 部,如今此處是藝術史研究中心(Zentralinstitut für Kunstgeschichte)。羅瑟菲爾德特來自慕尼黑,因此早期作品都從自己生長的城市開始,但是藝術家目前居住於柏林,他的作品從2003年起也 開始了不同的風格,更多當代城市生活寫照或者是從情境描繪心理的無劇情劇場錄像作品。
2008年的作品《位移》由一位演 員再不同空間情境中分別扮演四個不同的角色,但是畫面以四屏道同時出現,不同的工作場景,每個工作猶如生活固定的儀式反覆不斷,最後四個人物同時在倦怠失 落的同時進入時空隧道,到達未知的空間,此時畫面出現科幻電影的場景,藝術家接軌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72年作品《飛向太空》(Solaris)與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1968年作品《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向大師致敬。
星期六, 8月 27, 2011
Korean contemporary art 泡菜的滋味 ──韓國當代藝術現況
韓國是一個在各方面轉變極為快速的國家,不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或者是藝術都有著令人驚訝的躍變活力,自早前中國的藩屬、日本的殖民痛苦經驗、一直到韓國國內的政治局勢,1948年大韓民國成立,1950-1953年爆發戰爭、光州事件、學生標舉民主的抗爭,血淚的揮灑幾乎成了韓國人日記裡無法抹滅的印記。1993年金泳三代表民自黨在競選中提出「穩定中推進改革」、「清廉的政治」、「強有力的政府」等口號,獲得民眾空前的支持,韓國開始邁向一個新的紀元。
「民眾藝術」則是藝術家對於舊體制與當時約定俗成觀念的反動,藝術家認為單調的形式主義根本無法呈現韓國獨特的社會與歷史背景及現況,他們開始從平民百姓的生活找尋靈感與素材,描繪鄉村生活與貧窮的現實人生,道出工人階級在資本主義宰制下的心聲,更毫無顧忌的使用以女性為主的性愛照片或文字強調主體意識,一連串有組織的藝術家革命在韓國出現,雖然於1988年因為整個韓國將焦點集中於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風雲湧現,「民眾藝術」突然嘎然而止,然而此宣言與運動影響了後輩至今的年輕藝術家。
韓國因為奧林匹克運動會一夕成為世界目光的焦點,金泳三當選總統後主張的「世界化」,以及2002年的世界杯足球賽,都將韓國與世界拉起了綿密的關係,不僅政治經濟的改變,文化藝術與世界的交流更是蓬勃,首都首爾幾乎變了另一個模樣,年輕人不再如老一輩對傳統充滿了愛卻又缺乏自信的畏縮,展現出來的是與世界平起平坐的驕傲。
民眾開始將眼光放遠到世界正在發生的大事,1994年韓國國立當代美術館將美國惠特尼雙年展搬到了韓國展出、1995年光州雙年展請了為數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參與。1994年韓國國立當代美術館規劃了「民眾藝術十五年──1980-1994」回顧展,其實也正式宣告「民眾藝術」走入歷史,此運動已經不再是當前藝術家仍要高舉的口號。
1990年代後的韓國藝術
西方於1970年代大興「後現代主義」,韓國於1980年代中期僅是報紙與藝術雜誌偶爾提及的新名詞,1990年起「後現代主義」卻成了最時興的流行語,甚至咖啡店或精品店都以此為店名吸引消費族群,大眾傳播事業大肆崛起帶動了風潮,西方的流行訊息傳遞至韓國的速度飛快,韓國人不再閉塞於殖民的悲愴記憶中,女性主義抬頭,運用科技的錄像藝術成為時尚,攝影藝術受到注意,裝置藝術變成最新的藝術創作手法。新一代的藝術家比前輩顯得更為積極與勇於面對國際藝術的挑戰,或者更應該說是充滿的強烈挑戰的野心,藝術家不再尋求同儕的支持,轉而走向更為獨立的道路,他們積極在傳統與現代間找尋自己的定位,一種僅屬於藝術家本身獨特的況味,因此年輕一輩的藝術家開始從自己的出生背景挖掘真相,將自己當作是研究或是閱讀的對象,他們要找出的不僅是擺盪在新舊間的新認同,更要從亞洲的文化裡找出屬於韓國本身的獨特性,依附於中國傳統或是被日本文化侵蝕的曖昧不清更需要強烈的毅力來分辨。
除了韓國國內藝術家對於當代生活的關注,對人類環境與認同的議題思考之外,一群在國外出生或成長的年輕藝術家更是對韓國當代藝術發展推波助瀾的新力量。1995年韓國國家館正式在威尼斯雙年展中出現,成為25個綠園城堡中國家館的一員,同時也是第二個在此出現的亞洲國家。僅僅如此已經讓韓國足以大大驕傲,國家館的參展藝術家Jheon Soocheon獲得特別獎,1999年另一位藝術家Lee Bul又獲得同一殊榮,金守子(Kim Soo-joo)與徐道淮(Su Dong Ho)的作品也在雙年展的國際展中出現,對於韓國當代藝術界而言都是正面的強化劑。
不過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韓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如春天盛開的繁花。年輕藝術家倍增,每年從藝術學院或是大學的藝術系畢業的學生超過千人,一個社會如何容納每年數千人數增加的藝術家確實令人無法想像;再則以首爾為例,幾乎每個月都有新成立的畫廊,除了週日以及週一晚間之外,每天晚上都有新的展覽開幕,每一檔展覽長則一個半月,短的一個星期則結束,為了提供更多展出的空間與場地,也為了新藝術收藏群的需要,不斷的發掘年輕藝術家、隨時提供不一樣的展覽成了畫廊經營者的忙碌工作。
首爾市立美術館、韓國國立當代美術館等公立單位以及為數頗多的私人畫廊每年都推出新年輕藝術家的個展或群展。2006年國立當代美術館以「YKA(Young Korean Artists)」為新世代藝術家舉辦每兩年一次的展覽,展出Kim Shin-il、Kiman Young、Kim Hong-hee、Mok Jin-yo、Park Mi-koung、Ahn Kang-hyun、An Jung-ju、Lee Kang-won、LeeHaiMinSun、Jackson Hong、Jung Jae-ho、Jo Hae-jun、Zin Ki-jong、Choi Sang-ah、Hong Bo-ram、Hwang Jong-myung十六位藝術家的作品,平均年齡不過三十歲而已;首爾市立美術館(自2004年開始,2006年為第二次舉辦)同時推出「Selected Emerging Artists SEMA 2006」以主題的方式將三十位藝術家的作品分別呈現在六個架構中,呈現韓國年輕藝術家如何面對所處社會與文化的現狀。三星企業支持的Rodin Gallery也在同時推出「Symptom of Adolescence」展出Min Hwa Choi、Young Whan Bae、Hein-kuhn Oh、Do-ho Su、Jia Chang、Minouk Lim、Gim Hongsok、Flying City、Manki Yang、YP771207701-@、Tae-joon Hyeon、Area Park等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加上私人畫廊以年輕藝術家為專題的展覽,光是2006年九月裡便有超過百位的年輕藝術家作品同時出現在首爾的美術館或畫廊。更有趣的是這些展覽的標題都是直接以英文命名,沒有韓文,韓國當代藝術企圖與國際接軌的企圖非常明顯。
如同前述,新的藝術家不再依附任何的團體,他們從自己的成長背景或生活體驗中找尋靈感的源頭與創作的主題,這個社會也似乎渴望須看到更多藝術家對社會現實或是個人生活的反映,尤其中觀眾可以找到一絲絲的慰藉或者認同。
藝術家運用的媒材多反映的當前科技的進步,從錄像到裝置不一而足。有一個現象倒是可以特別注意:韓國的藝術科系中對於創作的類別與媒材分開教授,如今仍有許多學生是從東方傳統繪畫系畢業,這些藝術家所呈現的水墨或是素描往往具有強大的爆發力或質疑,他們在屬於傳統東方的水墨與紙張間尋找除了東方與西方以及油畫與水墨分別之外的可能。
設藝術村如同蓋公寓
在台灣蓋公寓的速度飛快,價錢好、獲利高,當然在韓國也是相同的情形,房價高漲對上班族而言簡直是惡夢一生。但是與台灣不同的是藝術家駐村或是藝術家工作室的設立不僅僅是公家單位的政策,私人企業、基金會、畫廊都投入支持藝術家的行列。
韓國國立當代美術館底下設有兩個藝術村:Goyang Studio 與Chang Dong Studio提供藝術家三個月或一年的駐村與此地的展覽,同時協助藝術家與國內外畫廊及美術館的展出協調工作。成立於1983年的Gana藝術中心提供三個不同的藝術家工作室,Ansung Atelier、Gana Atelier、Jang Heung Atelier,後者屬於市鎮規劃的一部分,Gana將已廢棄的旅館全部買下,改裝成藝術家工作室,鄰近設有兒童藝術公園,並邀請投資者共同參與市鎮改造,企圖將距離首爾一小時車程的昔日遊樂休閒區改裝成多功能的藝術村。SSammzie Space至今已是第九個年頭,同樣提供一年與三個月的藝術家駐村計劃。除了首爾之外,其他城市諸如釜山、光州、大邱、大田等程式或地區皆設有藝術村提供韓國藝術家與國際藝術家進駐。
韓國藝術圈與國際交流的機會頻繁,展覽的機會也多,成為駐村藝術家就如同是一個工作或展覽的經歷。以GANA為例,每年所徵選的名額不過數十人卻有超過千位藝術家寄出履歷申請,可見競爭之激烈,雖然不保證將來會逾期畫廊或藝術中心展出,Gana也不要求藝術家非有展覽或是留下作品給藝術村,韓國將藝術村的設立或是藝術家的進駐當作是社區營造的另一個模式。
至於私人畫廊如何找到可以展出的藝術家與作品?除了自家支持的藝術家之外,Art Studio成為許多人坦紡明日藝術之星的最佳門路,對於各方面而言都獲益良多。
另一個值得介紹的特殊藝術村計劃是位於波州(Paju)的HeyriArt Villiage藝術村。當地位處於接近南北韓交界的荒蕪地帶,波州市政府竟然計劃在此處設立完全以英語交談的學習村,然後又規劃了一個區域邀請建築師、音樂家、出版商、藝術家到此居住,每棟建築都具有獨特的建築師個人風格以及居住者的特殊品味,唯一的條件是居住此處者若開業僅能與藝術文化事業有關,因此出版社或畫廊便在此聚集。到2006年統計已有超過70棟各具風格的建築設計完成,預計將有超過300個文化藝術團體或機構進駐,此地已經成為韓國民眾假日休閒的另一個熱門去處,因此餐廳與咖啡館搭配畫廊,或是藝術家工作室開放參觀都成為特殊的景觀。
美術館、雙年展、藝術博覽會
韓國國立當代美術館(Nationa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orea)成立於1969年,最初設在舊時皇宮景福宮區域,1973年移到德壽宮,1986年位於果川市的新建築完工,美術館正式遷入,開啟了文化藝術帶動區域發展的風潮,之後韓國許多的類似計劃案都依此模式設計,由於韓國人口幾乎百分之五十集中於首爾,將居民生活密度降低並提供寬廣的文化藝術休閒空間變成了韓國政府的城鄉大計畫之一。由市區到美術館搭乘地鐵約時三十分鐘,再搭乘美術館專屬公車進入首爾大公園內的當代美術館,依據台灣人的習慣恐怕無法吸引太多的參觀者,可是美術館除了週一公休之外,週二至週日每天都是人潮或是學校的戶外教學,這也是美術館引以為傲之處。
韓國政府對於文化藝術的全心投入,從電視劇韓流現象、電影片場的設立(同樣設於郊外)以及對當代藝術的經營都可以見其雄心,不過在講求專業分工的科層體制社會裡,美術館中有一批中央部會的行政人員參與倒是少見,政府的理由是可以更強而有力的支持藝術發展,但是在專業人員眼中卻是有其優點,缺點也不少。
美術館也提供了相關科系學生的實習課程,透過美術館實際的工作執行,一年後這批人馬都在美術館或其他藝術機構擔任重要的策劃工作。而另一個極為特別的計劃是執行文化與觀光部門的文化藝術交流計劃案中的當代美術項目,邀請來自亞洲的相關專業工作者於此留駐六到八個月的時間進行韓國當代藝術的了解與研究工作,並且為美術館及大學院校的美術科系提供講座,於此時間撰寫藝評並策劃展覽,研究計劃結束後由訪問研究員計劃未來在其他國家的韓國當代藝術展覽計劃並付諸實行。韓國文化與觀光部對此計畫極為重視,事後的評估與檢討更為謹慎,由於我是此計畫的第一位執行者,所以雙方也都特別重視成果。
首爾市立美術館(Seoul Museum of Art)成立於1988年、釜山市立美術館(Busan Museum of Modern Art)則花了四年時間才完成美術館建築於1998年三月正式開放。兩家美術館雖然都屬於市立機構卻都展現國際級的氣勢,首爾市立美術館位於市中心,是許多國際展最愛的地點,也是首爾國際媒體雙年展的籌備與展出中心;釜山市立美術館則承接釜山雙年展的重任。
由三星集團所成立的Leeum Museum of Art邀請了三位國際籍建築師波塔(Mario Botta)、庫哈斯(Rem Koolhaas)、諾佛(Jean Nouvel)以三座美術館建築合體為Leeum,館中的韓國藝術收藏堪稱是韓國的私人「故宮」,現代與當代藝術收藏則兼容韓國與國際藝術家的精品,檔期展以傳統與現代大師作品交替。另一座位於市區辦公大樓一樓的Rodin Gallery則以當代藝術及年輕藝術家的展覽為重點。
Posco Center 展覽中心為韓國著名的鋼鐵公司所設於江南區辦公大樓的專業藝術空間,在此展出的藝術家都經過特別的挑選也具有國際水準,可惜的是位於商業中心區,與其他的畫廊或美術館距離較遠。
雖然2001年起即有為藝術家設立美術館的計劃,錄像藝術先驅白南准於去年辭世後,計劃得以加快腳步進行,”The MATRIX”的德國建築師Kristen Schemel贏得競圖,位於京畿道龍仁市(Yongin, Gyeonggido,距離首爾一個半小時車程)的白南准美術館(Nam June Paik Museum)預計於2008年開幕,屆時將視韓國另一個當代藝術展覽的中心。
美術館的成立在韓國看來是迫切需要,有眾多的作品、為數不少的參觀人潮。
韓國幾乎可以稱得上亞洲國家中舉辦藝術雙年展最成功的國家,同時也受到國際的重視。成立於1995年,花費一千萬美金打造的第一屆光州雙年展(Gwangju Biennale)吸引了一百六時三萬人次的參觀數字,韓國人稱當年為韓國的藝術年,舉辦至今才於去年風光落幕的第六屆光州雙年展又贏得了掌聲;釜山雙年展(Busan BIennale)面對自家人的競爭,去年也卯足全力獲得比往年更大的好評,釜山雙年展主辦單位於日前決定將走向國際雙年展的路線,以當代藝術為軸心出發。2000年舉辦第一屆的首爾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Seoul International Media Art Biennale)至去年為止共舉辦四屆。
其他的雙年還有光州設計雙年展、利川陶藝雙年展等讓韓國的當代藝術顯得不僅在地化,同時也國際化。他們不是將這些展覽當作只是一個輸入國際藝術的機會,他們找尋的是對等的機會,等待適當的時機將藝術家推上國際舞台。
當台灣為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轉型以及如何留住參展畫廊時,光在韓國首爾每年便有超過五個博覽會,其中以韓國國際藝術博覽會(Korea International Art Fair簡稱 KIAF)最為成功,2006年第五屆的KIAF創造了八百萬暪金的成交額,今年西班牙馬德里國際藝術博覽會ARCO以韓國為主題國,五月底舉辦的KIAF將有為數眾多的西班牙畫廊參加,韓國又在一次證明了以藝術做了成功外交與交流的實例。
從失落中找尋自信
或許是韓國人的天性使然,一但決定了一件事便會勇往直前直到達成目標為止,也或許是歷史的悲情讓韓國人更懂得如何將悲憤化為力量。雖然新一代的藝術家已經沒有了前人的歷史創痛或包袱,但是南北韓的分裂還是韓國人生活中無法抹去的話題。另一方面,生活中卻是可以將這些痛苦完全放在腦後發展出另一套邏輯思維,所以電影「我的野蠻女友」有一部分實際呈現了韓國人瘋狂的思考,阿里郎也不再只是悲情,只有嗆辣的泡菜滋味一如韓國人的個性一點都沒有改變。
星期五, 8月 26, 2011
Untitled (12th Istanbul Biennial), 2011 伊斯坦堡雙年展
伊斯坦堡雙年展雖然在土耳其舉行,屬於歐亞邊陲地帶,多年來卻已經建立起重要的當代藝術雙年展聲譽。特別是一個完全屬於民間、私人企業贊助的非政府機構組織伊斯坦堡文化藝術基金會標榜獨立於國家政治與經濟的掌控,文化藝術能夠有更大的自主性,尤其在土耳其產生這樣一個雙年展,其當代藝術特質更為彰顯。
自1995年第四屆伊斯坦堡雙年展開始,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策展人策劃,將原本屬於只是土耳其當代藝術家的舞台擴大為世界性藝術展覽,來自世界各地(大部分為西方)的藝術視野豐富了土耳其的藝術,同時也引進更多國際的資源。
2011年9月將舉行的第12屆伊斯坦堡雙年展於前一年4月即公佈策展人名單,策展人佩德羅沙(Adriano Pedrosa)與霍夫曼(Jens Hoffmann)於2010年10月於伊斯坦堡公布新一屆的雙年展主題為「無題」。引用自英年早逝的古巴裔美國藝術家岡薩雷茲-托瑞(Felix Gonzalez-Torres1957–1996)的創作精神,作品從不命名,專注藝術與政治的關係,Untitled" (Passport), "Untitled" (Ross), "Untitled" (Death by Gun), Untitled (Abstraction), 與 Untitled (History)將是展覽的幾個子題。除了展覽之外,策展人特別強調"教育"在展覽中的角色,雙年展的一部分經費將放在提供學校教學參觀與藝術家活動。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藝術沙龍單元也邀請到兩位策展人到場,兩人甚至為當今策展人角色養成與功能有針鋒相對的激辯,擦出不少火花,同時也看到佩德羅沙對於當前氾濫的策展人頭銜與能力名過其實的抨擊。伊斯坦堡雙年展將會是一個具有高度政治但又回歸藝術議題的雙年展。
自1995年第四屆伊斯坦堡雙年展開始,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策展人策劃,將原本屬於只是土耳其當代藝術家的舞台擴大為世界性藝術展覽,來自世界各地(大部分為西方)的藝術視野豐富了土耳其的藝術,同時也引進更多國際的資源。
2011年9月將舉行的第12屆伊斯坦堡雙年展於前一年4月即公佈策展人名單,策展人佩德羅沙(Adriano Pedrosa)與霍夫曼(Jens Hoffmann)於2010年10月於伊斯坦堡公布新一屆的雙年展主題為「無題」。引用自英年早逝的古巴裔美國藝術家岡薩雷茲-托瑞(Felix Gonzalez-Torres1957–1996)的創作精神,作品從不命名,專注藝術與政治的關係,Untitled" (Passport), "Untitled" (Ross), "Untitled" (Death by Gun), Untitled (Abstraction), 與 Untitled (History)將是展覽的幾個子題。除了展覽之外,策展人特別強調"教育"在展覽中的角色,雙年展的一部分經費將放在提供學校教學參觀與藝術家活動。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藝術沙龍單元也邀請到兩位策展人到場,兩人甚至為當今策展人角色養成與功能有針鋒相對的激辯,擦出不少火花,同時也看到佩德羅沙對於當前氾濫的策展人頭銜與能力名過其實的抨擊。伊斯坦堡雙年展將會是一個具有高度政治但又回歸藝術議題的雙年展。
星期四, 8月 25, 2011
Abraaj Capital Art Prize 阿布拉吉集團藝術大獎
中東、北非與南亞地區最大的私募股權集團阿布拉吉(Abraaj Capital)總部位於杜拜,自2002年成立以來募集超過七十億美元資金,投資25家不同產業的經營。阿布拉吉藝術大獎(Abraaj Capital Preize)獎金壹百萬美元,與全世界的藝術獎項來比較可稱為高額的獎項,但是其中最具意義的不僅在於獎金的多寡,而是私人與企業對當代藝術支持型態的轉變。
企業家支持當代藝術,很大的利基點在於為自家的品牌鍍金,增加不同的品味與社會形象,這些宣傳效益甚至多過單純的廣告發行。各地公立美術館受到私人或企業的捐贈相對減少,基金會與藝術獎項的成立成了新的趨勢。
阿布拉吉藝術大獎每年在杜拜藝術博覽會同時展覽與公佈得獎藝術家,自2009年第一屆如今已成了中東、北非與南亞當代藝術界的大事之ㄧ。得獎作品也都成為集團的收藏,藝術家的名氣也水漲船高,多已有國際大展的邀請,如阿爾及利亞藝術家阿提亞(Kader Attia)。
7月4-24日倫敦的展示窗-阿拉伯當代藝術節(Shubbak,阿拉伯語中為窗戶的意思)也也藝術大獎的展覽。
企業家支持當代藝術,很大的利基點在於為自家的品牌鍍金,增加不同的品味與社會形象,這些宣傳效益甚至多過單純的廣告發行。各地公立美術館受到私人或企業的捐贈相對減少,基金會與藝術獎項的成立成了新的趨勢。
阿布拉吉藝術大獎每年在杜拜藝術博覽會同時展覽與公佈得獎藝術家,自2009年第一屆如今已成了中東、北非與南亞當代藝術界的大事之ㄧ。得獎作品也都成為集團的收藏,藝術家的名氣也水漲船高,多已有國際大展的邀請,如阿爾及利亞藝術家阿提亞(Kader Attia)。
7月4-24日倫敦的展示窗-阿拉伯當代藝術節(Shubbak,阿拉伯語中為窗戶的意思)也也藝術大獎的展覽。
Vertical Garden--CaixaForum Madrid
The CaixaForum is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Marid, joining together with the city´s golden triangle El Prado, Musep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ia and Thyssen´Bornemisya Museum.
The museum is housed in a converted power station, a significant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since 1899. The classified brick walls of the former power station are reminiscences of the early industrial age in Madrid. But it has been transformed by Swiss Architects Herzog & de Meuron as a new cultural center in Madrid.
The CaxiaForum project has been shown in brief on landscape and urbanism. It is using two complementary materials, red rusted metal panels and green vegetated panels, juxtaposed together as an amazing composition. The 24-meter high vertical garden, design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french botanist Patrick Blanc, who has designed many in the world.
The vertical garden can grow plants without any soil. It undermines traditional thought of what the garden should be. Now when we look a the garden. We should say “Look UP the garden!”
星期三, 8月 24, 2011
自然劇場
布雷根茲夏日藝術節(Bregenzer Festspiele)
奧地利的小鎮布雷根茲(Bregenz)位於博登湖(Bodensee, 英文與中文譯名為康士坦丁湖)旁,博登湖位於德國、瑞士與奧地利的交界,是夏季遊客最愛的景點之ㄧ,湖旁有許多風景優美的鄉鎮風光。布雷根茲居民到三萬卻 有一座2009年普立茲建築獎得主彼得楚姆特(Peter Zumthor)所設計的布雷根茲美術館(Kunsthaus Bregenz)與最富盛名的夏日藝術節(Bregenzer Festspiele)全世界最大的水上舞台(Seebühne),整個舞台的全部設計與演出都在博登湖上。
布雷根茲夏日藝術節自1946年創立,最知名的水上舞台每次藝術節只演出一部歌劇,因為舞台設計全部依據演出節目安排,1985年起每兩年僅演出 一部歌劇,但是年年爆滿,每場水上午台的演出可以容納約七千名觀眾。2010年從7月21進行至8月22日,一個月的時間估計吸引數十萬參觀者。電影 007《量子危機》的托斯卡哥劇場景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2010年的劇碼為威爾第的《阿伊達》,這個以西元前1230年古埃及法老王時期為時空背景的四幕劇,充滿濃厚的異國情調,舞台佈景還以一隻巨大的象為 主角,加上神殿倒映在湖光彩霞的自然場景,舞台遠方還能看到湖岸另一個小鎮林道(Lindau)的萬家燈火,沒有一個觀眾不為這夏日景致下的歌劇發出讚 嘆。
布雷根茲從一個位於萊茵河谷與阿爾卑斯山簏交會的小鎮成為今日的觀光熱門景點,固然自然美景吸引人,夏日藝術節的名聲遠播更是大功臣。將德奧邊界旅遊規劃為路線的特色就是湖光山景,以及寧靜安詳的氣氛,布雷根茲的美術館不容錯過,博登湖的美景就是一座天然的舞台。
奧柏阿馬高的耶穌受難記(Oberammergauer Passionsspiele)
同一齣歌劇每十年才上演一次,每次動員全村的居民參予製作演出,這應該是世界僅有的歷史自然劇場。
德國巴伐利亞州南部的一個河谷小鎮,至今居民只有五千多人,環抱群山之中彷彿仍停留在中古世紀從未進入現代社會。神聖羅馬帝國內戰演變成整個歐洲 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各國爭權奪利豎立霸權,甚至連宗教也產生糾紛,悲慘的是此時黑死病侵襲釀成巨災,虔誠信仰天主教的奧柏阿馬高 (Oberammergau)也無法倖免,1633年當地的地方領袖集體禱告祈求上帝保佑免於不斷遭受瘟疫的危害,同時許願每十年演出耶穌受難劇以示感 恩,瘟疫逐漸平息,小鎮居民也逃過摧殘,1634年耶穌受難劇正式上演,當地60位居民參加演出。自此傳統一直延續至今,成為最具特色的宗教傳統也成為著 名的文化觀光節目。
2010年正好是每十年演出的時間,2009年起全村就開始總動員,只有在本鎮出生或者居住超過二十年的居民才有資格參與演出。經過遴選四月份於 村莊正式公布佇要演出的入選名單,每個角色由兩位擔任以應付超過百場的演出,今年參與演出的演員從16歲的高中生到77歲的木雕師傅。但是劇中有幾次大合 唱的場景,超過900人的大合唱甚至馬匹、羊群、鴿子等動物也都出現,估計上台演出者有2400名,除了演出工作,其餘居民還等負責行政工作與票務,幾乎 有一半以上的居民都直接參予這場盛會。
一場十一幕的演出從下午兩點一直到晚上十一點,中間三小時的休息,從五月到十月共有一百零五場演出。走入劇場時綠樹圍繞,結束時抬頭一望已是星光滿天。觀眾大多在小鎮留宿,否則夏天的夜晚山區仍然充滿迷霧與寒冷,但是現場觀賞配合自然山景猶如回到中世紀。
德國的慕尼黑與新天鵝堡是熱門景點,但是同樣位於巴伐利亞的奧柏阿馬高卻有不同的風情。最知名的是許多房舍的濕壁畫描繪耶穌故事或是德國童話故事,除了每十年一次的耶穌受難劇演出整個小鎮祥和安靜, 仍保有阿爾卑斯山的自然與純真。
奧地利的小鎮布雷根茲(Bregenz)位於博登湖(Bodensee, 英文與中文譯名為康士坦丁湖)旁,博登湖位於德國、瑞士與奧地利的交界,是夏季遊客最愛的景點之ㄧ,湖旁有許多風景優美的鄉鎮風光。布雷根茲居民到三萬卻 有一座2009年普立茲建築獎得主彼得楚姆特(Peter Zumthor)所設計的布雷根茲美術館(Kunsthaus Bregenz)與最富盛名的夏日藝術節(Bregenzer Festspiele)全世界最大的水上舞台(Seebühne),整個舞台的全部設計與演出都在博登湖上。
布雷根茲夏日藝術節自1946年創立,最知名的水上舞台每次藝術節只演出一部歌劇,因為舞台設計全部依據演出節目安排,1985年起每兩年僅演出 一部歌劇,但是年年爆滿,每場水上午台的演出可以容納約七千名觀眾。2010年從7月21進行至8月22日,一個月的時間估計吸引數十萬參觀者。電影 007《量子危機》的托斯卡哥劇場景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2010年的劇碼為威爾第的《阿伊達》,這個以西元前1230年古埃及法老王時期為時空背景的四幕劇,充滿濃厚的異國情調,舞台佈景還以一隻巨大的象為 主角,加上神殿倒映在湖光彩霞的自然場景,舞台遠方還能看到湖岸另一個小鎮林道(Lindau)的萬家燈火,沒有一個觀眾不為這夏日景致下的歌劇發出讚 嘆。
布雷根茲從一個位於萊茵河谷與阿爾卑斯山簏交會的小鎮成為今日的觀光熱門景點,固然自然美景吸引人,夏日藝術節的名聲遠播更是大功臣。將德奧邊界旅遊規劃為路線的特色就是湖光山景,以及寧靜安詳的氣氛,布雷根茲的美術館不容錯過,博登湖的美景就是一座天然的舞台。
奧柏阿馬高的耶穌受難記(Oberammergauer Passionsspiele)
同一齣歌劇每十年才上演一次,每次動員全村的居民參予製作演出,這應該是世界僅有的歷史自然劇場。
德國巴伐利亞州南部的一個河谷小鎮,至今居民只有五千多人,環抱群山之中彷彿仍停留在中古世紀從未進入現代社會。神聖羅馬帝國內戰演變成整個歐洲 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各國爭權奪利豎立霸權,甚至連宗教也產生糾紛,悲慘的是此時黑死病侵襲釀成巨災,虔誠信仰天主教的奧柏阿馬高 (Oberammergau)也無法倖免,1633年當地的地方領袖集體禱告祈求上帝保佑免於不斷遭受瘟疫的危害,同時許願每十年演出耶穌受難劇以示感 恩,瘟疫逐漸平息,小鎮居民也逃過摧殘,1634年耶穌受難劇正式上演,當地60位居民參加演出。自此傳統一直延續至今,成為最具特色的宗教傳統也成為著 名的文化觀光節目。
2010年正好是每十年演出的時間,2009年起全村就開始總動員,只有在本鎮出生或者居住超過二十年的居民才有資格參與演出。經過遴選四月份於 村莊正式公布佇要演出的入選名單,每個角色由兩位擔任以應付超過百場的演出,今年參與演出的演員從16歲的高中生到77歲的木雕師傅。但是劇中有幾次大合 唱的場景,超過900人的大合唱甚至馬匹、羊群、鴿子等動物也都出現,估計上台演出者有2400名,除了演出工作,其餘居民還等負責行政工作與票務,幾乎 有一半以上的居民都直接參予這場盛會。
一場十一幕的演出從下午兩點一直到晚上十一點,中間三小時的休息,從五月到十月共有一百零五場演出。走入劇場時綠樹圍繞,結束時抬頭一望已是星光滿天。觀眾大多在小鎮留宿,否則夏天的夜晚山區仍然充滿迷霧與寒冷,但是現場觀賞配合自然山景猶如回到中世紀。
德國的慕尼黑與新天鵝堡是熱門景點,但是同樣位於巴伐利亞的奧柏阿馬高卻有不同的風情。最知名的是許多房舍的濕壁畫描繪耶穌故事或是德國童話故事,除了每十年一次的耶穌受難劇演出整個小鎮祥和安靜, 仍保有阿爾卑斯山的自然與純真。
星期二, 8月 23, 2011
歷史劇院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的經典喜劇「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幾百年來不斷在全世界各地上演,尤其是在歐洲的夏日餘暉中演出,更顯現了劇場的魅力;西洋歌劇的動人情節與催人熱淚的詠嘆調彷彿甜蜜的魔咒,召喚觀眾夜夜進入歌劇院跟著劇中的主角悲喜。威爾第(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的《阿伊達》(Aida)與《茶花女》(La traviata)、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的《杜蘭朵公主》與《托斯卡》(Tosca)、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費加洛婚禮》(Le nozze di Figaro)與《魔笛》(Die Zauberflöte)、比才(Georges Bizet)的《卡門》(Carmen)不論是王公貴族或者平民百姓都將進欣賞歌劇視為必要的社交與休閒活動,因此也造就了許多經典歌劇院建築。
許多傳奇的劇院建築與自然景場本身就充滿傳奇的故事,每天的表演劇碼總是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觀眾,好的演出更是一票難求。但是如果你到這個城市造訪,不仿還是將劇院參觀排入行程之中,除了每天晚上演出與特殊工程之外,這些劇場都有白天的導覽。一張約五歐元的票就能逛盡整個劇場,同時還有專人解說,運氣好的時候更能看到晚上將演出節目的彩排。
巴黎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Garnier)
1858年巴黎警政廳為拿破崙三世的第二帝國重新規劃城市藍圖,歌劇院為計畫中的重要項目之ㄧ,從171件競爭案裡由法國藝術部決定了年方35歲的建築師查爾斯‧加尼葉(Charles Garnier)的設計案,1861年奠基動土,中間經歷普法戰爭以及法國內部革命與巴黎公社興起,幾經波折才在1875年完工揭幕。
當年年輕藝術家的建築設計受到質疑,如今加尼葉歌劇院卻成為巴黎的地標之ㄧ。這座新巴洛克建築歌劇院擁有2200個座位席次,內部雕飾富麗堂皇,以大理石為主的橫樑、廊柱與雕像鋪陳出皇宮的氣息,交錯的長廊與廳堂彷彿還可以想見昔日上流社會的社交場景。表演廳正中央的玻璃吊燈重達6公噸,1896年一場表演途中,因為支架受損而墜落發生意外,導致一位婦女身亡。這個事故的發生卻成就了當今最著名的音樂劇「歌劇魅影」(Le Fantôme de l'Opéra)的故事靈感,法國作家卡斯頓‧胡勒(Gaston Louis Alfred Leroux)完成了這部小說。
1964年畫家夏卡爾(Marc Chagall)為表演廳的天花板繪製大型作品,一向充滿浪漫幻想的夏卡爾作品卻不受法國人的青睞,直覺破壞了整個歌劇院的巴洛克宮庭風格,因此法國人介紹此歌劇院時通常很少介紹夏卡爾佔據整個表演廳的繪畫,但是即便如此,進到劇院不注意到這件作品也是一件難事。從中卻可以看出法國人對生活美感的堅持與品味,好的東西並不是都放在一起就適合,還需要適合的情境與氣氛。
造訪花都巴黎當然凱旋門、巴黎鐵塔、凡爾賽宮都是絕對行程,許多人也不忘到聞名的老佛爺百貨公司搜尋名牌,而加尼葉歌劇院其實就在百貨公司旁邊,到咖啡廳點一杯純正的法國咖啡,欣賞來往的人群,看看這棟矗立在現代摩登生活中的新巴洛克建築,別有趣味。
歌劇院平日開放參觀,特別推薦的還有歌劇院博物館,陳列從京演出的戲服與舞台設計模型;禮品部不但有經典錄音與錄影,還有劇院造型的各種紀念品與給小朋友的玩具。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Wiener Staatsoper)
說到西洋歌劇,絕對不能忽略的當然是維也納歌劇院。1869年莫札特的《唐喬凡尼》(Don Giobanni)成為歌劇院開幕首演的節目,奧匈帝國首位皇帝法朗茲‧約瑟夫(Franz Josef)與伊莉莎白皇后也參加了開幕首演。
似乎許多歐洲的歌劇院建築一開始都無法被當地居民與觀眾所接受,維也納歌劇院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更有甚者,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劇院舞台被盟軍部分炸毀,還發生大火,曾經在此演出超過一百二十場歌劇的文件與戲服多付之一炬,多卞的命運反而讓奧地利人懷念疼惜。經過多方歷時數年的討論,是否另外覓地重建或者依據原來的建築於原地恢復舊觀,1949年終於決定恢復原來樣貌,但是增加觀眾座位並且以更好的原木設計加強表演廳的收音效果。
維也納是古典音樂之都,尤其是著名的維也納愛樂(Wiener Philharmoniker)自1842年成立以來以體現最完整純正的維也納風格自居,樂團成員皆來自國家歌劇院,但是音樂會演出時則以維也納愛樂成團,屬於私人組織的性質,但是一百多年來樂團與歌劇院已經密不可分。音樂家馬勒(Gustav Mahler)於1898至1901年擔任樂團總監,1900年帶領樂團參加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更將樂團的名氣打響。多年來許多音樂家作品的首演都以維也納愛樂為指定樂團,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第八號交響曲、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第二與第三號交響曲都在樂團的演奏中開始受到世人的注意。自1933年起樂團不再有首席指揮與總監的職位只以客座指揮邀請頂尖音樂人合作,里察‧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蕭提(Georg Solti)、祖賓梅塔(Zubin Mehta)、阿巴多(Claudio Abbado)、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等不勝梅舉,阿巴多也曾率團到台北演出。
德國南部與奧地利每年初春的嘉年華狂歡節(Fasching)是年度的大慶典,除了街頭遊行之外,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也在大齋首日(Aschermittwoch)將所有的座椅搬離,整個大廳成為最金碧輝煌的舞池,男是必須穿著套上蝴蝶結的白襯衫與燕尾服、仕女們則必須有及地的長裙晚禮服,每年的維也納歌劇院舞會(Wiener Opernball)宛若古典歐洲的重現,至今除了在金色大廳舉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外,舞會也會透過電視現場直播。
參觀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限制較嚴格,每天有固定的參觀時間以及不同的語言導覽,但是必須團體跟隨導覽員行動,同時禁止照相,遇有活動導覽也會停止。奧地利人對於這家歌劇院有很深的感情,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美名無可取代。維也納的咖啡與蛋糕絕對是一絕,咖啡廳的濃郁香味配上古典音樂彷彿走回經典歐洲。
米蘭史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
義大利米蘭以時尚設計聞名全世界,但是在古典音樂世界與歌劇界裡米蘭的史卡拉歌劇院也是愛樂者的朝聖之地。史卡拉歌劇院原址本來就有一座劇院,卻在一場嘉年華會的大火意外中燒毀,1778年史卡拉歌劇院才於原址興建正式開幕。
擁有超過3000個座位的歌劇院因為當初造價太昂貴,以出售包廂的方式募集資金,因此每個包廂的所有人都竭盡所能裝璜以顯示財力與身份地位,包廂越豪華越有氣派,歌劇院成為貴族與富豪的重要社交場合,這也道盡當時的社會奢華與米蘭城市的時尚追求,毋怪乎米蘭之後成為流行時尚設計的重鎮。但是懂音樂、愛音樂的人並不是都很富有,舊時歌劇院的頂層樓座(loggione)雖然視野不佳卻有音樂界的三教九流人物,只要當晚演出者一有閃失,此處便響起噓聲,演出者莫不膽顫心驚。
史卡拉歌劇院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遭波及,空襲中被嚴重炸毀,如今所看到的劇院樣貌則是戰後的修復成果。劇院裡也設有博物館珍藏許多音樂家的手稿與表演戲服、劇場設計模型,其中最大量的是威爾第的文件。
歌劇院還是保留許多的音樂欣賞傳統,劇院要求觀眾一定要穿著正式禮服,特別是首演當晚男士更被要求西裝與領帶,演出當晚如果在劇院前走一回就可以感受米蘭的時尚與品味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史卡拉歌劇院位在米蘭大教堂附近,只有幾分鐘的腳程,五歐元門票就可以回想舊時的王公富豪娛樂與炫耀場景,劇院謝絕任何照相錄影。
威尼斯鳳凰劇院(Teatro La Fenice)
威尼斯的鳳凰劇院就如同其名,總是不斷在浴火中重生,1792年完成的鳳凰劇院正式展現於世人面前,十九世紀起鳳凰劇院便聲名遠播,羅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的作品在此獲得成功演出;貝里尼(Vincenzo Bellini)也有兩部歌劇在此首演;多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的作品與劇院更是相輔相成。這三位作曲家的作品被推崇為十九世紀初美聲歌劇的典範,鳳凰劇院在其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1836年劇院遭遇祝融之災,一年後經過整修重建重新開幕,1844年起威爾第長期與劇院合作,許多經典歌劇《艾爾納尼》(Ernani)、《阿塔莉亞》(Attlia)、《弄臣》(Rigoletto)、《西蒙波卡聶拉》(Simon Boccanegra)與《茶花女》都在此處舉行首演,也奠定了音樂家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劇院關閉,但是再度開放後受到音樂家與指揮家的懷念,紛紛前往劇院演出或發表作品,1930年威尼斯雙年展首度將國際新音樂納入節目,吸引了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等二十世紀音樂家前往發表作品。
沒想到1996年劇院再度被大火侵襲,受損程度更加嚴重,2001年調查報告確認是人為縱火,縱火者因不滿工程糾紛進行報復,該年也重新劇院的整建工程,超過兩百位不同領域的人員以及六百五十天的工作恢復鳳凰劇院的昔日輝煌,總經費超過九億歐元,2003年12月重新開幕的當下成為建築界、音樂界與文化界的盛事,貝多芬、華格納、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開啟了浴火重生的鳳凰展翅的新世紀,2004年11月以威爾第的《茶花女》作為劇院重新開幕的歌劇首演,意義更是非凡。
被譽為全世界最美麗的歌劇院,鳳凰劇院的傳聲效果讓挑剔的愛樂族都暫不絕口,女高音蘇莎蘭(Dame Joan Sutherland)還曾說:「在這唱歌,讓人覺得身置鑽石中」。威尼斯整個水都就是一個大劇場,有太多故事與歷史不斷在城市發生然後成為記憶。走訪劇院很容易就迷失在錯綜複雜的運河與小橋之間,甚至經過而不自知,在威尼斯的劇院參觀當作是個中點而非終點才能感受劇場與人生的交會。
許多傳奇的劇院建築與自然景場本身就充滿傳奇的故事,每天的表演劇碼總是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觀眾,好的演出更是一票難求。但是如果你到這個城市造訪,不仿還是將劇院參觀排入行程之中,除了每天晚上演出與特殊工程之外,這些劇場都有白天的導覽。一張約五歐元的票就能逛盡整個劇場,同時還有專人解說,運氣好的時候更能看到晚上將演出節目的彩排。
巴黎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Garnier)
1858年巴黎警政廳為拿破崙三世的第二帝國重新規劃城市藍圖,歌劇院為計畫中的重要項目之ㄧ,從171件競爭案裡由法國藝術部決定了年方35歲的建築師查爾斯‧加尼葉(Charles Garnier)的設計案,1861年奠基動土,中間經歷普法戰爭以及法國內部革命與巴黎公社興起,幾經波折才在1875年完工揭幕。
當年年輕藝術家的建築設計受到質疑,如今加尼葉歌劇院卻成為巴黎的地標之ㄧ。這座新巴洛克建築歌劇院擁有2200個座位席次,內部雕飾富麗堂皇,以大理石為主的橫樑、廊柱與雕像鋪陳出皇宮的氣息,交錯的長廊與廳堂彷彿還可以想見昔日上流社會的社交場景。表演廳正中央的玻璃吊燈重達6公噸,1896年一場表演途中,因為支架受損而墜落發生意外,導致一位婦女身亡。這個事故的發生卻成就了當今最著名的音樂劇「歌劇魅影」(Le Fantôme de l'Opéra)的故事靈感,法國作家卡斯頓‧胡勒(Gaston Louis Alfred Leroux)完成了這部小說。
1964年畫家夏卡爾(Marc Chagall)為表演廳的天花板繪製大型作品,一向充滿浪漫幻想的夏卡爾作品卻不受法國人的青睞,直覺破壞了整個歌劇院的巴洛克宮庭風格,因此法國人介紹此歌劇院時通常很少介紹夏卡爾佔據整個表演廳的繪畫,但是即便如此,進到劇院不注意到這件作品也是一件難事。從中卻可以看出法國人對生活美感的堅持與品味,好的東西並不是都放在一起就適合,還需要適合的情境與氣氛。
造訪花都巴黎當然凱旋門、巴黎鐵塔、凡爾賽宮都是絕對行程,許多人也不忘到聞名的老佛爺百貨公司搜尋名牌,而加尼葉歌劇院其實就在百貨公司旁邊,到咖啡廳點一杯純正的法國咖啡,欣賞來往的人群,看看這棟矗立在現代摩登生活中的新巴洛克建築,別有趣味。
歌劇院平日開放參觀,特別推薦的還有歌劇院博物館,陳列從京演出的戲服與舞台設計模型;禮品部不但有經典錄音與錄影,還有劇院造型的各種紀念品與給小朋友的玩具。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Wiener Staatsoper)
說到西洋歌劇,絕對不能忽略的當然是維也納歌劇院。1869年莫札特的《唐喬凡尼》(Don Giobanni)成為歌劇院開幕首演的節目,奧匈帝國首位皇帝法朗茲‧約瑟夫(Franz Josef)與伊莉莎白皇后也參加了開幕首演。
似乎許多歐洲的歌劇院建築一開始都無法被當地居民與觀眾所接受,維也納歌劇院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更有甚者,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劇院舞台被盟軍部分炸毀,還發生大火,曾經在此演出超過一百二十場歌劇的文件與戲服多付之一炬,多卞的命運反而讓奧地利人懷念疼惜。經過多方歷時數年的討論,是否另外覓地重建或者依據原來的建築於原地恢復舊觀,1949年終於決定恢復原來樣貌,但是增加觀眾座位並且以更好的原木設計加強表演廳的收音效果。
維也納是古典音樂之都,尤其是著名的維也納愛樂(Wiener Philharmoniker)自1842年成立以來以體現最完整純正的維也納風格自居,樂團成員皆來自國家歌劇院,但是音樂會演出時則以維也納愛樂成團,屬於私人組織的性質,但是一百多年來樂團與歌劇院已經密不可分。音樂家馬勒(Gustav Mahler)於1898至1901年擔任樂團總監,1900年帶領樂團參加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更將樂團的名氣打響。多年來許多音樂家作品的首演都以維也納愛樂為指定樂團,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第八號交響曲、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第二與第三號交響曲都在樂團的演奏中開始受到世人的注意。自1933年起樂團不再有首席指揮與總監的職位只以客座指揮邀請頂尖音樂人合作,里察‧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蕭提(Georg Solti)、祖賓梅塔(Zubin Mehta)、阿巴多(Claudio Abbado)、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等不勝梅舉,阿巴多也曾率團到台北演出。
德國南部與奧地利每年初春的嘉年華狂歡節(Fasching)是年度的大慶典,除了街頭遊行之外,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也在大齋首日(Aschermittwoch)將所有的座椅搬離,整個大廳成為最金碧輝煌的舞池,男是必須穿著套上蝴蝶結的白襯衫與燕尾服、仕女們則必須有及地的長裙晚禮服,每年的維也納歌劇院舞會(Wiener Opernball)宛若古典歐洲的重現,至今除了在金色大廳舉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外,舞會也會透過電視現場直播。
參觀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限制較嚴格,每天有固定的參觀時間以及不同的語言導覽,但是必須團體跟隨導覽員行動,同時禁止照相,遇有活動導覽也會停止。奧地利人對於這家歌劇院有很深的感情,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美名無可取代。維也納的咖啡與蛋糕絕對是一絕,咖啡廳的濃郁香味配上古典音樂彷彿走回經典歐洲。
米蘭史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
義大利米蘭以時尚設計聞名全世界,但是在古典音樂世界與歌劇界裡米蘭的史卡拉歌劇院也是愛樂者的朝聖之地。史卡拉歌劇院原址本來就有一座劇院,卻在一場嘉年華會的大火意外中燒毀,1778年史卡拉歌劇院才於原址興建正式開幕。
擁有超過3000個座位的歌劇院因為當初造價太昂貴,以出售包廂的方式募集資金,因此每個包廂的所有人都竭盡所能裝璜以顯示財力與身份地位,包廂越豪華越有氣派,歌劇院成為貴族與富豪的重要社交場合,這也道盡當時的社會奢華與米蘭城市的時尚追求,毋怪乎米蘭之後成為流行時尚設計的重鎮。但是懂音樂、愛音樂的人並不是都很富有,舊時歌劇院的頂層樓座(loggione)雖然視野不佳卻有音樂界的三教九流人物,只要當晚演出者一有閃失,此處便響起噓聲,演出者莫不膽顫心驚。
史卡拉歌劇院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遭波及,空襲中被嚴重炸毀,如今所看到的劇院樣貌則是戰後的修復成果。劇院裡也設有博物館珍藏許多音樂家的手稿與表演戲服、劇場設計模型,其中最大量的是威爾第的文件。
歌劇院還是保留許多的音樂欣賞傳統,劇院要求觀眾一定要穿著正式禮服,特別是首演當晚男士更被要求西裝與領帶,演出當晚如果在劇院前走一回就可以感受米蘭的時尚與品味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史卡拉歌劇院位在米蘭大教堂附近,只有幾分鐘的腳程,五歐元門票就可以回想舊時的王公富豪娛樂與炫耀場景,劇院謝絕任何照相錄影。
威尼斯鳳凰劇院(Teatro La Fenice)
威尼斯的鳳凰劇院就如同其名,總是不斷在浴火中重生,1792年完成的鳳凰劇院正式展現於世人面前,十九世紀起鳳凰劇院便聲名遠播,羅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的作品在此獲得成功演出;貝里尼(Vincenzo Bellini)也有兩部歌劇在此首演;多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的作品與劇院更是相輔相成。這三位作曲家的作品被推崇為十九世紀初美聲歌劇的典範,鳳凰劇院在其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1836年劇院遭遇祝融之災,一年後經過整修重建重新開幕,1844年起威爾第長期與劇院合作,許多經典歌劇《艾爾納尼》(Ernani)、《阿塔莉亞》(Attlia)、《弄臣》(Rigoletto)、《西蒙波卡聶拉》(Simon Boccanegra)與《茶花女》都在此處舉行首演,也奠定了音樂家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劇院關閉,但是再度開放後受到音樂家與指揮家的懷念,紛紛前往劇院演出或發表作品,1930年威尼斯雙年展首度將國際新音樂納入節目,吸引了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等二十世紀音樂家前往發表作品。
沒想到1996年劇院再度被大火侵襲,受損程度更加嚴重,2001年調查報告確認是人為縱火,縱火者因不滿工程糾紛進行報復,該年也重新劇院的整建工程,超過兩百位不同領域的人員以及六百五十天的工作恢復鳳凰劇院的昔日輝煌,總經費超過九億歐元,2003年12月重新開幕的當下成為建築界、音樂界與文化界的盛事,貝多芬、華格納、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開啟了浴火重生的鳳凰展翅的新世紀,2004年11月以威爾第的《茶花女》作為劇院重新開幕的歌劇首演,意義更是非凡。
被譽為全世界最美麗的歌劇院,鳳凰劇院的傳聲效果讓挑剔的愛樂族都暫不絕口,女高音蘇莎蘭(Dame Joan Sutherland)還曾說:「在這唱歌,讓人覺得身置鑽石中」。威尼斯整個水都就是一個大劇場,有太多故事與歷史不斷在城市發生然後成為記憶。走訪劇院很容易就迷失在錯綜複雜的運河與小橋之間,甚至經過而不自知,在威尼斯的劇院參觀當作是個中點而非終點才能感受劇場與人生的交會。
星期一, 8月 22, 2011
荒蕪沙漠油田轉型文化藝術綠洲
台北的一零一大樓曾經是世界最高的建築,但是自從2010年元月以後這個紀錄就被位於杜拜(Dubai)的摩天大樓哈里發塔(Burj Khalifa)所取代。原名為杜拜塔的哈里發大樓總高度828公尺、169層樓高,總造價十五億美元,總建築師是芝加哥史基摩爾-歐文斯與梅瑞爾建築事務所(Skidmore, Owings and Merrill,SOM)的亞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主要承建商韓國的三星SamSung C&T以獨特的興建工程方法,每三天就蓋好一層大樓令世人讚嘆。杜拜的帆船飯店(Burj al-Arab阿拉伯塔)曾經是杜拜的標誌,就像一座大雕塑矗立在海灣;亞特蘭提斯大飯店於2008年正式開幕,當年的開幕煙火秀全世界現場轉播,詔告世人杜拜的旅遊時代方興未艾。加上當代的自由貿易區、全世界最大的購物商城,杜拜展現了滄海變桑田的金錢攻勢,我們所見到的是一個完全用鈔票堆積起來的人工世界。
的確,在這樣一個標榜世界融合的城市裡,感受不到太多屬於阿拉伯文化的傳統氣息,完全被全球化的經濟趨勢所主宰,只要英文流利可以暢行無阻,只要預算不低就可以有超級豪華的生活。但是這裡卻也誕生了中東當代藝術最重要的杜拜藝術博覽會(Art Dubai),每年三月舉行的博覽會已經成為展示中東、北非與南亞當代藝術不可忽略的舞台。
緊鄰杜拜的另一個城市沙迦(Sharjah)卻完全充滿著阿拉伯回教傳統,這裡有重要的沙迦美術館(Sharjah Art Museum)展示本地的當代藝術,以及至今年已超過二十年的沙迦當代藝術雙年展(Sharjah Biennial)是觀察與了解阿拉伯當代文化藝術發展的最佳典範。當然還有還有保留著最傳統文化的世界遺產保護區,雖然離杜拜只有三十分鐘車程卻是一個完全宗教氣息濃厚的酋長國度,整個區域完全杜絕任何含有酒精成分的飲料,居民的穿著與生活還是保有伊斯蘭教的習慣與誡律,這也是到當地參觀必須學習的尊重。為了提倡文化藝術教育,所有的博物館與美術館全部免費,甚至連沙迦雙年展都如此行之有年,不得不讓人佩服主事者對文化藝術的重視以及對居民的教育前瞻。
但是最讓世人驚嘆的是金融風暴侵襲全世界,杜拜新城搖搖欲墜之際,伸出援手的阿布達比(Abu Dhabi)展現了傲人的經濟實力,因石油而致富的實力在此見證。阿布達比擁有全世界第五大石油蘊藏,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城市(根據Fortune雜誌與CNN的報導)。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由七個酋長國組成,位於阿拉伯半島上與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曼為臨,面對阿曼灣與波斯灣,國土面積約為台灣2.3倍大的蕞爾小國。1971年才正式組成聯合政府,自1966年這個區域發現石油以後,經濟發展從珍珠採集地區成為石油巨富國家,據統計阿聯的國民年收入平均接近五萬美元。除了油產豐富,阿聯的首都阿布達比文化基金會致力推動文化藝術並以推廣觀光旅遊為重點,旅遊成為該國的第二個主要經濟來源(也是未來阿聯的主要經濟收入),每年的觀光人次與收入都在增加中。沙迦憑藉著文化遺產與當代雙年展在藝術版圖有了一席之地;杜拜的自由貿易吸引了全世界的投資與觀光,成了新的旅遊勝地;阿布達比則憑藉著本身的經濟優勢,誓言打造出融合沙迦與杜拜的文化藝術超級觀光大城,2004年由阿布達比官方旅遊局(Abu Dhabi Tourism Authority)構思推展位於城市外圍的快樂島(Saadiyat Island)將是一個融合休閒、居住以及投資的新計畫區,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文化藝術特區將有來自全世界的超級建築師聯合打造出新的博物館建築群,至2020
年全島計畫完工後,絕對是全世界最璀璨的文化藝術迪士尼樂園: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的海事博物館(Maritime Museum by Tadao Ando)、英國建築師諾曼佛斯特建築事務所的扎耶德國家博物館(Zayed National Museum by Foster + Partners)、美國建築師法蘭克蓋瑞的古根漢分館(Guggenheim Abu Dhabi by Frank Gehry)、法國建築師尚努維的羅浮宮分館(Louvre Abu Dhabi by Jean Nouvel)、伊拉克裔英國建築師札哈哈蒂表演藝術中心(Performing Arts Centre by Zaha Hadid)。在阿布達比旅遊發展暨投資公司(TDIC)的特別展覽廳與以三噸黃金打造的酋長皇宮飯店(Emirates Palace Hotel)藝廊所展出的快樂島文化特區計劃展《Saadiyat Island Cultural District Exhibition》模型與發展計劃,可以預見一座沙漠中的文化綠洲。
阿布達比謝克扎耶德清真寺(Sheikh Zayed Mosque)以開國元首Sheikh Zayed Bin Sultan Al Nahayan命名紀念,經過兩年的興建於2009年完工開放,是繼麥加的Grand Mosque與麥地那的Prophet’s Mosque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也是惟一一座開放給非回教教徒參觀的清真寺。清真寺白色純淨的宏偉外觀以及內部伊斯蘭宗教建築的特有圖騰型塑了一種莊嚴的氣氛。召禱塔,高107公尺,分別佇立在寺院的四個角落;圓頂多達82個, 17000平方公尺的大內庭,以白色大理石舖成,四周有柱廊環繞;廊柱總計1096根,柱頭上鑲著閃亮金泊,柱身上嵌著彩磁雕花。高聳的圓栱頂下垂掛著高15公尺、直徑十公尺、重達八噸多的德國製水晶吊燈;柔軟綿密色彩繽紛花草般的地毯,由伊朗東部一個專製手工地毯地區的千名婦女花了兩年時間編織完成,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手織波斯地毯。
阿布達比的法拉利世界(Ferrari World Abu Dhabi)有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過山車以及法拉利賽車展示館是追求極速快感的車迷天堂。2010年底才開幕,聲名早就遠播所有車迷的耳中。不論是清真寺或是汽車主題樂園,阿布達比提供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體驗:傳統與新潮、寧靜與飆速、宗教與科技在此呈現了新的生活型態,兩者也如同博物館展現了此地的文化特色。
然而真正讓一千零一夜的天方夜譚神話在凡間實現的莫過於快樂島的文化藝術特區,這些建築在2012年就會陸續完工呈現於世人的面前。有著雄厚經濟作後盾的阿布達比開始展現對文化藝術的氣魄,甚至將之當作精品名牌來經營,世界頂尖的建築天王天后共同打造新的幸福快樂之城。
安藤忠雄的海事博物館(Maritime Museum by Tadao Ando)
安藤忠雄如此說明他的設計理念:「阿拉伯傳統的三角帆船在內部空間漂浮著,空間中各個物件彼此關連,最後結合至建築物形成整體感,創造一種緊密的視覺經驗。地面層底下的第二個空間設計為接待大廳,並且有一座龐大的水族館,阿拉伯帆船會從水族館上頭漂浮而過,為觀者帶來截然不同的視野。」
阿布達比的自然景致、地形風貌以及阿拉伯世界豐富的航海傳統提供了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海事博物館的絕佳靈感。整棟建築物就像矗立於海邊的一艘大船,可以反光的表面融合了海水與陸地的雙重視覺感受,像極了船隻構造的內部空間設有漂浮的甲板引導參訪的遊客進入每個不同的展覽區。 海事博物館整棟建築設計維持安藤忠雄簡單卻又強烈的線條構圖特色,為了突顯建築物本身的潔淨,博物館周遭地景以格狀處理,成行成列的樹木種植於建地前方,營造
出綠洲般的邊界氛圍,帶領參觀者由動態的城市生活逐漸進入到海事博物館寧靜而引人深思的空間裡。
佛斯特建築事務所的扎耶德國家博物館(Zayed National Museum by Foster + Partners)
札耶德國家博物館是再次文化藝術特區最後定案的博物館建築。一方面國家博物館代表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具體文化藝術體現,再者也是展現國家經濟實力的象徵。經過多方角逐,英國的佛斯特爵士以閃耀著太陽光芒、透明如羽翼般的巨大翅膀建築贏得設計案。英國大英博物館不讓古根漢與羅浮宮專美於前,一張十年的合約同意出借展品並策劃展覽。
札耶德國家博物館獎有一個展廳以「石油的故事」為主題,呼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經濟崛起歷史。博物館預計2013年完工開幕,參觀完全免費。
法蘭克蓋瑞的古根漢分館(Guggenheim Abu Dhabi by Frank Gehry)
蓋瑞的古根漢阿布達比分館同樣是建築師的實驗研究設計。沙漠的起伏、燦爛的大海、充足的陽光,好像有自然的氣場在環繞流動,因此美術館也像是個有動態的建築物,隨處的天窗設計直接引入晝光,內外達成一統調和。
美術館有三個環形廊道,其中之ㄧ為大型展覽廳,另外兩個環型廊道展覽廳則由中央延伸到外,整個建築看似未完工卻又簡單樸素,同時也讓當代藝術成為主角而不會因建築物本身太多的修飾而掩蓋。當然蓋瑞的建築設計本身往往就像是一件雕塑,他更直接說要在這裡加入更多實驗的精神。美術館建築不搶去藝術品的丰采其實沒有人會認同的。
尚努維的羅浮宮分館(Louvre Abu Dhabi by Jean Nouvel)
快樂島在興建計畫之前的地形粗造糙,有一種不經修飾的狂亂但又好像自成水流的章法,地質的粗劣感在柔順的水流調和下有了祥和,加上當地的終年高溫光源,未經開發的處女地還保有純樸的質感。法國建築師尚努維由此遐想出一個未知城市深埋於沙中或沉沒於水底的傳說,他為羅浮宮分館所設計的館舍以夢幻一般的想法,屏除高聳的建築概念,建造一座微型城市。
如透明簾幕的織網巨大穹頂覆蓋整個博物館,當參觀者進入如同置身在一個新世外桃源,自然的光線夢幻般的瀰漫在整個空間,擷取了阿拉伯建築傳統的菁華。而水的概念在此也佔有重要的角色,光影與水的映照透過通暢的微風營造出舒心的氛圍。
巴黎羅浮宮於海外建分館,總經費高達十三億美元(約台幣四百三十億元),預計2012年完工開幕後,羅浮宮的藏品也將歷史性的第一次長期在法國本土以外的地區展出。
扎哈哈蒂表演藝術中心(Performing Arts Centre by Zaha Hadid)
哈蒂曾經為台中的古根漢美術館分館設計,可惜建築案胎死腹中,她一直覺得非常可惜。這一次她為阿布達比表演藝術中心所設計的建築案竟然是從樹狀結構演算及生長模擬進程的有機系統研究與大自然生成法則而來,以滿載的生物能量提供建築設計的內在系統繁殖生衍。但是這一套自然植物理論太過深奧,一般大眾恐怕也難以理解,解單的來描述就是整座表演中心像是有機生長的綠葉,透過建築理論的空間演進與幾何數學演算,生物的幹、梗、果、葉被轉譯到整棟建築,抽象卻又抽象的圖形充滿自然的生機力量也彷彿舞者的肢體律動,相互結合。
62公尺高的表演藝術中心內有五個表演空間,演奏廳居高臨下,白晝光線得以進入廳內空間,來自大海的色澤與都市的天際線透過舞台後方的大面開窗震撼觀眾的視覺。靠南邊的實驗劇場頂部則設立了一所表演藝術學院,結合劇場及教育的功能於一體。
旅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基本資訊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台灣沒有正式的邦交關係,但是因為觀光旅遊是該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趨勢,簽證的申請與取得極為方便。只要透過旅行社代為訂購機票或訂房就可以有保證人,繳交簽證費用即可取得一個月觀光簽證。如果只是過境停留壹至兩天可透過航空公司擔任保證人協助入境。
最佳的旅遊時間為三至五月以及十月至十二月,七、八月氣溫可能高達攝氏48度;一、二月則只有10-14度。
杜拜有世界最長的無人駕駛中央控制捷運系統,連接各個城市的唯一交通是公共汽車,當地沒有火車運行。因此除了公車之外,計程車就成了最普遍的交通工具。
回教國家禁止販售任何含有酒精的飲料,豬肉在飲食中也禁止(國際性飯店則少有限制)。有時特定時間與場合只限定女性,男人止步的標誌要注意。
的確,在這樣一個標榜世界融合的城市裡,感受不到太多屬於阿拉伯文化的傳統氣息,完全被全球化的經濟趨勢所主宰,只要英文流利可以暢行無阻,只要預算不低就可以有超級豪華的生活。但是這裡卻也誕生了中東當代藝術最重要的杜拜藝術博覽會(Art Dubai),每年三月舉行的博覽會已經成為展示中東、北非與南亞當代藝術不可忽略的舞台。
緊鄰杜拜的另一個城市沙迦(Sharjah)卻完全充滿著阿拉伯回教傳統,這裡有重要的沙迦美術館(Sharjah Art Museum)展示本地的當代藝術,以及至今年已超過二十年的沙迦當代藝術雙年展(Sharjah Biennial)是觀察與了解阿拉伯當代文化藝術發展的最佳典範。當然還有還有保留著最傳統文化的世界遺產保護區,雖然離杜拜只有三十分鐘車程卻是一個完全宗教氣息濃厚的酋長國度,整個區域完全杜絕任何含有酒精成分的飲料,居民的穿著與生活還是保有伊斯蘭教的習慣與誡律,這也是到當地參觀必須學習的尊重。為了提倡文化藝術教育,所有的博物館與美術館全部免費,甚至連沙迦雙年展都如此行之有年,不得不讓人佩服主事者對文化藝術的重視以及對居民的教育前瞻。
但是最讓世人驚嘆的是金融風暴侵襲全世界,杜拜新城搖搖欲墜之際,伸出援手的阿布達比(Abu Dhabi)展現了傲人的經濟實力,因石油而致富的實力在此見證。阿布達比擁有全世界第五大石油蘊藏,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城市(根據Fortune雜誌與CNN的報導)。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由七個酋長國組成,位於阿拉伯半島上與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曼為臨,面對阿曼灣與波斯灣,國土面積約為台灣2.3倍大的蕞爾小國。1971年才正式組成聯合政府,自1966年這個區域發現石油以後,經濟發展從珍珠採集地區成為石油巨富國家,據統計阿聯的國民年收入平均接近五萬美元。除了油產豐富,阿聯的首都阿布達比文化基金會致力推動文化藝術並以推廣觀光旅遊為重點,旅遊成為該國的第二個主要經濟來源(也是未來阿聯的主要經濟收入),每年的觀光人次與收入都在增加中。沙迦憑藉著文化遺產與當代雙年展在藝術版圖有了一席之地;杜拜的自由貿易吸引了全世界的投資與觀光,成了新的旅遊勝地;阿布達比則憑藉著本身的經濟優勢,誓言打造出融合沙迦與杜拜的文化藝術超級觀光大城,2004年由阿布達比官方旅遊局(Abu Dhabi Tourism Authority)構思推展位於城市外圍的快樂島(Saadiyat Island)將是一個融合休閒、居住以及投資的新計畫區,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文化藝術特區將有來自全世界的超級建築師聯合打造出新的博物館建築群,至2020
年全島計畫完工後,絕對是全世界最璀璨的文化藝術迪士尼樂園: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的海事博物館(Maritime Museum by Tadao Ando)、英國建築師諾曼佛斯特建築事務所的扎耶德國家博物館(Zayed National Museum by Foster + Partners)、美國建築師法蘭克蓋瑞的古根漢分館(Guggenheim Abu Dhabi by Frank Gehry)、法國建築師尚努維的羅浮宮分館(Louvre Abu Dhabi by Jean Nouvel)、伊拉克裔英國建築師札哈哈蒂表演藝術中心(Performing Arts Centre by Zaha Hadid)。在阿布達比旅遊發展暨投資公司(TDIC)的特別展覽廳與以三噸黃金打造的酋長皇宮飯店(Emirates Palace Hotel)藝廊所展出的快樂島文化特區計劃展《Saadiyat Island Cultural District Exhibition》模型與發展計劃,可以預見一座沙漠中的文化綠洲。
阿布達比謝克扎耶德清真寺(Sheikh Zayed Mosque)以開國元首Sheikh Zayed Bin Sultan Al Nahayan命名紀念,經過兩年的興建於2009年完工開放,是繼麥加的Grand Mosque與麥地那的Prophet’s Mosque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也是惟一一座開放給非回教教徒參觀的清真寺。清真寺白色純淨的宏偉外觀以及內部伊斯蘭宗教建築的特有圖騰型塑了一種莊嚴的氣氛。召禱塔,高107公尺,分別佇立在寺院的四個角落;圓頂多達82個, 17000平方公尺的大內庭,以白色大理石舖成,四周有柱廊環繞;廊柱總計1096根,柱頭上鑲著閃亮金泊,柱身上嵌著彩磁雕花。高聳的圓栱頂下垂掛著高15公尺、直徑十公尺、重達八噸多的德國製水晶吊燈;柔軟綿密色彩繽紛花草般的地毯,由伊朗東部一個專製手工地毯地區的千名婦女花了兩年時間編織完成,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手織波斯地毯。
阿布達比的法拉利世界(Ferrari World Abu Dhabi)有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過山車以及法拉利賽車展示館是追求極速快感的車迷天堂。2010年底才開幕,聲名早就遠播所有車迷的耳中。不論是清真寺或是汽車主題樂園,阿布達比提供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體驗:傳統與新潮、寧靜與飆速、宗教與科技在此呈現了新的生活型態,兩者也如同博物館展現了此地的文化特色。
然而真正讓一千零一夜的天方夜譚神話在凡間實現的莫過於快樂島的文化藝術特區,這些建築在2012年就會陸續完工呈現於世人的面前。有著雄厚經濟作後盾的阿布達比開始展現對文化藝術的氣魄,甚至將之當作精品名牌來經營,世界頂尖的建築天王天后共同打造新的幸福快樂之城。
安藤忠雄的海事博物館(Maritime Museum by Tadao Ando)
安藤忠雄如此說明他的設計理念:「阿拉伯傳統的三角帆船在內部空間漂浮著,空間中各個物件彼此關連,最後結合至建築物形成整體感,創造一種緊密的視覺經驗。地面層底下的第二個空間設計為接待大廳,並且有一座龐大的水族館,阿拉伯帆船會從水族館上頭漂浮而過,為觀者帶來截然不同的視野。」
阿布達比的自然景致、地形風貌以及阿拉伯世界豐富的航海傳統提供了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海事博物館的絕佳靈感。整棟建築物就像矗立於海邊的一艘大船,可以反光的表面融合了海水與陸地的雙重視覺感受,像極了船隻構造的內部空間設有漂浮的甲板引導參訪的遊客進入每個不同的展覽區。 海事博物館整棟建築設計維持安藤忠雄簡單卻又強烈的線條構圖特色,為了突顯建築物本身的潔淨,博物館周遭地景以格狀處理,成行成列的樹木種植於建地前方,營造
出綠洲般的邊界氛圍,帶領參觀者由動態的城市生活逐漸進入到海事博物館寧靜而引人深思的空間裡。
佛斯特建築事務所的扎耶德國家博物館(Zayed National Museum by Foster + Partners)
札耶德國家博物館是再次文化藝術特區最後定案的博物館建築。一方面國家博物館代表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具體文化藝術體現,再者也是展現國家經濟實力的象徵。經過多方角逐,英國的佛斯特爵士以閃耀著太陽光芒、透明如羽翼般的巨大翅膀建築贏得設計案。英國大英博物館不讓古根漢與羅浮宮專美於前,一張十年的合約同意出借展品並策劃展覽。
札耶德國家博物館獎有一個展廳以「石油的故事」為主題,呼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經濟崛起歷史。博物館預計2013年完工開幕,參觀完全免費。
法蘭克蓋瑞的古根漢分館(Guggenheim Abu Dhabi by Frank Gehry)
蓋瑞的古根漢阿布達比分館同樣是建築師的實驗研究設計。沙漠的起伏、燦爛的大海、充足的陽光,好像有自然的氣場在環繞流動,因此美術館也像是個有動態的建築物,隨處的天窗設計直接引入晝光,內外達成一統調和。
美術館有三個環形廊道,其中之ㄧ為大型展覽廳,另外兩個環型廊道展覽廳則由中央延伸到外,整個建築看似未完工卻又簡單樸素,同時也讓當代藝術成為主角而不會因建築物本身太多的修飾而掩蓋。當然蓋瑞的建築設計本身往往就像是一件雕塑,他更直接說要在這裡加入更多實驗的精神。美術館建築不搶去藝術品的丰采其實沒有人會認同的。
尚努維的羅浮宮分館(Louvre Abu Dhabi by Jean Nouvel)
快樂島在興建計畫之前的地形粗造糙,有一種不經修飾的狂亂但又好像自成水流的章法,地質的粗劣感在柔順的水流調和下有了祥和,加上當地的終年高溫光源,未經開發的處女地還保有純樸的質感。法國建築師尚努維由此遐想出一個未知城市深埋於沙中或沉沒於水底的傳說,他為羅浮宮分館所設計的館舍以夢幻一般的想法,屏除高聳的建築概念,建造一座微型城市。
如透明簾幕的織網巨大穹頂覆蓋整個博物館,當參觀者進入如同置身在一個新世外桃源,自然的光線夢幻般的瀰漫在整個空間,擷取了阿拉伯建築傳統的菁華。而水的概念在此也佔有重要的角色,光影與水的映照透過通暢的微風營造出舒心的氛圍。
巴黎羅浮宮於海外建分館,總經費高達十三億美元(約台幣四百三十億元),預計2012年完工開幕後,羅浮宮的藏品也將歷史性的第一次長期在法國本土以外的地區展出。
扎哈哈蒂表演藝術中心(Performing Arts Centre by Zaha Hadid)
哈蒂曾經為台中的古根漢美術館分館設計,可惜建築案胎死腹中,她一直覺得非常可惜。這一次她為阿布達比表演藝術中心所設計的建築案竟然是從樹狀結構演算及生長模擬進程的有機系統研究與大自然生成法則而來,以滿載的生物能量提供建築設計的內在系統繁殖生衍。但是這一套自然植物理論太過深奧,一般大眾恐怕也難以理解,解單的來描述就是整座表演中心像是有機生長的綠葉,透過建築理論的空間演進與幾何數學演算,生物的幹、梗、果、葉被轉譯到整棟建築,抽象卻又抽象的圖形充滿自然的生機力量也彷彿舞者的肢體律動,相互結合。
62公尺高的表演藝術中心內有五個表演空間,演奏廳居高臨下,白晝光線得以進入廳內空間,來自大海的色澤與都市的天際線透過舞台後方的大面開窗震撼觀眾的視覺。靠南邊的實驗劇場頂部則設立了一所表演藝術學院,結合劇場及教育的功能於一體。
旅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基本資訊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台灣沒有正式的邦交關係,但是因為觀光旅遊是該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趨勢,簽證的申請與取得極為方便。只要透過旅行社代為訂購機票或訂房就可以有保證人,繳交簽證費用即可取得一個月觀光簽證。如果只是過境停留壹至兩天可透過航空公司擔任保證人協助入境。
最佳的旅遊時間為三至五月以及十月至十二月,七、八月氣溫可能高達攝氏48度;一、二月則只有10-14度。
杜拜有世界最長的無人駕駛中央控制捷運系統,連接各個城市的唯一交通是公共汽車,當地沒有火車運行。因此除了公車之外,計程車就成了最普遍的交通工具。
回教國家禁止販售任何含有酒精的飲料,豬肉在飲食中也禁止(國際性飯店則少有限制)。有時特定時間與場合只限定女性,男人止步的標誌要注意。
星期日, 8月 21, 2011
Art Foundation in UAE 沙漠中盛開花朵—從藝術基金會看沙迦地區的當代藝術.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簡稱UAE)由七個酋長部落組成,1971年才正式成立為獨立國家,位於阿曼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並有阿曼灣與波斯灣海岸,是中東沙漠以出產石油著稱的國家。阿布達比(Abu Dhabi)為其中最大的酋長國也是阿聯的首都,而杜拜(Dubai)則是全世界著名的人工島,可是當代藝術卻發生在伊斯蘭宗教最為濃厚與保守的沙迦(Sharjah)。沙迦,於1998年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阿拉伯文化首都的城市,因此整個地區不論是建築以及居民生活型態都還保有非常濃厚傳統的阿拉伯文化特色。
沙迦雖然與杜拜緊鄰,從杜拜驅車前往沙迦視野所見便可感受到環境氣氛的差異。杜拜創造了神話,沙迦卻還保有伊斯蘭文化的傳統精神與精神誡律,整個城市除了國際飯店之外完全不提供含有酒精成分的飲料,食物中禁絕豬肉。每天上下班交通顛峰期間,大巴士載著一批批的勞動工人從沙迦前往杜拜,杜拜提供了豐富的工作機會與收入,沙迦則保持了當地較低的生活消費。兩個緊臨的酋長國其實就呈現了迥異的社會動態,而沙迦雙年展(Sharjah Biennial)具體展現了當代雙年展的關注要素,這也說明了為何是在沙迦而不是阿布達比或杜拜的原因。
沙迦雙年展自1993年舉辦第一屆,從一個地區的藝術展覽經過二十年的歲月如今已經成為阿拉伯文化地區最重要的當代藝術雙年展,同時也是連接國際與區域藝術家、研究機構與藝術文化中心的橋樑。為期八個星期的雙年展廣邀不同領域包括視覺藝術、電影、音樂、表演藝術、文學等藝術工作者,除了展覽之外最重要的活動是講座與工作坊,所有活動提供給居民完全免費,甚至鼓勵家庭與學校組團參與。
沙迦藝術基金會 Sharjah Art Foundation
2009年成立的沙迦藝術基金會由愛爾凱西米(H.H. Sheikha Hoor Al Qasimi)擔任主席一職,柏瑟金(Jack Persekian)則為沙迦雙年展藝術總監。畢業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 London)的愛爾凱西米是沙迦酋長國蘇丹的女兒,1998年於沙迦美術館策劃二十一位英國藝術家展覽,並於2003年策畫第六屆沙迦雙年展,但是她對於組織領導的興趣更高過藝術策畫,透過領導階層的支持,沙迦文化新聞局(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Government of Sharjah)的經費來源成立了統合沙迦市的文化藝術活動。因此殺家藝術基金會雖然是一個非營利的機構,但是本質上卻是必須在政治與宗教的誡條下服膺。
藝術基金會實際執行的五大計劃包括:
沙迦藝術基金會創作計畫-直接支持藝術家的創作;三月會議-每年三月舉辦為期三天的藝術論壇,廣邀全世界藝術工作者參與並建立聯繫網絡;沙迦雙年展-自2009年基金會接手後,知名度大增也創下新的參觀人次;藝術家駐村計劃;而最重要的則是藝術教育活動與工作坊-藉由展覽與講座提供居民新的藝術資訊。
如果要了解真正的在地文化與藝術以及阿拉伯當代藝術的發展與推廣,沙迦是一個起點也是絕佳的範例。沙迦酋長國酋長也是沙迦藝術基金會主席的父親默罕穆德愛爾凱西米(Sheikh Dr. Sultan Bin Mohammed Al Qasimi)具有絕大的影響力,九零年代他極力當地文化教育發展條例的修改,包括新建數所大學、整修歷史建築、組織文化藝術研究機構、長年不斷的藝術展覽與教育活動以及創立沙迦阿拉伯文化大獎(Sharjah
Prize for Arab Culture)。文化新聞局屬下的視覺藝術部門主管為馬德隆姆(Hisham Al Madhloum)在酋長國的最高指導原則下整合市區內的歷史建築與文化特區,以沙迦美術館(Sharjah Art Museum)為中心成了藝術特區,也是每一屆雙年展舉辦的主要場地。
巴爾吉耶藝術基金會Barjeel Art Foundation
有別於沙迦藝術基金會的濃厚官方色彩,巴爾吉耶藝術基金會則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第一個出現的私人藝術收藏與基金會。的確,這個完全由私人藝術收藏家所成立的基金會與美術館不在首都阿布達比,也不在商業氣息濃厚的杜拜,反而是在出了名的保守的沙迦。
收藏家同時也是基金會的創辦人艾爾凱瑟密(Sultan Sooud al-Qassemi)經常在國際英文報紙與雜誌發表文章,是一位經常旅行的國際記者但是對於自己的國家有強烈的認同感,他也曾經撰文直接點名對杜拜有偏見的倫敦記者展現強烈的辯論,創辦基金會之前他的收藏已經在倫敦沙奇畫廊展出過。2010年3月巴爾吉耶藝術基金會隆重揭幕,媒体報導這個私人基金會是阿聯本地足以與即將進駐巴布達比的羅浮宮與古根漢分館抗衡的機構。第一檔開幕展<膚淺的遠景>(Peripheral Vision)從五百件阿拉伯藝術家作品收藏中選出32件作為向世人呈現阿拉伯當代藝術自2007年以來的最新發展,企圖心強烈如同他的文筆一般犀利。
巴爾吉耶藝術基金會的收藏以阿拉伯文化地區的當代藝術為主,除了阿聯之外也包括科威特、歐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接著是鄰近的黎巴嫩、巴勒斯坦、敘利亞、約旦、伊拉克、伊朗、埃及,同時也包括地中海南部的北非地區摩洛哥、突尼西亞與阿爾及利亞。諸如敘利亞的Louay Kayyali, Fateh Moudarres 與 Sabhan Adam;突尼西亞的 Nja Mahdaoui 與 Halim Karabibene ;阿聯的Abdul Qader Al Rais, Hassan 及 Hussein Sharif與Fatma Lootah ;伊拉克的Ismael Fattah 與Dia Azzawi ;利比亞的Ali Omar Ermes ;八林的Abdullah Al Muharraqi ;埃及的Omar Al Nagdi, Adel El Siwi, Adam Henein 與 Susan Hefuna ;巴勒斯坦的Mansour Sleiman 與 Jeffar Khaldi ;科威特的Sami Mohammed 等藝術家作品。
巴爾吉耶藝術基金會坐落在沙迦的新商業區裡的一棟歷史建築與馬拉雅藝術中心(Maraya Art Centre)分別於不同樓層,鄰近有當地最大的購物與休閒商圈Al Qasba,晚間燈火通明映照出當地唯一的繁華。展覽的作品透過艾爾凱瑟密的收藏深刻反映阿拉伯文化區域的社會轉變與現狀,人權問題、婦女與性別角色、兒童保護等議題,透過開放的空間與終年不斷的活動及免費參與進行藝術教育扎根的工作,也因此基金會於四月獲得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 Patron of the Arts Award藝術大獎的肯定。
沙迦雖然與杜拜緊鄰,從杜拜驅車前往沙迦視野所見便可感受到環境氣氛的差異。杜拜創造了神話,沙迦卻還保有伊斯蘭文化的傳統精神與精神誡律,整個城市除了國際飯店之外完全不提供含有酒精成分的飲料,食物中禁絕豬肉。每天上下班交通顛峰期間,大巴士載著一批批的勞動工人從沙迦前往杜拜,杜拜提供了豐富的工作機會與收入,沙迦則保持了當地較低的生活消費。兩個緊臨的酋長國其實就呈現了迥異的社會動態,而沙迦雙年展(Sharjah Biennial)具體展現了當代雙年展的關注要素,這也說明了為何是在沙迦而不是阿布達比或杜拜的原因。
沙迦雙年展自1993年舉辦第一屆,從一個地區的藝術展覽經過二十年的歲月如今已經成為阿拉伯文化地區最重要的當代藝術雙年展,同時也是連接國際與區域藝術家、研究機構與藝術文化中心的橋樑。為期八個星期的雙年展廣邀不同領域包括視覺藝術、電影、音樂、表演藝術、文學等藝術工作者,除了展覽之外最重要的活動是講座與工作坊,所有活動提供給居民完全免費,甚至鼓勵家庭與學校組團參與。
沙迦藝術基金會 Sharjah Art Foundation
2009年成立的沙迦藝術基金會由愛爾凱西米(H.H. Sheikha Hoor Al Qasimi)擔任主席一職,柏瑟金(Jack Persekian)則為沙迦雙年展藝術總監。畢業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 London)的愛爾凱西米是沙迦酋長國蘇丹的女兒,1998年於沙迦美術館策劃二十一位英國藝術家展覽,並於2003年策畫第六屆沙迦雙年展,但是她對於組織領導的興趣更高過藝術策畫,透過領導階層的支持,沙迦文化新聞局(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Government of Sharjah)的經費來源成立了統合沙迦市的文化藝術活動。因此殺家藝術基金會雖然是一個非營利的機構,但是本質上卻是必須在政治與宗教的誡條下服膺。
藝術基金會實際執行的五大計劃包括:
沙迦藝術基金會創作計畫-直接支持藝術家的創作;三月會議-每年三月舉辦為期三天的藝術論壇,廣邀全世界藝術工作者參與並建立聯繫網絡;沙迦雙年展-自2009年基金會接手後,知名度大增也創下新的參觀人次;藝術家駐村計劃;而最重要的則是藝術教育活動與工作坊-藉由展覽與講座提供居民新的藝術資訊。
如果要了解真正的在地文化與藝術以及阿拉伯當代藝術的發展與推廣,沙迦是一個起點也是絕佳的範例。沙迦酋長國酋長也是沙迦藝術基金會主席的父親默罕穆德愛爾凱西米(Sheikh Dr. Sultan Bin Mohammed Al Qasimi)具有絕大的影響力,九零年代他極力當地文化教育發展條例的修改,包括新建數所大學、整修歷史建築、組織文化藝術研究機構、長年不斷的藝術展覽與教育活動以及創立沙迦阿拉伯文化大獎(Sharjah
Prize for Arab Culture)。文化新聞局屬下的視覺藝術部門主管為馬德隆姆(Hisham Al Madhloum)在酋長國的最高指導原則下整合市區內的歷史建築與文化特區,以沙迦美術館(Sharjah Art Museum)為中心成了藝術特區,也是每一屆雙年展舉辦的主要場地。
巴爾吉耶藝術基金會Barjeel Art Foundation
有別於沙迦藝術基金會的濃厚官方色彩,巴爾吉耶藝術基金會則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第一個出現的私人藝術收藏與基金會。的確,這個完全由私人藝術收藏家所成立的基金會與美術館不在首都阿布達比,也不在商業氣息濃厚的杜拜,反而是在出了名的保守的沙迦。
收藏家同時也是基金會的創辦人艾爾凱瑟密(Sultan Sooud al-Qassemi)經常在國際英文報紙與雜誌發表文章,是一位經常旅行的國際記者但是對於自己的國家有強烈的認同感,他也曾經撰文直接點名對杜拜有偏見的倫敦記者展現強烈的辯論,創辦基金會之前他的收藏已經在倫敦沙奇畫廊展出過。2010年3月巴爾吉耶藝術基金會隆重揭幕,媒体報導這個私人基金會是阿聯本地足以與即將進駐巴布達比的羅浮宮與古根漢分館抗衡的機構。第一檔開幕展<膚淺的遠景>(Peripheral Vision)從五百件阿拉伯藝術家作品收藏中選出32件作為向世人呈現阿拉伯當代藝術自2007年以來的最新發展,企圖心強烈如同他的文筆一般犀利。
巴爾吉耶藝術基金會的收藏以阿拉伯文化地區的當代藝術為主,除了阿聯之外也包括科威特、歐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接著是鄰近的黎巴嫩、巴勒斯坦、敘利亞、約旦、伊拉克、伊朗、埃及,同時也包括地中海南部的北非地區摩洛哥、突尼西亞與阿爾及利亞。諸如敘利亞的Louay Kayyali, Fateh Moudarres 與 Sabhan Adam;突尼西亞的 Nja Mahdaoui 與 Halim Karabibene ;阿聯的Abdul Qader Al Rais, Hassan 及 Hussein Sharif與Fatma Lootah ;伊拉克的Ismael Fattah 與Dia Azzawi ;利比亞的Ali Omar Ermes ;八林的Abdullah Al Muharraqi ;埃及的Omar Al Nagdi, Adel El Siwi, Adam Henein 與 Susan Hefuna ;巴勒斯坦的Mansour Sleiman 與 Jeffar Khaldi ;科威特的Sami Mohammed 等藝術家作品。
巴爾吉耶藝術基金會坐落在沙迦的新商業區裡的一棟歷史建築與馬拉雅藝術中心(Maraya Art Centre)分別於不同樓層,鄰近有當地最大的購物與休閒商圈Al Qasba,晚間燈火通明映照出當地唯一的繁華。展覽的作品透過艾爾凱瑟密的收藏深刻反映阿拉伯文化區域的社會轉變與現狀,人權問題、婦女與性別角色、兒童保護等議題,透過開放的空間與終年不斷的活動及免費參與進行藝術教育扎根的工作,也因此基金會於四月獲得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 Patron of the Arts Award藝術大獎的肯定。
星期六, 8月 20, 2011
Art and Design 藝術沙龍 跨界設計
藝術不僅是用雙眼觀看、雙耳傾聽,甚至漸漸的越來越多的作品可以雙手去觸摸、以身體去體驗。日常生活中需要的設計美感不再只是奢華,而是漸漸成為潮流。藝術生活貼近人們的距離,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期間也可看出這樣的趨勢。
邁入第六個年頭的邁阿密/巴塞爾設計博覽會所聚焦的即是家居生活中最需要的傢飾設計,來自全世界的畫廊也以經營設計為主,跳脫過往畫廊專營視覺藝術的印象,從設計界的大師到建築界的巨人都在設計名錄中,建築師哈蒂的桌椅設計維持了她一貫的流動線條與冷峻;也有畫廊邀請視覺藝術家設計舞台劇場,這些創作計劃在表演結束後都成了獨一無二的傢飾品,但是不僅可供欣賞也有實用價值。博覽會開幕當晚不僅收藏家捧場,連流行設計界的巨星Jil Sander與超級名模Naomi Campbell都在6000名賓客之列。設計博覽會逐漸成熟,同時培養了一批從視覺藝術界而來的收藏群。
回過頭觀察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畫廊展區也開始出現視覺藝術家的跨界之作。卡波爾(Anish Kapoor)的創作不僅是公共藝術,甚至與建築界開始合作;今年威尼斯雙年展獲得最佳潛力年輕藝術家獎的哈隆•米爾薩(Haroon Mirza)2011年新作,利用舊的桌椅、收音機、唱盤所組合的裝置,不但像一架小型風琴,同時也真正發出有趣的節奏與音響。所謂的藝術貼近生活不是一種精神的滿足與口號,其實也是真正的實踐。
藝博會所策劃的系列座談與發表活動,2011年第一次邀請來自台灣的藝術空間MOT/ARTS忠泰生活開發於現場發表今年的視覺與建築藝術跨界合作案,由中國大陸藝術家展望與荷蘭鹿特丹建築團隊MVRDV所合作的「城市烏有園」(Urban Arcadia)計劃,透過中國的假山造景文人思維與荷蘭垂直村落的前衛概念產生撞擊,激盪出新的火花。《假山疊塢》以「垂直村落」計劃的二十四個如積木造形的建築元素,透過藝術家展望對中國園林山水的哲學思維詮釋,產生新的桃花園。
藝術家展望也親自到達現場提出藝術家對東方建築設計的哲學與美學觀。中國人的美學從自然出發,一草一木、高山流水、岩石沙粒都是一個微觀的世界。透過觀察與體會,中國藝術家所領略的是從自然出發、取法自然的創作美學態度,迥異於西方的思考模式。他觀察到西方人的創作與設計多是在與自然相抗衡,並且挑戰自然的極限。
「垂直村落」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MVRDV的計劃在東方人眼中是瘋狂的;展望的自然造景觀卻被認為無法實際成為建案,頂多只是模形計劃的理想。展望還不死心的拿著完成的《假山疊塢》詢問中國建築界人士,獲得的答案是:應該是一個可以實施的計劃,並且建構出來。挑戰自然者面對山水以阻擋來建構計劃;師法自然者卻以柔性的迂迴,納山水於創作之中。
可惜MVRDV未能到現場與展望對話,否則兩方面對同一個主題的截然不同思維方向應該可以激起東西方美學辯證的火花,現場觀眾應該也會更了解展望亟欲將中國美學觀念清楚表達的企圖心。
美中不足的是現場少了限量作品《假山疊塢》的亮相,縱然透過投射影片與圖像觀眾可以想像計劃的最後成型,但是少了親眼目睹與雙手的碰觸,還是如隔靴搔癢抓不到真正的重點。未來的發表會上若能在博覽會同時參加「藝術宣言」或「藝術首展」單元,西方觀眾對於藝術家所談論的園林自然哲學觀以及完成的計劃作品了解與欣賞絕對會收到更多的迴響。
穿插在五天博覽會期間的座談與討論,僅有兩個來自亞洲的邀請,但是僅有這場發表會具有東西方對話的文化交流。透過策展人楊心一與忠泰生活開發羅烈琦的介紹,觀眾對台北的某部分建築特色與城市景觀也有了新的印象。
會後藝術家展望還是熱切的表示這個計劃對他而言只是階段性的完成,不是全面性的總結。他的創作構思裡,這個計劃應該被實踐出來,雕塑的完成僅僅是計劃完成的第一個步驟。他談著談著眼中突然發出光芒,想像捧在手中的模形成為建築的園林山水。人,其實是可以穿梭在其中優遊甚至是可以在裡頭居住的。中國人的三思而後行反而阻礙了新創作的可能,冒險其實也一直不是東方人的強項,鄭和下西洋的海上冒險對照哥倫布的發現新大陸,東方人其實可以更開闊的探索未知。
再回到設計藝術博覽會的觀察,現場展出已故藝術家與設計師哈瑞•貝爾托亞(Harry Bertoia)的大型音樂性雕塑《雙簧》(Double Gong)。藝術家的大尺寸設計都是委託計劃案,因此都已被典藏並展示於公共空間,這件1976年為挪威貝爾根克雷格音樂廳(Grieg Concert Hall, Bergen Norway)設計的作品,兩年後設計師去世與諸多因素,2000年作品被紐約畫廊購得,成為藝術家唯一在私人手中的作品。
哈瑞•貝爾托亞以線條座椅設計聞名於世,但是自1950年代起他更鍾情於聲音雕塑的創作,設計之外這批作品更顯示了設計師的藝術才華。看來藝術家總是在尋求藝術表現的新可能,像是永不止息的夢想。
星期五, 8月 19, 2011
Art Parcours 藝術疾走
「藝術疾走」 單元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繼「藝術無限」之後,另一個成功開闢的新藝術單元。「藝術無限」標榜偌大的展出空間、「藝術疾走」則是藉由藝術家與作品帶領觀眾認識巴塞爾的歷史與風光。
去年由彥斯•霍夫曼(Jens Hoffmann)所策劃的展覽以巴塞爾教堂(Basel Münster)教堂周邊歷史區與萊茵河岸為舞台,今年則轉往聖阿爾班凹地流域(St. Alban-Tal),全長約一公里,觀眾一邊欣賞十位藝術家作品的同時,其實也在了解巴塞爾的歷史,許多建築物都是為了此次展覽才開放。聖阿爾班凹地流域被巴塞爾人暱稱為「小威尼斯」,小高地流洩的河川與橋梁(巴塞爾當代藝術館於其間)、靠水力運轉能源的水車(如今是紙藝博物館)、過去的商業會所(現在 進口義大利酒商的私有屋所)、過去的捕魚小屋(如今成了萊茵河岸的特殊風光)、舊巴塞爾城牆、小教堂,這裡看來在過去就是一個充滿生氣的小聚落。
霍夫曼邀請十位藝術家(大部分親自來到現場選擇適合的場地)在這個區域展出,多件作品特別為這次展覽而創作。
來 自美國紐約的藝術家瓊恩•喬娜絲(Joan Jonas)的作品融合手繪、錄像與裝置,將觀念藝術發揮極致。她特別為藝術疾走產生的新作靈感來自冰島作家哈德爾•拉克尼斯(Halldór Laxness)1968年的小說,影片以藝術家的幾件前作與手繪為基礎,配合在本地拍攝的影片,穿插呈現,藝術家親自讀念口白,如同一首敘事詩。《冰河 之下》(Under the Glacier)描述一個不尋常地點與時間的故事,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女人可以復生,人們可以轉化成鮭魚成為另一種生命猶如神話一般。
克利斯多夫馬莉安基金會花園之屋(Christoph Merian Foundation Garden Pavilion)由成立於1886年的基金會由當時的貴族商人所買下作為支持社會文化活動的機構。喬娜絲選擇在此述說一個永生不滅的故事,代表了人類文 化的傳承。
賈布瑞爾•席拉(Gabriel Sierra)來自哥倫比亞,來自工業設計的訓練背景,他的作品特別專注在功能性、空間感,但是又充滿詩意。作品《無題,轉異的結構》 (Untitled, Estructures for Transition # 9)運用曾經為畫廊的Raum 33(如今空置),在空間裡再搭築出另一個延續的建築,觀眾走在其間好像是同時遊走在兩個不同的空間裡,而由窗台延伸而出的觀景台又似空間的延伸,直眺萊茵河景致。
美國紐約的安娜朱(Anne Chu)選擇了巴塞爾地區最古老的房子之一-1492年便成為圓桌會所的上多爾得之家(Hohen Dolder House)全新創作《威廉泰爾與休憩之地》(A Resting Place with William Tell),從瑞士建國的十五世紀傳奇人物威廉泰爾為藍本開始,安娜朱將整個建築當作一個可以閱讀歷史也可以休憩悠閒的場所來提供給觀眾新的感受。
加拿大的珍妮•卡爾蒂夫與喬治布瑞•米勒(Janet Cardiff and George Bures Miller)的《藍色夏威夷酒吧》(Blue Hawai Bar)帶領觀眾走一趟難得的老巴塞爾城下水道工程系統之旅,一艘充滿熱帶風情的繽紛船屋,播放著輕鬆的音樂,酒保提供充滿水果的雞尾酒。下水道系統水景 工程(Brunnwerk-Lower Reservoir)自15世紀開始變成為巴塞爾的主要水源系統一直到1839年為止。
瑞 士藝術家烏戈•羅帝諾內(Ugo Roundinone)的雕塑名稱玩弄51個英文字,一句話又衍生出三句不同大小寫的標題(We run through a desert on burning feet, all of us are glowing our faces look twisted),雕塑作品是藝術家自2007年起名為《學者之石》(Scholar Rocks)的系列作品,1872年之前教堂前的樹林還是一片墓地,如今是一片綠蔭,通往教堂的寧靜之路。羅帝諾內的雕塑矗立在教堂之前,多變蜿蜒的形體 似柔軟又堅硬,像是堅守著這個區域的歷史。
聖阿爾班教堂為在一個寧靜不受干擾的區域,比利時藝術家克里斯•馬汀 (Kris Martin)在這間1270年開始使用的教堂內灑下如花雨的金色圓片(每片直徑0,5公分),教堂內還是一樣有歷史的聖壇、裝飾、座椅,藝術家讓金色圓 片充滿教堂內的每個角落,古典與現代、樸拙與耀眼相映出內外在的交融,觀眾也在此重新沉浸聖光之中。
此地的萊茵河岸曾是 過往漁人的打漁之處,可見萊茵河對歐洲人的重要性,沿岸還留有過去漁夫休憩的小屋,類似的風格建構也建於法國與非洲,由此也看見巴塞爾城與外地交流的榮 景。哥斯大黎加藝術家費德黎戈•赫雷洛(Federico Herrero)重新為這些漁夫小屋(Fischergalgen)圖上鮮艷的色彩,色彩與造型也參考了本地自然與文化的特色。
除了漁夫捕魚,萊茵河也是重要的運輸航道,每年估計約有超過5000次運輸船班駛經巴塞爾,藝術疾走單元也找來了一艘貨運船停靠河岸,美國藝術家克里斯•約 翰森(Chris Johanson)在船上設計了裝置與表演舞台,夕陽輝映河光時,藝術家與他的樂團Sun Foot開始了演出《An Evening of going through Things and Looking at Each Other with Each Other》。
奈 及利亞裔英國藝術家因卡•修尼巴爾(Yinka Shonibare)以充滿非洲色彩原素的布料剪裁五百件的風箏,作品《五百風箏》(500 Kites)這些布料花色設計來自印尼爪哇與西非地區,卻是在歐洲製造,藝術家經常藉由無聲的作品媒材討論殖民歷史。飛翔的風箏代表了自由,卻又被裝置在 樹梢成為裝飾,這些原素又述說著勞工血淚、商業經濟的弱肉強食、以及文化之間的競合。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於2007年在卡塞爾文件大展中的計劃《童話》邀請一千零一位中國人到卡塞爾成為當時的話題,這些面孔一一被紀錄在攝影作品裡。500張人像是當時參加人數的一半,在巴塞爾1361-1398年興建的舊城牆上張貼著。作品某種程度也是策展人與支持畫廊對藝術家的某種聲援。
6月16日晚間除了展覽還有表演,節目持續至午夜。
策展人霍夫曼成功結合巴塞爾城市歷史特色、巴塞爾藝博會、藝術家與畫廊,將屬於商業性質的藝術博覽會作出雙年展規模的藝術秀。 霍夫曼原初選定更多的展出地點,經過與大部分藝術家的討論後決定場地,多數作品皆為此次展覽創作。
星期四, 8月 18, 2011
2011 Art Basel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2011年第42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僅接著威尼雙年展登場,雙年展與藝術博覽會雖然是兩個型態不同的當代藝術活動,近年來卻屢屢出現雙年展藝術家作品也在藝博會出現的情形。經過國際藝術大展的加持,藝術家的名氣與作品詢問度相對增高,頗有幫襯的加成效果。因此畫廊業者也樂於支付或贊助藝術家展覽的預算,兩者互謀其利,收藏家也樂見藝術家的國際能見度。 藝術展覽與藝術市場早已不再徑渭分明,收藏家也在其中穿針引線。
除了大還是大
以往「藝術無限」的大尺寸作品與展覽被稱為可以是另一個雙年展,今年預展一開始卻在會場流傳藝術作品太大,富豪收藏家即使收藏也找不到地方保存或展覽的評語。甚至 在畫廊展區,幾家畫廊如蘇黎士的Thomas Anmann Fine Art AG與Galerie Bruno Bischofberger AG兩家畫廊都主打安迪•沃荷與巴斯奇亞的大作,沃荷的《Onehundredandfifty Black/White/Gery Marilyns, 1980》長度超過十公尺,售價八千萬美金,成為會場最高單價作品;Marlborough畫廊一如往年展出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作品,今年特別推出大菜主打藝術家作品,三連作《Three Studies of the Human Body, 1970》五千萬美金尋找買家;Acquavella 與Helly Nahmad兩家畫廊的畢卡索1968年作品也都有超過千萬美金的行情。Helly Nahmad說這裡是巴塞爾,收藏家要的是最好的作品,畫廊當然要拿出最精彩的大作來滿足顧客。
的確,只要作品精彩不 管尺寸多大、價格多高,還是有收藏家下得了手。「藝術無限」展區里,傑森•羅德斯(Jason Rhoades)的裝置作品被收藏家戴夏•祖科瓦(Dasha Zhukova)以接近百萬美金的價格搶下;另一位出手不手軟,但是也以好價錢買到許多作品的印尼中國收藏家Budi Tek買到了藝術家佛列德•山德貝克(Fred Sandback)以七條細繩索組構的有趣立體空間裝置作品《Untitled》。Budi Tek正準備在中國上海開設其收藏的美術館,作品以西方當代藝術為主,預計2013年開幕,美術館建築師為日本的藤本壯介(Sou Fujimoto)。
雕塑與裝置在會場上的銷售成績也越來越好,平面繪畫當然還是市場的主要作品類型,但是收藏家的品位越來越多元,另一個說 法是牆上掛滿了畫,還有甚麼地方擺放作品?當然是最能利用的三度空間。布魯塞爾的Xavier Hufkens畫廊賣出湯瑪士•霍瑟雅各(Thomas Houseago)的《Yet to be titled(Large Head#1)》;Anton Kern畫廊賣出馬修•莫納罕(Matthew Monahan)的《Grand Falconer》,兩件作品都約二十五萬美金;L&M畫廊賣出麗莎劉(Lisa Lou)的《The Damned》黃金閃亮雕塑。
博覽會也是藝術迪士尼
在眾多作品展覽中如何能夠吸引收藏家或觀眾眼睛的注意非常重要,讓觀眾參觀完作品印象深刻又能有趣味性也是學問。藝術博覽會不是美術館展覽,可以發現嚴肅值得深思花費時間欣賞的作品越來越少,畫廊展出也不再像前幾年爭相展出錄像作品。
錄像藝術博覽會自成一個市場區隔與型態也是未來勢必得道路。因此會場上畫廊業者竭盡心思在作品的色彩與形象上突顯特色。卡波爾(Anish Kapoor)的作品在美術館評論與藝術市場上都獲得高評價,也是觀眾最喜愛的作品,目前威尼斯與米蘭都有他的大型個展;義大利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皮斯托 列托(Michelangelo Pistoleto)的鏡面作品都是每年藝博會會出現的藝術家。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不僅是藝術界的盛會、當代藝術市場的指標、同時也是瑞士許多民眾每年一次參觀當代藝術的重要活動。當地人暱稱「ART」,指的就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收藏家族群大洗盤
不若以往畫廊想盡辦法展出藝術家最新的作品,驚世駭俗或者能夠引起話題是第一考量。幾年下來,畫廊業者對於當代藝術收藏家的品位能夠抓得更精準,藝術博覽會還是以作品出售為最大目標,再者能夠展現畫廊的服務特色與能夠提供的藝術家作品品質也極為重要。
往 年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成群結隊來自美國的收藏家是銷售的最大客戶,歐洲藏家約不到一半。但是今年情況逆轉,畫廊業者也發現歐洲當代藝術收藏家極為活躍,另一 個被畫廊業者關注的是來自中東地區、拉丁美洲與土耳其。馬德里的ARCO這幾年表現不佳、原本在巴塞爾藝博會同時間展出拉丁美洲藝術的Hot Art藝博會今年也取消,收藏家轉往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而杜拜藝術博覽會成功整合中東當代藝術市場,穩定藝術價格後,當地藝術家的作品行情與在世界各地的 展覽都呈現穩定的上揚局面,收藏家也開始進入歐洲市場。
「藝術會談」(Art Conversation)單元也特別企劃一場中東當代藝術的發展與收藏,難得在早上十點的活動就已經將會場擠滿,可見中東當代藝術的前景。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後,歐洲正式進入暑修階段,九月起又是一連串的藝術博覽會。
抗議活動在沙迦雙年展中發生
如何觀看一個在中東地區以阿拉伯當地文化為基礎的當代雙年展如何展現在世人面前,其精采程度都可以大書特書。
3月16雙年展才正式展開,3月18日便有超過130位來自世界的藝術家、策展人、作家同時響應由藝術家(Emily Jacir)與(Walid Raad)協同「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聯合抵制在阿杜達比興建中的古根漢美術館分館壓榨勞工超時工作等違反人權行徑。「人權觀察」組織2009年觀察報告指出於快樂島(The Island of Happiness)的文化特區建設工程出現一連串壓榨移民勞工,低報酬、不能隨意站立偷懶以及無預示解職等不人道行為。藝術家表示於去年即透過管道與館方主事者溝通表達關心之意,但是卻沒有任何的改善,因此更大的具體抗議活動便選擇在雙年展開幕,國際媒體注意的時間發聲。
一群藝術家希望透過正式的公開活動提醒館方注意,否則未來他們的作品也將拒絕被收藏或展出於阿布達比古根漢分館,尤其來自中東地區的代表性藝術家更深切的表達了心聲包括娜夏特(Shirin Neshat)、哈通姆(Mona Hatoum)、札塔利(Akram Zaatari)、巴拉達(Yto Barrada)、阿提亞(Kader Attia)等人。
3月16雙年展才正式展開,3月18日便有超過130位來自世界的藝術家、策展人、作家同時響應由藝術家(Emily Jacir)與(Walid Raad)協同「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聯合抵制在阿杜達比興建中的古根漢美術館分館壓榨勞工超時工作等違反人權行徑。「人權觀察」組織2009年觀察報告指出於快樂島(The Island of Happiness)的文化特區建設工程出現一連串壓榨移民勞工,低報酬、不能隨意站立偷懶以及無預示解職等不人道行為。藝術家表示於去年即透過管道與館方主事者溝通表達關心之意,但是卻沒有任何的改善,因此更大的具體抗議活動便選擇在雙年展開幕,國際媒體注意的時間發聲。
一群藝術家希望透過正式的公開活動提醒館方注意,否則未來他們的作品也將拒絕被收藏或展出於阿布達比古根漢分館,尤其來自中東地區的代表性藝術家更深切的表達了心聲包括娜夏特(Shirin Neshat)、哈通姆(Mona Hatoum)、札塔利(Akram Zaatari)、巴拉達(Yto Barrada)、阿提亞(Kader Attia)等人。
星期三, 8月 17, 2011
未見與未知V.S.衝擊對抗
沙迦雙年展期間除了雙年展為主角之外,另一個當地最重要的藝術中心與阿聯第一個私人收藏所成立的美術館坐落於沙迦市中心的Al-Qusba新購物商圈旁的歷史建築裡,馬拉雅藝術中心(Maraya Art Center)與巴爾及耶藝術基金會(Barjeel Art Foundation)展出兩檔重要的展覽:「Al Ghabi, 消失的美學」(Al Ghabi, Aesthetics of the disappearance)與「抗爭衝擊」(Strike Oppose)。
Al Ghabi在伊斯蘭的文本裡有未知的與未能見的意思,可蘭經裡提到凡人無法見到真主阿拉也無法分辨其化身,即使未知與未見,堅定不移的信念卻是不可或缺的。12個國家的27位藝術家分別來自阿爾及利亞、法國、伊朗、伊拉克、巴勒斯坦、塞內加爾、土耳其、瑞士、美國等,從年輕的阿拉伯文化背景世代來觀看消失的崇高與神聖,以即他們如何創作出心靈渴望追尋所消失的自我。
「Al Ghabi, 消失的美學」策展說明顯然還是脫離不了教條式的訓誡與精神啟蒙,但是單純欣賞作品其實還是可以看到這些藝術家不論是留在自己的土地創作或者已經遠離家鄉定居異地,作品還是有一種純淨與空靈,這時又反過來看再閱讀一次策展人的「精神傳道」又發現這些正是阿拉伯文化最中心的生命與存在價值,當我們還是自以為是的以自己的知識來面對其他宗教與生活型態才會當頭棒喝,在可蘭經裡最珍視的信仰價值,面對未曾見過或學習的仍毫不懷疑的相信,因為真主正在引導一條正確的道路,而我們世俗的懷疑與猜忌在此便顯得太過失去人性的本源。
展出的藝術家包括有Sami Al-Karim, Halim Al-Karim, Nawras Shalhoub, Baris Saribas, Igor Josifov, Sonny Vadgama, Adam Parker Smith and Robert Gligorov等。
巴爾及耶藝術基金會所展出的「抗爭衝擊」由梅爾薩本(Mandy Merzaban)策劃。當今社會所有的訊息除透過電視、廣播、報紙雜誌之外,網路成了最重要的傳遞媒介,影響的層面無遠弗屆,但是因為方便性與人人可為性減除了美學的需求,快速與真實呈現成了最受歡迎的方式,我們暴露在一種完全沒有防備也不需偽裝的年代。
展覽藉由在阿拉伯文化成長背景與環境下認識世界的藝術家如Sharif Waked, Kader Attia, Zena El-Khalil, Youssef Nabil, Ahmad Alsoudani 等來檢視當今社會(特別是在阿拉伯世界)的聯繫與訊息傳遞主流風潮的現象,當然也碰觸到敏感的政治議題、全世界共通的消費文化、社會禁忌、大眾文化、浮華、缺乏公義、以及空洞的附和潮流。展出的藝術家大多在世界重要的展覽中出現,因此作品更強烈顯現了衝擊性。
馬拉雅藝術中心(Maraya Art Center)
展覽:「Al Ghabi, 消失的美學」(Al Ghabi, Aesthetics of the disappearance)
時間:2011年3月15日-6月1日
巴爾及耶藝術基金會(Barjeel Art Foundation)
展覽:「抗爭衝擊」(Strike Oppose)
時間:2011年3月11日-7月11日
Al Ghabi在伊斯蘭的文本裡有未知的與未能見的意思,可蘭經裡提到凡人無法見到真主阿拉也無法分辨其化身,即使未知與未見,堅定不移的信念卻是不可或缺的。12個國家的27位藝術家分別來自阿爾及利亞、法國、伊朗、伊拉克、巴勒斯坦、塞內加爾、土耳其、瑞士、美國等,從年輕的阿拉伯文化背景世代來觀看消失的崇高與神聖,以即他們如何創作出心靈渴望追尋所消失的自我。
「Al Ghabi, 消失的美學」策展說明顯然還是脫離不了教條式的訓誡與精神啟蒙,但是單純欣賞作品其實還是可以看到這些藝術家不論是留在自己的土地創作或者已經遠離家鄉定居異地,作品還是有一種純淨與空靈,這時又反過來看再閱讀一次策展人的「精神傳道」又發現這些正是阿拉伯文化最中心的生命與存在價值,當我們還是自以為是的以自己的知識來面對其他宗教與生活型態才會當頭棒喝,在可蘭經裡最珍視的信仰價值,面對未曾見過或學習的仍毫不懷疑的相信,因為真主正在引導一條正確的道路,而我們世俗的懷疑與猜忌在此便顯得太過失去人性的本源。
展出的藝術家包括有Sami Al-Karim, Halim Al-Karim, Nawras Shalhoub, Baris Saribas, Igor Josifov, Sonny Vadgama, Adam Parker Smith and Robert Gligorov等。
巴爾及耶藝術基金會所展出的「抗爭衝擊」由梅爾薩本(Mandy Merzaban)策劃。當今社會所有的訊息除透過電視、廣播、報紙雜誌之外,網路成了最重要的傳遞媒介,影響的層面無遠弗屆,但是因為方便性與人人可為性減除了美學的需求,快速與真實呈現成了最受歡迎的方式,我們暴露在一種完全沒有防備也不需偽裝的年代。
展覽藉由在阿拉伯文化成長背景與環境下認識世界的藝術家如Sharif Waked, Kader Attia, Zena El-Khalil, Youssef Nabil, Ahmad Alsoudani 等來檢視當今社會(特別是在阿拉伯世界)的聯繫與訊息傳遞主流風潮的現象,當然也碰觸到敏感的政治議題、全世界共通的消費文化、社會禁忌、大眾文化、浮華、缺乏公義、以及空洞的附和潮流。展出的藝術家大多在世界重要的展覽中出現,因此作品更強烈顯現了衝擊性。
馬拉雅藝術中心(Maraya Art Center)
展覽:「Al Ghabi, 消失的美學」(Al Ghabi, Aesthetics of the disappearance)
時間:2011年3月15日-6月1日
巴爾及耶藝術基金會(Barjeel Art Foundation)
展覽:「抗爭衝擊」(Strike Oppose)
時間:2011年3月11日-7月11日
星期二, 8月 16, 2011
Sharjah Biennial 10 沙迦雙年展
沙迦雙年展自1993年開始舉辦。2011年3月的第十屆雙年展正式開幕,正式邁入第二十個年頭,兼具地域文化特性與國際當代藝術發展脈絡,從原本地方性的藝術展覽到今天成為中東地區代表阿拉伯文化最重要的當代藝術活動。
第十屆沙迦雙年展仍由柏瑟金(Jack Persekian)擔任藝術總監,三位策展人分別為定居芝加哥身兼藝術家及作家等身份的艾法錫安(Haig Aivazian)、獨立策展人與作家莎爾提(Rasha Salti)與古根漢美術館阿布達比分館策展人寇特(Suzanne Cotter),前兩位擔任主要策劃,後者則協同參與。以主題「謀定雙年展」(Plot for a Biennial)做開放式的命題,將雙年展當作是對象目標進行創作計畫,來自36個國家的119位藝術家受邀參與,其中更有高達百分之65的作品由雙年展委託創作的新計畫,此舉在世界各雙年展中比例之高者甚少。
策展人在展覽開幕時表示本屆雙年展就像是影片的場景調度與劇本撰寫,沙迦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應該被放在一個舞台上觀看,經由各個領域的藝術電影、音樂、戲劇、視覺藝術營造多元的對話空間,呈現忠誠與背信、奉獻與墮落、敗露與轉換等字彙的意義內涵,同時也揭露城市的脈動與韻律。展覽與表演活動除了沙迦美術館(Sharjah Art Museum)主展場之外,還包括歷史古蹟區與電影院、劇院,還有居民休閒最經常使用的公共廣場與球場。依據導覽圖尋找作品與觀看表演的同時,其實也穿梭在沙迦的歷史走廊並且體驗最在地的居民生活型態(特別是從杜拜來到沙迦,杜拜的紙醉金迷與沙迦的緩慢步調在三十分鐘的車程裡卻成了兩個不同的世界的距離)。
本屆的雙年展特別委託創作拍攝多部影片,其中有芭瑞(Judith Barry)的<開羅故事>(Cario Stories...)超過一百個小時的埃及婦女訪談剪接穿插演員的表演講述2003年起伊拉克戰爭對開羅地區的文化經濟衝擊;黎巴嫩藝術家史蒂芬(Raina Stephan)的<索雅德霍熙妮三個消失的事件>(The Three Disappearances of Soad Hosni)藉由埃及最知名的女演員索雅德霍熙妮曾經演出的八十多部影片影像與聲音剪接回顧這位女星的演藝生命與埃及的社會文化到2001年因為流言而在倫敦跳投自盡的故事,透過一位女性演員反應出時代的文化與性別的議題,同時也在探討阿拉伯文化社會與西方觀點的差異;戈塞因(Ahmad Ghossein)的<我的父親仍是位共產黨員:被出版的私密>(My Father is Still a Commnuist: Intimate Secrets to be Published)是他與父親超過十年的對話錄音與影像;在達卡與紐約的作家兼藝術加墨海門(Naeem Mohaiemen)的<年輕不復當年...Part I>(The Young Man Who Was No Longer A...Part I : United Red Army)如同他一慣的創作探討人類心中未竟的理想烏托邦,2006年起他研究激進左派於1970年代瓦解與暴力衝突的運動革命歷史;由作家及藝評人巴薩爾(Shumon Basar)、建築師魏玆曼(Eyal Weizman)與YBA世代藝術家威爾森姐妹(Jane and Louise Wilson)共同創作的<面對演出: 建築看見了什麼?>(Face Scripting: What Did the Building see?)描述的是2010年元月的真實事件,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 Hamas)高層邁卜胡赫( Mahmoud al-Mabhouh)在杜拜五星級酒店被殺,杜拜警方現鎖定 11名持歐洲護照疑犯。這支暗殺隊在杜拜逗留僅 19小時,只花 10分鐘就將邁卜胡赫殺掉,一人更潛逃香港。杜拜相信暗殺行動背後有國家指使,哈馬斯則直指是以色列情報機關「穆薩德」( Mossad)所為。杜拜警方後來將影片在城市每個公共空間螢幕播放,更上傳到Youtube欲將歹徒繩之以法,超過數以萬計的電腦使用者已經觀看過飯店監視器所拍錄下的畫面。此創作不在還原或以紀錄式的影片呈現事件,而是探討科技影像是否真實捕捉真實。
知名的黎巴嫩夫妻欓導演哈蒂湯瑪斯與喬瑞吉(Joana Hadjithomas and Khalil Joreige)的特別為雙年展的創作<黎巴嫩火箭研究社:紀念碑的基本元素>(Lebanese Rocket Society: Elements for a Monument)一反他們的影像創作,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火箭筒裝置矗立於美術館正前方,1960年代一群黎巴嫩學生在教授帶領下興起了宇宙太空研究熱潮,不同於中東地區的軍事武器製造,他們純粹對科技與太空感到興趣,但是沒幾年熱潮退去,這個裝置好像在為曾經逝去的一股青春熱情建造一座紀念碑。
凱莉德(Aisha Khalid)的<喀什米爾披肩>(Kashimiri Shawl)懸掛在大廳入口,弔詭的是從一面望去繡織出傳統美麗的圖騰,再往另一面觀看卻赫然發現都是一根一根的金針所圍繞的圖案,圖像與真實,視覺與觸覺竟是如此大的矛盾差異。塔貝(Rayyane Tabet)的<家在中立地>(Home on Neutral Ground: a project in three parts)以阿拉伯地區最受歡迎的板球場為場景(民眾瘋狂的程度就像世足賽一般),但卻是在沒有比賽的安靜夜間,觀眾站在空洞的空間,遠處的兩面牆壁投射球場夜間的風景,瘋狂廝殺與叫囂在此時化為烏有,像是短暫的和平,其實也在暗喻中東地區烽火不斷的爭執何時停歇。
凱瑞西(Imran Qureshi)的<為我摯愛的土地祝福>(Blessings Upon the Land of my Love)在沙迦藝術專區Arts Area的中庭揮灑紅色的圖案,這些圖騰都是傳統阿拉伯文化的建築雕飾,如今顏色卻是火紅放浪,突然出現在完全沒有雕琢的建築內顯得更加騷動不安。
就如同策展人所描述的,雙年展的主題就是雙年展,藉此由藝術家在各種衝突轉譯的過程找到作品與環境妥協或是合作的方式,雙年展是一個空間是一個平台,也可能只是一段時間,參予者在其中都扮演著諸如背叛者或是合作者亦或是實驗者的角色。特別是今年的沙迦雙年展的音樂主題,這是傳統視覺藝術展覽少見的特別委託計畫創作與表演,音樂涵蓋從爵士到哥納瓦(Gnawa)阿拉伯傳統音樂,策展人強調跨界藝術的合作是今年的主題宗旨之ㄧ,音樂同時也豐富了視覺展覽的內容。
為期八周的沙迦雙年展將於2011年5月16日閉幕,沙迦藝術基金會也邀請國際三位策展人與藝評家評選出總獎金三萬美元的雙年展藝術獎。凱瑞西(Imran Qureshi)的<為我摯愛的土地祝福>(Blessings Upon the Land of my Love)獲得一等獎;史蒂芬(Raina Stephan)的<索雅德霍熙妮三個消失的事件>(The Three Disappearances of Soad Hosni)獲得二等獎;多內莉(Trisha Donnelly)的新作獲得三等獎。
塔貝(Rayyane Tabet)以<家在中立地>(Home on Neutral Ground: a project in three parts)獲得新秀獎;托菲克(Jalal Toufic)以作品<母與子: 或者是欲望的幽微目標>(Mother and Son; or, That Obscure Object of Desire)獲頒特別獎,被評甚譽為集哲學家、藝術家與思想家於一身。
2011年第十屆沙迦雙年展展出期間所發生的抗議與解職事件其實都像是與策展論述中所列舉的糾葛妥協現象相互對應,似乎這些事件也成了雙年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這些事件都反映了真實在阿拉伯地區面對傳統文化與主流價值衝突時所衍生的群體焦慮與種性的理性迷思。今年的展覽與表演分布在全城的十七個地點,走過每一條街
道,觀看路邊的商店與人們都可以感受到蕭條的氣氛,沒有杜拜的西方社會消費生活,這裡的步調緩慢,商家沒有生意,左鄰右舍都在路旁聊天。可是一到休息時間,美術館廣場充滿人潮,兒童的嬉笑聲與男人的么喝,這時才感覺到沙迦生氣活潑的一面。
這裡的美術館與雙年展完全免費提供居民參觀,有時在美術館突然看見荷槍的警察會突然心生在西方社會的恐懼,但是不論大人小孩還是愉快的看著展覽,在這個社會裡其實她們因此而感到自在安全也不一定。觀看展覽當然是一個絕佳的經驗,但是在雙年展的同時感受不同文化的衝擊更顯示出當代藝術在此所呈現的力道。
第十屆沙迦雙年展
時間:2011年3月16日-5月16日
星期一, 8月 15, 2011
URBAN ARCADIA 城市烏有園 -中國園林與西方建築的遇合
中國藝術家展望與荷蘭建築團隊MVRDV透過忠泰生活開發MOT/ARTS的穿針引線,經過多次的會議討論及意見的衝擊,跨領域所合作完成的作品《假山疊塢》以限量方式讓作品除了藝術上的呈現,同時也透過行銷在藝術市場流通,成為藝術創作與商業的成功案例。
2011年6月舉辦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其中的「藝術沙龍」(Art Salon)單元,邀情來自全世界各地正在進行或即將舉辦的展覽與創作,透過三十分鐘的現場說明與對談,提供現場觀眾當代藝術進行式的了解機會。九月即將舉行的伊斯坦堡雙年展、明年六月的卡塞爾文件大展,策展人或團隊都到現場透過不同的形式介紹說明,聽眾在現場超過百人,座無虛席,顯示了大眾對藝術訊息的高度興趣,同時也看得出來這是一個絕佳的宣傳機會。忠泰生活開發MOT/ARTS受邀在「藝術沙龍」介紹今年度的跨界合作案例《假山疊塢》,不僅是來自台灣第一人,也是「藝術沙龍」中唯一的藝術跨界/跨界藝術的唯一代表。
垂直村落的基本元素
垂直村落(Vertical Villiage)的概念在國外與環保以及綠能有極大的關連。現代城市面臨人口聚集的高密度壓力,屬於傳統聚落的輕型獨棟建築面臨被高樓大廈取代的命運,其所衝擊的層面不只是都市的經濟,同時也影響生態的發展,綠地減少、能源消耗量大。正當我們談論都市發展與地球暖化現象時,也促使建築師思考新的建築型態(或是從傳統找到新的建築價值)的可能。
韓國安仰市(Anyang, Korea)的垂直樹屋村落(Vertical Treehouse Village)以二十間就有傳統特色的獨立單間房屋疊積而成,第一層的地面空間成為停放腳踏車與兒童遊戲的場所,傳統占地面地俇闊的聚落,以垂直的方式構築,除了減少土地面積的使用,同時又增加綠地的面積;美國邁阿密碧斯坎尼林蔭大道(Biscayne Boulevard)上的戴德學院(Miami Dade college)由歐本海姆(Oppenheim Architects)建築事務所設計的行政中心Campus Center雖然以玻璃與鋼架建構,卻有半露天的草地走廊,不僅綠化同時達到節能降溫的效果;預計在杜拜建造的太陽能垂直村落,利用當地除了石油之外最取之不竭的日光,產生太陽能電力,提供這個結合各式生活功能的大型娛樂中心的能源所需。
荷蘭建築團隊MVRDV是最早提出「垂直村落」概念的第一人。為了在擁擠的高人口密度區建造給荷蘭高齡人士的公寓,受限於土地面積與建築高度的限制,又必須在每個房間引入適當的光源,MVRDV將水平式的建築騰空拉起成為垂直式設計,綠地被保持,又達到建築設計的初衷。
2009年起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與MVRDV開始了「垂直村落」研究計畫,討論實踐非正式垂直城市的可能性。台灣的建築型態與個性相對於西方的觀念有著截然不同的基礎點,「這些小尺度傳統的、非正式的都市空間構成了極度密集並且交流緊密的社區,形成都市裡一個個深具箱異性的特色村落。而在過去十年間,為因應人口密集所帶來的壓力,東亞城市出現了許多巨型建築物,逐漸取代了這些較為傳統的、獨立的、有機的都市景觀。」
研究的過程中,MVRDV從這些聚落的房屋構成,發展出各具名稱、特性、獨特型態如積木般的建築元素。其中24件經過藝術家展望的挑選組合,成為這次跨界合作的起始:大火柴盒房屋、馬廄房屋、立方體房屋、小火柴盒房屋、大全景房屋、憜圓型房屋、陰陽房屋、圓形合院房屋、傳統四合院房屋、曲型房屋、岩石房屋、大眼睛房屋、十字架房屋、梯型房屋、Y型房屋、雪屋、廠房屋、小全景房屋、陽台房屋、雲型屋、經典房屋、手槍房屋、雙胞胎房屋與電梯房屋。
展望的「烏有園」
「烏有園」是展望的工作室名稱,同時也清楚的描繪藝術家對中國園林庭院造景的烏托邦想望。尤其對於北京二十多年來巨大而瘋狂的城市轉變,促使他對於中國人的自然觀有了更深的體會與思考。
「在當代,到處是工業時代的特徵,人類不斷追求的"與大自然為為理想的關係"已不可能真實存在,回歸大自然是人類"子虛烏有"的假想。但同時,人類對於回歸自然的精神追求卻亙古不便,其表現方式在園林建構中就是採用太湖石做為庭院裝飾。從唐代開始就聞名於世的太湖石代表了一種中國園林文化。」從1995年開始,展望一系列的作品如《假山石》、《鏡花園》、《都市山水》的主題都圍繞著中國古典園林的精神。「一沙一世界」,在展望的創作元素裡,每一個石頭也同樣是一個充滿無盡奧秘的烏托邦,取法自然、順應自然,而不是與自然對抗,他的作品其實也包含了中國人自老莊以來的哲思。
西方公園造景與中國園林山水造景的觀念大異其趣,前者意欲展現與自然的抗衡,人類的無限意志;後者則迂迴從自然裡找到精神性的寄託與詩意的表達。兩者之間也呈現了東西方對生活的方式與面對自然的態度之差異,審美觀也有不同,但是兩者之間在歷史上多次遇合也產生質變,英國公園裡經常出現的中國園林就是例證。觀看中國古典園林造景,也不能忽略中國山水畫的意境與手法,精神上藝術家經常表現「天人合一」的樸素自然觀,手法上「瘦、皺、漏、透、醜、奇、雄、秀」八象,提供畫家描繪食材之美的靈感。石頭的線條明朗流暢,骨架堅實,充滿力的氣勢、表面多皺紋,富有變化,看起來有歷盡風霜的蒼美感、千態萬狀,變化無窮,初覺其醜陋無比,經常玩賞,卻覺得樸拙可愛。
從當代藝術的觀點來看中國園林其實包含的不只是東方的美學與哲思,其中還有深層的集體文化記憶,它不一定是一個具體的空間或居住環境,更確切的來說,應該是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反映。
經過討論與思索,展望選擇了24個建築元素,以童趣的「遊戲」過程,串聯藝術與建築,具有「開放性」、「創造性」、「想像性」等特色,同時也回應藝術家不斷提出的「烏托邦」精神。
《假山疊塢》
山、石、疊、拓與烏托邦是展望跨界創作的五個創意因子。參照山型走勢加上疊山造園技法,以觀石的「瘦、皺、漏、透」為標準將各個元素疊架蓋拼,形成人人心中的精神國度。
而其中最值得細加介紹的,也是展望創作環節裡最為特殊的一環「拓」-不鏽鋼假山石加工技術八步驟裡的第四步,也是作品成形最為關鍵的過程。拓印,並非如一般版畫的技法,展望的「拓」法是江才好的不鏽鋼板覆於石頭相應區,以鎚子反覆敲打直至出現時投的天然紋理。複製是對瞬間凝固的又一次固化,展望如此詮釋此一製作過程。
《假山疊塢》的創作,也是展望創作一貫的精神延續。24個元素成為基礎,他回憶起童年的拼積木遊戲,在搭建、組合、毀損、收納的過程裡也是心目中烏托邦的構築與質疑。「我在疊放這些元素時,考慮的就是如何讓所有的元素看起來和諧統一,移動分毫都感覺彆扭,讓它們疊放在一起時是絕對美的,這同時也就做到了自然、環保與綠色。」展望與MVRDV的合作成就了建築與藝術的新對話機會。
限量作品是否也是藝術品的問題或許會困擾著收藏家,但是看看百年來西方藝術家的雕塑也在限定的數量範圍內被複製,其藝術性與價值絲毫不曾被質疑或動搖。難能可貴的應該是這個跨界合作的案例,將當代藝術引入新的精神。
2011年6月舉辦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其中的「藝術沙龍」(Art Salon)單元,邀情來自全世界各地正在進行或即將舉辦的展覽與創作,透過三十分鐘的現場說明與對談,提供現場觀眾當代藝術進行式的了解機會。九月即將舉行的伊斯坦堡雙年展、明年六月的卡塞爾文件大展,策展人或團隊都到現場透過不同的形式介紹說明,聽眾在現場超過百人,座無虛席,顯示了大眾對藝術訊息的高度興趣,同時也看得出來這是一個絕佳的宣傳機會。忠泰生活開發MOT/ARTS受邀在「藝術沙龍」介紹今年度的跨界合作案例《假山疊塢》,不僅是來自台灣第一人,也是「藝術沙龍」中唯一的藝術跨界/跨界藝術的唯一代表。
垂直村落的基本元素
垂直村落(Vertical Villiage)的概念在國外與環保以及綠能有極大的關連。現代城市面臨人口聚集的高密度壓力,屬於傳統聚落的輕型獨棟建築面臨被高樓大廈取代的命運,其所衝擊的層面不只是都市的經濟,同時也影響生態的發展,綠地減少、能源消耗量大。正當我們談論都市發展與地球暖化現象時,也促使建築師思考新的建築型態(或是從傳統找到新的建築價值)的可能。
韓國安仰市(Anyang, Korea)的垂直樹屋村落(Vertical Treehouse Village)以二十間就有傳統特色的獨立單間房屋疊積而成,第一層的地面空間成為停放腳踏車與兒童遊戲的場所,傳統占地面地俇闊的聚落,以垂直的方式構築,除了減少土地面積的使用,同時又增加綠地的面積;美國邁阿密碧斯坎尼林蔭大道(Biscayne Boulevard)上的戴德學院(Miami Dade college)由歐本海姆(Oppenheim Architects)建築事務所設計的行政中心Campus Center雖然以玻璃與鋼架建構,卻有半露天的草地走廊,不僅綠化同時達到節能降溫的效果;預計在杜拜建造的太陽能垂直村落,利用當地除了石油之外最取之不竭的日光,產生太陽能電力,提供這個結合各式生活功能的大型娛樂中心的能源所需。
荷蘭建築團隊MVRDV是最早提出「垂直村落」概念的第一人。為了在擁擠的高人口密度區建造給荷蘭高齡人士的公寓,受限於土地面積與建築高度的限制,又必須在每個房間引入適當的光源,MVRDV將水平式的建築騰空拉起成為垂直式設計,綠地被保持,又達到建築設計的初衷。
2009年起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與MVRDV開始了「垂直村落」研究計畫,討論實踐非正式垂直城市的可能性。台灣的建築型態與個性相對於西方的觀念有著截然不同的基礎點,「這些小尺度傳統的、非正式的都市空間構成了極度密集並且交流緊密的社區,形成都市裡一個個深具箱異性的特色村落。而在過去十年間,為因應人口密集所帶來的壓力,東亞城市出現了許多巨型建築物,逐漸取代了這些較為傳統的、獨立的、有機的都市景觀。」
研究的過程中,MVRDV從這些聚落的房屋構成,發展出各具名稱、特性、獨特型態如積木般的建築元素。其中24件經過藝術家展望的挑選組合,成為這次跨界合作的起始:大火柴盒房屋、馬廄房屋、立方體房屋、小火柴盒房屋、大全景房屋、憜圓型房屋、陰陽房屋、圓形合院房屋、傳統四合院房屋、曲型房屋、岩石房屋、大眼睛房屋、十字架房屋、梯型房屋、Y型房屋、雪屋、廠房屋、小全景房屋、陽台房屋、雲型屋、經典房屋、手槍房屋、雙胞胎房屋與電梯房屋。
展望的「烏有園」
「烏有園」是展望的工作室名稱,同時也清楚的描繪藝術家對中國園林庭院造景的烏托邦想望。尤其對於北京二十多年來巨大而瘋狂的城市轉變,促使他對於中國人的自然觀有了更深的體會與思考。
「在當代,到處是工業時代的特徵,人類不斷追求的"與大自然為為理想的關係"已不可能真實存在,回歸大自然是人類"子虛烏有"的假想。但同時,人類對於回歸自然的精神追求卻亙古不便,其表現方式在園林建構中就是採用太湖石做為庭院裝飾。從唐代開始就聞名於世的太湖石代表了一種中國園林文化。」從1995年開始,展望一系列的作品如《假山石》、《鏡花園》、《都市山水》的主題都圍繞著中國古典園林的精神。「一沙一世界」,在展望的創作元素裡,每一個石頭也同樣是一個充滿無盡奧秘的烏托邦,取法自然、順應自然,而不是與自然對抗,他的作品其實也包含了中國人自老莊以來的哲思。
西方公園造景與中國園林山水造景的觀念大異其趣,前者意欲展現與自然的抗衡,人類的無限意志;後者則迂迴從自然裡找到精神性的寄託與詩意的表達。兩者之間也呈現了東西方對生活的方式與面對自然的態度之差異,審美觀也有不同,但是兩者之間在歷史上多次遇合也產生質變,英國公園裡經常出現的中國園林就是例證。觀看中國古典園林造景,也不能忽略中國山水畫的意境與手法,精神上藝術家經常表現「天人合一」的樸素自然觀,手法上「瘦、皺、漏、透、醜、奇、雄、秀」八象,提供畫家描繪食材之美的靈感。石頭的線條明朗流暢,骨架堅實,充滿力的氣勢、表面多皺紋,富有變化,看起來有歷盡風霜的蒼美感、千態萬狀,變化無窮,初覺其醜陋無比,經常玩賞,卻覺得樸拙可愛。
從當代藝術的觀點來看中國園林其實包含的不只是東方的美學與哲思,其中還有深層的集體文化記憶,它不一定是一個具體的空間或居住環境,更確切的來說,應該是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反映。
經過討論與思索,展望選擇了24個建築元素,以童趣的「遊戲」過程,串聯藝術與建築,具有「開放性」、「創造性」、「想像性」等特色,同時也回應藝術家不斷提出的「烏托邦」精神。
《假山疊塢》
山、石、疊、拓與烏托邦是展望跨界創作的五個創意因子。參照山型走勢加上疊山造園技法,以觀石的「瘦、皺、漏、透」為標準將各個元素疊架蓋拼,形成人人心中的精神國度。
而其中最值得細加介紹的,也是展望創作環節裡最為特殊的一環「拓」-不鏽鋼假山石加工技術八步驟裡的第四步,也是作品成形最為關鍵的過程。拓印,並非如一般版畫的技法,展望的「拓」法是江才好的不鏽鋼板覆於石頭相應區,以鎚子反覆敲打直至出現時投的天然紋理。複製是對瞬間凝固的又一次固化,展望如此詮釋此一製作過程。
《假山疊塢》的創作,也是展望創作一貫的精神延續。24個元素成為基礎,他回憶起童年的拼積木遊戲,在搭建、組合、毀損、收納的過程裡也是心目中烏托邦的構築與質疑。「我在疊放這些元素時,考慮的就是如何讓所有的元素看起來和諧統一,移動分毫都感覺彆扭,讓它們疊放在一起時是絕對美的,這同時也就做到了自然、環保與綠色。」展望與MVRDV的合作成就了建築與藝術的新對話機會。
限量作品是否也是藝術品的問題或許會困擾著收藏家,但是看看百年來西方藝術家的雕塑也在限定的數量範圍內被複製,其藝術性與價值絲毫不曾被質疑或動搖。難能可貴的應該是這個跨界合作的案例,將當代藝術引入新的精神。
Dubai Art Fair 2011 杜拜藝博會-東西方藝術的交匯點
2007年當第一屆杜拜藝術博覽會出現在當代藝術市場版圖時,懷疑與觀望多過奇帶與肯定。就如同這個完全用金錢堆積出來的人工城市一般,人們追逐的是西方式的奢華享受及快速的經濟獲利。在這個缺乏當代藝術背景的沙漠如何嗅出文化的氣味?但是2007年的杜拜藝博會舉辦後迅速消睨了眾人的疑慮:這裡不是沙漠,是綠洲,是一塊未經開發的藝術市場處女地。
當年由倫敦的畫廊業者號召組織四十家畫廊舉辦第一屆杜拜藝博會著眼的是杜拜這個新興中東城市的西方觀點,但是現在卻成為觀察此地區當代藝術創作,特別是阿拉伯文化教育下年輕一輩藝術家的重要場合。2011年參與的八十幾家畫廊中有三分之一來自本地,即便是西方或亞洲畫廊也都多少與本地數家有接觸連繫甚至代理作品在歐美主流藝術市場推介。對於熟悉歐美國際藝術博覽會的藝術圈人士或是收藏家都像是走近了另一個大觀園,作品影像圖騰或許是我們從西方世界解讀的阿拉伯文化印象,但是親眼見到這些作品才能體會到強烈的文化背景訊息與作品所透露的阿拉伯觀點。
來自伊斯坦堡的Dirimart、x-ist、Pi Artworks、Rodeo參加的國際藝術博覽會不多,但始針對大型重要藝博會,德黑蘭的Assar Art Gallery與Mah Art Gallery展出來自伊朗的藝術家作品。Galerie Tanit與Sfeir-Semler除了分別在慕尼黑與漢堡有畫廊空間外,在貝魯特也設有畫廊,主事者來自當地當然是最大的原因,但是他們也積極開發歐洲的藝術市場,這兩家畫廊所介紹的中東地區藝術家作品都極為精彩,在慕尼黑與漢堡的畫廊開幕精場有許多美術館策展人與收藏家前往,因此這兩家畫廊所介紹的多少帶有西方觀眾品味的本地藝術,同樣來貝魯特Galerie Janine Rubeiz與Agial Art Gallery兩家畫廊則呈現了更黎巴嫩的藝術。
西方畫廊也有許多以中東當代藝術為經營重點的方向:倫敦的October Gallery、Paradise Row、Selma Feriani Gallery、Rose Issa Projects代表了西方歐洲畫廊最中東藝術的興趣。
在會場上游走觀察,非常大的差異是沒有所謂的大師級作品與高得令人眨舌的價格,作品價格幾乎都在五萬美金上下甚至更低,當然這並非以低價策略來吸引收藏家,而是展出的藝術家大多是年輕具有潛力極待發掘並出現在國際藝壇的新秀1965年出生的黎巴嫩藝術家阿利拉瑪(Ziad Abillama, 1965)長期居住在貝魯特,他以街頭塗鴉式的繪畫質問身為阿拉伯人的認同以及未來群體的方向;埃及藝術家哈費茲(Khaled Hafez, 1963)的450x200公尺大作《革命。2011年2月11日》(Revolution 11.02, 2011)反映了近期埃及的政治革命事件,其它藝術家塔曼(Mohamed Taman)、瑞姆哈尼(Zakaria Ramhani)、艾爾席衛(Adel El-Siwi)都在杜拜本地畫廊Artspace Gallery展出同一個事件的不同觀點。
於德黑蘭與杜拜都有畫廊空間的Etemad Gallery所展出的藝術家作品也都大多集中在政治事件觀點,艾亞瑞(Nadia Ayari, 1981)創作有關突尼西亞的政治氛圍、查帝奇安(Zadik Zadikian, 1946)出生於亞美尼亞長年定居美國加州,但是他的作品經常探討中東地區的政治現況。
德拉克夏尼(Reza Derakshani, 1952)、帝巴(Kamran Diba, 1937,伊朗建築師成名於巴黎與華盛頓,1960年代起於各畫廊展出他的油畫作品)、阿瑪帝(Shahriar Ahmadi, 1979)三個來自伊朗不同世代的油畫家,也在不同的成長背景下接受藝術薰陶,呈現了有趣的對照。
蘇黎世畫廊AB Gallery也是西方畫廊以推介中東當代藝術的代表之一,畫廊也代理伊朗新藝術家阿瑪帝與其他伊朗藝術家,同時也有來自伊拉克的艾爾卡里姆(Halim Al Karim, 1963)等中東地區藝術家。
杜拜藝博會呈現出的是特殊中東地區從藝術創作反應的政治社會現況,藝術家們在此特殊的生活環境下所觀所感大大有別於西方或是主流藝術所代表的世界觀點。欣賞這些作品的同時也在解讀這個地區的現實。藝博會與參與畫廊的群體效應發酵,塑造了中東當代藝術的特殊平台。
對於新藝術有高度興趣的收藏家而言處處是驚喜,美術館之所以組團到此其實也在搜尋中東當代藝術的策劃,杜拜藝術博覽會確實提供了一個最佳的機會。
星期日, 8月 14, 2011
Art Dubai 2011 第五屆杜拜藝術博覽會
2011年第五屆杜拜當代藝術博覽會於三月十六日正式開幕,來自全世界34個國家的81家畫廊參加了今年的展出。
2009年應該是杜拜藝術博覽會最艱困的一年,金融海嘯衝擊加上2009年鄰近的阿布達比(Abu Dhabi)也成立新的藝術博覽會搶進中東地區的當代藝術市場,特別是阿布達比不像杜拜仰賴外來基金,這個富裕的城市不僅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首都,也是出產石油致富的最佳代表。阿布達比甚至規劃出新的藝術特區,羅浮宮分館、古根漢美術館分館、表演藝術中心等建築規劃案在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杜拜藝術博覽會不再是標舉中東地區當代藝術市場的唯一交易中心,重新定位並且招集更多全世界的頂尖畫廊參與成為首要任務。
新任的博覽會藝術總監,今年39歲的安東妮雅•卡菲爾(Antonia Carver)接任後,首先降低畫廊的攤位租用今,今年特惠便宜百分之二十,增加吸引力也提高了與阿布達比的競爭力。卡菲爾將杜拜藝術博覽會定位在中東阿拉伯地區、北非、與南亞當代藝術的展示與交易舞台。阿布達比藝博會主要鎖定中東與希亞地區已經興建或是未來即將成立的大型美術館,全世界主要的畫廊如高古軒與白立方都會帶來大師作品而不是只在介紹中東藝術,企圖增加美術館的世界級收藏;然而杜拜藝博會的性質截然不同,這里是本地藝術家與三個大地區當代藝術的展示中心與交易平台,來自全世界的收藏家與美術館 可以見到迥異於其他藝術博覽會的作品屬性與內容,具有區域性的特色但又有世界級的實力。來自全世界不同地區的畫廊卻也現是出對中東地區當代藝術的興趣與經營中東當代藝術的新鑑賞力,不論畫廊的來處,每個展示區至少都有一位中東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作品的價格則五千到百萬美金不等。
國際畫廊包括印度孟買的Chatterjee & Lal 與 Chemould Prescott Road、倫敦的BISCHOFF/WEISS與Pilar Corrias、雅典的Kalfayan Galleries、墨爾本的Sutton Gallery、德黑蘭的Mah Art Gallery、蘇黎世的AB Gallery、香港的Gandhara-art與Connoisseur Contemporary、伊斯坦堡的Dirimart、紐約的Priska C. Juschka Fine Art等;本地畫廊則有杜拜地區的Artspace Gallery、Carbon 12、Etemad Gallery、Gallery Isabelle Van den Eynde、Green Art Gallery、Hunar Gallery、Tashkeel、The Third Line、Traffic等具有國際知名度的畫廊。來自全世界約有六十個大型美術館也組團包括館長、策展人、收藏家等前往參觀杜拜藝博會。
開幕當日杜拜本地畫廊Traffic即已三萬美金售出阿拉伯藝術家麥特(Ahmed Mater, 1979)的2010系列作品《人類演化》(Evolution of Man),藝術家利用燈箱與雷射光片呈現一個舉槍在自己腦袋的身影,展出現場不斷有觀眾詢問藝術家與作品價格,是會場上頗受作品。Traffic畫廊在藝博會幾天中出售件作品。同樣來自杜拜的Artspace Gallery以一萬六千美金售出哈蔓(Nadine Hammam, 1974 埃及)2010年作
品《Got Love》給杜拜本地藏家、以兩萬六千美金售出瑞姆漢尼(Zakaria Ramhani, 1983)2011年新作以埃及政變為背景的《Bye Bye Hosni》。這兩件作品都觸及了伊斯蘭地區最禁忌與社會動亂的課題,哈蔓的作品以裸女剪影探討女性的自主。
來自莫斯科的Aidan Gallery展出的蘇俄藝術家(Aladdin Garunov)作品《Zikr》以兩萬美金出售給來自中東地區,長住歐洲的藝術收藏家。來自貝魯特的Ayyam Gallery售出敘利亞藝術家達荷(Safwan Dahoul, 1961)的油畫《Dream 40》,定價三十萬美金,達荷是近年來中東地區極被注目的畫家,作品也有許多藏家。巴黎的Galerie Chantal Crousel售出即將在今年六月威尼斯雙年展美國館的雙人組藝術家,來自美國的奧羅拉與古巴的卡薩迪拉(Jennifer Allora and Guillermo Calzadilla)的作品《Intermission》給本地收藏家。
會場中的作品價格顯然經過杜拜藝博會與參展畫廊的精心討論與規劃,因此比起西方的重要博覽會而言都是收藏行家可以輕易決定或是新手也不致打退堂鼓的漂亮數字。當然會場上還是有高單價作品,倫敦的October Gallery以經營非歐洲主流當代藝術成名,迦納藝術家艾爾•安祖納(El Anatsui)的掛毯裝置定價一百四十萬美金已經是高價作品,但是這件作品在會場上顯然受到青睞,也是觀眾停駐時間最久的作品之一。成立於2008年的杜拜本地畫廊Carbon 12以四萬美金售出伊朗藝術家瑞芭(Sara Rahbar)的織錦作品給在法國與歐曼的印度實業家。
杜拜藝術博覽會正式開幕前,本地畫廊組織了新的藝術活動,從今年開始藝博會開始舉行前畫廊聯合舉辦開幕,同時也邀請藝術界的重要人士藉此了解本地的畫廊與藝術生態。Carbon 12與Lawrie Shabibi gallery都在畫廊開幕時也幾乎售出德國藝術家布策(André Butzer)的油畫與黎巴嫩藝術家納哈斯(Nabil Nahas)的作品。
短短幾天的藝博會將此地的當代藝術市場熱度再度炒熱,繼去年的谷底之後今年終於又出現綠燈。但是這也不表示杜拜藝術博覽會已經從谷底翻身到一路平穩,雖然幾天下來銷售成績頗佳,幾乎每家畫廊都有斬獲但是仔細盤查作品的單價以及總銷售量畢竟還是不能與大型博覽會相提並論。更何況十一月舉行的阿布達比藝術博覽會虎視眈眈想要搶奪中東地區當代藝術交易市場的寶座。
如果以長遠的眼光來看,杜拜藝術博覽會還是具有強大的潛力成為中東、北非、與南亞當代藝術的市場中心,考量與分析杜拜的整體經濟面與持續建設的商業區,全世界的公司不不斷進駐此地所帶來的消費能力與外來文化刺激,杜拜確實展現了沙漠綠洲的新希望。從城市的生活面來觀察,整個社會所流露的奢華氣質已經將杜拜帶往了未來的方向,在此不是要尋求短期的獲利而是一種長遠的聯繫與關係。杜拜成為連接歐亞之間的長久斷層,而當代藝術也扮演了絕對重要的角色。
2009年應該是杜拜藝術博覽會最艱困的一年,金融海嘯衝擊加上2009年鄰近的阿布達比(Abu Dhabi)也成立新的藝術博覽會搶進中東地區的當代藝術市場,特別是阿布達比不像杜拜仰賴外來基金,這個富裕的城市不僅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首都,也是出產石油致富的最佳代表。阿布達比甚至規劃出新的藝術特區,羅浮宮分館、古根漢美術館分館、表演藝術中心等建築規劃案在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杜拜藝術博覽會不再是標舉中東地區當代藝術市場的唯一交易中心,重新定位並且招集更多全世界的頂尖畫廊參與成為首要任務。
新任的博覽會藝術總監,今年39歲的安東妮雅•卡菲爾(Antonia Carver)接任後,首先降低畫廊的攤位租用今,今年特惠便宜百分之二十,增加吸引力也提高了與阿布達比的競爭力。卡菲爾將杜拜藝術博覽會定位在中東阿拉伯地區、北非、與南亞當代藝術的展示與交易舞台。阿布達比藝博會主要鎖定中東與希亞地區已經興建或是未來即將成立的大型美術館,全世界主要的畫廊如高古軒與白立方都會帶來大師作品而不是只在介紹中東藝術,企圖增加美術館的世界級收藏;然而杜拜藝博會的性質截然不同,這里是本地藝術家與三個大地區當代藝術的展示中心與交易平台,來自全世界的收藏家與美術館 可以見到迥異於其他藝術博覽會的作品屬性與內容,具有區域性的特色但又有世界級的實力。來自全世界不同地區的畫廊卻也現是出對中東地區當代藝術的興趣與經營中東當代藝術的新鑑賞力,不論畫廊的來處,每個展示區至少都有一位中東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作品的價格則五千到百萬美金不等。
國際畫廊包括印度孟買的Chatterjee & Lal 與 Chemould Prescott Road、倫敦的BISCHOFF/WEISS與Pilar Corrias、雅典的Kalfayan Galleries、墨爾本的Sutton Gallery、德黑蘭的Mah Art Gallery、蘇黎世的AB Gallery、香港的Gandhara-art與Connoisseur Contemporary、伊斯坦堡的Dirimart、紐約的Priska C. Juschka Fine Art等;本地畫廊則有杜拜地區的Artspace Gallery、Carbon 12、Etemad Gallery、Gallery Isabelle Van den Eynde、Green Art Gallery、Hunar Gallery、Tashkeel、The Third Line、Traffic等具有國際知名度的畫廊。來自全世界約有六十個大型美術館也組團包括館長、策展人、收藏家等前往參觀杜拜藝博會。
開幕當日杜拜本地畫廊Traffic即已三萬美金售出阿拉伯藝術家麥特(Ahmed Mater, 1979)的2010系列作品《人類演化》(Evolution of Man),藝術家利用燈箱與雷射光片呈現一個舉槍在自己腦袋的身影,展出現場不斷有觀眾詢問藝術家與作品價格,是會場上頗受作品。Traffic畫廊在藝博會幾天中出售件作品。同樣來自杜拜的Artspace Gallery以一萬六千美金售出哈蔓(Nadine Hammam, 1974 埃及)2010年作
品《Got Love》給杜拜本地藏家、以兩萬六千美金售出瑞姆漢尼(Zakaria Ramhani, 1983)2011年新作以埃及政變為背景的《Bye Bye Hosni》。這兩件作品都觸及了伊斯蘭地區最禁忌與社會動亂的課題,哈蔓的作品以裸女剪影探討女性的自主。
來自莫斯科的Aidan Gallery展出的蘇俄藝術家(Aladdin Garunov)作品《Zikr》以兩萬美金出售給來自中東地區,長住歐洲的藝術收藏家。來自貝魯特的Ayyam Gallery售出敘利亞藝術家達荷(Safwan Dahoul, 1961)的油畫《Dream 40》,定價三十萬美金,達荷是近年來中東地區極被注目的畫家,作品也有許多藏家。巴黎的Galerie Chantal Crousel售出即將在今年六月威尼斯雙年展美國館的雙人組藝術家,來自美國的奧羅拉與古巴的卡薩迪拉(Jennifer Allora and Guillermo Calzadilla)的作品《Intermission》給本地收藏家。
會場中的作品價格顯然經過杜拜藝博會與參展畫廊的精心討論與規劃,因此比起西方的重要博覽會而言都是收藏行家可以輕易決定或是新手也不致打退堂鼓的漂亮數字。當然會場上還是有高單價作品,倫敦的October Gallery以經營非歐洲主流當代藝術成名,迦納藝術家艾爾•安祖納(El Anatsui)的掛毯裝置定價一百四十萬美金已經是高價作品,但是這件作品在會場上顯然受到青睞,也是觀眾停駐時間最久的作品之一。成立於2008年的杜拜本地畫廊Carbon 12以四萬美金售出伊朗藝術家瑞芭(Sara Rahbar)的織錦作品給在法國與歐曼的印度實業家。
杜拜藝術博覽會正式開幕前,本地畫廊組織了新的藝術活動,從今年開始藝博會開始舉行前畫廊聯合舉辦開幕,同時也邀請藝術界的重要人士藉此了解本地的畫廊與藝術生態。Carbon 12與Lawrie Shabibi gallery都在畫廊開幕時也幾乎售出德國藝術家布策(André Butzer)的油畫與黎巴嫩藝術家納哈斯(Nabil Nahas)的作品。
短短幾天的藝博會將此地的當代藝術市場熱度再度炒熱,繼去年的谷底之後今年終於又出現綠燈。但是這也不表示杜拜藝術博覽會已經從谷底翻身到一路平穩,雖然幾天下來銷售成績頗佳,幾乎每家畫廊都有斬獲但是仔細盤查作品的單價以及總銷售量畢竟還是不能與大型博覽會相提並論。更何況十一月舉行的阿布達比藝術博覽會虎視眈眈想要搶奪中東地區當代藝術交易市場的寶座。
如果以長遠的眼光來看,杜拜藝術博覽會還是具有強大的潛力成為中東、北非、與南亞當代藝術的市場中心,考量與分析杜拜的整體經濟面與持續建設的商業區,全世界的公司不不斷進駐此地所帶來的消費能力與外來文化刺激,杜拜確實展現了沙漠綠洲的新希望。從城市的生活面來觀察,整個社會所流露的奢華氣質已經將杜拜帶往了未來的方向,在此不是要尋求短期的獲利而是一種長遠的聯繫與關係。杜拜成為連接歐亞之間的長久斷層,而當代藝術也扮演了絕對重要的角色。
星期二, 8月 09, 2011
Lucian Freud 1922-2011
即使他的作品已經是倫敦佳士德與蘇富比拍賣會上當代藝術家的最高價,甚至他在2002年已經於泰德現代畫廊舉辦了大型回顧展,雖然他已經被公認是英國最偉大的當代畫家之一,但是長時間以來還是不斷有人質疑。當代藝術家專事於人物畫且成績斐然者比比皆是,但是佛洛伊德(Lucian Freud)的人物畫卻最與眾不同,不同者不在於他的嫻熟技巧高於他人,或是主題鮮明有趣,而是在他不斷以一種輕蔑而充滿張力的神態描繪作品中的人物,作品中的對象時常呈現出迥異於平日的神韻。
藝術家這樣解釋他自己對於畫中人物的態度:「我畫人物,不在於因為他們表現出什麼,也並非他們就是如何,而是他們當下就是如此。」因此他的人物出現了令人無法辨識的陌生,個人的性格完全被抹去,留下來的僅是某個時刻中一種無意識的靈魂遊移。
魯西安.佛洛伊德於1922年出生於德國柏林,1933年與家人移民英國,從此落地生根成為英國公民。但是從他的名字與血緣人們總是會將他與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聯想在一起,他的確就是佛洛伊德的孫子。與生俱來的懷疑、孤獨和好奇精神常常使佛洛伊德不安,對世界的感知也就保持了一種特殊的知覺能力。
佛洛伊德一直嘗試要將他的油畫處理的不只是油畫,大部分的作品中藝術家不僅是一個冷眼旁觀者,在他的畫筆下每一個畫中人猶如等待被喪葬業者收拾殘骸的軀體,人物完全沒有情緒也沒有溫度,他在幾近兩極化的動機下將對象以冷靜的手法肢解,彷彿是一個包容萬物的救世主。他感興趣的不是每個不同的對象所縣示出的人格特質,而是每個軀體在某個當下所呈現的姿態。
從主題的論點來說,佛洛伊德的創作是非常寫實的,但是就他的創作形式而言卻遠遠將自然主義拋在畫布之外。他可以用冷酷的手法將皮膚的紋理大辣辣的揮霍橫陳在眾生肉體之上,人物是他的畫中主題但卻永遠不會是主角,而這些畫面卻又那麼清晰的烙印在曾經看過這些作品的觀眾腦海中。明明人物就在畫中,卻又不見「人」本身精神的存在,這種差異的反諷形塑了他作品中與存在主義似乎連結卻又悖道而馳的對抗。佛洛伊德的創作成就在於重新塑造了一種「類型」,傳統上服膺於感覺與肉體的繪畫精神轉而成為觸探焦躁、不安、甚至是矛盾的歷程。
他的畫中人物不僅沒有情緒,他所使用的色彩也極為「無味」,沒有什麼特殊的氣味可以被嗅得出來,彷彿整個空氣是渾重而凝結的。不過藝術家卻說:「我不要人們注意色彩,我要的是一種生命的色彩。」而這個色彩其實在在畫布上,而是在觀眾的心理。生活現實中的一般人在他的畫作裡都變得畸形而變態,甚至呈現出某種神經質的狀態,就某種程度來說,他彷彿是祖父的替身,不同的是,他以畫筆來一一分析每個個案的潛意識底層。他這樣解釋道:「我所處理的每個主題猶如自傳的體例,它是關於希望、記憶、娛悅與真實感知的結合。」
藝術家這樣解釋他自己對於畫中人物的態度:「我畫人物,不在於因為他們表現出什麼,也並非他們就是如何,而是他們當下就是如此。」因此他的人物出現了令人無法辨識的陌生,個人的性格完全被抹去,留下來的僅是某個時刻中一種無意識的靈魂遊移。
魯西安.佛洛伊德於1922年出生於德國柏林,1933年與家人移民英國,從此落地生根成為英國公民。但是從他的名字與血緣人們總是會將他與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聯想在一起,他的確就是佛洛伊德的孫子。與生俱來的懷疑、孤獨和好奇精神常常使佛洛伊德不安,對世界的感知也就保持了一種特殊的知覺能力。
佛洛伊德一直嘗試要將他的油畫處理的不只是油畫,大部分的作品中藝術家不僅是一個冷眼旁觀者,在他的畫筆下每一個畫中人猶如等待被喪葬業者收拾殘骸的軀體,人物完全沒有情緒也沒有溫度,他在幾近兩極化的動機下將對象以冷靜的手法肢解,彷彿是一個包容萬物的救世主。他感興趣的不是每個不同的對象所縣示出的人格特質,而是每個軀體在某個當下所呈現的姿態。
從主題的論點來說,佛洛伊德的創作是非常寫實的,但是就他的創作形式而言卻遠遠將自然主義拋在畫布之外。他可以用冷酷的手法將皮膚的紋理大辣辣的揮霍橫陳在眾生肉體之上,人物是他的畫中主題但卻永遠不會是主角,而這些畫面卻又那麼清晰的烙印在曾經看過這些作品的觀眾腦海中。明明人物就在畫中,卻又不見「人」本身精神的存在,這種差異的反諷形塑了他作品中與存在主義似乎連結卻又悖道而馳的對抗。佛洛伊德的創作成就在於重新塑造了一種「類型」,傳統上服膺於感覺與肉體的繪畫精神轉而成為觸探焦躁、不安、甚至是矛盾的歷程。
他的畫中人物不僅沒有情緒,他所使用的色彩也極為「無味」,沒有什麼特殊的氣味可以被嗅得出來,彷彿整個空氣是渾重而凝結的。不過藝術家卻說:「我不要人們注意色彩,我要的是一種生命的色彩。」而這個色彩其實在在畫布上,而是在觀眾的心理。生活現實中的一般人在他的畫作裡都變得畸形而變態,甚至呈現出某種神經質的狀態,就某種程度來說,他彷彿是祖父的替身,不同的是,他以畫筆來一一分析每個個案的潛意識底層。他這樣解釋道:「我所處理的每個主題猶如自傳的體例,它是關於希望、記憶、娛悅與真實感知的結合。」
星期一, 8月 08, 2011
Photography in Germany 德國當代攝影 2
1920到1930年代起,德國攝影藝術從傳統中與新思想結合,逐漸發展出兩條似有關聯卻又背道而馳的創作方向:客觀主義學派與新實驗設計派別。
風景攝影家亞伯‧蘭格-帕奇(Albert Renger-Patzsch)、威納‧曼茲(Werner Mantz),植物細部研究攝影大師卡爾‧布洛斯菲爾德(Karl Blossfeldt),紀錄勞工無表情面孔的奧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等人開啟了德國表現主義之後新一波的美術思想浪潮。 「新客觀主義」(Neue Sachlichkeit)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反動與對社會現象的批判,攝影其實是整體新客觀主義藝術思潮的其中一個代表,光線於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極為重要,去除攝影者的主觀,強調自然性的結構,甚至光學原理的運用與相片沖洗技術的研究成功的轉移了早期主觀認知的攝影美學;包浩斯學院的實驗設計美學攝影代表人物有實物投影(photogram)技術大師莫霍里-納吉(Laszlo Moholy-Nagy),專研傾斜不聚焦畫面的費林傑(T. Lux Feininger)以及一系列史雷梅爾(Oscar Schlemmer)的劇場與芭蕾設計創作,經由拜爾(Irene Bayer)所記錄的攝影都表現了德國當時對新攝影藝術與美學的開拓精神,也對往後的德國甚至世界攝影發展都產生了無遠弗屆的影響。兩條不同的攝影實驗道路卻都秉承了日耳曼民族冷靜客觀的思考邏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史坦奈特(Otto Steinert)為首的攝影家組織了FOTOFORM藝術團體,成員包括基特曼(Peter Keetman)、溫斯托瑟(Ludwig Windstoßer)、史奈德斯(Toni Schneiders)、萊瑟慰慈(Wolfgang Reisewitz)、勞特華瑟(Siegfried Lauterwasser)、哈業哈克(Heinz Hajek-Halke)與克里斯提安(Christer Christian)等人,從1949到1958十年之間的團體舉辦了三場極為成功名為《主觀攝影》(Subjektive Fotografie)的攝影大展,成員雖各自獨立創作但是在攝影技術與手法上結合新的科技工具與抽象,評論者稱此團體回歸1920年代的前衛藝術創作精神,發展出新的實驗手發,標示戰後西德的攝影藝術代表。
杜塞道夫學派
杜塞道夫藝術學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的貝歇夫婦(Bernd und Hilla Becher)則延續新客觀主義的精神與對桑德強調「觀察家」與「旁觀者」的傳承從六零年代起將近四十年的時間拍攝礦井、水塔、煉鐵廠等工業建築而組成的《工業標地拓撲學》(Typologie des monuments industriels)系列作品,成為德國冷靜而理性的紀實攝影代表,也是觀念與類型學研究的攝影派別。由貝歇夫婦所帶領出來的後輩古斯基(Andreas Gursky)、斯特魯特(Thomas Struth)、魯夫(Thomas Ruff)、霍芙(Candida Höfer)都在德國甚至世界攝影史上已經有一席之地。有別於傳統的紀錄紀實攝影,這批攝影藝術家並未背負所謂記者的社會道義與良知進行新聞題材的拍攝,這是屬於攝影記者的範疇而非當代攝影藝術家所追求表述在題材上的發現。
貝歇夫婦的攝影作品即使橫跨五十年的時間與全世界各大洲,每張照片互相並列都會產生非常有節制性的精準安排特色,連結出頻率相同的節奏感與重複性,他們作品的目標「在不同的形狀與造型之間,產生完美的連結」。看似不經意的影像系統取材,卻是建立在極為嚴謹的規劃,甚至包括比例與格式,讓每個畫面中的主體呈現統一的水平高度與規格,以平板照明、黑白攝影去除容易因陰影與色彩產生的情緒,畫面中沒有人物減少動態,最後呈現的幾乎是西方工業史的縮影。貝歇夫婦利用重複的韻律製造出畫面的統一與去個別化達到某種觀念藝術與極簡主義的精神。
古斯基(Andreas Gursky)來自攝影世家,父親原本是商業攝影師,但是幾經展轉才在貝歇夫婦們下找到了創作的方向。他的攝影以大尺寸表現資本主義社會下龐大機制裡渺小的人類處境,但是畫面卻又極度冷靜幾近漠然,張力全靠影像傳遞人類價值與社會關係。從作品表象的形式來看,古斯基極簡抽象的構圖,點、線、面被刻意強調,色彩充滿漸層;精神上的客觀與漠然賦予畫面更高的主體性;內容上則深刻的反映當代生活的種種現象,特別是資本主義生活下的人類處境。汽車工廠羅列的汽車與工廠生產線的工作人員在大尺寸的圖片鳥瞰圖片中竟是如此相似,人力勞動與貨物市場的相似畫面卻產生荒謬與矛盾。
斯特魯特(Thomas Struth)於杜塞道夫藝術學院專攻攝影拜師貝歇夫婦之前也曾跟隨里希特(Gerhard Richter)鑽研繪畫,因此從早期對畫面是覺得探索到新客觀主義的攝影,特別是《博物館》系列作品裡觀眾的神情,還有在世界各地城市所捕捉的人群面孔都顯露了冷峻的目光以及與世界抽離的矛盾。原來在世界的旁觀者變成了主角,博物館裡的觀眾凝視作品、與旁人討論的肢體表情、閱讀作品導覽的姿態成了與原來是主角的作品產生連結,彷彿是世界微小的縮影。
魯夫(Thomas Ruff)的作品內容包羅萬象,從人物到天文,甚至色情圖片,遊走在傳統與創新的攝影技術之間,對於網路圖像藝術他也頗熱衷。不像他的老師或其他已有聲名的同儕專注在一個可以長久進行的主題,魯夫也關注相機或者其他影像媒材與技術本身所展現出來的作品樣貌,跨科學領域的藝術實踐魯夫而言有著更大的吸引力。魯夫一開始進行的人像照,承襲了桑德斯的冷峻客觀,但是他又刻意化解了人物的身分背景,個人化與私人性被削除殆盡,藝術家在此質疑攝影可以觀照內心的概念,強調機械所傳達的表象必須逼近絕對的客觀。星相天文的夜間星光、歷史圖片兩種截然不同的素材對魯夫而都只是攝影技術的試驗,1990年以後魯夫又對政治議題感到興趣,接著是取材網路色情網站的圖像或影片加以處理,2001年又開始一系列融合虛幻與抽象的色彩圖片,壓縮又抽離圖像僅剩形像模糊的色彩,觀者無法從中得到審美的經驗或衍生的情緒,同樣來自真實的形象卻顛覆了視覺的必然性。
霍芙(Candida Höfer)的早期作品還看的到人物的出現,自1980年代她開始選擇圖書館、演講廳、音樂廳、博物館、運動場、咖啡廳或其他室內空間進行拍攝。這些空間都是經常充滿人氣與喧嘩的地方卻在霍芙的作品裡一反常態的靜寂而毫無人跡,期間所產生的反差更逼使觀者審視活動空間一旦失去慣性的功能我們才能從不同的視角重新觀察生活的空間。
萊比錫學派
冷戰時間東西德分裂,藝術創作的訓練與養分也與社會氛圍息息相關。東德時代萊比錫繼承德國東部藝術教育系統,萊比錫美術學院(Hochschule für Grafik und Buchkunst)更成為蘇聯統治的東德政體下重要的高等藝術教育學院,以此為首的藝術家也成為代表此地區藝術的中堅。自1983年起來比錫美術學院即設有攝影課程,一般咸認油畫創作是萊比錫畫派的強項,但是攝影藝術在此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學院的攝影藝術系在幾位鑽研攝影藝術的教師費雪(Arno Fischer)、里希特(Evelyn Richter)、施若特(Wolfgang G. Schröter)、史特勞斯(Helfried Strauß)等人帶領下型塑萊比錫學院的攝影風格。杜塞道夫畫派強調觀念、萊比錫畫派仍舊維持傳統的具象,在政治環境與前衛藝術的風潮下萊比錫畫派因此被視為舊派的學院藝術,但是這些傳統不論在繪畫、雕塑或者是攝影作品中卻流露出更多屬於日曼語系的嚴謹與深沉。這批教師所呈現的攝影也忠實呈現了城市的面貌與人物的表情。1980年代舒策(Gundula Schulze)、施若特(Erasmus Schröter)、瑟維茲(Maria Sewcz)、羅許(Jens Rötzsch)等攝影師成為新一代的引領者,從攝影紀實到風景攝影,雖然受到社會主義教條的影響,但是卻呈現最真實的社會面貌與寫實主義。
兩德統一之後,萊比錫藝術學院也有了改變,新萊比錫畫派(Neuer Leipziger Schule)崛起,紐約一次成功的展覽開啟了世界的知名度。勞特(Timm Rautert)、布洛姆(Joachim Brohm)曾是七八零年代西德的攝影喬楚,1990年後任教於學院的攝影系,多位當今新萊比錫畫派的攝影家多來自其門下。
個別發展的攝影藝術
衛斯利(Michael Wesely)1963年出生於慕尼黑,畢業於慕尼黑藝術學院,多年來工作室都設於於柏林。最知名的作品是經過長時間曝光的城市印象。他曾經於2001年到2004年之間在柏林波茲坦廣場(Potsdamer Platz)興建大樓間架設攝影機,以超過26個月的時間連續曝光記錄下廣場從平地到高樓聳立的過程,他也在紐約以相同的方式記錄了城市的變遷。
德曼(Thomas Demand)1964年出生於慕尼黑,雖然也曾經在杜塞道夫藝術學院就學,但是又到巴黎與倫敦完成碩士課程,因此一般論者未將之列入杜塞道夫學派,其迥異的風格也難以歸類。德曼的工作室也在柏林,他以硬紙板取材來自歷史與政治的新聞或事件圖片以等比的規格重現實景,然後再以攝影的方式細膩逼真的呈現事件一景。但是觀眾會發現作品中的景致雖然看似真實卻又太過乾淨單純,一塵不染,光線色彩冷調僵硬缺乏人味,曾經是歷史的場景忽然成了時間凝結的片段。大眾的集體記憶與印象瞬間被畫面挑逗,引發懷疑反思。
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1968年出生,1990年到英國學習攝影之前曾在漢堡三年的工作經驗啟發了對攝影的更深入鑽研興趣 ,2000年獲得英國透納獎有史以來第一位以攝影作品掄元且非英國人士的得獎記錄。提爾曼斯的作品經常關注非主流文化與次文化群體的生活寫照,在隻微末節的日常生活中透露許多隱藏的秘密與訊息。他的作品完全沒有一般攝影的支配與掠奪性,反之充滿被動式的溫和,鏡頭只是在瞬時片刻不經意捕捉了一剎那,而觀者也在畫面的邀請下駐足。
在30到40歲之間的攝影家取材更為寬廣,甚至來自不同領域。布蕾德(Mona Breede)學的是設計與媒體藝術,運用新媒體技術開拓古典攝影的新風格;費歐拉(Melanie Wiora)從繪畫轉向新媒體藝術,她的人像攝影以舊式插圖技巧加上長時間曝光 ,製造出漫畫式的效果,而《眼瞳》(Eyescapes)系列,透過眼睫毛拍攝人類的瞳孔,彷彿一朵朵盛開的花 。
蓋絲勒(Beate Geissler)與桑恩(Oliver Sann)雙人攝影組合一系列以電腦遊戲為主題的作品,聚焦遊戲玩家的面部表情,一種完全沉溺於虛擬情境的真實面容,製造出虛幻與現實的混淆。
新德國攝影與市場
攝影藝術在德國有許多不同的支持者在推動,被當作是一門純粹的藝術而言,攝影在德國的歷史其來有自,不少攝影家都已經進入藝術史的殿堂;而另一個新趨勢是攝影與媒體及流行時尚的結合,服裝設計師與超級模特兒的大眾流行指標更加強了攝影興盛的發展。
名為好看-青年德國攝影(gute aussichten - junge deutsche fotografie)的展覽競賽創立於2004年,獎勵仍在藝術學院就學的年輕學生。獲選作品將在德國與全世界巡迴展覽,對年輕攝影家而言是絕佳的機會。
柏林的歐洲攝影月(Europäischer Monat der Fotografie Berlin)自2007年起至2010年每年於十月終至十一月舉辦已有四屆,漢堡攝影三年展(Triennale der Photographie in Hamburg)將於2011年4月1至6日舉行第五屆,兩個城市的攝影活動都不是一般的國際雙年展形式,而是在此期間全市的畫廊與美術館多以攝影作品為展覽,依據每屆主題各自規劃內容。
曼海姆-路德維希港-海德堡攝影節(Fotofestival Mannheim_Ludwigshafen_Heidelberg)則是雙年展的國際展出型式,每屆有策展人與主題。下一屆將於2011年9月舉行。
德國的攝影藝術蓬勃發展,但是至今還沒有專以攝影為主的博覽會出現,巴黎攝影藝術博覽會早已建立聲譽;德國藝術家如前文所介紹的藝術家也都在國際攝影作品拍賣會上鋒頭盡出,古斯基(Andreas Gursky)的《Madonna I, 2001》於2010年2月蘇富比拍賣上以140萬美金落槌,但是2007年2月蘇富比的拍賣會上作品《99 cent II, 2001》創下290萬美金高價,古斯基堪稱當代攝影師中作品於拍賣市場上的最高價。但是他的作品在德國本地所成交的作品與金額都無法與國際拍賣會上的行情相抗衡。
攝影美術館
德國地區大部分美術館多有攝影作品典藏,但是專門以攝影藝術為主的美術館尚不多,但是各具特色。
柏林的攝影博物館(Museum für Fotografie)於2004年由聯邦美術館(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與紐頓基金會(Helmut Newton Stiftung)共同成立,館內最重要的收藏是德國攝影師紐頓的作品,美術館也定期舉辦攝影展覽。
C/O Berlin2000年由攝影師Stephan Erfurt、設計師Marc Naroska與建築師Ingo Pott三人共同創立如今已經是到訪柏林絕對不可錯過的攝影藝術美術館,展覽精采,世界名師匯聚。
漢堡的攝影美術館(Haus der Photographie)由德國的時尚攝影師袞德拉赫(F.C. Gundlach)的龐大攝影收藏捐贈而於2005年成立,所有文獻收藏更成為德國最重要政論雜誌明鏡周刊(Der Spiegel)的研究資料,漢堡攝影美術館除了展出收藏家的作品,每一檔展覽也邀請當代國際攝影大師,並且積極展出德國新生代攝影作品與各項競賽展覽,儼然成為攝影藝術的重要據點。
風景攝影家亞伯‧蘭格-帕奇(Albert Renger-Patzsch)、威納‧曼茲(Werner Mantz),植物細部研究攝影大師卡爾‧布洛斯菲爾德(Karl Blossfeldt),紀錄勞工無表情面孔的奧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等人開啟了德國表現主義之後新一波的美術思想浪潮。 「新客觀主義」(Neue Sachlichkeit)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反動與對社會現象的批判,攝影其實是整體新客觀主義藝術思潮的其中一個代表,光線於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極為重要,去除攝影者的主觀,強調自然性的結構,甚至光學原理的運用與相片沖洗技術的研究成功的轉移了早期主觀認知的攝影美學;包浩斯學院的實驗設計美學攝影代表人物有實物投影(photogram)技術大師莫霍里-納吉(Laszlo Moholy-Nagy),專研傾斜不聚焦畫面的費林傑(T. Lux Feininger)以及一系列史雷梅爾(Oscar Schlemmer)的劇場與芭蕾設計創作,經由拜爾(Irene Bayer)所記錄的攝影都表現了德國當時對新攝影藝術與美學的開拓精神,也對往後的德國甚至世界攝影發展都產生了無遠弗屆的影響。兩條不同的攝影實驗道路卻都秉承了日耳曼民族冷靜客觀的思考邏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史坦奈特(Otto Steinert)為首的攝影家組織了FOTOFORM藝術團體,成員包括基特曼(Peter Keetman)、溫斯托瑟(Ludwig Windstoßer)、史奈德斯(Toni Schneiders)、萊瑟慰慈(Wolfgang Reisewitz)、勞特華瑟(Siegfried Lauterwasser)、哈業哈克(Heinz Hajek-Halke)與克里斯提安(Christer Christian)等人,從1949到1958十年之間的團體舉辦了三場極為成功名為《主觀攝影》(Subjektive Fotografie)的攝影大展,成員雖各自獨立創作但是在攝影技術與手法上結合新的科技工具與抽象,評論者稱此團體回歸1920年代的前衛藝術創作精神,發展出新的實驗手發,標示戰後西德的攝影藝術代表。
杜塞道夫學派
杜塞道夫藝術學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的貝歇夫婦(Bernd und Hilla Becher)則延續新客觀主義的精神與對桑德強調「觀察家」與「旁觀者」的傳承從六零年代起將近四十年的時間拍攝礦井、水塔、煉鐵廠等工業建築而組成的《工業標地拓撲學》(Typologie des monuments industriels)系列作品,成為德國冷靜而理性的紀實攝影代表,也是觀念與類型學研究的攝影派別。由貝歇夫婦所帶領出來的後輩古斯基(Andreas Gursky)、斯特魯特(Thomas Struth)、魯夫(Thomas Ruff)、霍芙(Candida Höfer)都在德國甚至世界攝影史上已經有一席之地。有別於傳統的紀錄紀實攝影,這批攝影藝術家並未背負所謂記者的社會道義與良知進行新聞題材的拍攝,這是屬於攝影記者的範疇而非當代攝影藝術家所追求表述在題材上的發現。
貝歇夫婦的攝影作品即使橫跨五十年的時間與全世界各大洲,每張照片互相並列都會產生非常有節制性的精準安排特色,連結出頻率相同的節奏感與重複性,他們作品的目標「在不同的形狀與造型之間,產生完美的連結」。看似不經意的影像系統取材,卻是建立在極為嚴謹的規劃,甚至包括比例與格式,讓每個畫面中的主體呈現統一的水平高度與規格,以平板照明、黑白攝影去除容易因陰影與色彩產生的情緒,畫面中沒有人物減少動態,最後呈現的幾乎是西方工業史的縮影。貝歇夫婦利用重複的韻律製造出畫面的統一與去個別化達到某種觀念藝術與極簡主義的精神。
古斯基(Andreas Gursky)來自攝影世家,父親原本是商業攝影師,但是幾經展轉才在貝歇夫婦們下找到了創作的方向。他的攝影以大尺寸表現資本主義社會下龐大機制裡渺小的人類處境,但是畫面卻又極度冷靜幾近漠然,張力全靠影像傳遞人類價值與社會關係。從作品表象的形式來看,古斯基極簡抽象的構圖,點、線、面被刻意強調,色彩充滿漸層;精神上的客觀與漠然賦予畫面更高的主體性;內容上則深刻的反映當代生活的種種現象,特別是資本主義生活下的人類處境。汽車工廠羅列的汽車與工廠生產線的工作人員在大尺寸的圖片鳥瞰圖片中竟是如此相似,人力勞動與貨物市場的相似畫面卻產生荒謬與矛盾。
斯特魯特(Thomas Struth)於杜塞道夫藝術學院專攻攝影拜師貝歇夫婦之前也曾跟隨里希特(Gerhard Richter)鑽研繪畫,因此從早期對畫面是覺得探索到新客觀主義的攝影,特別是《博物館》系列作品裡觀眾的神情,還有在世界各地城市所捕捉的人群面孔都顯露了冷峻的目光以及與世界抽離的矛盾。原來在世界的旁觀者變成了主角,博物館裡的觀眾凝視作品、與旁人討論的肢體表情、閱讀作品導覽的姿態成了與原來是主角的作品產生連結,彷彿是世界微小的縮影。
魯夫(Thomas Ruff)的作品內容包羅萬象,從人物到天文,甚至色情圖片,遊走在傳統與創新的攝影技術之間,對於網路圖像藝術他也頗熱衷。不像他的老師或其他已有聲名的同儕專注在一個可以長久進行的主題,魯夫也關注相機或者其他影像媒材與技術本身所展現出來的作品樣貌,跨科學領域的藝術實踐魯夫而言有著更大的吸引力。魯夫一開始進行的人像照,承襲了桑德斯的冷峻客觀,但是他又刻意化解了人物的身分背景,個人化與私人性被削除殆盡,藝術家在此質疑攝影可以觀照內心的概念,強調機械所傳達的表象必須逼近絕對的客觀。星相天文的夜間星光、歷史圖片兩種截然不同的素材對魯夫而都只是攝影技術的試驗,1990年以後魯夫又對政治議題感到興趣,接著是取材網路色情網站的圖像或影片加以處理,2001年又開始一系列融合虛幻與抽象的色彩圖片,壓縮又抽離圖像僅剩形像模糊的色彩,觀者無法從中得到審美的經驗或衍生的情緒,同樣來自真實的形象卻顛覆了視覺的必然性。
霍芙(Candida Höfer)的早期作品還看的到人物的出現,自1980年代她開始選擇圖書館、演講廳、音樂廳、博物館、運動場、咖啡廳或其他室內空間進行拍攝。這些空間都是經常充滿人氣與喧嘩的地方卻在霍芙的作品裡一反常態的靜寂而毫無人跡,期間所產生的反差更逼使觀者審視活動空間一旦失去慣性的功能我們才能從不同的視角重新觀察生活的空間。
萊比錫學派
冷戰時間東西德分裂,藝術創作的訓練與養分也與社會氛圍息息相關。東德時代萊比錫繼承德國東部藝術教育系統,萊比錫美術學院(Hochschule für Grafik und Buchkunst)更成為蘇聯統治的東德政體下重要的高等藝術教育學院,以此為首的藝術家也成為代表此地區藝術的中堅。自1983年起來比錫美術學院即設有攝影課程,一般咸認油畫創作是萊比錫畫派的強項,但是攝影藝術在此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學院的攝影藝術系在幾位鑽研攝影藝術的教師費雪(Arno Fischer)、里希特(Evelyn Richter)、施若特(Wolfgang G. Schröter)、史特勞斯(Helfried Strauß)等人帶領下型塑萊比錫學院的攝影風格。杜塞道夫畫派強調觀念、萊比錫畫派仍舊維持傳統的具象,在政治環境與前衛藝術的風潮下萊比錫畫派因此被視為舊派的學院藝術,但是這些傳統不論在繪畫、雕塑或者是攝影作品中卻流露出更多屬於日曼語系的嚴謹與深沉。這批教師所呈現的攝影也忠實呈現了城市的面貌與人物的表情。1980年代舒策(Gundula Schulze)、施若特(Erasmus Schröter)、瑟維茲(Maria Sewcz)、羅許(Jens Rötzsch)等攝影師成為新一代的引領者,從攝影紀實到風景攝影,雖然受到社會主義教條的影響,但是卻呈現最真實的社會面貌與寫實主義。
兩德統一之後,萊比錫藝術學院也有了改變,新萊比錫畫派(Neuer Leipziger Schule)崛起,紐約一次成功的展覽開啟了世界的知名度。勞特(Timm Rautert)、布洛姆(Joachim Brohm)曾是七八零年代西德的攝影喬楚,1990年後任教於學院的攝影系,多位當今新萊比錫畫派的攝影家多來自其門下。
個別發展的攝影藝術
衛斯利(Michael Wesely)1963年出生於慕尼黑,畢業於慕尼黑藝術學院,多年來工作室都設於於柏林。最知名的作品是經過長時間曝光的城市印象。他曾經於2001年到2004年之間在柏林波茲坦廣場(Potsdamer Platz)興建大樓間架設攝影機,以超過26個月的時間連續曝光記錄下廣場從平地到高樓聳立的過程,他也在紐約以相同的方式記錄了城市的變遷。
德曼(Thomas Demand)1964年出生於慕尼黑,雖然也曾經在杜塞道夫藝術學院就學,但是又到巴黎與倫敦完成碩士課程,因此一般論者未將之列入杜塞道夫學派,其迥異的風格也難以歸類。德曼的工作室也在柏林,他以硬紙板取材來自歷史與政治的新聞或事件圖片以等比的規格重現實景,然後再以攝影的方式細膩逼真的呈現事件一景。但是觀眾會發現作品中的景致雖然看似真實卻又太過乾淨單純,一塵不染,光線色彩冷調僵硬缺乏人味,曾經是歷史的場景忽然成了時間凝結的片段。大眾的集體記憶與印象瞬間被畫面挑逗,引發懷疑反思。
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1968年出生,1990年到英國學習攝影之前曾在漢堡三年的工作經驗啟發了對攝影的更深入鑽研興趣 ,2000年獲得英國透納獎有史以來第一位以攝影作品掄元且非英國人士的得獎記錄。提爾曼斯的作品經常關注非主流文化與次文化群體的生活寫照,在隻微末節的日常生活中透露許多隱藏的秘密與訊息。他的作品完全沒有一般攝影的支配與掠奪性,反之充滿被動式的溫和,鏡頭只是在瞬時片刻不經意捕捉了一剎那,而觀者也在畫面的邀請下駐足。
在30到40歲之間的攝影家取材更為寬廣,甚至來自不同領域。布蕾德(Mona Breede)學的是設計與媒體藝術,運用新媒體技術開拓古典攝影的新風格;費歐拉(Melanie Wiora)從繪畫轉向新媒體藝術,她的人像攝影以舊式插圖技巧加上長時間曝光 ,製造出漫畫式的效果,而《眼瞳》(Eyescapes)系列,透過眼睫毛拍攝人類的瞳孔,彷彿一朵朵盛開的花 。
蓋絲勒(Beate Geissler)與桑恩(Oliver Sann)雙人攝影組合一系列以電腦遊戲為主題的作品,聚焦遊戲玩家的面部表情,一種完全沉溺於虛擬情境的真實面容,製造出虛幻與現實的混淆。
新德國攝影與市場
攝影藝術在德國有許多不同的支持者在推動,被當作是一門純粹的藝術而言,攝影在德國的歷史其來有自,不少攝影家都已經進入藝術史的殿堂;而另一個新趨勢是攝影與媒體及流行時尚的結合,服裝設計師與超級模特兒的大眾流行指標更加強了攝影興盛的發展。
名為好看-青年德國攝影(gute aussichten - junge deutsche fotografie)的展覽競賽創立於2004年,獎勵仍在藝術學院就學的年輕學生。獲選作品將在德國與全世界巡迴展覽,對年輕攝影家而言是絕佳的機會。
柏林的歐洲攝影月(Europäischer Monat der Fotografie Berlin)自2007年起至2010年每年於十月終至十一月舉辦已有四屆,漢堡攝影三年展(Triennale der Photographie in Hamburg)將於2011年4月1至6日舉行第五屆,兩個城市的攝影活動都不是一般的國際雙年展形式,而是在此期間全市的畫廊與美術館多以攝影作品為展覽,依據每屆主題各自規劃內容。
曼海姆-路德維希港-海德堡攝影節(Fotofestival Mannheim_Ludwigshafen_Heidelberg)則是雙年展的國際展出型式,每屆有策展人與主題。下一屆將於2011年9月舉行。
德國的攝影藝術蓬勃發展,但是至今還沒有專以攝影為主的博覽會出現,巴黎攝影藝術博覽會早已建立聲譽;德國藝術家如前文所介紹的藝術家也都在國際攝影作品拍賣會上鋒頭盡出,古斯基(Andreas Gursky)的《Madonna I, 2001》於2010年2月蘇富比拍賣上以140萬美金落槌,但是2007年2月蘇富比的拍賣會上作品《99 cent II, 2001》創下290萬美金高價,古斯基堪稱當代攝影師中作品於拍賣市場上的最高價。但是他的作品在德國本地所成交的作品與金額都無法與國際拍賣會上的行情相抗衡。
攝影美術館
德國地區大部分美術館多有攝影作品典藏,但是專門以攝影藝術為主的美術館尚不多,但是各具特色。
柏林的攝影博物館(Museum für Fotografie)於2004年由聯邦美術館(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與紐頓基金會(Helmut Newton Stiftung)共同成立,館內最重要的收藏是德國攝影師紐頓的作品,美術館也定期舉辦攝影展覽。
C/O Berlin2000年由攝影師Stephan Erfurt、設計師Marc Naroska與建築師Ingo Pott三人共同創立如今已經是到訪柏林絕對不可錯過的攝影藝術美術館,展覽精采,世界名師匯聚。
漢堡的攝影美術館(Haus der Photographie)由德國的時尚攝影師袞德拉赫(F.C. Gundlach)的龐大攝影收藏捐贈而於2005年成立,所有文獻收藏更成為德國最重要政論雜誌明鏡周刊(Der Spiegel)的研究資料,漢堡攝影美術館除了展出收藏家的作品,每一檔展覽也邀請當代國際攝影大師,並且積極展出德國新生代攝影作品與各項競賽展覽,儼然成為攝影藝術的重要據點。
德國當代攝影 1
是否有一個簡短的描述來說明德國當代攝影藝術發展的樣貌存在呢?近二十年來不論德國本地或者是世界各地對於德國攝影藝術的展覽與論述始終劃分出幾個軸線:兩次大戰前的德國攝影多屬於冷調、實驗的性質;另一個分野是東西德的攝影藝術在兩德分裂期間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互不影響也缺乏交集。
尤其納粹政黨期間許多猶太人被迫流亡,甚至終生未再回到德國,《攝影書史集Vol. 1》(The Photobook: A History Vol. 1)的作者也是著名攝影師帕爾(Martin Parr)與巴德格(Gerry Badger)都認為納粹時期許多優秀的德國攝影師多為猶太人,因為流亡關係在德國本土缺席,因此戰後的德國攝影藝術家失去追尋的舵手。因此不像德國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爾(Heinrich Böll)或葛拉斯(Günter Grass)一直重複著描述德國不堪回首的歷史;更遑論繪畫部分,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基佛(Anselm Kiefer)、印門朵夫(Jörg Immendorff)、彭克(A. R. Penck)等人都在畫作中指控戰爭與納粹,相反的德國戰後攝影多出現極為冷漠,沒有表情與情緒的基調,攝影師甚至也甚少處理歷史題材的社會問題,歷史因素也造就了德國當代攝影普遍出現的冷靜與客觀特質,因為使用的器材與技術,「客觀主義」更強化了攝影藝術往後發展的道路。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德國當代攝影與新的世代開始面對現實所出現的衝擊,從現實生活來看德國的當今現象。然而從民族性、歷史發展與學院訓練,德國攝影始終存在著冷靜卻又強悍的個性,精準而不拖泥帶水造就了新德國攝影的新面貌。
尤其納粹政黨期間許多猶太人被迫流亡,甚至終生未再回到德國,《攝影書史集Vol. 1》(The Photobook: A History Vol. 1)的作者也是著名攝影師帕爾(Martin Parr)與巴德格(Gerry Badger)都認為納粹時期許多優秀的德國攝影師多為猶太人,因為流亡關係在德國本土缺席,因此戰後的德國攝影藝術家失去追尋的舵手。因此不像德國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爾(Heinrich Böll)或葛拉斯(Günter Grass)一直重複著描述德國不堪回首的歷史;更遑論繪畫部分,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基佛(Anselm Kiefer)、印門朵夫(Jörg Immendorff)、彭克(A. R. Penck)等人都在畫作中指控戰爭與納粹,相反的德國戰後攝影多出現極為冷漠,沒有表情與情緒的基調,攝影師甚至也甚少處理歷史題材的社會問題,歷史因素也造就了德國當代攝影普遍出現的冷靜與客觀特質,因為使用的器材與技術,「客觀主義」更強化了攝影藝術往後發展的道路。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德國當代攝影與新的世代開始面對現實所出現的衝擊,從現實生活來看德國的當今現象。然而從民族性、歷史發展與學院訓練,德國攝影始終存在著冷靜卻又強悍的個性,精準而不拖泥帶水造就了新德國攝影的新面貌。
Berlin—Open City 開放的博物館—德國柏林
德國導演溫德斯(Wim Wenders)的1987年電影《柏林天空下》(Der Himmel über Berlin),英文片名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描述兩位已經在柏林居住超過千年的天使戴米爾(Damiel)與卡希爾(Cassiel),他們可以聽見人們內心的感受看盡人間事,可是他們卻沒有嗅覺與觸覺、無法感受溫度與味道,面對柏林的戰亂悲苦,天使卻只能袖手旁觀,最後戴米爾決定落入凡塵感受愛情,享受短暫的片刻,影片中呈現了冷戰時代柏林的糾結與美好;2003年的黑色幽默喜劇《再見列寧》(Good bye, Lenin!)從一個家庭的角度描繪柏林圍牆倒塌,東西柏林統一的平民生活在渴望與懷念之間的質疑,觀眾也隨著影片裡主角的情緒經歷了社會劇變的心情轉折。
二十年過去,柏林成為一座開放的博物館。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以低於巴黎、紐約、倫敦的租金擁有空曠的大坪數工作室,新的私人畫廊接連開放,美術館展出前衛作品;各國紛紛邀請自家最有名的建築師興建大使館、德國中央政府從波昂搬回到柏林,一切在現代化當代畫的同時,柏林還存在許多歷史性的遺跡,成為歷史的見證。柏林這個城市就如同一座不斷變化的城市博物館,展現也承載了新的文化藝術與記憶。
@柏林的歷史之旅@
走訪柏林的歷史當然要從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開始。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英、法、美、蘇四國分割,柏林圍牆則在1961年被蘇聯逐起,防止東德人民逃往西方。西柏林當時處在蘇聯共黨的統治土地上猶如一座民主的孤島,1987年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在布蘭登堡城門(Brandenburger Tor)前的圍牆發表演說,呼籲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拍掉圍牆,因為東德中央政治局對蘇聯方面放鬆東德人民旅遊的限制誤解為即將開放柏林圍牆,整個東柏林突然陷入興奮無法控制的狀態,萬人開始爬上圍牆並試圖拆解,局勢一發不可收拾,從此再次改寫了德國與世界的歷史。
柏林圍牆如今還留有一長段在東城車站(Ostbahnhof)外,但是在市中心也留有一段,並且露天展示希特勒時代對猶太人迫害的歷史資料以及紐倫堡大審判的圖片。查理崗哨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ie)是當年美軍與蘇聯軍隊在東西柏林交界的檢查崗哨,此處有一座博物館,同時也匯聚許多當代藝術畫廊。但是真正要閱讀以及緬懷柏林圍牆的過去歷史還是要親自走一趟北城車站(Nordbahnhof)附近的柏林圍牆紀念館(Gedenkstätte Berliner Mauer),附近還留有圍牆與猶太墓園,參觀者也可以登塔體驗從西柏林眺望東柏林的情景。
猶太裔的波蘭建築師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2003年2月獲選為紐約世貿中心重建案的總體規畫建築師)所設計的柏林猶太博物館(Jüdisches Museum Berlin)展出猶太人兩千年來的歷史,但是建築物本身的強烈意象成為一座介於建築與雕塑的裝置藝術,猶如迷宮的陰暗通道、狹閉的空間、冷調傾斜的建築在在強化了猶太人的歷史悲劇。而在布蘭登堡附近的歐洲猶太人受難紀念碑(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由美國建築師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所設計,此地原來是希特勒德國政府大臣官邸,2005年正式開放。
雖然兩德早以統一,東柏林只成為一個歷史名詞,或許是電影《再見列寧》的影響,也或許是柏林長期以來的經濟困頓,東德的事物卻成為一股收藏熱潮,柏林甚至出現了東德博物館(DDR Museum),博物館裡重新呈現東德生活型態與各種用品,走進博物館彷如一趟時光之旅。
@柏林的建築之旅@
自從柏林圍牆倒塌,德國中央政府遷回柏林,各國大使館也在柏林重新設館,商業中心林立,整個城市變成建築師的大競技場,對當代建築設計有興趣的建築迷,柏林舊式一座最大的建築博物館。
德國國會大廈(Reichstag)從德意志帝國到威瑪共和國時期都是帝國議會的中心,但是建築本身的設計到完工困難重重,沒想到1933年竟又發生縱火案,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又遭盟軍轟炸,兩德分裂時成為一棟廢墟。一直到東西德統一,聯邦議會投票決定首都遷往柏林,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大師諾曼佛斯特(Norman Foster)擊敗諸多對手獲得招標改建工程。改建前包紮裝置大師克利斯多與珍妮克勞德夫婦(Christo and Jeanne-Claude)於1995年終於實現了二十多年的計畫將國會大會完全的包裹起來,當年吸引了五百萬的參觀人潮也成為世界矚目的藝術行動。1999年改建工程結束,至今以超過兩千萬的參觀人數,玻璃圓頂被德國人戲稱為牡蠣殼,玻璃屋頂的設計早已經考慮到生態學以及能源問題,結合太陽能與通風系統成為當代建築典範之ㄧ。國會大廈內更收藏包括波伊斯(Joseph Beuys)、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波爾克(Sigmar Polke)、巴澤利茲(Georg Baselitz)等德國當代藝術大師的作品。從德國國會大廈遠眺的正對面則是總理大廈(Bundeskanzleramt),大門中庭前有西班牙雕塑大師契里達(Eduardo Chillida)的作品。德國諸多中央部會都集中在此,每年八月的一個週末開放給所有民眾參觀。
每年二月當大雪還在紛飛之際,國際級大明星已經來到柏林參加世界三大影展之ㄧ的柏林影展(Berlinale),會場與電影放映中心都集中在曾經是一片荒蕪的東西柏林交界處,如今波茲坦廣場(Potsdamer Platz)已經是最新建築的匯聚所,許多電影的世界首映選擇在此,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的演奏廳也在幾步之遙。波茲坦廣場曾是歐洲最大的城市興建計畫案,招標公告後吸引了全世界的大師級建築師參與,因此德國政府不得不將計畫案分割幾個區塊避免壟斷。由義大利建築師皮亞諾(Renzo Piano)規劃新的建築區,曾經設計巴黎龐畢度中心的里察羅傑斯(Richard Rogers)設計了戴姆勒中心(Daimler complex)、另有其他建築師還包括日本的磯崎新(Arata Isozaki)、設計Mercedes-Benz博物館的柯爾貝克(Christoph Kohlbecker)、德國的柯爾霍夫(Hans Kollhoff)、慕尼黑的勞勃與沃爾建築事務所(Ulrike Lauber and Wolfram Wöhr)、1996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莫尼歐(José Rafael Moneo)共同打造出新的柏林風景,此處也成為重要的商業活動中心。像極了未來世界科技世界的新力中心(Sony Center)廣場上有電影院、咖啡廳、還有一間啤酒廠,白啤酒可以加上不同水果果汁飲用堪稱一絕,有時還會碰上會說中文的德國服務生。
建築迷旅遊柏林還有一條私房推薦路線:各國大使館建築之旅。任何國家以及任何城市都沒有像柏林一樣各國的大使館建築好像是競賽大比拼。布蘭登堡城門前的巴黎廣場(Pariser Platz)兩邊分別有約德(Moore Ruble Yudell)設計的美國與1994年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波爾特贊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設計的法國大使館,沿著菩提樹下大道(Unter den Linden)往東走可以看見像積木堆疊起來的英國大使館由曾經參與設計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的威爾弗德聯合事務所(Michael Wilford and Partners)設計;俄國大使館沿用舊皇宮但也經過建築師李伯斯金的改建;荷蘭大使館則請到了庫哈斯(Rem Koolhaas)的OMA建築事務所設計,這棟建築更獲得2005年歐洲當代建築獎(The European Union Prize for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聚集最多大使館的區域則位於前皇家狩獵園,如今是柏林市中心的最大綠地公園提爾公園(Tiergarten)內。墨西哥大使館正面猶如一扇打開的扇面,被譽為是最美的大使館建築之ㄧ;斯堪地納維亞四國丹麥、挪威、瑞典、芬蘭以及冰島聯合各自的建築師群體打造北國大使館是個全新的外交建築概念,綠色的外觀窗簾扇面可以因應日照調整開啟的角度;沙烏地阿拉伯大使館的牆面則使用大量的伊斯蘭圖騰與花紋具有異國情調;瑞士大使館像極了一個大方塊;園區內還有義大利、日本、印度、葡萄牙、希臘、西班牙等國家的大使館,在柏林旅遊租一台腳踏車非常方便,如此就可以背著相機捕捉最不一樣的大使館建築之旅景致。
@柏林的博物館之旅@
柏林的博物館島(Museumsinsel)位於市中心,被流經城市的施普瑞河(Spree)與運河圍繞成猶如獨立的小島,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博物館島上共有五座博物館:老博物館(Alte Museum)、新博物館(Neue Museum)、佩加蒙博物館(Pergamonmuseum)、老國家畫廊(Alten Nationalgalerie)、以及博德博物館(Bode-Museum),每座博物館不論建築或是收藏都各具特色且有歷史與藝術的價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中國珍寶也曾經在老博物館轟動推出;佩加蒙博物館有古希臘與羅馬的雕塑,雄偉的佩加蒙祭壇、古希臘城邦米利都(Miletus)的市場大門、和世界四大文明發源之ㄧ的巴比倫(Babylon)遊行大街伊絲塔大門(Ishtar Gate)等考古收藏更是聞名於世;新博物館的埃及博物館和莎草紙展覽精采絕倫,尤其是的古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妻子奈費爾提蒂半身像更是鎮館之寶。
博物館島旁的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是華麗壯觀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式教堂,是德意志帝國歷史文化與政治的中心,內有帝王陵寢以及全德國最大的管風琴,顯赫宏偉;相對於柏林大教堂的博物館島另一邊則有由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為歷史博物館(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設計的新館與入口,充滿中西合璧的新建築精神。
新國家畫廊(Neue Nationalgalerie)位於波茲坦街上,距離波茲坦廣場不遠,是建築師密斯范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現代主義建築的經典設計,美術館展出現代與當代藝術,是學建築者與愛好當代藝術者旅遊柏林必到的朝聖之地。包浩斯檔案博物館(Das Bauhaus-Archiv/Museum für Gestaltung in Berlin)展出深遠影響藝術設計界的包浩斯學院設計與檔案資料,離開博物館前也可以買些包浩斯設計做紀念。
漢堡車站當代美術館(Hamburger Bahnhof - Museum für Gegenwart)是當代藝術的展出中心,最近剛結束的一場展覽是比利時藝術家霍勒(Carsten Höller)的《索瑪》(Soma)展,他將活生生的麋鹿放到美術館裡生活,觀眾還可以將美術館當作旅館訂房,展覽期間每晚一千歐元的美術館之夜竟然供不應求,這樣新奇古怪的展覽在柏林屢見不鮮,觀眾對於新鮮的事物接受度高,這也讓柏林更成為當代藝術的中心。
德國表現主義於二十世紀藝術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慕尼黑的連巴赫美術館有藍騎士收藏,柏林郊區的橋派美術館(Brücke-Museum Berlin)則是表現主義的另一個重要團體,對於德國表現主義心嚮往者豈能錯過。
@柏林的文化創意之旅@
柏林的迷人之處不在奢華的生活型態,而是處處充滿驚喜的創意與文化歷史氣息。特別是城中區(Mitte)與普蓮茲老貝爾區(Prenzlauer Berg)曾經是破敗的灰色地區,如今已經轉型為最有活力的新中產階級生活圈。每條路旁巷弄都有個性化的設計商店,有些藝術家就在展示區的後方工作,從手飾、衣服、鞋子、帽子到不同的生活用品或裝飾,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與咖啡館、酒吧,從早上一直到午夜各有不同的風情。柏林,一座古老的城市,卻在二十一世紀成為最有活力的新都會,走一趟柏林將會是最充實的人文之旅!
星期三, 8月 03, 2011
傑哈•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當代藝術界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來自德國的傑哈•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於今年二月分別於德國漢堡市立美術館(Hamburger Kunsthalle)與貝奇魯斯藝術論壇美術館(Bucerius Kunst Forum)推出藝術家的重要個展以及從里希特攝影繪畫所衍生的新攝影觀念展,堪稱是檢視藝術家從六零年代起創作歷程的一個關鍵階段,並以當代繪畫與攝影的觀念在展覽中詮釋新方向的可能。這也是藝術家將於年底開始在倫敦泰德現代畫廊、巴黎龐畢度中心、以及柏林邦聯美術館舉行藝術家八十慶生暖身展。
貝奇魯斯藝術論壇美術館邀請市立美術館前館長,同時與里希特私交甚篤的胥尼德(Uwe M. Schneede)擔任策畫「傑哈•里希特-時代的影像」(Gerhard Richter. Bilder einer Epoche)。鏡頭迴轉到六零年代,攝影技術產生新的變革、衛星通訊促使電視成為家庭視聽娛樂與資訊接收的重要管道、報紙雜誌等印刷出版事業的興盛帶動了影像視覺呈現的及時與新聞性,同時也反映了印刷資訊媒體時代的來臨。不論是報紙雜誌或是電視攝影的圖片,在最短的時間傳遞市界各地發生的事件,對人類而言是劃時代的資訊新紀元,從影像研究的角度而言則是新的新的視覺革命,人們不需依賴精準描繪的圖像來解讀歷史,而是從短暫訊息的片刻來截取新的知識。
1932年初生於德國德勒斯登的里希特,經常在繪畫中嚐試新的技法與主題,雖然抽象繪畫系列是他最為被熟知的作品,但是在藝術家心中最為念茲在茲的無非是人類生存年代與藝術影像創作的關聯性。研究里希特作品與創作歷程可以從不同的年代觀點出發,但是歸根究底一直縈繞在藝術家家腦海的中心思想為何就必須從1988年的《1977年10月18日》(October, 18, 1977. 1988)作品為核心探討藝術家創作的影像價值。
攝影技術自發明後到不斷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寫實的紀錄方式,甚至一度被認為已經取代寫實繪畫的功能,但是直接真實的表像卻缺少了契合情感的滿足,繪畫藝術家也急於從照像寫實的藩籬跳脫尋求屬於繪畫的本質。里希特的「攝影繪畫」則直接取材自報紙與雜誌的圖片,將這些曾經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影像紀錄重新製作,首先將圖片放大到由畫布的大尺寸,以繪畫中所擅長的筆觸、顏色、光線,以一種不帶個人情感並接近冷漠的方式處理新聞照片。必須注意的是六零與七零年代也是後戰的冷漠年代,年輕的一輩對於國際政治的氛圍與政治的衝突更顯無奈,里希特透過強烈顯示當時政治與社會氣氛的寫實照片,透過繪畫的理想崇高精神將具有兩種矛盾衝突理念的創作結合,但是卻又看到藝術家想要找到心的妥協方式的企圖。藉由這一系列繪畫,里希特不斷檢討、反省攝影與繪畫兩者之間的關係,以作品來討論影像與繪畫的真實性。
不同於里希特奇他系列作品的多彩,「攝影繪畫」幾乎全部以黑白或灰色呈現,取材雖然是新聞或社會事件的圖片,他也刻意選擇業於攝影作品,避免過多技巧而減弱了事件的真實,呈現更直接與單純的影像語言,灰色系的繪畫彷彿是將顏色完全抽離世界,凸顯了無關緊要的冷漠感。繪畫所追求的永恆美感與攝影所捕捉的瞬間真實在里希特的這一系列作品中開始了對話。
追朔藝術家的創作當然不可避免對於當時德國的政治環境有無可分割的關係,里希特必須選擇在情感上抽離,對於社會與政治以不過問和不關心的態度保護自我,將自身保持距離與理性的克制以面對周圍層出不窮的悲慘。灰色是無論如何無須評論的、不激起任何感情或連結的、既不是看的見的也不是看不見的。但是他也沒有刻意要去強調冷漠或悲苦,甚至在德國戰後迅速恢復的同時,報紙雜誌也出現人們重新面對生活的欣喜,同樣的只是藝術家選擇了相同的面對方式轉化成繪畫,所有這時其所呈現的作品,不論取材的內容或故事,最終都成為里希特最不帶情感的灰色攝影式繪畫,結果卻又是呈現完全的一致性。
如同安迪沃荷或是里奇登斯坦的普普藝術,里希特日常生活事件中尋找題材,甚至是從「攝影」這一新的媒體創作移植到傳統繪畫的技法里。他的繪畫就像是給了傳統新生,在普普藝術與Fluxus之間有發展出一條方向。
展覽集結了這一系列作品的佳作,同時也將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的收藏《October 18, 1977》德國巴登巴登的大收藏家布爾達(Frieder Burda)的許多作品網羅,呈現里希特眾多創歷程中精彩且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時期。
漢堡市立美術館則以里希特的攝影觀念繪畫為中心主題展出「模糊-從里希特開始」(Unschaft. Nacht Gerhard Richter)。美術館的里希特作品收藏本已眾多,加上漢堡本地當代藝術收藏家的提供,就已經足夠成現一個精彩的里希特作品展。但是漢堡市立美術館兩年前為去年剛辭世的重要藝術家波爾克(Sigmar Polke)已一年的時間展出三檔研究展,在學術研究與美術展覽上都是重要的紀錄,也成為波爾克去世前參與規劃的最重要與最後一個展覽,藝術家作品價格在藝術市場上更是水漲船高。
里希特已經是德國當代藝術教父級的人物,個展在各地不斷展出,但是如何在里希特多變的創作歷程中鎖定焦點並提出類似觀點或創作手法的藝術家與作品來檢視當帶藝術面對攝影科技新發展所走出的新方向,讓展覽顯示了更多的解讀可能。展覽當然從里希特的作品開始,繪畫與攝影之間在不同的技法發展中走向平衡妥協,其中也包含里希特與漢堡前館長的個人情誼所贈送的繪畫作品。
十五世紀時達文西發明了暈染法(sfumato technique)以類似色系經新挑染在畫布上去除畫面線條的痕跡,照像技術的寫時也給了繪畫家靈感重新找尋油畫布上的新元素,印象派強調瞬間光線的反應,里希特則直接挪移攝影在繪畫上。然而里希特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位。展覽中另外還有二十四位藝術家透過繪畫、攝影、裝置或是各種技法的反覆與重疊運用等不同的創作方式呈現了影像模糊的另一種真
實,同時也反映了當帶生活的速度性與缺乏精準細膩的特性。然而展覽其實也企圖降低嚴肅性,從不同的藝術家創作中卻看到類似將影像畫面模糊化或速度化的概念,同時間也產生了觀賞的樂趣經驗。
如德國藝術家衛瑟利(Michael Wesely)曾經將攝影機設定連續曝光三年完成了紐約以及柏林兩個城市的景觀變化,或是花瓶上的鮮花曾盛開到凋謝的時光移轉都在一張圖片中呈現了景致的推移;柯賽勒(Wolfgang Kessler)的繪畫呈現的就如同是火車快速前進的窗外風景;阿姆斯壯(David Armstrong)刻意將像機鏡頭調為失焦,將畫面柔化,模糊的風景失去了特定的時間與空間,也打破真實與幻夢的疆界。藝術家以畫面的呈現為創作的歸依,在不同的方向中,這些作品卻有著相同的趣味。
四月將是漢堡攝影三年展的活動開始,這兩個展覽率先呈現了攝影所衍生的藝術觀以及對藝術家創作的影響,從更廣的角度來檢視當代藝術的攝影藝術觀念。
展覽:「傑哈•里希特-時代的影像」(Gerhard Richter. Bilder einer Epoche)
時間:2011年2月5日~5月15日
地點:德國漢堡貝奇魯斯藝術論壇美術館(Bucerius Kunst Forum)
展覽:「模糊-從里希特開始」(Unschaft. Nacht Gerhard Richter)
時間:2011年2月11日~5月22日
地點:德國漢堡市立美術館(Hamburger Kunsthalle)
訂閱:
文章 (Atom)